手机小说 > 军事小说 > 诸侯崛起之大枭雄 > 第八十三章 夏王

第八十三章 夏王

朱晓在解缙的建议下,准备早日称王,称王不像称帝一样,可以说称王完全就是人为的,不受天道的认可,在天道眼中依然是属于普通的势力。所以称王也不需要多么复杂的程序。也就自己定一个国号,定个王都。

称王这事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总而言之朱晓就算下定决心,也要和在吴郡的陈宫等人商量一下。

接着朱晓留下姜武、朱桓率领其部镇守庐江城。自己带着持戟羽郎军回到吴郡。

...

“主公为何急于称王?如今湘地几家诸侯除孙吴,以及最近的马楚、南陈再无称帝称王者。

首先我等刚刚立足;其次观察马楚不过是受黄巾道操控的傀儡,称帝之事都是黄巾教徒那些疯子干的,不可用常理推断;另外一个南陈,更是被孙吴打到家门口。由此可见称王之事应该从长计议。”陈宫听到朱晓准备称王,持反对意见。

站在朱晓身后的解缙走了出来,反驳道:“陈宫大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您这几年一直留在湘地,不知道外面的局势发展成什么样。现在整个华夏是中汉,东唐、南明、西秦、北元五大帝国并肩于世;略逊一等也有项楚、曹魏、司马晋、刘宋、杨隋、赵宋、满清七大王朝雄踞一方。其余称王称帝者也不计其数,例如孙吴、蜀汉、北魏等等;

各个势力称王称帝,占据更高的名分,就可以给属下带来更多的荣誉,如果我们连称王都不敢,首先也不能给别人带来更高的荣誉,并且又怎么能被他人瞧得起?

还有一点如今湘地形势慢慢明朗,之前所谓的三足鼎立都成了一个笑话!袁术势力已经被黄巾道兵临城下,就算后面能赶走黄巾道,相比元气必定大伤;另外的刘表势力联合刘繇,却迟迟奈何不了毌丘俭、士燮,由此可看,不过是徒有虚名;只有孙吴势力依然雄踞三郡,哪怕潭城有南陈势力起义,但如今早已被势如破竹的孙坚大军打到了南陈势力的大门口,潭城近半土地再次被孙吴夺回,用不了几日,潭城就会被孙吴平定。之后一定是孙吴一家独大。

平定后方的孙吴势力肯定会把眼光放在我们这边,一是黄巾道与袁术两虎相斗,二南蛮更是被主公搞的内乱不止,三是主公崛起之速度十分惊人,绝对会引起孙吴势力的忌惮,孙吴势力如果要先开刀,肯定也是要找主公这样生机勃勃的新势力,而不是像刘表袁术那样腐朽落魄的旧势力,偏偏前两点又能保证在孙吴势力对付主公的同时,不用担心其他势力掺一脚。

所以我们必须赶到孙吴势力平定潭城之前,打破这一潭死水!壮大自己的势力,好对抗孙吴!

发展势力我们就有三个选择,第一个是北上联手黄巾道剿灭袁术,第二个是东进攻打银城,第三个就是南下解决刘繇或者毌丘俭。

其中第一个选择,如果和黄巾道联手,黄巾道名声狼狈不堪,贸然联手恐怕会被湘地其他的势力所厌恶,并且在大庸城方面也会处处受到黄巾道的限制,完全是得一时之利而忘长久之利。

第二个选择,恐怕也不行,据我了解孙吴势力留守银城的是孙吴五老将之首的程普,程普久经战场,又据城墙之利,麾下也有五万守军,更有徐盛、丁奉等良将的相助,远不是严白虎、王朗、刘勋等人能相比的。攻克银城十分艰难。

所以我们只有第三个选择,据我所知如今刘表他们与毌丘俭他们打仗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谁也奈何不了谁!如果主公现在突然南下插手,一定会打破这潭死水,联弱击强,有很大可能可以首先覆灭宝庆的刘繇势力。然后我们和毌丘俭分割宝庆,东西为界,我们刚好在宝庆的西边,可以接手宝庆的西部。而宝庆的东部才与刘表势力的竹城相临,这样就可以让毌丘俭为我们挡住刘表。

从此以后我们南临毌丘俭,他与刘表有相斗良久,南方定安;西靠凤凰城,支持祝融夫人与孟获相斗,西方安定;北有黄巾道与袁术相斗,北方安定;只要一心针对东方的孙吴势力即可。”

“解缙先生说了这么多,的确有几分道理,但是又和称王有什么关系?主公不称王也可以这么做!”陈宫反驳。

“非也,我只是分析情势,证明称王之事,并不会引起群而攻之,没有坏处,并且又可以打出主公的名号,何乐而不为?”

这次陈宫不再反驳。

“还是宫考虑不全,先生所言确实有理!”

“陈宫大人谦虚了,正如我之前说的这只不过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多年游走在外,知道外面的局势,才做出这样的分析!陈宫大人不过只是暂时把眼光只局限在湘地。”

“不过我有一句话要问,既然我们注定跟孙吴为敌,哪怕银城难攻,也要尝试一番,不然等到孙吴缓过神来,专心对付我,岂不是难上加难!”朱晓提出疑问。

“是这样的,主公有所不知早在主公攻打庐江城的时候,程普就在银城蠢蠢欲动,不过因为粮草之前供应给孙坚,支持孙坚班师回朝讨伐潭城,所以粮草奇缺,程普只能先收集粮草,耽误了不少时间,结果还没等到程普出军,主公就平定了庐江城,程普肯定心有不甘!如果主公再次出征,这次程普绝对会有所动作,而我们只要做出相应的对策,提前算计他一番!绝对叫程普折兵损将。这叫引蛇出洞。”

朱晓笑着拍拍手:“原来先生一计接着一计,果真了不得!一下子就算计进去两个人!好!就按先生的办。

传我指令,让姜武假装回吴郡,暗中埋伏在银城交界处,伺机埋伏程普!同时传令李恢、张嶷、张翼升为偏将军,并且三人组建飞当军,由李恢暂任主将协助姜武,此战过后谁表现更突出,谁就是飞当军的正式主将。

再从朱桓、唐建华各调来四部人马,由我指挥,同时陈式所部随我出征。共计21部,四万二千人讨伐刘繇。另外调来谢旌、李异、以及陈式及其麾下鄂焕、魏延、朱异随军出击。

朱桓镇守庐江城,唐建华镇守吴郡,调唐建华麾下王伉率两部人马镇守会稽城,防止意外三人可各扩张到十部人马,资金随后调配到位。”

“主公是打算夺取宝庆以后再称王吗?”

“正是此意!”

“我觉得先称王比较好,名份大于刘繇,王师所至,威收民心。”

“也行,那就先称王。各位觉得为什么作为国号好?”

这一下子就引起了讨论。

“我觉得不如就用湘,国号湘。”

“不可,用湘,就是意味着我们把湘地当做自己的领地,绝对会引起他人的不喜甚至讨伐。”

...

朱晓看着激烈争吵的众人,表示十分头疼。朱晓因为明成祖朱棣英魂的原因,心中对于明的国号十分倾向,但是朱晓用膝盖想,自己跟大明帝国抢国号的话,迟早要大祸临头。只好压住自己心中的想法。

“够了,我决定立国号为夏。夏,华夏之始也。如今我从头开始,志在平定天下,效先祖之伟业!”

“我等赞同!”

朱晓站出来拍定国号夏,最大的原因是在这些人的历史中夏朝也是华夏的开始,夏商的历史没有变,一直到周天子取代商朝,分封诸侯,就莫名其妙的出现了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然后到前几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天子威严尽失,各个诸侯国崛起,礼乐崩坏。大秦帝国更是趁周王朝虚弱不堪,出兵彻底将其覆灭。为显其功劳,大秦帝国嬴政首次称帝,引得天降异象,得到天道认可。

其他诸侯国见状也连忙称帝,渴望天道认可,达不到称帝者,更是就近相伐,根本顾不上了远在西边的大秦帝国。从此以后华夏彻底大乱,战争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