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武侠小说 > 公子当朝 > 第五章:金池文比

第五章:金池文比

八月十五是大乾中秋节,入夜时分,家家户户都在屋檐下挂起了红灯笼。无数烟花升空,鞭炮鸣响。大量百姓涌入街上,人声鼎沸,普天同庆,一派盛世之景。玉京城的王公贵族之家,此刻灯火齐明。每年人皇会大宴群臣,而所有诰命夫人,王公贵妇也会受到皇后宴请,共度中秋。同时,玉京城中的王公子第,士子佳人也会受皇室邀请,齐聚一起。

这是一年中最热闹,最受王公子弟,才子佳人欢迎的一天。因为青年才俊聚在一起不免相斗。于是,人皇订下文武之比。两比的第一都会受到人皇赏赐。这也是才子崭露头角的大好时机。

“少爷,少爷……,好了吗?时间快到了,换好衣服快点过去!”换了锦衣的丫鬟隔着门,拍打着窗棂,语气焦急道。

“好了,不要催,阿青姐。“浴桶中,杨弘远从修练中回过神来,睁开眼,对门外道。长久的,时时刻刻的修练,让杨弘远形成了修练的习惯。

“还好,没过酉时。”

杨弘远看了一眼浴桶旁,还剩下一小截的香火,然后从浴桶中跨了出来。一道黑色的光华卷过,长橙上,一套迭放整齐的衣服浮空而起,没入黑色的光华中。

银白色的方形短褂,玄色桶裤,杨弘远长发披散,神情写意洒脱,从门里走了出来。

“少爷。”守在门外的两名奴仆抓了一件大袄,走了过来,要给杨弘远披上。

“不用了”

杨弘远挥退了两名下人,向外走去。今天中秋节,即是皇室宴请大乾士子,以示皇恩浩荡的时侯,

杨弘远身上这套银白短褂上衣,玄色桶裤,正是大乾士子要穿着的礼服。

大乾朝民风朴实,但一些正规的常合,极为讲究服饰礼仪,正服、常服、礼服都要一一区分。

“上车吧!时间很紧!”

门口处,停了一条车龙,杨弘远招了招手随即上车。片刻之后,浩浩荡荡的车龙往皇宫驶去。

大街上车水马龙,欢声笑语不断。从天空俯瞰而下,可以看到一辆辆马车生着炭火,挂着红灯笼,从大乾各处府第,驶往皇宫

黑夜里,大乾皇宫如一尊史前巨兽,盘蹲在上京城中央。无数的灯火迸射而出,连天空的云团都被映照出来。

经过一重重关卡,检验了数次请贴后,马车才驶入了皇宫。

“皇宫已到,请各位娘娘、士子、小姐下马车!”“原来是小公爷,请跟我来。“一宫装少女领着杨弘远在一处靠石柱的酒桌处坐下。

佑大的广场上,禁军罗列,守备森严。在禁军前方,是一名名面无表情的大内公公,捂着手,默默得等待。

尽管是皇室宴请,不同身份的人举行宴会的地点不同。

远远地,杨弘远就看到皇城的西南方伫立一栋灯火通明的大殿。“公子,这边来”领路公公道。

通明殿足有数百丈,大殿前纯白的白玉台阶,九个朱漆大门同时敞开,无数宫女,太监端着各式果盘,酒盏穿梭其间。杨弘远刚刚踏入大殿,就听见“您好,是哪位王公门下?”“魏国公府,杨弘远。”“原来是小公爷,请您跟我来。“一宫装少女领着杨弘远在靠近石柱的桌子处坐下。

杨弘远刚刚坐下,周围的士子们顿时纷纷讨论起来。”这就是逛窑子,烧青楼的杨弘远,这个浪荡子怎么也来了,还好意思穿士子礼服。恬不知耻!”

杨弘远对此置之不理。过了一会,便有宫女端着银盘送上来。侍女将银盘放下,下意识将盖子接起,“啊”,只见杨弘远的盘子中只剩几个果核和不知名的果酱。显然,惊呼的少女也被着不知情的状况吓住了。

|下去吧,这事不怪你!“杨弘远看了一眼,心中失笑,”看来是有人针对我啊,今晚倒是热闹了。“杨弘远心中有了计较,便放下心来准备静观其变。

”杨兄,怎么一个人在此独饮?你的三位好兄弟呢?“一个陌**诈的声音传来,杨弘远扭头一看,只见庆典侯之子严泰满嘴含笑而来。这人同时玉京有名的纨绔,幼时两人没少因为争风而有过嘴角。“严世子,还久不见。近日去天香苑少了,倒是连你的身影都看不到了?”“你!“严泰脸一怒,一甩袖子,说不出话来。过了片刻才说道”既然杨兄嘴上功夫惊艳,不如我们一起去试试这文试大比?“”好啊,走着!“

一边走着一边严泰给杨弘远说”你知道文比和物比第一的奖品是什么吗?文比第一奖一件百色无影衣,皇上在令赏功勋。武比第一赐紫玉百叠丹在令赏功勋。“”居然有百色无影衣和紫玉百叠丹.看来,今晚我得暴露实力了。这两件东西不能放过,反正我如今羽翼初成,也有自保之力了。“

百色无影衣:皇室召集能工巧匠利用宫中一奇珍制造的珍惜之物。此衣柔如丝帛却刀剑不伤,水火不侵。穿此衣可泥土不染,入水不沉。关键在于此衣能随人心意变换衣服样式颜色。此衣产量极低,自诞生以来不过出现几件,如今却在这种时候拿出。

紫玉百叠丹;练武神丹,服丹者突破瓶颈,功力直接增加半甲子。品级不低于龙血金丹。

边说边走,不一会走到两扇门前“左为文,右为武。”他们选定文比的大门。

巨大的八角彩灯悬挂在殿门上,下方士子如流。许多人不断的进进出出,一个个脸孔通红,嘴里讨论着文试里面的谜题。

“走,我们也进去看看。”

穿过大门,便是文曲殿。文曲殿里被柔软的帷幔分割成一排一排。每一排都有巨大的帷幔分隔,里面都悬挂着许多八角彩灯,上面写着灯谜。这样的一排,是为一关。

文试的规则很简单。第一关都有许多八角彩灯,每一个彩灯有八个灯谜,任意猜对一个灯谜,立即就能进入下一关。

杨严二人进入第一道帷幔的时侯,里面的八角彩灯全被撕开了,里面没有一个人,只留下一个儒生,守着这些彩灯。

“嗯,怎么回事?”严泰疑惑的看着。

“呵呵,几位公子是来参加文试的吧。这一关的灯谜已经全部被猜完了,两位公子直接进入里面就可以了。”

这时,儒生走了过来,笑道。

“老师,别人猜完了,后面的人直接进入里面就是。这样的话,岂不是后面进来的人占便宜,对其他人不太公平?”

“呵呵,不是这样的。越前面的越容易。如果前面的灯谜都答不对,那进去后面也没用。同样,如果能通过后面的文试关卡,那前面的灯谜自然也能猜中。前面的灯谜猜不猜,都无所谓的。”

儒生笑了笑,说道。

“原来如此,多谢先生。”

二人行了一礼,进入了第二层帷幔。这一层,所有的灯谜,依旧被猜出。地上满是纸屑。

文试的规矩,是每被猜出一道题,就要把彩灯,贴了谜语的一则灯纸撕去。

一路往前,一直到第七关,才依稀见到些人。

“朝廷由儒家把持,一千多年的文明教化,现在天下士子芸芸。就连上京城里的王公子弟,也是人才济济。”

杨弘远看到这些,也是暗暗心惊。在武道方面,世家子弟极占优势。但诗词文章上,就没有这种说法了。七层灯谜,全部被猜完,足可见上京城的芸芸士子在文学修养方面的能力。

三人走到一个彩灯面前。严泰挑了彩灯其中一侧的谜语,只见上面写着“朝来见古庙”,下面用小篆写着一行小字“猜一个字”。

“哈哈,谜面上的“朝”字把“广“字添加进来,才能见到”廟“字。这应该是一个‘广’字,先生,不知道我猜的对是不对。”

“公子果然聪明,不错。谜底就是一个‘广’字。公子过关了,请。

守在彩灯旁的儒生点了点头,信手扯去这面的灯纸,反过来,后面果然用小字写了个“广”字。

“杨兄,那我先进去了。”

严泰回过头对杨弘远道。元宵猜灯谜的规矩,是猜出谜底,立刻就要进入下一关的。不得逗留。这主要是防止人过多,以致拥挤。

“嗯,去吧。我马上过来。”

“我来猜这个吧,”杨弘远指着另一侧的谜语,只见上面写着“多少心血得一言”,照样是猜一个字。

“多少,暗示盈亏法。这个谜语,心字多一撇是为一个‘必’字。血字少一撇,则是一个‘皿’字。回上一个言字,这一道的谜底应该是一个‘谧’字。先生,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杨弘远拱手,笑道。

“公字聪明,这个谜语的谜底确实是一个谧字。”守灯儒生笑了笑,又撕去了一面。

“公子,这个彩灯共有八个谜语。别人猜去了四个,你的同伴猜去了一个,不知道剩下两个,你选哪个?”

儒生就对杨弘远说道。

“这个吧,”杨弘远信手一指。

“呵呵,公子,真不知说你眼光好,还是眼光差。这个谜语是这个彩灯中最难的。猜这座彩灯的,基本上都没有选这个的。我劝您,还是另一个容易的比较好。”儒生好心道。

“不用了。就这个吧。‘天上无二合去一口家家都有’,这个谜底是”人”

杨弘远回答的利落,基本上没怎么思考。

“公子……,果然厉害。”儒生怔了怔。

杨弘远洒然一笑,转身向深一层的帷幔走去。

“看来,我的才情蛮不错呀!”

杨弘远心中松了口气,他扫了一眼这里的灯谜。基本上和他前世的灯会,差别不大。

“有人本领大能在云上飘。这是个‘会’字!”

“有心记不住有眼看不见,这个谜底是‘亡’。”

“一羽月土米水曰古余,这是四个字一塌糊涂”

杨弘远一路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层层前进。每一层帷幔,他停留的时间,都不会超过三个呼吸的时间。

“这不是杨家的幼子?他怎么文事上这么厉害?!”

“就是。听说他学宫的课都很少去。怎么这么厉害!”

“人比人,气死人。我在这冥思苦想半个时辰了。他一柱香的时间都不到,就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