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烟云记 > 33 主将斗智

隆隆的鼓声中,早已静止的曹军军阵前走出一排弓弩手,各执弓弩,向天空射出箭矢,箭矢划过苍穹,扎在春日芬芳的土地上,在军阵前形成一片箭林,箭尾的羽毛随风舞动,像是一片已经成熟的小麦。这一片土地,本也应该是一片又一片的良田,如今只能翻作两军相争的战场,有无数血肉的浇灌,到了明年,一定能够获得一场大丰收。

曹昂摇摇头,驱散脑中放飞的思绪,眼下还不是想这些事情的时候。

方才曹昂临时调整军阵的命令已经发出,各军都随着命令在急速的机动着,紧急商议之后,各营中将也已返回营中,着手调整阵形,应对将要爆发的战事。

身边不断的响起呐喊声和军令声,方圆数里的地域上,更是不断扬起烟尘。“这就是千军万马的景象啊!”曹昂立在高台之上,左右望望,如林的旗帜下是如海的士卒,赤衣黑甲向两边无限延伸,一眼望不到头,“我能指挥这些兵马,走向胜利吗?走向我想要到达的彼岸吗?”

大战在即,曹昂的心中有些犹疑,有些兴奋,也有些忐忑。脑中不断的出现无数的念头,一会儿是在草原上追逐着父亲的背影,一会儿是穿越到这里时那个黑夜中的奔逃,一会儿想着大胜之后自己该如何保持波澜不惊却是得意万分,一会儿想着若是此战失败,自己又该如何威风八面的断后。脑海中的念头此起彼伏,竟然一刻也无法安静。

“公子,公子,”韩浩一旁叫道,“公子!”

“嗯?”曹昂从沉思中醒了过来,“怎么了?”

“仲氏军来了!”

“哦。”曹昂应了一声,凝目望去,见对面远处仲氏军分成十数个军阵,向前缓缓移动,最前排是也是弓弩手,一边向前走着,一边向远处发出箭矢。

“这是在确定阵线,”不等曹昂发问,韩浩便在一旁解释道,“两军相遇,先要用弓箭确定距离,进而确定军阵的位置。接战行军时,前排的弓弩手每走出十步,就要向前射出箭矢,用来标记距离。”

“嗯,”曹昂点点头,对面的仲氏军中军军阵极为厚实,曹昂已经看清前军的弓箭手的衣甲,董承的大纛却还没有完全升出水平线。

“你们估计,这次仲氏军来了多少人?”曹昂问道。

“八万,”纪灵望着远处的旗帜,十分肯定,“如今仲氏军对面营中能战之兵,已经全部来了。董承没有留手。”

“是的,不用留手,”董承在中军阵中,对一旁的徐常侍说道,“我已查探的清楚,曹军兵力不会超过五万,分兵把守颍川各县,最少也要一万兵力。因此,在我们对面的,能出战的,撑破天,也不过三万余。以八万击三万,我军已然立于不败之地,勿需留手。”

“那虎豹骑,将军打算如何应付?”徐常侍对上次大败,依然记忆深刻。

“徐常侍勿需担心,”董承笑道,“虎豹骑虽然厉害,但毕竟只有两千余。我早已布好阵势,若虎豹骑敢冲阵,我今日便屠虎杀豹,让他们知道我的手段。”

“嗖嗖嗖……!”

仲氏军前排弓弩手射出的箭矢一头扎进曹军方才射出的箭矢丛中,位于前阵的鼓声立即停止,大军止步的金锣猛然敲响,与曹军阵形相对的仲氏军像一个蠕动的长龙一样缓缓的停住脚步,而右翼的仲氏军齐齐向左转向,犹如长龙摆尾,向着曹军的左翼围了过来。

“果然不出所料!”夏侯惇看到仲氏军的变化,击掌说道。

在这片广阔的战场上,战场的西面是奔流的潠水,曹军的右翼和仲氏军的左翼,都在潠水东岸三百步止住。兵力雄厚的仲氏军将从南面、东面两面攻击曹军,试图将曹军压向潠水。

“不错,这便是我的策略,”董承笑道,“既然我军兵力雄厚,就要将战场无限拉大,将兵少的曹军阵线拉薄,甚至拉断,然后一举攻破。”

“想得美,”曹昂轻轻笑道,“原来我的打算,是让虎豹骑和西凉骑在东面的旷野上机动,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击破仲氏军右翼,然后以骁卫营配合骑兵横扫,击败仲氏军。但既然董承敢将重兵屯于右翼,那么我就用虎豹骑直破他的中军,只要杀了董承,杀了军中主将,仲氏军便有再多,又有何用?”

“虎豹骑向中军去了?”董承笑笑,扭头对徐常侍说道,“看来曹军是想直冲中军了。”

“命令,让樊舞率大黄弩车队转回中军!”

“命令,让中军射声别部司马吕檬分两屯弓弩手到我大纛前来。”

“樊舞的旗帜向中军去了,”郭嘉说道,“董承的调整也很快嘛!”

“董承并不是庸手,”贾诩说道,“西凉军中,董承也算的上是知兵的。”

两军军阵才才相对,主将们已经开始根据对方的阵形不断的调整着自己的兵力配置,双方主将已经开始对拼起用兵的智慧。每一个阵形的变化,每一个兵力的重新调遣,都显示出双方主将对未来战斗变化的预计,或是防御,或是攻击,或是预设陷阱,或是准备雷霆一击。

但大军军势已成,绵延已达数里,有些细部能做微调,但大多数已无可变化。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曹昂望着数万大军展开的军阵,身临其境之后,对岳飞的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番鼓起,仲氏军前阵齐齐喝了一声,向着曹军缓缓攻来,等缓缓前行军阵走到旷野上最密集的箭矢丛处时,军阵才会爆发出极大的力量,向曹军狂奔冲击。

隆隆的鼓声响彻四野,即使是在颍阴城中,也可听得清清楚楚。曹宅中的小孩们都停止了嬉闹,静静的立在院中,听着鼓声,想象着城外数万大军厮杀的气势。卞夫人与曹丕在屋中闲闲的聊着,时不时还传来笑声,而丁夫人则又独自坐在织布机前,让飞梭来来回回不停的滚动着。

草棚屋中,昔日的天子董侯听着远方响起熟悉的隆隆鼓声,心头又浮现出当日的连番血战,今日同样的以少击多,同样的士气如虹,曹昂能否战而胜之?

“可惜不能亲眼看到了。”董侯叹道。

“大军相争,左右不过是那些厮杀。大野在城头,等他回来,我们就知道对阵的情况了。”刘舜一旁轻轻说道,但微微颤抖的手告诉董侯,刘舜的心里显然没有她的声音听起来那么轻松。

“也不知道,这一战,会打多久?”董侯斜斜靠在墙上,心里默默的想着。

隆隆的鼓声中,院中的拓跋燕在井边一边洗着衣服,一边悠闲的唱着草原上的长调,长调随风飘起,飘荡到城头之上,城墙上的千余军士都是一个姿势,都将身子趴在城墙上,望着远处两军的军阵,数万仲氏军离开本阵,踏着鼓声慢慢向前攻击,战斗一触即发。

中军主将夏侯惇望着远处行进的仲氏军,旷野上十步一丛的箭矢清晰的标识着距离,当对面的近万仲氏军离开本阵,行过十步之后,夏侯惇便一挥手,“命令,投石车攻击!”

随着夏侯渊的一声令下,中军前阵中的三十架投石车旁的力士纷纷举起铁锤,击打投石机的机关,投石车的皮兜载着石弹或是火罐,飞速划过底部,借着机括之力将石弹或是火罐高高抛出,重重砸向仲氏军前行的军阵。

会战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