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原始之王 > 第一百章制陶(四)

第一百章制陶(四)

夏掀开盖子,坑中的水已经被地面吸收,只剩下细腻的陶泥沉淀在坑底,夏挖出一把泥,用手捻着,仔细的感受陶泥的颗粒,

“完美”里面没有粗糙的颗粒,很均匀,看着也很干净,没有杂质,应该可以制陶了。

夏将没事做的女人和孩子们全部叫了过来,在坑的周围摆满了木墩,木墩被削的很光滑,夏坐在地上,面前木墩上摆着一块陶泥,夏拍了拍手,喊道,

“大家看我这”

确定所有的注意力全部在自己这边后,夏说道,

“今天我们做一种名叫陶的器皿,它的作用就相当于锅,我先示范一下,然后你们学着我的样子,制作自己的陶器”

说完夏便拿起木墩上的陶泥,先揉着泥团,将其揉的光滑紧致没有气孔后,扯出一块拳头大的泥团,像搓汤圆一般将其搓圆,放在木墩上一压变成了一个圆饼,接着用擀面杖一样的木棍将其擀薄、擀匀。第一次做,夏不敢做太薄,半指厚度便结束,接着用木片将多余的划掉,修成一个正圆片,这就是陶器的底部了。

剩下的泥搓成长条状,接着将长条以螺旋式的方法由下往上筑成器形,盘一层便用木片将内外的连接处的缝隙抹平,接着木片沾水,将内外拍打,减少器壁的缝隙使其质地紧密,同时能够达到厚薄一致。

这便是陶器的泥条盘筑法,方法很简单,只要细节处理的好,就没有问题。

最后,夏将陶器上下打磨均匀,多余的地方去掉,加上两个把手,一个陶器便做好了,

“看明白了吗?”

“没什么难度嘛”众人着觉得很简单,

“那你们就开始做吧”夏说完,众人便去坑中捞陶泥,回到自己的木墩前,学着夏开始制作,夏在人群中来回走动,时不时指点一下,

“缝隙一定要抹平拍实,不然会漏水”

“你的这个扁了,不够圆,在弄弄”

“你这个太高了,你没看到它要倒了吗,这重心不稳”

“你这厚度不均,烧的过程容易破裂”

“你没看到你这泥中都是气孔吗,一定要把它反复揉搓,达到光滑无气孔才可以,再用力揉揉”

直到所有人都上手了,做的没有打错后,夏说道,

“大家听我说,做好了你们就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自己的记号,怎么留呢,我给大家示范一下”说着夏将自己的陶罐拿了起来,指着陶壁上的字说道,

“我在这留下了我的名字——夏,你们也可以学着我的样子写下自己的名字,如果不会写字那么你们也可以再上面画画,只要你自己能认出来就行,明白了吗?”

众人点点头,

“很好,继续吧”吩咐好事后,夏继续制作陶器,这次他准备制作一个大的烧水壶,这样烧开水就会很方便,对于一个种花家的人来说,喝不了开水总感觉少点什么,浑身都不舒服。

烧水壶的制作和陶罐差不多,先做一个壶身,在壶身中间转一个洞,接着做一个壶嘴,取一块泥团搓成一指长的长条状,再用一根细木棍,将长条掏空,这个简单的壶嘴就算做好了,对着洞将壶嘴斜着向上安装在壶身上,缝隙抹平拍实,就算做好,夏站在远处以全局观察着这个茶壶,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

“丑了点,但是好像还有点不对劲”夏也不知道哪里不对劲,只是看着不舒服,不是因为丑的不舒服,而是看着别扭,哪里好像做的不对,但是一时也找不出来问题的所在之处。

夏不是一个喜欢较真的人,找不到问题便不管了,使用的时候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到时候改不了就重新做一个就是了,

夏还需要做一个壶盖和茶杯,这种小东西做起来就很简单,做的陶器美观就谈不上,夏也不追求这些虚头巴脑的,现在是要解决有和无的大问题,至于美观和艺术性,暂且休谈。

所有人都做好后,集体放在一起阴干。

洗干净手上的泥巴后,夏没有忘记今天最大的收获,来到放蚕的篮子便,里面传出了沙沙的声音,这是蚕吃桑叶发出的响声,听这频率就可以想象出它们吃的速度有多快,看里面的桑叶大都已经被吃了残缺不全,估摸着明天早上就没得吃了,

“以后还的安排一个人每天去采集桑叶”夏不知道该让谁去做这件事,而且对于养蚕这件事自己也不甚了解,这需要一个人专门观察摸索,这就要求这个人不能笨,要很聪明才行。

这样的人只有从孩子们当中挑选了,

夏将湖边清洗的孩子们叫了过来,

“大家看到这个些小虫子了吗?”

孩子们一个个伸着头看着篮子中的小虫子,好奇的问道,

“老师,这个要养着吃吗?”

夏瞪了他一眼,

“就知道吃,这可是大有用处的东西,我现在需要一个人帮我照顾这些蚕,你们谁愿意?”说完,夏便看着孩子们。

孩子们没有立刻回答夏,而是问道,

“老师,这个要怎么照顾呀,它有什么用呀”

夏耐心的给他们解释到,

“这个虫子叫做蚕,等到蚕长大后,会吐出一种丝线将自己包裹着”

孩子们听着很惊奇,纷纷笑到,

“老师,怕不是你记错了,它将自己包裹住干嘛,把自己包裹住不就不能跑了,要是它的天敌要吃它,岂不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吃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