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那人那狗那炊烟 > 风声

他把自己的心里话一五一十地坦白出来。坦白中,说到伤心委屈之时,竟然哽咽着掉下了几滴眼泪。他最后的态度就是,坚决娶叶儿进家门,不管别人怎样看待,也不管爹娘怎样反对,自己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木琴先是惊愕,后是同情,再后来也就完全理解释然了。她在要求京儿保证自己永不后悔的前提下,表示了同意和支持。但她不敢保证叶儿一家人能否都同意,更不敢保证福生能同意。京儿当然撒急,求木琴给从中撮合。木琴回道,这工作可不好做,特别是你爹,我得好好琢磨琢磨呢。出了京儿的屋门,她径直到了村卫生所。幸好凤儿和国庆都在。她便把京儿的心思和态度讲了,意思是再核实一下叶儿的心思。国庆万没想到,木琴会亲自登门来落实这事,惊讶和激动搅得他语无伦次。国庆颠三倒四地把叶儿的表现和一家人的心情描述了一番,信誓旦旦地保证,他的话要是有一点儿掺假使水,就叫自己不得好死也行哦。木琴心里有底了。她提醒他俩,先不要声张,自己得慢慢做福生的工作。等做成了,再寻人去登门提亲。

木琴自以为成竹在胸。京儿、叶儿和酸杏一家人的想法也都了如指掌,再加上福生心情愉快,应该不会出多大的岔子。万没想到的是,福生会如此恼怒,反应如此剧烈。自己还没把话说完,福生立时涨红了脸面,额头上的青筋怒起如蠕动的蚯蚓,眼眶通红,脖颈变成了紫红色。连他的手臂上也泛起了红晕,两只眼珠子差点儿瞪出来,连带地手臂腿脚也微微抖动起来,一副生吞活剥了木琴的架势。

福生低声吼道,你说咋儿,让京儿去娶叶儿。你是发疯了,还是说昏话呢。他酸杏算是个啥东西,势力眼,嫌贫爱富,过河拆桥。拿着自己的亲闺女送情面攀高枝,整一个乌龟王八蛋呢。现今儿知道把闺女推进火坑咧,可也甭想着坑害别人呀。想把咱家再拉扯进去,滚一身火星儿,门儿都没有呢。再说,叶儿这娃崽儿再好,毕竟是出过嫁带着犊子的女人呀。咱京儿可是个疤麻没一点儿的滑顺后生噢。再咋不济,也不会去娶一个二婚的女人呀。这事要是张扬了出去,羞了咱的老脸不说,连先人的脸面也丢尽哩,今后还咋出去见人哦。这事就这时打住哩,谁也不准再提说。谁要再瞎讲,我就跟谁没完,跟他拼命哦。

木琴知道,自己太心急,一个考虑不周全,便连船带人一股脑儿地翻扣进泥水里了。她耐下性子,陪着小心说道,你也别太急呀。这事,京儿和叶儿都愿意,咱还阻拦啥儿吔。日子是他俩人过,又不是咱去过,还是别阻拦的好。

福生的火气愈加暴烈。他低吼道,不行,京儿同意也不行。这个没出息的狗崽子,想媳妇都想疯哩,也不管好孬咧。咱就算瞎着眼睛四处摸一把,也得是个没出过嫁的女娃儿呀。咋就鬼迷心窍地看上叶儿啦!原先寻死觅活的可怜相儿都哪儿去哩。好了伤疤忘了疼,真真是狗改不了吃屎的臭毛病呢。等他回家,我去跟他讲。要是不听,看我不打断他的狗腿,揭他的狗皮呀。

这一顿光火,把原本口稳牙硬的木琴说憋了气。木琴知道,这事算是搁浅了。要想叫福生改变他自己认准的死理,恐怕比管理杏林修整道路都难。木琴劝说道,这事就先放下。京儿那边,我去讲。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也不急于这一时半刻的。

木琴这番话,其实是想给今后的工作留下个铺垫。等福生火气消了,再慢慢讲说,或许还有转机。但是,她再次低估了福生的理解力。这事要是换成别的事,福生或许不上心,也就遮掩过去了。但是,京儿的婚事一直牵动着福生的每一寸心肠,自然是十分上心,甚至到了异常敏感的地步。木琴的每一句话,都会在他心眼儿里转悠上几圈的。他当然也就听出了木琴的话音。

福生当即回道,用不着你去说,我跟他讲去,让他死了这份歪心思吧。这两天,我就求人给京儿四处张罗去。咱村找不见,就到山外去寻呀。我不信京儿离了二婚的叶儿,就找不见头婚的女娃儿哩。

木琴暂时不敢劝说了。自己的每一句话,都会引发他更大的火性。真要收拢不住,闹得沸沸扬扬的,那可真是坑害了京儿啦。木琴最惦记的是京儿。深怕福生先找到京儿,再这么光火一通儿,京儿肯定不会接受,事情便越发闹大了。她现在急于见到京儿,先把这个小祖宗安顿下了,回过头来再想法安顿眼前的大祖宗。

木琴还是晚于福生一步。

她潦草地结束了与福生的对话,急慌慌地出门寻找京儿。谁知,她前脚离了家门,京儿却后脚进了家门,正好被恼火中然的福生逮了个正着。

木琴在林子里找了好半天,最后见到了洋行等人。洋行说,京儿回家拿工具去了。她心里就一颤悠,觉得要出事。她急忙忙地朝家里赶。走到院门前,听到屋院里没有啥动静,只有福生一个人在院子里唉声叹气。她还以为京儿没有回家,福生还在生她的气呐,便没有进家门,而是返身又去寻京儿了。岂不知,爷俩已经大战了一个回合,甚至大动干戈,让福生一巴掌把京儿扇进了西屋里。此时,京儿正一个人趴在床上憋闷哭鼻子呐。

整整一上午,木琴也没见到京儿。回家吃中午饭时,见家里清锅冷灶的。福生一个人蹲坐在锅屋的杌子上,狠狠地吸着旱烟袋,手还在不能自控地抖着,弄得满屋子里充满了刺鼻的烟草味儿。

木琴问,咋还没做饭呀。

福生鼻子里“哼”了一声,说,吃气都吃饱哩,还吃啥饭呀。费事巴力地养了群白眼狼,眼见翅膀硬哩,转眼就不服老子管教嘞。也好呀,就叫他能去。能上了天边儿,再跌死到山沟沟里,我也不管哩。

木琴惊讶道,你见到京儿了。

福生把烟袋锅狠狠地敲在屁股下的杌子上,说,见了又咋啦。我的亲娃儿,光兴你见,就不兴我见么。甭说才打了他一巴掌,就是打死这个小犟种,我也不悔呀。

木琴一下子明白过来,急道,京儿呢?他去哪儿了。

福生回道,谁知他去哪儿哩,许是缩进自己屋子里充窝囊相儿了吧。

木琴赶紧到了西屋,果见京儿头被子里死猪样儿一动不动。木琴问这是咋啦!便动手去扯他头上的被子。

京儿就是不让她扯,还说,我的事,今后谁也不准管。就算被打死了,也不关你们的事呀。

木琴立即拉下身架,像哄娃崽儿一般把京儿好歹地哄起来,问道,这是咋的了,都挺大个人了,还哭鼻子,也不知难为情么。

京儿狠狠擦掉腮帮子上的泪滴,说道,哭又咋啦!眼泪是我的,我想叫它掉呢?碍着你们啥事哩。我想跟叶儿好,关爹啥事啦。不讲理也就罢了,凭啥还打人呀。从小到大,爹从没掴过我一指头,今儿的心咋就这样狠哦。你看看,脸上的手印子还没消呢。不管你和爹咋想,反正我是娶定叶儿了。不叫娶她,我就去打光棍儿呀。我啥儿都不在乎,还在乎打光棍儿么。

京儿那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活脱脱地一副福生的嘴脸。

木琴又好气,又好笑。她逗他道,你可不能打光棍儿呀。你爹见天儿盼着抱孙子,盼得夜里睡觉都不安生呢。要是你打了光棍儿,还不如杀了他吧。

京儿越发噘起了嘴巴拿起了架子,说,他爱抱谁家的孙子就抱去,跟我有啥关系。想抱我的,门儿也没有呢。

木琴没把京儿哄好,反倒叫京儿把自己逗乐了。她无奈的遥遥头,哄说着京儿道,你也别太任性了。娘不是正跟你爹做工作的么。这事是急不得的,得慢慢来。你也得学乖顺点儿,别老跟爹较劲儿。先哄得他心气顺了,再缠磨他,哪有说不通的事呀。

木琴这一番话,让京儿似乎又看到了一丝光亮。京儿说,就听你的。要是这事搞不成,我就真打了光棍儿给他瞧呢?看他咋办。

京儿越发说出了一大堆孩子话来,听得木琴愈加苦笑不得。

中午饭,福生是坚决不做了。甚至,他还摆出一副彻底罢工永远都不再做饭的架势。仨人都没有吃好。每个人用煎饼卷上根葱,就着白开水吃了了事。

这天是星期六,钟儿和杏仔都要从学校回来。木琴惦记着晚饭,怕福生真的罢工不做了,让兴冲冲跑回家等着吃好饭的俩崽子大失所望,便是对不起他俩了。木琴撂下身边一摊子事,赶早回了家。进了家门,见俩崽子已经回来了。锅屋里正冒着腾腾的热气,又不时地传出福生隔着屋门跟俩崽子拉扯学习的声音。木琴放心了,知道福生赌气归赌气,心疼娃崽儿的心肠一丝儿都没改变。

福生焖了一大锅小米干饭。他还把一只留待过年吃的小公鸡给杀了,炖了一大锅鸡肉蘑菇汤。或许是福生见京儿不听自己的话,便把一腔儿的疼热都留给了钟儿和杏仔了吧。要是往常,福生是绝对舍不得杀鸡款待他俩的。

吃饭的时候,福生的这种心思更是暴露无疑。他一个劲儿地朝钟儿和杏仔的碗里夹肉夹菜,自己只是就着那块鸡头啃来嚼去,对京儿不理不睬。

京儿也是装做不在乎的样子,大口地吃饭。他还很难得地跟钟儿和杏仔套近乎,讲这儿说那儿的。弄得俩崽子现出一副受宠若惊的巴结相儿来,反倒把福生给冷落到一边去了。

京儿显然心怀鬼胎。他越是对俩崽子好,肯定会有什么事情相求的。木琴一眼就能看出来。看来,京儿要主动出击了,通过中间人搞曲线救国呐。

木琴暗想,这样也好,省得福生在中间搅浑。等俩人谈说得分不开扯不散了,看你福生还有多大本事能把俩人给拆散了。一九八三年入冬后的第一场寒流,就在人们还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骤然而至。

头天晚上,村人还处于清凉略嫌风寒的适宜天气里,傍晚时候,天上飘落下如牛毛般细密的雨丝,算是山村迎来的第一场冬雨,谁知到了夜里,却一下子就刮起了风,初时,风力尚小,只闻屋外树枝摇晃出的声响,就像蚕儿啃食桑叶的声音,轻柔爽脆,满院里“唰唰”地一片声响。

渐渐地,蚕儿声变成牛哞,轻柔变得粗野,爽脆变得暴烈,遍野里一片轰响,似有震天的擂鼓声滚过院落屋檐,无数的旌旗狂飘怒卷出撕巾裂帛般的风吼,侧耳听去,总有一种激昂的声调统领着万千声响,从北山顶上倾泻下来,发冲天之怒,携雷霆之威,一如山洪爆发,横冲直撞,摧枯拉朽,漫过山野,滑过林梢,淹没院落,一路咆哮着奔向山口,涌出山外,去肆意践踏山外大片的田地和村庄。

各家各户的窗棂门扇“吱吱呀呀”地磕碰着,发出痛苦的声音,圈里的猪仔也不安生地跟着哼叫,引得大人们不放心地一趟又一趟起床查看。

伴随而来的,便是愈加凝重的冷气寒意,原本盖着薄被子感觉正好时宜的人们,都不由自主地蜷缩起身子,抱紧了肩膀,缩成一个个肉团,凡是夫妻合床的,就往对方温暖的身子上挤靠,最后,便紧紧搂抱在一起,因了这样地挤靠温暖,便有不少夫妻被挤出了光火儿,暖出了星火儿,他们顾不得屋外肆虐的冷风和屋内渐寒的冷气,骑马坠镫,扬鞭逍遥一回。

酸杏便是这群扬鞭逍遥队伍中的一员,只是他的付出,要比别人大了许多。

他本是跟人通腿合盖一床被子的,听见户外风声渐紧,屋里又寒意愈浓,本待下床搜寻出厚点儿的棉被盖到身上,刚一翻身坐起,顿感寒凉异常,他又重新躺下,抱紧了女人的腿脚取暖,并把自己的臭脚丫子使劲儿地贴在了女人温热的怀里。

女人嘀咕道,下去寻床被子呀。

酸杏回道,这么将就些吧!也快天亮了呢?

俩人都没了睡意,侧耳听着屋外的风声树响,静候着天光来临,谁知,离天亮尚早,而俩人久已不再有这样了,特别是在叶儿离婚后的日子里。

女人低声道,老实点儿吧!都这么大岁数哩,还敢张狂啥儿吔。

酸杏“嘿嘿”地笑道,能张狂,说明咱还不老嘛,要是到了扶上马也纂不住缰绳的时辰,就离入土不远了呢?

女人不再吭声,酸杏又掉转过身子,爬到女人一头,把略感清冷的身子紧紧抱在同样粗糙的怀里,男人的胸怀还是那么宽厚,那么温热,一如二十多年前那个新婚之夜的感觉,安全又有依靠,为自己撑起了一片明净天空,在这样的天空下,俩人相互搀扶着,跨过了一道道沟坎,趟过了一条条河岔,走过了一段段凸凹不平的山路,就这么一直走到了今天,还将一步步相互搀扶着走下去。

歇息了半晌儿,女人抚着男人日渐瘦削的脊背,疼爱地嫌道,都这么大岁数哩,还要逞能拼这样的力气,不要老命了么。

酸杏也是轻抚着身下女人粗糙的皮肤,遗憾地回道,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呢?年岁不饶人哦,要是搁在早年间,一晚儿上两回马的时候都有呢?哪会像现今儿这么费事巴力呀。

女人说道,别这样讲哦,也是咱的心气不好,要是叶儿能安安稳稳地再过上好日子,咱也就不再这么愁苦哩,身子骨也就硬朗了呢?

一提到叶儿的事,俩人又都不由自主地各自叹了口气。

女人又道,也不知凤儿给提说得咋样哩,我就是担心,人家京儿一个疤麻没一点儿的滑顺娃崽儿,怎会同意再娶叶儿呀,咱是不是又在攀高枝瞎折腾呀。

酸杏的声音显得空洞而又飘浮,他说,我也不知哩,就看叶儿的造化咧,该着跟谁是两口子,都是命中注定好了的,咱再咋样折腾,也是强求不来呢?儿女自有儿女的福,走到哪步算哪步,随她去吧!

俩人又唏嘘了好一阵子,直到天光大亮,冷风刹住了脚,户外的风声已被早起的村人弄出的响动所代替,女人才爬起身来,穿衣下床。

她对酸杏道,你还是再躺一会儿,狠狠地睡上一会儿回笼觉,我去做饭呀,等饭好哩,我再叫你起床,说罢,她又把堆放在床头上的杂乱衣服一股脑儿地盖到他身上。

酸杏点点头,翻身朝里,迷迷糊糊地再次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