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那人那狗那炊烟 > 九牛二虎之力

九牛二虎之力

但是,传言中的内容与满月的解释有很大的出入。首先,从时间上来讲就不对。满月从进到西院到出了院门,足足有两顿饭的工夫。这么长的时间,俩人有啥样的事体不能做完呀。其次,身处的环境也不能成为其辩解的证据。虽是大白天,满月应该知道,木琴一家人都不在家里,正好是个难得的机会。木琴一大早就去公社开会了,直到天大黑了才回来。福生领着仨娃崽儿去山里寻木料,给京儿预备以后成亲打家具用的。他们声言,要到傍晚才能回的,中午的时辰,叫秦技术员自己弄吃的。临走时,还因为钟儿偷懒不想去,被福生教训了一顿。这些事,左近的邻居都知晓。其三,俩人成就一番美事,也在情理之中。要是没有发生啥事体,反倒不符合村人的逻辑了。试想,一个孤男,一个寡女,一个煎熬了十几年,一个空旷了一个多月,俩人特殊的生理状况和情感需求,注定了事体发生的必然性。而秦技术员就要离开杏花村,估计短时间内不会再返回了。又没有一个人魂儿在场,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就是事体发生的偶然性。这样的因素参杂在一起,没有事体发生就怪了。

就算这样,也就罢了。问题是,满月硬生生地把秦技术员拽进了自己家里,还像伺候自己男人一般地陪着他喝酒。那些亲热的举动,叫技术小组的娃崽儿们都觉得不好意思。这样的话,好像是从兰香嘴里冒出来的。她说是听冬至讲的,而冬至又是听哥哥夏至私下里嘀咕的。夏至坚决否认自己说过这样的话。为此,他还打骂了冬至,嫌他无事生非,到处说谎编话。

京儿说,这些传言,纯粹是毁谤好人。据他讲,当时,秦技术员不想去满月家吃饭,也是有多种考虑的。一是满月所以要请他去,不过是想真心实意地报答他对柱儿的看顾,没有一丝儿的邪念歪想。秦技术员则是个施了恩德不愿叫人回报的人,当然也就不愿接受满月的邀请。二是秦技术员拗不过满月的缠磨,同情她的苦处,理解她的心意,便决定去了。他很谨慎地把技术小组的原班人马都叫上,既是为了和解一下前段时间小组成员随了村人闹分裂而导致的感情隔阂,更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发生。

那天晚上,他们几个人的确喝了点儿酒。人民因为自己没能跟着秦技术员干下去,还哭了鼻子。公章和夏至也是因为对秦技术员有愧疚,心闷话少,就喝得昏头晕脑的,走路直打摽儿。满月因为高兴,也抿了一小盅。其余时间,她就在旁边温菜下饺子,没有再喝一丁点儿。她诚心请来的客人,自己当然是要热情招待的。但不只是对了秦技术员热情,而是对了在场所有人一样热切。

洋行听到这样的传闻后,立时破口大骂这些吃饱了撑得没事干四处嚼舌根子的人。他还想追根问底,把无中生有的人揪出来,痛打一顿,替无辜的满月,特别是替自己敬重的秦技术员狠狠地出口恶气。但是,他的追查举动,被木琴及时制止住了,没能进行下去。

木琴说,这种无聊事,就叫它自生自灭吧。咱不理睬它,它也就没了搭脚的地场。你要是呼呼啦啦地查下去,谁会承认是自己先讲出来的,都会说是听别人讲的。不仅查不到源头,还会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越发把假的当成了真的,那可是真真害了秦技术员和满月呢。再说,你就算查出来,又能咋样,能一个个地去封堵这些人的嘴巴么。

洋行气得牙根儿直痒痒,恨道,早晚我得替秦技术员出这口气呢。

这样的传闻,也不知通过什么样的渠道,竟被秦技术员听到了。

临走的头一天晚上,在木琴特意为他准备的送行宴席上,守着奉命前来陪宴的茂林、振富及福生一家人的面,秦技术员似乎喝多了酒。他竟抱着头,呜呜地哭起来。他说,自己来到杏花村的一个多月里,有几个没有想到。没想到山村里的日子过得这么清苦,没想到山村里的事情这么复杂,没想到山村里的人这么难以叫人思量。更没想到,自己干干净净地来,却沾惹上了一身腥臊气,灰溜溜地离开。让他对这个村子又爱又恨又念又怜,真不知说些啥儿才好。

他的一番话,让木琴很难受,也让福生心生愧疚,更让茂林和振富无地自容。

秦技术员赶在村人还未起床的时候,悄悄走的。京儿一睁眼,见昨晚整理好并堆放在屋地上的行李不见了,便急忙跑到东院。他把木琴等人喊起来,说秦技术员一个人走了。木琴急三火四地穿衣下地,扯着京儿向院外赶去。刚出院门,一头撞见洋行和柱儿结伴来送秦技术员。四人便跟头把式地向出山的小路追去。追了近一半的山路,才赶上了秦技术员。四人把他一路护送出大山。直到把他送上了赶往县城的公共汽车,四人才心事沉重的回到了村子。

关于杏花村里秦技术员与满月之间的事体,一直是个谜。俩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或是否真正发生过什么事,村人各执一词,众说纷纭。在沸沸扬扬地闹了一阵子后,便统统烟消云散了,只留下了一段村人在饭后茶余偶尔提及却又无法证实的公案秘闻。

其时,阳光明媚繁花锦簇的春天,已经招招摇摇地来到了身处大山腹地的杏花村。国庆的婚事如期进行,新房就安排在他家的西院三间里。

酸杏原本要安排人民住在东屋里,与爹娘挤在一起的。人民坚决不干,说,我就是出去借人家屋搭人家床住,也不跟爹娘住一起。省得你俩老像管小屁娃儿一般管得自己说不敢说,动也不敢动的。

酸杏一想也是。人民毕竟是个大人了,老少挤住在一起,的确有诸多不便。而且,自从人民被酸杏逼迫着退出了技术小组后,人民就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见天儿埋怨爹娘有意在外面拆他的台面,弄得他在伙伴跟前抬不起头来。酸杏也有些后悔了。当初,自己是莽撞了些,没有架住茂林振富等人的磨缠。更主要的是,自己当时也有拆台弄景的心思在作怪,未沉得住气就冒失地做出了那样的举动,弄得与木琴几近水火不相容不说,还在人民面前失去了往日威严。说出的话不再灵验,心里的想法也得不到人民的真心拥护。

酸杏想把人民安排到振富家,与洋行一起住。并且,他也跟振富说好了,被人民硬生生地挡下了。他说,我想住哪儿,还是我自己去说,用不着你费心呀。

这句话,很伤酸杏的心。他觉得自己老了,连自己的儿女都不把他放在眼里了,更何况是外人呢。为此,他闷闷不乐了好几天,有一种很沉重的失落感。

其实,人民早有打算。他老早就跟京儿说了,大哥国庆肯定要用西屋当喜房,自己没地场睡,想与他挤住在一起。他还问京儿同意不。京儿非常痛快地答应了,说你快点儿搬过来吧!要是搬晚了,钟儿和杏仔也要吵嚷着搬过来住呐,那就烦死人啦。岂不知,烦死人的人在人民说过话的不长时间里,就被福生一股脑儿地赶进了西屋,与遭烦的京儿混住到了一起。

钟儿与杏仔被赶出的原因,只有福生两口子心知肚明。还是在秦技术员未走的时候,福生与木琴夜里正在办夫妻业务,想是劲头儿用得大了些,再加上床体本就不牢固,弄出了吱吱呀呀的声响。睡得迷迷糊糊的杏仔海以为是老鼠弄出的响动,便不耐烦地提起喉咙猛喊了几嗓子,吓唬老鼠。他还骂道,再张狂,赶明儿我非下药毒死几个给你看。吓得福生和木琴立时停止了作业,大气不敢喘。恼也不是,笑也不是,只得老老实实悄没声息地各睡各的。第二天,木琴想起夜里的事就想笑,福生更是哭笑不得。木琴就约法在先,只要秦技术员一天不走,俩人的房事就一天也不做,免得弄出尴尬事来,叫渐渐长大的娃崽儿戳破了窗棂。当时,福生也表示同意。心下还想,秦技术员在自家也就是住上个月二十天的,忍忍也就过去了。谁知,时间一长,夜里守着婆娘不敢动的滋味儿把福生煎熬得要命。有心温习一下,木琴坚决不配合。想动硬的,又怕被隔壁娃崽儿们听到。有时,实在熬不住了,就赶在大白天家中无人,插了门,硬逼迫着木琴上床捣鼓上一阵子。又怕有人前来,房事便甚是不尽如意。于是,盼着秦技术员走了,天气也渐渐转暖,他就迫不及待地把钟儿和杏仔俩人赶到了西屋住。起初,京儿不愿意他俩回来,经不住福生的劝说,才无奈地答应了。

西院的三间屋里,又加进了一张床。京儿和人民各一张,钟儿与杏仔俩人挤在一张床上睡。白天还好,每个人各忙各的。到了夜里,屋内便不时地传出京儿呵斥教训钟儿和杏仔的声音,同时也夹杂着俩人不服气地争吵状告的叫嚷声。

国庆的婚事是在“五一”节那天举行的。喜屋里的家具布置一点儿也不比当年银行的差,甚至还略胜一筹。胜出的地方,就是银行的墙壁是黄泥涂抹的,而国庆喜屋里的墙壁却是用石灰水匀匀地涂抹了一遍,白得耀眼。凤儿的家人很是通情达理,不仅对贺家操办的喜事没有提出一点儿异议,还主动提出,男家只要把家具置办好就行,剩下的东西,像床上铺盖的被褥、生活日用的锅碗瓢盆等,全由女方解决了。这样的架势,既显示出山外人家的富裕,又看得出山外人的出手大气。让山里人惊讶不已,自叹弗如。也让酸杏两口子甚感宽慰。酸杏便把劲儿全使到了婚礼操办上。他也专门请了四方和银行来家掌厨,大鱼大肉地摆了几十桌桌。直让村人愁叹,今后若是轮到自家办喜事,可咋样办理才好哇。

婚礼过后,酸杏还叫国庆与凤儿结伴到村里各家各户遛了一圈,意思是拜谢村人的帮场相助。引得村人一个劲儿地夸赞酸杏两口子办事想得周全,也夸赞凤儿的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俩人来到木琴家时,仅仅说了几句话,木琴就一下子喜欢上了凤儿,觉得她身上有着许多村里女人不具备的素质和修养。谈吐不俗,应对机敏,举止大方,心胸宽阔,说话掷地有声,绝无小气扭捏之感。本来俩人来坐坐就要走的,硬是叫木琴按住,叽里呱啦地谈说了大半个时辰,急得国庆直搓手。叶儿在娘家住了好几天。

她不愿回到自己那个清冷又了无人气的家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金方仍然极少回家。即便是春节过年,也没有回家。推说要在医院里值班,在县城过的年。有时,他回家拿东西,屁股还没坐热,就急着赶回去。甚至,对金叶也没有表现出多大的亲情疼热来。因为久不见金方,金叶对他极为陌生,像看陌生人似的好奇地盯看着他。不找他,也不让他抱,甚至对他流露出莫名地紧张和惧怕的神情。

叶儿的家庭窘况,时时牵挂着酸杏一家人的心肠。酸杏两口子愁苦得整夜睡不好觉。国庆和人民曾扬言,要去县城找姚金方算帐,均被叶儿好言好语地给拦下了。叶儿说,强扭的瓜不甜呢?听天由命,随他去吧。我有金叶陪伴着,就是天塌下来,也由自己一个人顶着,不劳家人焦心呀。因为叶儿的婚事是酸杏两口子执意操办的,当初又是硬逼压着叶儿同意的,现今儿弄到这般地步,酸杏两口子的肠子都悔青了,他俩便不敢再过分地违背叶儿的心愿。

为了挽救叶儿的家庭危机,把女婿姚金方争取回来,还叶儿一个完整的家,酸杏在前思后想了几日,决定亲自动身了。他扛上一袋子小米和半口袋绿豆,背着叶儿,独自搭车去了市里。

酸杏在途汽车站下了车。出了站门,见街面上人来人往车流飞驰,便有些发懵,不知自己要到哪儿去找,才能见到姚大夫,更不知姚大夫是不是在单位里。他见人就打听市医院咋样走。初时,人家随手一指,说你往哪个方向走,过几个路口,拐几个弯,很快就到了。他便以为,在城里找个地方,也不像自家想象得那样难。但是,走来拐去的,没一会儿,自己就开始犯迷糊了。弄不清自己过了几个路口,拐了几个弯。甚至连方向也弄不准了,觉得这街面这路口这行人的面孔也都差不多,但就是见不到医院的影子。后来,他便不再那么急三火四地赶路,而是静下心来细细琢磨自己一路走来时的情景,辨识着方向的变化,就觉得自己似乎偏离了指路人所指的方向。他不敢去问行人,觉得这些素不相识的人说的话很不可靠。他见街旁每个大门的旁边都有看门的老人,就去问他们。在老人们的细细指点下,他知道自己果然走了很多冤枉路,而且还刚刚错过了医院大门,自己竟没有察觉。

终于找到了市医院。进了大门,他又发起愁来。院子里耸立着几座四、五层高的大楼,里面人来人往碰头搭脸的,谁知姚大夫在哪儿办公看病呀。他又跑到大门口的收发室里,问一个老头儿,姚大夫在哪儿办公。老头儿疑惑地问道,你说的是哪个姚大夫呀。酸杏心想,原来这个医院里还不止一个姚大夫呀,心下就着慌,说是从乡下来的那个。老头儿就笑道,你说的姚大夫是来看病的吧。酸杏说,是给人家看病的大夫,前年刚调来的。老头儿仔细地想了想,恍然大悟道,噢,噢,你说的是中医专家姚大夫吧。酸杏赶忙道,对哩,对哩,就是专给人看中医的姚大夫。老头儿就细细地指点他奔哪个楼,进哪个门,到几楼的第几个门去找。说得酸杏再一次迷糊起来。他心里叹道,乡下人进了城,就算你是多精明的人,也都成了个傻子。真不知去年木琴是咋样在城里过的。或许,她本就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对城市一点儿也不陌生吧。一想到这儿,他竟在心里佩服起木琴来,也后悔自己与她闹僵了。不的话,把叶儿的家事跟她讲讲,说不定她能帮着出个好主意来。也不会叫自己死乞白赖地大老远跑来,腆着老脸找亲家帮忙了。还不知亲家是不是也支持金方这么做。要是真的这样,那自己的老脸今儿算是丢尽了。

按照收发室老头儿的指点,他一路奔去。见到穿白大褂的医生或是护士,就及时地探问,生怕自己再走了冤枉路,耽搁了时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在二号楼三层靠南的专家门诊里,见到了两年未曾谋面的姚大夫。叶儿在娘家住了好几天。

她不愿回到自己那个清冷又了无人气的家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金方仍然极少回家。即便是春节过年,也没有回家。推说要在医院里值班,在县城过的年。有时,他回家拿东西,屁股还没坐热,就急着赶回去。甚至,对金叶也没有表现出多大的亲情疼热来。因为久不见金方,金叶对他极为陌生,像看陌生人似的好奇地盯看着他。不找他,也不让他抱,甚至对他流露出莫名地紧张和惧怕的神情。

叶儿的家庭窘况,时时牵挂着酸杏一家人的心肠。酸杏两口子愁苦得整夜睡不好觉。国庆和人民曾扬言,要去县城找姚金方算帐,均被叶儿好言好语地给拦下了。叶儿说,强扭的瓜不甜呢?听天由命,随他去吧。我有金叶陪伴着,就是天塌下来,也由自己一个人顶着,不劳家人焦心呀。因为叶儿的婚事是酸杏两口子执意操办的,当初又是硬逼压着叶儿同意的,现今儿弄到这般地步,酸杏两口子的肠子都悔青了,他俩便不敢再过分地违背叶儿的心愿。

为了挽救叶儿的家庭危机,把女婿姚金方争取回来,还叶儿一个完整的家,酸杏在前思后想了几日,决定亲自动身了。他扛上一袋子小米和半口袋绿豆,背着叶儿,独自搭车去了市里。

酸杏在途汽车站下了车。出了站门,见街面上人来人往车流飞驰,便有些发懵,不知自己要到哪儿去找,才能见到姚大夫,更不知姚大夫是不是在单位里。他见人就打听市医院咋样走。初时,人家随手一指,说你往哪个方向走,过几个路口,拐几个弯,很快就到了。他便以为,在城里找个地方,也不像自家想象得那样难。但是,走来拐去的,没一会儿,自己就开始犯迷糊了。弄不清自己过了几个路口,拐了几个弯。甚至连方向也弄不准了,觉得这街面这路口这行人的面孔也都差不多,但就是见不到医院的影子。后来,他便不再那么急三火四地赶路,而是静下心来细细琢磨自己一路走来时的情景,辨识着方向的变化,就觉得自己似乎偏离了指路人所指的方向。他不敢去问行人,觉得这些素不相识的人说的话很不可靠。他见街旁每个大门的旁边都有看门的老人,就去问他们。在老人们的细细指点下,他知道自己果然走了很多冤枉路,而且还刚刚错过了医院大门,自己竟没有察觉。

终于找到了市医院。进了大门,他又发起愁来。院子里耸立着几座四、五层高的大楼,里面人来人往碰头搭脸的,谁知姚大夫在哪儿办公看病呀。他又跑到大门口的收发室里,问一个老头儿,姚大夫在哪儿办公。老头儿疑惑地问道,你说的是哪个姚大夫呀。酸杏心想,原来这个医院里还不止一个姚大夫呀,心下就着慌,说是从乡下来的那个。老头儿就笑道,你说的姚大夫是来看病的吧。酸杏说,是给人家看病的大夫,前年刚调来的。老头儿仔细地想了想,恍然大悟道,噢,噢,你说的是中医专家姚大夫吧。酸杏赶忙道,对哩,对哩,就是专给人看中医的姚大夫。老头儿就细细地指点他奔哪个楼,进哪个门,到几楼的第几个门去找。说得酸杏再一次迷糊起来。他心里叹道,乡下人进了城,就算你是多精明的人,也都成了个傻子。真不知去年木琴是咋样在城里过的。或许,她本就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对城市一点儿也不陌生吧。一想到这儿,他竟在心里佩服起木琴来,也后悔自己与她闹僵了。不的话,把叶儿的家事跟她讲讲,说不定她能帮着出个好主意来。也不会叫自己死乞白赖地大老远跑来,腆着老脸找亲家帮忙了。还不知亲家是不是也支持金方这么做。要是真的这样,那自己的老脸今儿算是丢尽了。

按照收发室老头儿的指点,他一路奔去。见到穿白大褂的医生或是护士,就及时地探问,生怕自己再走了冤枉路,耽搁了时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在二号楼三层靠南的专家门诊里,见到了两年未曾谋面的姚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