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最强咖啡师 > 第六十五章 如何进行咖啡品鉴

第六十五章 如何进行咖啡品鉴

公交车到了终点站,穆叶下车后走了一段路,才来到了香海村。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香海村依旧保持着古朴的风貌和浓郁的乡土风情,实属不易。

穆叶到了豆叔家,再次见到豆叔,豆叔的气色比以前好了很多,整个人显得更有精神了,肯定是上次带来的咖啡豆在豆叔身上起了效果。

豆叔看到穆叶来了,非常高兴,说道:“穆老弟,好久不见。快进来坐下说话。”

穆叶坐到了屋内,开门见山的说道:“豆叔,学生这次来是想继续跟您学习。学习一下如何做手冲咖啡,另外我需要收集几种咖啡豆,不知道豆叔这里有没有?”

“哦,原来如此。”豆叔说道,“咖啡豆我这里倒是有很多。不过,这手冲咖啡可是个功夫活。急不得,要每天练习,持之以恒。并且手冲的方法众多,不知道穆贤弟想学哪一种?”

学习哪一种?这个系统没有说,应该是学习哪一种都行吧!不过手艺这种东西,向来是技多不压身的。

穆叶说道:“豆叔,我想都学行不行?”

“哈哈!当然可以!”豆叔笑着说道,“想不到你还挺贪心的。既然穆贤弟想学,那我就知无不答了,我这点皮毛,都交给你也无所谓。不过,练习手冲个慢功夫,不能一口吃个胖子,穆贤弟想今天这一天的功夫就学会,恐怕是有些困难。”

穆叶皱了皱眉眉头问道:“最快要学习几天才能学会?”

豆叔起身,泡了两杯咖啡端过来,说道:“不急,不急。学多久,完全看小兄弟的领悟能力,并且,我建议你学习手冲咖啡之前,最好先学习咖啡品鉴。”

“咖啡品鉴?这是什么?”穆叶有些不解。

豆叔解释到:“咖啡品鉴,又称为咖啡鉴赏。即通过身体的感官,去判断一杯咖啡的好坏,学会咖啡品鉴以后,再去学手冲咖啡,才能对手冲咖啡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对手冲的味道才能更完美的把控,不然,只是停留在表面而已,并且技艺很难有长进。”

“原来如此!”穆叶点头道。

豆叔接着说:“上次,贤弟来找我,让我教你做咖啡豆烘焙,这次来找我,让我教你做手冲咖啡,将实话,其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学咖啡鉴赏、再学手冲咖啡、最后学咖啡豆的烘焙。这三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豆叔喝了口水说道:“其实也有一些咖啡师,先学了烘豆子,再学手冲,最后学的咖啡鉴赏甚至是不学咖啡鉴赏,就出徒了。这样人水平就是半斤八两,顶多拿出来唬人,虽然也能做出味道差不多的咖啡,但是却始终了解不到咖啡学真正的奥义,永远成为不了咖啡大师。”

豆叔这几句确是掏心窝子的话,让穆叶受益匪浅,看来学习咖啡知识,还真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可是咖啡品鉴自己从来没接触过啊!

穆叶忙问道:“豆叔,这个咖啡,要如何去品鉴呢?”

豆叔说道:“一杯咖啡的整体风味,是由水溶性滋味、挥发性香气以及无香口味的口感构建而成。所以咖啡品鉴就是经由味觉,嗅觉与触觉三大官能一起鉴赏。这际上是一种复杂而混合的感官体验,结合了身体多方面的因素,有的时候还要惨杂着视觉(研究表明视觉会造成味觉偏差),听觉(你的味觉感官很容易受他人主观影响)等因素,去衡量咖啡的好坏。

穆叶听得头都大了,像听天书一样,问道:“豆叔,这太难了,我听不懂,有没有简单的方式描述一下。”

豆叔面带微笑,指着墙上的一副巨大的海报说道:“慢慢学,就了解了。在此之前,你要先了解咖啡的风味轮。”

墙上的海报,画的就是一张咖啡风味轮。中间的图案仿佛是一个圆形的转盘,上面分开了很多格子,标注着不同咖啡在不同阶段应该散发出的风味。穆叶看着这幅海报,不明所以。

豆叔拿来纸笔,说道:“咖啡风味方程式,可以用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

豆叔信手拈来,在纸上款款写下几行字:

风味(Flavors)

=挥发香气(Gases)+水溶性滋味(Tastes)+口感(Mouthfeel);

=干香与湿香+酸甜苦咸+滑顺感与涩感;

=鼻前与鼻后嗅觉+口腔味觉+口腔触觉;

写完之后,豆叔放下笔,得意的问道:“怎么样?简单吧,这样是不是就一目了然了?”

穆叶看着这三行公式,一脸茫然,简单你妹啊,写的什么玩意都看不懂!喝杯咖啡还跟嗅觉扯上了。

这句话自己应该怎么回答?

穆叶想了半天,捋着并不存在的胡须吐出两个字:“略懂。”

豆叔点了点头,说道:“初学者来说,能略懂已经很不错了。我现在教你如何有效鉴赏咖啡整体风味。”

豆叔又提起笔,在纸上写下了几行字:

鉴赏咖啡风味的指标,

1.研磨咖啡赏干香(气化物)

2.冲泡咖啡赏湿香(气化物)

3.咖啡入口赏滋味(液化物)

4.舌腭互动赏口感(液化物)

5.闭口回气赏甜香(气化物)

6.咀嚼回气赏余韵(气化与液化物)

看着这六条,穆叶懵了,喝一杯咖啡还要这么多讲究吗?自己之前只知道以一种方式“鉴赏”咖啡,那就是“好喝”与“不好喝”。

说白了,我尝的顺嘴的就是好喝,我感觉不顺嘴的就是难喝。哪有什么这么多风味!还有气化物?自己只知道“液态物”!

穆叶抬起头,一脸茫然的问道:“豆叔,这几种指标,应该如何衡量?”

豆叔回答:“一般来说,初学者,分三个步骤来。”

“第一步:闻香,干香和湿香。

所谓干香,将新鲜研磨的咖啡粉凑近在口鼻处,你会感知到来自不同咖啡产地的不同咖啡的干香。比如在拉丁美洲咖啡中你将闻到类似于坚果、黑巧克力类型的味道;而非洲产区的咖啡则多有花草、水果类型的风味。

所谓湿香,将制作好的咖啡倒入杯中,闭上眼睛,慢慢地闻它的湿香,也许你会闻到坚果香、巧克力香、果香或花香。

我们在品尝食物时的一大误区是,舌头其实是无法辨别气味的,只有当食物的香气进入鼻腔时,你才能完整地感知到食物的味道。

如果是劣质咖啡,香气中包含工业香精气味、腐朽味道,泥土味等;

如果是优质咖啡,香气中包含了酒香,花香,果香等丰富的气味,不论是咖啡粉的干香还是冲泡后的湿香,都会带给你嗅觉上的享受。“

”第二步:尝风味。

当咖啡喝到口中的时候,你能感到它的风味。在这方面许多爱好者,特别是刚刚开始接触咖啡品鉴的爱好者,总认为咖啡喝着没有闻着好。的确,咖啡液体在口中进行感官辨别是需要一定锻炼的,但时间久了,个中的风味也就可以察觉了。

品鉴咖啡的另一大要点便是如何分辨咖啡的甜、咸、酸、苦。“

”第三步:感知回味。

品尝的最后一点就是回甘,所谓的回甘,是指咖啡在口腔中和咽喉处,给大家带来的余韵。咖啡在喝下去后总会有一个味道从喉咙处返回来,有的回味很持久很清晰,有的则很短暂很模糊。我们说较持久较清晰的回味是好的,这样的咖啡生豆的质量较高。

原产地单品咖啡具有不同的风味,这是使咖啡能够生生不息发展下去的魅力所在。来自不同产区的咖啡,有着不同的风味,使全世界的咖啡成为了一个味觉丰盛的大花园。”

听到豆叔解释了这么多,穆叶似乎明白了一些。

咖啡品鉴,不是简单和单纯的通过味觉去感受,要全方位,多层次的体验咖啡的细节。并且以味觉去品咖啡,也不仅仅是尝好喝与难喝,而是用舌头和口腔去辨识咖啡中各个特殊的味道。

看来海城的同行对于自己的咖啡机技艺多有诟病,看不起自己,总说自己的咖啡做的不好,也不仅仅是因为“同行就是冤家”的道理,确实是自己技不如人,给了别人借题发挥的借口。

唯有真正的强者才能抵住商业竞争的流言蜚语,傲视群雄。

海城的咖啡馆已经越来越多,谁知道以后更加专业的咖啡师又会涌入多少,穆叶突然感觉自己极其的渺小。

几年前,饭师傅还能勉强称为海城咖啡圈的业界“大神”了,而如今市中心的“Vanilla咖啡”及“咖啡领地”等高档咖啡馆的强势介入,里面不乏有很多专业咖啡师渐渐盖过了饭师傅的风头。

自己这种只懂些皮毛出身的屌丝,恐怕就更不能比了。

穆叶想了想,对豆叔说道:“豆叔,要不然,我这几天一直跟着您学习吧!直到学会为止。”

“好啊!”豆叔也来了兴致,“正好这几天你豆嫂不在家,干脆晚上就住我这得了!”

什么?住豆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