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武侠小说 > 武道伐天录 > 序章 白骏过隙

序章 白骏过隙

山西某地

一个儒生打扮的少年,和几个人一块挤在一辆马车里。他皱着眉头,一幅难受的样子。

每次马车趟过崎岖的地方,车身的震动都让他左摇右晃。一开始他还正襟危坐,想顾及体面,但旅途中他实在忍不住了,学着其他人把上半身往后躺在车厢上,引来了车厢里商队伙计们的一阵爽朗的笑声。

年轻人自己想起这件事,又涨红了脸。他心里稍稍有些不岔,埋怨父亲让自己跟着叔叔的商队去榆山城。

但是他不愿表示出任何不满,否则让这些干活的人小看了怎么行!

突然传来了车夫从前到后的陆续吆喝声,车队齐刷刷的停了下来。少年眼巴巴的望向车外,这回总得到了吧?

车夫回头说:到榆山外头啦,让小少爷下来吧。

车内众人纷纷把身体让开一点,少年稀里哗啦地把自己挤了出去。

一下地,哇地舒了一口气,他看向陌生的山水,不知道哪里是自己的归处。

少年的堂兄和叔叔都从车队前面跑了回来,中年人说到:大侄子啊,你要去的书院就在这里了,我们还要赶路,不能陪你啦!去书院的路我们问过这里的老乡了,你往村口大榕树走就能走到了,看好东西,小心别走丢了。

少年暗自叹了一口气,捂紧了藏在身上的金子,背上自己的行李,跟家人道别,往叔叔说的方向去了。

他穿过民居,白天见不到任何成年人,他们都下田谋食去了,留着的只有老态龙钟的老人,和管理家计的妇女。

偶尔也能见到几个闲汉和调皮的孩子,少年告诫自己别学他们,此行一定要好好学习。

哎呦!路过一片开阔地时,突然少年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摔在地上感到丝丝的疼。

撞他的人,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倒在地上夸张的发出哎呦哎呦的声音,背后还有很多后生,对着少年一阵哄堂大笑。

看到少年在笑声中错愕地站起,青年佝偻着也爬起来,假装皱着眉毛,细长的脸紧成一块:这位兄弟怎么不看路的呢,差点给我撞散了。这句话又引起了一阵笑声。

少年面红耳赤的反驳到:明明是你从旁边撞的我!

长脸青年一面用手指着他,一面回头跟郎党说道:哎,这个人不讲理啊。

打他!!不知道哪个人叫了一句。

对,靖哥,揍他!打他!打这个呆子。

这些喧哗声把少年惊了一下,他感到势头不对。

而被叫做靖哥的青年,慢慢挺起身体,足足高了少年一个头不止。少年吓得退了一步,这才发现这个人比自己块头大多了。

少年在家不算娇生惯养,但也养尊处优,没人敢作弄他,所以他根本不懂这里面的门道。

靖哥看到少年被自己吓到,十分得意地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今天我心情好,不计较这些,我们俩比一比摔跤。输了,跪下叫爷爷。

少年听了涨红了脸:这算什么话,真是无礼!我绝不。。。

靖哥撩开两手,直接抓住少年的领子,手法一云,脚底往他胫骨一拦。

少年当即天旋地转,像一个布娃娃一样转了起来,倒地时也不会保护自己,一屁股摔在地上,好在没受伤。

那帮后生看到少年摔了一跤,吃了一屁股灰。不用说非常乐在其中,发出各种奇怪的喝彩,咦咦啊啊个不停。

靖哥洋洋得意,嘿的一拍手,叫嚷着:三跤两胜!你还有机会呢,努力啊!嘿嘿嘿。

少年感觉自己的脑袋想停转了一样,他长到那么大都励志于学习,从不和村里的野孩子一起去玩,更没有被同龄人欺侮过。

现在头一回离开家,身边没有家人保护,被人摔来摔去不知所措。

靖哥看少年没有马上反应,感觉伤了自己的面子:喂,你聋了吗!和你说话呢!。

剩下两跤,我来摔吧。

靖哥看向声音的主人,也是和少年一样长衣宽袖儒服打扮,于是放肆的把眼睛上下打量,好像挑选一块猪肉一样。

你会摔跤?

我何止会,我人送外号摔破天。

呵呵。

靖哥发出不屑的声音,但似乎让他感到些许不安的是,身后的小厮们没有发出声援,而是交头接耳了起来。

靖哥皱了皱眉毛,往前踱了几步:你是求志塾的人?

是啊。青年两手一摆,满不在乎。

少年听到了儒服青年的答复,睁大了眼睛,好像看到了救星,因为他此行来读书的地方就是求志塾。

但少年心里还是担心,因为这个儒服青年看起来并没有靖哥那么精壮,个字也不如他高。

靖哥也发现了这一点,他按了按拳头,骨节发出节节弹响:好,好,好,那我就来和你摔两下。

两人各自向前,对上了眼睛,靖哥摆出跤架,架势稍大,像一只大马猴子。

儒服青年脚底轻轻放松,垂下双手,让人怀疑他是不是真的要和靖哥对抗。

靖哥突然踏出一步,急伸一手抢把。

青年膝盖微沉,身形一晃,直接撞在了靖哥身上,发出打谷一样的响声。

众人大惊,以为看到了魔术,但又看到靖哥被撞的身形不稳,一个踉跄,才知道自己没看错。

没等靖哥站稳,儒服青年又撞了他一下。靖哥又退,马上又被撞了一下。不但声音像打谷,连间隔之短,也真的如同打谷一样。

靖哥被撞的岔了气,发出喔的一声,往后自跌在地上,他手舞足蹈地暴躁爬起,好像下一秒拳头就要挥到人身上了,吓得旁观众人都连连后退。

他暴怒地举起手:你打人!!!

众人也都向儒服青年投来怀疑的目光,刚刚看到他撞在对方身上,但根本看不清是具体哪个部位撞的,只感觉他是整片移过去的。

儒服青年不为所动,好像不理解对方为什么生气一样,说道:我垂着手,怎么打你?

你,你,你。。。。。。哼!

靖哥手一罢,转身就走,他的一伙宵小连忙跟上。走了几步,好像想起了什么,回头骂到:这帐我记下了,你等着吧!

少年错愕的看着恶霸们远去的身影,长呼了一口气,觉得这真是母亲在天有灵,连忙下拜道谢:谢谢兄长搭救,敢问尊姓大名?在下姓武,名光,字元仪。

还没拜到地上,儒服青年就把他扶起来了,答到:免礼,免礼,我姓郑,名顺礼,字剑书。

武光听了大喜,郑兄是求志塾的学生吗?!

是啊

我前来求学,刚刚才到这里。

那好,先进去安顿吧。

两人提上行李,郑顺礼带着他到了求志塾的大门,上书文韬武略四字。

里面几个好奇的学生看了过来,郑顺礼招呼他们几个把武光的行礼放到住处。

然后两人直行至账房,里面一位先生正在写字,看到两人来,把笔调了一调,站起来相迎。

双方行礼后,郑顺礼介绍到:这位是上官先生。我们书院虽然是由姬际可先生主管,但他经常外出游学访贤,现在也不在,所以平时事物由上官先生主管。

上官先生,这是武光。

武光见过先生。

上官存答道:好,家翁的信我们之前收到了,就等着你来了。先去熟悉熟悉书院吧,把这里当自己家就行。

于是郑顺礼又带着他到处逛了一圈,武光这才发现,求志塾占地颇大,背后还有一个宽阔的校场。校场上,无数学生正在锻炼武艺,令他大开眼界。

但和他映象里不同的是,这些人练习时不管是单练还是对练,都是一板一眼,没有跳跃也没有夸张的动作。

你应该知道吧,我们书院最大的特点就是兼习武艺,这一点在各家书院里绝无仅有。郑顺礼对武光说道。

我知道,我还听过书院的几位老师是前三立书院的大儒,都知识渊博。

武光心想,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考取功名,光耀祖宗。

两人来到学生居住的厢房,走了许久,到了末尾的一个房间。

一个学生听到声音,出来打开房门,郑师兄!这位是?

郑顺礼跟他介绍了武光,对方也自我介绍道:我叫张子敬,字小松。

郑顺礼说:武光的行李已经搬进来了,你们两个共处一室,要好好相处。现在跟我去书房领。

两人都称是,张子敬也跟着去帮忙搬书了。

三人到了书房,跟当值的学生打了招呼后,领了一大堆书回去,郑顺礼先行离开了。

两人回房闲聊,原来求志塾是靠各地豪绅出资赞助的,所以地方广大,学生还不用自己备书。两人聊来聊去,武光有些事知道,有些不知道。

张子敬跟武光说:今天真稀奇了,平时很少白天能见到郑师兄的。

武光困惑的歪了一下头:欸,是吗?

哎,你不知道,郑师兄是个夜游神,平时白天都不见人影。

看到武光露出奇怪的表情,张子敬继续解释:他和另外几位师兄是姬夫子武学上的传人,所以他白天不出面,也就没人管他了。

另外几位师兄,待会儿吃饭的时候都见得到。

武光问道:姬先生功夫很高的吗?

那可不是嘛,几位师兄武艺也是惊世骇俗啊。姬先生又通文化,所以有人叫他武夫子,就是习武的先生,我们也就跟着这么叫了。

张子敬拿出一本书来,原来刚刚领的书里,除了四书五经,音文正韵,风土考据,诸子百家,还有一本武论。

武光接过来翻了一翻,上书有儒人拳八字、九十一拳,每十拳由一拳为母,九拳又归为一拳虎扑食。张子敬插话说:因为姬夫子以前因六合枪成名,枪先于拳法,所以也有人管这拳叫六合拳。

说到虎扑食,武光不由得想起了郑顺礼击倒靖哥的身法,他把这事的前后和张子敬说了。

张子敬感叹道:我真是对郑师兄刮目相看了,原来还以为他就是个好吃懒做的人。不过你可得小心,那个靖哥名字叫高靖,他叔叔长身鬼高远,是榆山城这里的太祖拳名家,没事千万别招惹他们。

武光一听紧张了起来,心脏跳个不停。

榆山这里武术名家很多,有练宋太祖长拳的,有奉韩通做祖师的无极山猿通背门的,这些是长拳属的。短打还有一门叫孙家短打,也很厉害。少林寺还在这里有分院,叫青龙寺。这是几家出名的,其它各家枪棍刀拳数不胜数,每次摆下擂台都有好戏可看。

一个个陌生的词语,把武光吓得一愣一愣的。

总之你别去招惹那些人,他们都是不要命的主,和各镖局甚至是很多匪帮都有联系。

武光想起了高靖远去的暴怒背影,不知道是吉是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