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四十四章 武昌整编

第四十四章 武昌整编

第二天早上,李安国醒来时已经是巳时时分了。

他从来没有这么晚起床过,难道是张安国走后神经彻底松弛下来的缘故?

他摇摇头,草草洗漱、吃饭之后便来到旁边的书房,楚王的书房颇大,坐上二十人也无问题。

只见李汉堂等人正在那里说话,“二娃,你可算起来了”,李汉堂笑道。

李安国讪笑道:“李叔,昨晚有何动静?”

“没什么动静”

“哦?”,李安国一听不禁有些意外,金声恒就算要与自己决一死战也应该做一些动员,整出一点动静出来以壮声势才对啊。

“早上呢?”

“也无动静”

这下李安国有些诧异了,难道金声恒还想等左良玉的援兵?

“不好!”,他猛然想到了什么,“骑兵全体出动!”

众人都有些莫名其妙,不过李安国吩咐了,王二喜等人赶紧去准备了。

小半个时辰后,李安国带着四千骑先来到城东黄人龙的大营,只见大营静悄悄的,四个寨墙上倒有人端着长枪守着,李安国催马走进一看,只见那人半天没动,再走进一些一看顿时气的大骂。

“上当了!”

众人一看原来是一个草扎的人,身上穿着明军的衣服,戴着明军的毡帽,不走近些完全看不出是一个假人。

等打开寨门众人走进去一看,半个人影也无,不过倒有十几匹马和一百多头猪,来到他们放置粮仓的地方,竟然还有许多粮食。

众人赶紧离开赶到城南的金成勋的大营,情况与东侧的大营相差仿佛。

李汉堂一见脸都白了,他拿起鞭子就向昨晚值夜的一个骑兵头目抽去,李安国拦住他,“李叔,不怪他们,还是我等大意了,两座大营离城池有两里路,后门恐怕有三里,又是晚上,他们只带少量的粮食,勒紧马口,趁着夜色从后门逃走,就是站在城墙上也看不太清楚”

说完他问那个骑兵头目:“昨晚真的一点动静都没有?”

那人答道:“没有不,有一点”

“哦?”

“昨晚他们大营对着城池方向的那面半夜里突然灯火通明,其它三个方向倒是黑乎乎的,我们还以为他们只是加强对我方的防备,所以”

李安国一听恍然大悟,“这就对了,隔得远,一面光亮强烈,其他三面反而更加看不清楚,留下粮食不烧,留下牲口出响声,自然是为了麻痹我等,这个金声恒,倒是好手段啊”

等众人奔到楚国佐的大营,原本以为会遇到与前两个大营一样的情况,没想到这里倒是人头攒动,人喧马嘶的。

一边的徐勇说道:“都督,这楚国佐的营头是金营中最差的,除了楚国佐自己的三千人,其他的都是左良玉在湖北抓的壮丁,连衣服都没统一,不过人手一根长矛而已”

“这三座大营中,黄人龙的战力最强,金成勋的装备最好”

李安国一听便明白了,昨晚金声恒、宋奎光逃到楚国佐的大营,等西营的人马退入城池后必定是宋奎光去了黄营,金声恒自己去了自家哥哥那里,这种情况下,还是自家兄弟靠谱。

不过李安国很快又记起历史上的一件事,在金声恒在江西反正,谭泰大军压境时,就是他的亲哥哥金成勋和楚国佐密谋投降清军,最后还是宋奎光当机立断杀了这二人才未造成金声恒部一触即溃,虽然最终的结局没变,不过总算多支撑了一段时间。

以现在的情形来看,金声恒趁夜带走黄人龙、金成勋的人马,必定是瞒着楚国佐,两个营地隔着三四里地,只要偃旗息马,还是容易瞒过他的。

而等楚国佐第二天就算察觉了也晚了,白天在城上的守军注视下全是步军的他可算进退两难,而留楚国佐部在武昌,无论如何都可以迟滞自己的追击之势。

“都督你看!”

李安国顺着王二喜的手看去,只见楚国佐部的大营东门打开了,一个彪形大汉带着一群人出来了,这些人都没有带武器。

“都督,那人便是楚国佐”

楚国佐投降了。

当他早上得知黄人龙、金成勋的大营都空了后,先是骂了金声恒的祖宗八代,接着便起了投降义军的心思,这大白天的,自己就是想偷偷溜走也做不到,城里听说还有几千骑兵,就自己这点人马,骑兵一个冲锋之下便全完了。

“你降了我你等的家属怎么办?”,李安国却不想接纳他们,战力最弱,历史上还是一个叛徒,这样的人他是不会要的。

“这”

“这样吧,楚将军,你将所有的武器、甲胄、粮草都留下,你带着你的三千人从富池口离开,剩下的七千人听说没有家属就留下来吧”

事已至此,楚国佐也无可奈何,只能听李安国的安排,最后在李三才中营一千骑兵的押送下,楚国佐带着自己最精锐的三千人出了,当然了,这三千人的齐腰甲和腰刀、弓箭等物自然留下来了。

至于剩下的七千人,李安国的看法却与徐勇不同,这些都是憨厚老实的庄稼人,小的只有十五岁,大的四十的都有,正是他后营大练的火铳兵、长枪兵的上好人选。

李安国让他们在大营前排成一个大队,也许是疏于训练,这些人整整花了半个时辰才略略排成一个松散的大队。

这些人也很忐忑,“西贼”将最能打的的三千人放了,留下他们这些庄稼汉作甚?难道

正惶恐间,李安国说话了,与往常一样,他说一句,身后的领头子重复一句,经富池口一战后,三百领头子只剩下一半了。

“我,大西营后营都督”

“我知道你等很是不安”

“不过不用担心,我不会杀你们的”

“你们愿意回家的现在就可以走,不过兵器得留下,每人一两银子作为路费”

“十五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的人愿意参加我军的,去那里报名”

李安国将手一指,只见西城门附近已经一字排开十几张桌子,中营周文江手下的十几个人正坐在那里。

最终有三千多人留了下来,剩余的李安国也未食言,每人了一两银子后任凭他们离开了。

办完此时后,李安国对李汉堂、徐勇等人说道:“金声恒连夜逃走,此时只怕已经进了幕府山,想追到他们只怕不易,不过总是要去看一看”

“我带三千骑去咸宁,李叔,你立即派人通知贺小石、马武,任命贺小石去前营担任总管,马武就任后营总管”

“将所有的俘虏甄别后能用的全部补充到两个营头去,武昌县、富池口两战后两营都有不小的损失,火铳兵全部留下,选三千人,新组建一营,以中营贺云龙的三千长枪兵为基础,加上这三千火铳兵,成立中左营,云龙你为中左营总管”

“长枪兵的头目由云龙推荐,火铳兵的的头目从前营的火铳兵里挑选,等我回来后再定”

“以中营另外三千长枪兵为基础,甄别所有的弓箭手俘虏,留下三千人,与这三千长枪兵一起成立中右营,徐将军,你如果愿意的话,能否就任这中右营的的总管?”

徐勇一听便有些恍惚,他在明军里就是总兵,现在降了李安国后也正在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呢,特别是李安国瞧不上楚国佐,将他放走之后更是如此,现在让自己做这三千长枪兵、三千弓箭手的领,自然没有办法与以前的总镇大人相比,不过自己这新降之将能有这个结果也算不错了。

想到这里,赶紧单膝跪下道:“末将敢不从命!”

李安国将他扶起来微笑道:“我这里自然无法提供官军那样的条件,不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还是做得到的,将军,我等共勉之,如何?”

徐勇有些感动,赶紧说道:“都督说的是,今后我老徐自以都督马是瞻!”

李安国道:“长枪兵、弓箭手的头目就从这两个营头挑选吧,你与各领商议一下后报给我”

又对李汉堂说:“李叔,立即通知王自羽,他可以在武昌县俘虏的新兵挑选水兵,还不够的,就地招募,武昌县那边的新兵俘虏有八千人,够他忙乎一阵子了,现在我等有大船近两百艘,小船一百多艘,需要的人手不少,让他自己看着办吧,他挑好人手后就将大营设在武昌”

“你跟他说,大船要多少人,都是干什么的都要一一规划好,适当多一些也可以,我对他的要求很简单,水战先不说,让他在一个月内让这些新手能将这些船只在大江、大湖来去自如就行了”

“另外,将剩下所有的骑兵,我们自己的,包括投降我军的全部打散,将一千五百骑放到前营,一千五百骑放到后营,前营由王二喜负责,后营由”

现在李安国手下的骑兵将领很多,除了王二喜,还有张六虎、贺云龙、李三才、张啸虎,以及新加入的徐成。

“徐成,你就去后营带领那一千五百骑兵如何?”

徐成看了徐勇一眼,徐勇骂道:“这是都督对你的赏识,还不快多谢都督大人”

李安国略皱了皱眉头,不过很快便平复了。

“剩下的骑兵全部放到中营,分别由张啸虎、张六虎、李三才统领”

“通知在富池口的花小山,让他立即出去通山、崇阳、通城三县,一旦现金声恒部的行踪,立即就地袭扰,目的是让他们尽快退到九江”

骑兵的事只能等他去咸宁后再说,交待完这些后,李安国带着几个骑兵将领向南飞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