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最幸福的婚礼 > 离家的艰辛

自从张金强适应了小学生活后他一直过得很开心,他有一群天真可爱、活泼开朗的同学陪他一起玩。

虽然其中有争吵、相互指责等许多不如意的事,但是小学丰富多彩的生活令他无比难忘。

他渐渐地成长,慢慢学到了很多东西,老师关心和帮助让他体会到老师奉献的温暖,同学相伴与支持让他渐渐学会珍惜,他也感受到了来自家庭对他的期望。

时光毕竟是无情的,长大再所难免,人总要学习更多的东西,所以就注定了分别,就注定了离开,虽然有再多的舍不得,但是还要飞到更远的地方。

那时候,初中必须要到乡里去念,从那德村去乡里不算远,从村里到乡里因为都是下坡路,所以坐车的话是很快的,回来的路都是上坡路,速度要慢一些。

那时候有摩托车的家庭是很少,更别说轿车了,乡里有辆中巴的客车街天会来那德村接客,但不是街天的话客车是不会来的,所以出行就不方便了。

十一岁那年,张金强要上初中了,初中要到乡里去读,到县城去读也可以,但是家庭经济条件确实艰苦,所以就去乡里读初中。

乡里的初中叫做多甲中学,只有初中没有高中,县里才有高中。

来到乡里,由于不像是在村里读小学一样,每天都能回家吃饭睡觉。

因为路程较远,所以很多来自村里的孩子都在学校留宿,一周只能回家一次。

条件比较艰苦,食堂不像现在的快餐店一样,拿钱去买菜买饭就可以吃了,没有那么好,学校毕竟条件有限,资金也不充足。

食堂只为学生提供蒸饭而已,每个学生蒸一个饭盒的饭,各宿舍装在同一个铁框子里,最后统一拿到食堂的大锅里去蒸,别的方面学校都不提供,菜要学生自己解决。

张金强小学在村里读可没有遇到那么多的新问题,每天早上去上学还有奶奶早早为他准备早饭,中午一放学回家就可以吃饭,晚上在家一个人睡一个小房间……

但是进入初中后,这些一样也没有,他也从先上初中张丘和张靖问过一些关于初中的生活,要克服困难有很多。

生活要更加孤立,他们两把这些都告诉了张金强,但是从未体验过真的不知道,总是对新的东西感兴趣,却不知道其中究竟有多少困难。

有时候张丘和张靖也津津乐道,说在初中有这样那样新奇有趣的事情,张金强很是羡慕。

小学毕业那个暑假他都盼望着早一点开学,在他的梦里,经常可以梦见自己踏进初中校门时的开心。

开学如约而至,张金强带着覆盖行李让妈妈送来乡里的初中开学,张金强内心很是激动,新的学校,新的气象,新的人和事正等着他去发现和体验。

多甲初中不是很大,人数也不算多,每个年级只四个班级,全校也就五六百人而已,另外有二十位教职工。

先前已经接到村里小学的通知,说自己被多甲初中录取,是初一(2)班学生,九月一号要去学校注册开学。

现在张金强已经来到了学校,接下来就是按照缴费注册了,进入学校后,他们很快找到了新生接待点。

突然他眼前一亮,他看到初一(2)班报到处,于是他就和妈妈走过去。

那时候,他第一次见到了初中班主任,是一位女教师,名字叫陈兰梅,是交语文的。

陈老师留着短发,体型偏瘦,但是目光炯炯有神,整个样子看起来很有精神,陈老师穿着教师工作服,看起来很有气质。

陈老师见到张金强走了过来,温和地说:“同学,是来报道的吗,看看自己名字在哪里?”

说着陈老师把那本花名册拿过来给他了,张金强仔细看了看,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用手指着自己的名字,对陈老师说:“老师,我叫张金强,就是这个了。”

“好的,张金强,你在这里签个名字。”陈老师道。

说着拿出一张发票,认真的跟张金强和他妈妈说了学校收的各种费用,一共一百多块。

那时候一百多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那时候猪肉的价格也就二三块钱一斤。

张金强妈妈听后,就把手塞进兜里,摸了一会儿,好不容易才拿出来一百多块,看着文邹邹的钞票,张金强有一种说不出的心酸,他也知道,妈妈真的不容易。

缴费后,陈老师又跟张金强说了自己的宿舍是男生宿舍楼几栋几层多少宿舍。多甲初中不是很大,教学楼、宿舍楼没有多少栋,非常好找。

注册缴费完后,准备去宿舍楼,张妈妈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对陈老师说:“老师,我儿子是第一次出来外面读书,以后麻烦老师,希望老师们多多关心指导金强。”

“肯定的,我们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生活中学生遇到什么困难,可以跟老师讲,我们尽能力帮助,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们会耐心指导,请家长放心。”陈老师严肃认真地说。

张妈妈点点头,连忙说:“那太感谢老师了。”

张金强望着母亲对老师微笑但是略微憔悴的面容、以及稍微弯腰示礼的情景,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让他很难受。

他知道,来这里是为了读书,不是因为什么,看到母亲种种感人的表现,他就告诉自己,要好好读书,走出外面去,以后好好供养父母。

他们带着行李找到了宿舍,宿舍是在第三层某间,走进宿舍一看,有七八个床架,宿舍不是大,有上下铺之分,但是没有看到卫生间。

后来才知道,洗澡有一个专门的地方,男生一个大洗澡间,女生一个大洗澡间,里面还是没有自来水管道,所以只能用水桶装水进去洗澡,条件就是这样。

那时候还要拿饭盒去下饭,再让值日生拿到食堂去蒸,这一点对张金强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平时在家他经常自己烧火煮饭,所以多少米放多少水他还是晓得。

但是菜就不容易解决,那时候大多数人都这样,先在家把肉炸好,有钱的人家就是炸瘦肉,贫穷人家就只有肥肉,然后再装到玻璃瓶里,放上一点油,就这样拿来学校。

每餐往饭上洒一点油,弄一点肉出来,如此反复、简简单单,没有人卖菜,每个人就这样简单解决了自己一天的伙食。

家里种黄豆的同学就拿黄豆来,再买一个新的饭盒,一个饭盒蒸饭,一个饭盒蒸黄豆,这样也是一道不错的菜。

刚到学校的那一天晚上,班主任陈老师组织开了第一次,欢迎同学们的到来,班会讲了讲一些关于要注意的纪律和安全。

张金强看了看班里的情况,有四十多人,个子比他大的人也有几个,女生和男生的比例相对比较平衡。

教室装着两根直管荧光灯,我们俗话叫做电条,教室很是很明亮的,而张金强家用的是电灯,发微暗的黄光,而电条是发明亮的白光。

那晚,班主任叫几位同学去把教科书搬来教师,清点一番后直接发给学生了,教材发下来的那一刹那。

张金强最直接的感觉就是课程多了不少,有的课程甚至让他感到畏惧,比如:历史、生物,但是他也暗暗下定决心,无论怎么样都要学好。

那天晚上他回到宿舍,宿舍的人都来完了,总共有十一个,都是来自乡下的,他也知道那些村名,但是没有去过,聊了一番之后,就不再感觉到陌生了。

九月,天气依然很热,忙了一天的张金强浑身都漂着汗臭味,这样睡觉真的很难受,于是他想去洗澡,叫上几个舍友拿上桶就去学校的洗澡间。

自来水只有两个水龙头,但是等水的人确是很多,排了一大队,洗澡的学长大喊大叫,洗澡间几个人同时洗澡,打水仗打闹什么的都有,简直像一个马蜂窝。

接了一桶水不够又出来插队等水,没玩没了,因为他们是学长,初一新生也不敢怎么样,所以新生只好一直等着。

“还有一个钟就要晚息了怎么办,来得及吗,还有那么多人排队,唉,总不能就这样子睡觉吧?”张金强内心烦躁起来,着急确没有办法。

渐渐的,拿水桶等水的队伍越来越小,终于等到他们宿舍几个,但是距离作息时间即将到了。

管理员过来督促了:“还在洗澡的同学速度快点,宿舍准备关灯了。”

宿舍的灯是学校统一管理的,有管理员来开、关灯,张金强只好捉紧洗澡,但是他们几个还是超时,不过管理员也理解,只是说:“回去时候小声点。”

回到宿舍,楼下的学长宿舍还在吵吵闹闹,于是管理员上来踢门,一角比一角重。

楼下又传来管理员的骂喊声:“哪个不想睡觉到下面去站,每天晚上都这样,再吵全宿下去操场站到半夜。”

此时,张金强已经躺下了,原本他们宿舍还有人讲话,但是楼下已经被管理员上来骂,他们也害怕,所以安静下来。

没过多久,有点同学已经睡着,传来一阵阵打呼噜声音,但是张金强久久难眠,来到初中的第一天,他就感觉到了很大的困难,此时,他想家了,想起了他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