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武侠小说 > 大清第一镖师 > 第二十三章 随父进京(23)

第二十三章 随父进京(23)

一路风尘仆仆。

左文法知儿子少不更事,又从未出过远门,少不了左叮咛右嘱咐,又将不少礼节规矩,京城轶事,亲朋故旧,一一说与左二把听。

左二把呢,默默记在心里;父亲说的奇闻轶事,确实叫他开了不少眼界。

父子二人一路,像朋友,像兄弟,像知己,谈笑风声,趣味横生,叙也其乐融融。

不日,二人便进了京城。

天桥一带,铺面林立。

天桥东四条当街口处,挂着一幅门牌,上面写着

“左氏车轴铺”

同个隶体大字,显得古朴苍劲,幽远典雅。

“这就是咱们家的铺子?”

“是啊。”

“这就是在爷爷手里建起来,爹跟上爷爷做了多少年,最后又传到爹手上的左氏车轴铺?”

“没错,就是它。这么多年,就是靠它挣钱,养家糊口,赖以生存的门面铺。”

“爹,咱这个铺子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左二把看着满地的刨花,看着地躺着很多木料。

“咱左氏这个车轴铺啊,专门制作、修补运银独轮车轴,打造马车轴,确实是你爷爷一手创立的,到我这一辈,再到你这一辈,也算是子承父业了。”

“爹,咱平时跟些什么人打交道呢?”

“打交道的都是商人,有祁太平榆次介休汾阳文水等地的晋商,还有徽商,反正各地商人都来,都有买卖。免不了也有达官贵人。”

“爹,就这么大个小地方,能转得开吗?”

“好我的儿子呢,在寸土寸金的京城里,这车轴铺面是租赁的,铺面不大,也就几十平米。一间铺面房,带住人,接待客人,院子里搭着凉棚,锯儿,锉儿,凿儿等工具,檀木木料,成品,半成品,锯末、刨花,……都放在院子里。生意好时,也雇几个河南木工,生意不好时,就是爹守着这个摊子。”

左文法耐心地为儿子解释着,介绍着一切。

“爹,这是什么?哦,让我猜猜,一定是生意不好时,您要在这院子里练练功,踢踢咱左氏弹腿,是不是?”

左二把指着院子里埋有的十八根檀木桩子说。

“那当然是,人在无聊寂寞时,只有靠这些看家的本领,靠踢踢檀木桩子,练练腿功,脚功,假以度日,打发时光。”

左文法的话里藏着无奈与苍桑。

“爹,在这繁华热闹的京城里,怎么会有无聊和寂寞的时候呢!您这个时候,可以出去逛逛呀,可以会会朋友啊,可以找人下下棋呀,可以寻个人说说话呀。”

一进京城,左二把便被那浓浓的京味儿所吸引。

天桥一带的繁华更无以言说。

他不理解父亲为何还有寂寞无聊的时候,如果是他,才不会呢。

“等你住久了,待惯了,就知道出门在外一切的滋味了。”

左文法冲儿子笑笑。

“爹,像我刚一来,做些什么呢?这好像不知从哪下手,做什么活儿?”还没问完父亲,左二把就听得有人操着满口的京城话,在与人说话,他被这话吸引住了。

“他们说的是京城话吗?怎么是那种味道?”

“可别少见多怪的,你听多了,就知道了,就明白了。”

“爹,这京城里的人家,怎么住的都是小盒子一样的院子?不像咱们老家的院子,那么宽敞,那么透爽。”

“爹,怎么这么多好玩儿的东西呀,比咱赶集赶会上的东西多得多,多得都叫人眼花瞭乱,看都看不过来了,数都数不过来。”

“爹,那是叫个什么小吃,怎么是那个样子。爹,您可别误会,儿子不是馋它,只是问问,就是好奇,没见过。”

“爹——”

“爹……”

左二把要问要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他不停地问他爹。可以说,什么都对左二把构成了致命的诱惑。

吸引左二把的,首先是透着京城人独特个性的京味话,然后是纵横交错的胡同和错落有致的四合院,京韵京腔的京剧表演和地道的民俗展示,还有那色香味俱全、名满天下的京味小吃。这些,如同一轴轴画卷,在左二把面前一古脑儿铺展开来,令他瞠目结舌,目不暇接。

先说地道的京片子。

“您是哪儿来的?”

“俺是山西文水孝子渠来的。”

“山西听说过,文水孝子渠?没听说过。概是很小很小的地方吧。”

“可不小哩。俺家门前的河还很长很长。”

“俺俺俺。我看你就是个小老土帽。”

“啥叫小老土帽?”

“就是说你土气。”

“俺就是土气。俺们村,出门进门就是土,展眼一望,还有土山坡呢。”

“啥哈哈,他这只山西老土帽,可真有意思。”

左二把虽从蛮荒偏僻之地来,没见过多少世面,但自尊心又特别强烈,他开口闭口“俺俺俺”,在那些北京大爷眼里,简直就是一灰头土脸山西小佬冒,少不得有人讥讽他。

“你们说话,为何总要说个‘您’?”

“我们习惯了。再说,那是对对方的尊称。”

“劳驾您给换根车轴。”

“劳您大驾给修修车辕。”

比如说,本来是很正常的换车轴生意,要在乡下,给钱走人得了。可有些人就偏不,他们不管你是做什么的,也不管自己是什么身份,“您”、“劳驾您”、“劳您大驾”等,这类话就常挂在嘴上。

在天桥一带,各行各业,有专业技术的土著京城人,久而久之,会成为一霸。比如剃头的有头霸,卖茶的有茶霸,修车的有车霸,这些人大都有一手绝功夫,仗着自己的绝世手艺,往往拜把结盟,划地为王,欺行霸市,很是瞧不起外地人。

“怎么着,也不打听打听,爷是谁呀!”

“爷是谁,犯得着您知道吗!”

“爷在你面前耍耍大,怎么了?爱上哪告告去。爷不尿你。”

这些有本事的人耍耍京腔倒也罢了。

偏偏那些一无所长,整天东游西逛的混混也整天嘻嘻哈哈,开口闭口“哥们儿,哥们儿”,“劳驾”,“劳驾您”,“爷们”,耍京腔还不要紧,还一样地排挤、嘲弄外地人,看他们的言谈举止,好像是什么世袭贵族,高官达胄,心高气盛,认死理儿,犟劲十足,活脱脱一个土霸王,赛天王老子都不怕。

明了底细,才知,他们不过是一个假冒的公子哥儿。

这种人就让人有些瞧不上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