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二次元类 > 张宁宁快穿记 > 第一章 死生之间

第一章 死生之间

张宁宁在这每天只需要考虑学习的年龄,也设想过四五十年后自己死亡的情景,却没有想到,在这个可以炫耀自己“青春貌美如花”的年龄就被老天爷用闪电给劈死了。

也许是因为她“天赋异禀”,也许是因为她不应该于雷雨天在卫生间洗澡,总之,也许是天降异象,也许只是那足以忽略的小概率事件“雷雨天洗澡可能被雷击”非常不幸地在张宁宁生命中最后一次洗澡时,成为了必然事件,张宁宁清楚而无法避免地看到了一团闪电向自己袭来,然后随着自己的意识消散。

不知过了多久,张宁宁又醒来了,只是变成了一个阿飘,处在无尽的黑暗中,没有尽头。

“难道这是地狱?”

不得不说张宁宁的乐观让人佩服。她苏醒后没有沉浸在自己死亡的事实里,没有哭诉命运的不公,也没有怒骂贼老天的变态——悲痛悲痛,自己也还是死了,即使还没有找到对象,还没有赚大钱,还没有环游世界……已经死了除了接受事实还能怎样呢,至少现在又有了意识,意识也是原本的“我”,不过变成了阿飘,而且处在一片无垠的黑暗里。

也许是在等待命运的审判,分配自己死后的归宿。

不过,很少有人或者几乎没有人,能够在这样的环境里一直保持乐观与理智。

很快,张宁宁就乐观不起来了。因为四周是茫茫的黑暗,仿佛可以吞噬一切,没有光线,没有声音,也没有其他任何的人或者物,只有无尽的黑暗带来的可怕与孤寂。

她飘呀飘呀,开始是想要在这黑暗中找到一丝希望,后来渐渐变得麻木与茫然,然后没有任何目的。也许停下,也许飘荡,也许向前,也许向后……

没有时间的概念,慢慢地也没有了空间的概念,因为你分不清东南西北,左右前后上下也没有区别。

张宁宁已经累极了。她觉得没有比这更让人绝望的事情了。死了,那就烟消云散,痛苦只有一瞬间,也许甚至感觉不到痛苦。而像现在这样在黑暗中无尽地飘荡,从最开始的希望到挣扎,再到现在这样悄无声息,仿佛有什么东西在缓缓消散,只有一种名为“绝望”的情绪慢慢爬上心头,然后一点一点地吞噬整个灵魂,弥漫整片黑暗的空间。

每个人的灵魂中都有一颗不甘的种子,只是有的会发芽变大,有的日渐干瘪。

某一刻,不甘的种子发芽的声音,让张宁宁突然觉得不想就这样静悄悄地、没有人知道地消失了。她想到了可能是粗糙的时间的记录,数数,“1,2,3,4……”从无声到有声地数着,似乎有一种希望的火种可以驱散一点黑暗。

可是等她第37遍数错,第29遍数到36000,她觉得自己可能达到了极限。她在怀疑这样坚持的意义何在。但是在最美的年华最不甘的死法让她渴望,渴望发生点什么。

然而,来自灵魂的疲惫无法忽视,一场沉睡似乎能解决一切。但是,心底有个声音告诉她,闭上眼就是最后的湮灭。

魂体一动不动,眼皮一眨一眨——睡吧睡吧,就这样睡吧,没有痛苦……

突然,那一刹那,张宁宁看到了一道光芒闪过,虽然那么微小,转瞬即逝,但是她确定她看到了,因为那一刻有一阵喜悦与希望从心底突然迸发,灵魂似乎抛去了疲惫。无论是否有光,都会告诉自己,光芒真的存在。

就这样坚持坚持……

努力把那一份油然而生的惊喜与希望每一丝都放大,保留更长的时间,感染自己的魂体。尽管更长的时间已经难以判断。

只是,无论是火柴划过的火花,蜡烛跳动的光线,还是太阳发射的光芒,都会有消散的时候。

……

“这是我最后的坚持了。”张宁宁心中微微地颤抖。她不知道过了多久,不知道这是第多少次告诉自己坚持。时间变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秒一分钟一个小时都没有区别,只会被主观地延长延长…

……

“考验结束,成绩:良好。获得6点灵魂之力。”突然,一个冰冷刻板的机械声响起。

像春天的一道惊雷,带来春风与春雨。

“我活过来了。”虚弱而坚定的声音,张宁宁带着浅浅的微笑。

“恭喜试验者。”毫无感情波动的声音却观测到了张宁宁心情的波动,给出了一声道贺。

“请问什么是考验与试验者?你又是…?”无法抗拒的绝望与巨大的喜悦交加后,张宁宁反而变得很冷静。

“我是智脑。我所在的组织会不定期招收一批灵魂强度与精神力达到标准的死者灵魂,并进行为期365天的黑暗考验,智脑会根据通过考验的试验者人数和存留的灵魂强度进行考验结果评价,评价分为合格,良好,优秀。通过考验的试验者将有机会成为组织的一员。”

“也许你会对灵魂之力和组织感到兴趣,”张宁宁还没有说话,智脑就说出了张宁宁接下来的疑问,“灵魂之力,来自于灵魂,可以增加灵魂强度。关于组织,试验者可以在过后的协议中了解,届时有何疑问我会在权限范围内为你解答。”

“那考验没有通过的试验者呢?”张宁宁似乎想到了什么。

“消散。灵魂之力被组织吸收。也许你的通过奖励就来自于和你同一批进行考验的失败者。”那个声音没有一丝波动。

张宁宁微微颤抖,忍不住握紧了双手,“那请问协议是什么?”

“现在组织协议已经放在了你的面前,请在一小时27分钟内阅读完毕,并选择是否签字。”

一本册子凭空出现在张宁宁面前,张宁宁伸手取回来,开始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