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玄幻奇幻 > 修真污染源 > 第334章 初到月前

第334章 初到月前

伍江考察过“鱼人巢穴”和“狡兔”两个很有特色的梦魇区,没有多管闲事,驱车绕岛到北面搭乘渡轮去月前。

前陆的白海海床在入海口的海拔只负几米,建设跨海大桥的难度不会很大,只是北山为了方便骑墙,没去建。

翻译孙荞给他们介绍,北岛的跨国轮渡有四类,分别是集装箱、车辆、客运和人车混装,其中集装箱和人车混装轮渡很有地方特色。

这里的集装箱渡轮很小只,只有八百箱,都不要和两三万箱的跨洋船比,这个数字就是典型的江海联运船,突出优势是吃水浅,能很好的适应白海这类水深不太够的环境。

人车混装渡轮则是些老古董,都是些伍江没见过的玩意,车开上去在露天平台上,旁边一個三四层楼的旅客舱能接待几百人,实在人流太大也可以在甲板上站着。

渡轮的交通形式主打一个速度慢价格高,从停车等船算起,前后六个小时,才移动到二十多公里外的月前码头。

孙荞很是用心,一路上介绍了很多白海的情况。

白海整体深度很小,全海域海床都在日照范围内,意味着有海量的海带、珊瑚等基础生物资源来供养渔业,不止如此,由于这种环境下生物质更替更快,理论上下面应该也有巨量石油。

但是很可惜,因为周边利益方过多,谁都别想安心开采。且不提国家间的龃龉,即使单个国家内部,渔业部门的势大也会阻碍化工部门。

石油开采推不动,白海却有着全世界最大的风力电厂,与外洋不同,白海因为在里面所以不太容易遭遇风力过大需要关机的情况,加上白海特色的潮汐电站,以及太阳能发电,这两个国家的绿色能源占总发电量一半,堪称环保急先锋。

北山在能源方面属于全球独一档的存在,这个三千多万人的国家,只有两个火电站,南北两岛各一个用于调峰,风光水与潮汐、核能的总占比超过百分之九十四。

孙荞十分骄傲的说:“月前火电站很多的,伍先生如果有不适,我这里有很多口罩。”

“他们火电占多少。”

“接近三成呢。”

“……”伍江无话可说,还很羡慕。

因为从安全环境逐年恶化的角度看,第一个关门大吉的电力来源就是火电,因为火电离不开铁路,安全高效的煤炭运输环境才是火电站的竞争力源头,热效率在优势总分中的占比偏低。

当然如果顾及到核事故危害,核电也混不了太久,它们应该在局势控制不住之前被主动停堆,只是具体能不能有这样的决心还是未知。

水风光虽然维护难度低,不过较为分散,电网维修需求更大,能不能作为未来的保底资源伍江不清楚,但手工发电肯定是大趋势。

灵子能力能直接提供动能或热能,不拉去发电才是暴殄天物,问题只在于怎么利用人类的能力,提供一个24小时不间断的稳定发电系统。

这种事伍江也不专业,只能等结果。

其实胜泽的购物平台现在就能找到手工发电机。

不是手摇或脚踏的几瓦几十瓦的东西,少说都是二三十千瓦,多为飞轮蓄能加电池储能的解决方案,只是电池给家庭用用还行,规模大了可顶不住。

一顿瞎叨叨,已经来到月前。

办理完入境手续,车辆从码头出来,第一印象是穿衣风格不同。

北山的女性,长裙的比较多,有过膝的也有到脚踝的,短裙、短裤不是主流。

月前的风格明显开放得多,几乎看不见过膝的裙子,路上的女性,三分之一是包臀裙两成是热裤,加上蓬松短裙和紧身运动裤占了近八成。

颜色方面也有差异,北山的衣服有大量的各色印花,不带花的则以大红和各种灰色调为主,月前的服装相对没那么花哨,深色系的比例更大,或许与平均气温稍低两度也有关。

还有化妆,北山街道上的女性和胜泽很像,淡妆或素面为主,至少白天如此。月前的化妆分量更重,隔着几米都能看到睫毛过长,粗略过一眼,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女人出门戴假睫毛画眼影和腮红。

只是二十公里的距离差,这样的变化甚至让人感到不适。

妮娅把车开到预定的酒店,进屋洗澡粘上来,第一句话就是撒娇:“我们雇个司机好不好?”

看来是天天开车开烦了,伍江倒也没反对:“行吧,你通知公司,让他们准备个司机。”

“mua!”她上来亲一口,乐呵呵去办。

伍江所在的蛋卷公司生意都做到胜泽去了,在月前当然也是有业务的,实际上过两天在这边还有个董事会,讨论工厂裁员的事。

他这个董事其实是个摆看的,只要旁听就行,一种掩人耳目的手段,不过他确实能接触到公司的一些董事文件,工厂裁员这事实为形势所迫。

都怪伊斯!

黑锅可能还有伍江一部分,因为当时伊斯还承担着全球七成的外汇交易与流转业务,山巅城的事重创了这个行当。

好处是伊斯国的立场,对全球货币体系的影响力进一步降低,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他们收割小国经济的难度,小国的货币不至于崩得太快。坏处则是导致了国家间外汇兑换、货币互换出现了一定问题,基于双边或多边的谈判需要时间,也许加速了全球贸易萎缩。

总之这次蛋卷公司在月前的裁员,主因是市场不振,而且预期也不好,董事会没有赔本维持生产规模的想法。

参会的时候,伍江这个看客难得的说了一句话。

“我们的工厂,有没有可能改做保质期较长的末日食品?”

“末日食品?您是说罐头?”

“改作罐头恐怕不行。”

现场交流都是用胜泽古官话,大家相互能听懂,听不懂的自己会另带翻译。

伍江拿平板搜索胜泽正在售的那些保质期超长的东西,递给执行董事看。

执行董事稍微翻看产品数据就明白了,和工厂负责人讨论起产品线改造的可能。

蛋卷和末日食品看起来好像完全不挨着,但生产上真没差那么多,因为只需要增加一道冷藏风干的程序,把水分降低到3%左右,保质期就能从六个月跳到两至三年,还要往上推,才会出现专利问题。

执行董事重视伍江说的话,并且真的和工厂负责人讨论起来,不是因为他立刻就看好这件事,而是伍江的身份很特别。

胜泽人讲究个心照不宣,有的事、有的话都不能太直接,这即是给自己留后路也是对伙伴的考验,理解不了那自然第一波出局了。

把伍江纳入董事局这件事,胜泽明面的回报是给蛋卷公司的商业谈判开了绿灯,实际后面有没有别的好处呢?

这种事一旦领悟了,一个电话就能确认。

一天都没有,就在会议过程中,胜泽分公司已经确认,那边原则上同意对超脱水及纯氮气镀铝包装技术进行海外授权!

和伍江也许有关系,但关系肯定不大,因为胜泽历朝历代的最高追求是天下大同,在这个前提下对他国支援相关技术,让更多人能撑下去是符合整体目标的,而且商业上也存在肉眼可见的利益。

胜泽方没有主动全世界推广,唯一的原因只能是担心国际粮价被进一步哄抬。

现在很多地区本来就因为灵子犯罪导致的减产,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粮食危机,把储备粮标准从几个月一年,提高到五年甚至更多的过程,一定会让供需关系进一步失衡,加剧危机的国家会被很多人扣黑锅戴帽子,所以不能太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