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玄幻奇幻 > 重生仙途从大宅门开始 > 第35章 一统江山刘伯温,指点天下静虚子

第35章 一统江山刘伯温,指点天下静虚子

静虚子出关之后在家陪着孩子和杨瑶琴待了一会儿,吴王府那边就派人过来请静虚子过去。马府里的下人早就得了马秀英的交代,静虚子出关第一时间就要告诉吴王府那边。

这些下人虽是马府的下人,可这都在马府待了一年多了,还是知道轻重的。不说吴王妃的身份在哪里放着,大家也都知道吴王妃是这马府主人静虚子的亲姐姐,那是能当这马府大半个家的。

这眼瞅着都要吃晚上饭了,静虚子索性带着杨瑶琴和三个孩子一起去吴王府蹭饭。反正那边又没说不让带孩子们过去。

等到了吴王府,杨瑶琴带着三個孩子去了内宅,静虚子则在王府侍卫的带领下去见了朱元璋。

“复生,来,快坐!”朱元璋看着静虚子过来,连忙招呼道。“都这个时辰了,还让你过来,一会就在这边吃口吧,我一会让人去你家里告诉一声。”

“不用了,瑶琴带着孩子们去内宅了!”静虚子直接摆手说道。“今天就都在你这边吃了!”

静虚子的话,让一边的刘基惊讶不已。

四位先生早就怀疑静虚子和吴王的关系不一般。这几日四人猜测过很多种,有朱元璋招揽的江湖高手,不过后来看到杨瑶琴送过来的静虚子写的一些书册,四位先生又觉得静虚子和自己一样是朱元璋招揽的大才。

刘基今日见静虚子和朱元璋这么不见外,更是好奇静虚子的身份。

“你倒是真不客气!”朱元璋笑呵呵的看着静虚子说道。“不过王妃应该能挺高兴。”

“对了,我已经让瑶琴给定海那边去信了,过些日子可能会有一些江湖人士过来。”静虚子提前跟朱元璋打了个招呼。“不过都是女子,是用来保护我姐的。这些人你要是敢动歪心思,我就废了你。反正你已经有三个儿子了,也不怕绝后!”

以刘基的聪慧,一下子就听出来很多信息。刘基虽不是江湖人,但是定海的江湖人士只有前几年的峨眉派。而且看静虚子竟然敢这么和朱元璋说话,再加上自己住的叫马府,吴王妃也姓马,刘基终于知道静虚子和吴王竟然是郎舅关系。

刘基明白了之后,又不得不高看静虚子一眼。

历朝历代外戚都难有什么好名声,这静虚真人可以说是吴王政权里最大的外戚了,吴王的嫡亲小舅子都能按规矩办事,那以后这吴王治下还有谁敢不按照规矩办?你和吴王的关系再亲,有人家亲么?

而且静虚子说让对朱元璋说话不客气,可这不正是两人关系好的表现么!另外,静虚子一来,就解决了刘基和朱元璋的一个担忧,刘基也怕有武林高手在吴王领兵在外的时候,在城内作乱,若是惊扰了王妃和将领们的家眷,那对军心的影响,恐怕是不可估量的。

朱元璋根本不在意静虚子对自己的威胁,类似的话静虚子说过好多次了,可是真要是静虚子动手的时候,朱元璋有的是办法拿捏他。

“复生,你不能找更多的江湖人士随军么?”朱元璋看着静虚子问道。“我和刘先生怕陈九四手下有江湖高手。”

“其他时候我不会管,但是这次你要是亲自出征,我会跟着去一趟。”静虚子看着朱元璋说道。“到时候要是真有江湖高手的话,我会出面处理的。至于陈友谅,我要见到之后才能知道能不能动手。”

“静虚真人,刘某插一句嘴。”刘基一直在旁边听着,这时候也出来问了一句。“考虑到陈友谅麾下江湖人士不会是一个两个,静虚真人若是还能邀请到帮手,还是多多益善以策万全的好。”

“哈哈哈!”朱元璋听了刘基的话大声笑道。“刘先生,这你就有所不知啦。”

“吴王为何发笑?”

刘基不明所以的看着朱元璋问道。

“小二要是愿意出手,这世间能进本王身的,屈指可数!”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甚至可以说只有武当张真人一人可以做到。不过张真人超然世外,而且小二本就是张真人弟子,自然不会站在本王的对面。江湖高手一事刘先生可以放心了。”

“刘先生,陈友谅还请不动武当派下山。”

静虚子也看着刘基直言道。

“如此,就只剩下普通兵事的层面了!”刘基信心满满的说道。“对于战胜陈友谅,我就更有信心了!”

……

时间又过了一个多月,两个消息传递到了朱元璋的案头之上。

陈友谅在采石矶锤杀了徐寿辉,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而且陈友谅准备联络张士诚,东西两路共同进军消灭朱元璋。

对于陈友谅的动向,不仅朱元璋知道,朱元璋麾下很多将领都知道,最近一段时间,整个应天城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言论。有人甚至劝谏朱元璋直接开城投降,有的则坚持拼死一搏。

作为朱元璋的谋主,刘基在开会之时一言不发,就默默的看着众人喧哗。众人有建议谈的,有建议战的,一时吵得不可开交,最后也没吵出个结果。

等人都走了,屋里就剩下朱元璋、刘基和静虚子三人,朱元璋看向了刘基。

“不知刘先生何以教本王!”

“对于陈友谅联合张士诚,吴王不用担心。”刘基淡定的说道。“张士诚是元朝太尉,此时不会同意和陈友谅合攻应天。”

“先生为何如此肯定?”

朱元璋直接问道。

“陈友谅的地盘横跨荆、襄,几近整个南方的一半以上,而张士诚仅有东边沿海等少数地盘,南不过会稽,北不过淮扬。张士诚本就是首鼠两端之人,其明面上依附元庭,暗地里一直都想着背叛元庭自立。张士诚不过是一条守家之犬罢了,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做为。

陈友谅噬主在前,弑君在后,其麾下心里都怎么想的,可是很让人期待的;而且陈友谅性格剽悍不怕死,这致使其麾下都是有样学样,虽然现在看着陈友谅兵锋正盛,但是实际上经过历次大战,陈友谅麾下士兵已经疲惫不堪啦。

陈友谅麾下众将虽然表面上对陈友谅乖顺,但是心里怨念肯定也不小,而且陈友谅治下民生疲敝,实已到了强弩之末,所以陈汉虽强,不过是外强中干。”

刘基侃侃而谈说道。

“张士诚虽然与我方多次交手,但是胜少败多,其自身地盘已经被我方大大的压缩。就算张士诚要进攻我方,只要我方派大将严守现有地盘,张士诚自会知难而退。”刘基看着朱元璋说道。“而且我觉得张士诚会选择往北扩大地盘。毕竟柿子要挑软的捏,张士诚是和整个韩宋敌对,打不过我们,他可以去打刘丞相。”

“刘先生还有一点没说。”静虚子看着刘基说道。“张士诚也怕我们被陈友谅击败,而让他自己直接暴露在陈友谅的兵峰之下,光从表面实力上来看,陈友谅可比我们强太多了。而且陈友谅的性格,如今大家也都知道了,他要是战胜我们,下一个目标不是张士诚就是方国珍。”

朱元璋看了看刘基,见其点了点头,然后又看着静虚子问道。

“那复生你觉得,张士诚会有什么动作?”

“张士诚不会有动作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张士诚不会这么快下场的!”

静虚子笃定的说道。

“既然你们二人都这么说,那么本王就好好会会陈九四!”

朱元璋坚定的说道。

……

至正二十年闰五月。

陈友谅直接率领水军从安庆大举向应天进发。刘基一面建议朱元璋令胡大海进攻广信,断陈友谅后路,一面建议朱元璋采用诱敌深入,伏而歼之的策略。

朱元璋麾下的康茂才原本就和陈友谅熟识,朱元璋听从刘基的建议,让康茂才诈降陈友谅,并把陈友谅引诱到江东石桥。当陈友谅夜间听到手下汇报前面是一座石桥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上当了,陈友谅疑心慎重,立刻命令船队调头回返。

顺江而下容易,调头逆流而上难,再加上此时阴雨连绵,不见月光。各舰接到掉头的命令,虽不理解,但因陈友谅积威,也不得不去执行。就在各舰掉头混乱之时,早就埋伏好的伏兵倾巢而出,朱元璋更是屹立船头,亲临战场。

陈友谅虽然被伏击,但是其并没有太多的担心,但是其通过千里镜看到站在朱元璋身边一身道袍的静虚子的时候,陈友谅就怕了。陈友谅早有计划,并不想死在此地,直接脱了袍服换上普通小兵的衣服,从大船上换乘小船逃离。

由于主将逃跑,且陈友谅麾下将领心里也各有想法,一场大战袭来,陈友谅所部大败亏输。朱元璋一面命冯胜追击陈友谅,一面收拢陈友谅的败兵。

朱元璋在静虚子的建议下,下令对于落入江中的陈友谅部卒尽力营救,此举让降卒对朱元璋感恩戴德。朱元璋安排完这些事,就和静虚子去了太平府衙。

“复生,你可看到了陈友谅?”

朱元璋坐下之后,直接看着静虚子问道。

“姐夫,唉!”静虚子叹了口气。“实话跟你说吧,我看到陈友谅了,他也看到我了!”

朱元璋没有说话,就这么静静的看着静虚子,等着其给自己一个解释。

“陈友谅虽然是伪帝,但是毕竟是帝王了,我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静虚子看着朱元璋直接说道。“若我出手,后果会很严重。莪感觉当时我若用剑气或者罡气摧毁陈友谅的坐舰,能不能一下子杀死他,我不敢确认,但是天罚是一定会降下来的。”

静虚子说完,指了指外面的阴云。

“天罚之下,我轻则丹破道毁,事后需要大量时间去修复破损,修行上也会事倍功半;重则当场身死道消。”

“你的意思是天时?”

朱元璋看着静虚子严肃的问道。

“今日陈友谅命不该亡!”

静虚子直接点头说道。

“那他什么时候该亡?”

朱元璋严肃的问道。

“如今陈友谅刚称帝,是其气势最盛之时。不过陈友谅得位不正,其身上龙气也非真龙,而是一条黑蛟。”静虚子看着远处的江面说道。“其若修德政,黑蛟也能化作黑龙;反之,黑蛟只会堕落,最后化成魔蛟或者进化成魔龙!”

静虚子的话,朱元璋听明白了,以朱元璋对陈九四的了解,其一定会由“黑”变“魔”。到那时候,静虚子出手就是“除魔卫道,代天行罚。”相对来说,那时候静虚子出手还是会受到影响,但是这个影响会降到最低。

朱元璋虽然想现在就弄死陈九四,可是他也在考虑,若是强逼静虚子出手,所产生的后果有些得不偿失。

静虚子虽然平时诸事不管,但是只要他们夫妇还在应天府一天,之前明教高层以及江湖人士与自己达成的协议就会继续维持下去,这还不包括静虚子自身的治政能力给自己治下带来的帮助。

另外就是若静虚子被天罚劈死,朱元璋都不知道回应天之后,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婆娘。两人成婚的时候,马秀英就不止一次和朱元璋说,等有机会要派人找一下弟弟马复生的下落。当得知马复生自己找上门来的时候,马秀英那发自内心的喜悦,朱元璋是完全看在眼里的。

综合考虑下,朱元璋觉得还是以待天时的好,因为按照陈友谅的性格,用不了几年,他自己就能把治下折腾天怒人怨,而自己也正好趁这个时间发展自己治下,到时候此消彼长之下,就可以一战定乾坤。

“复生,你能看出陈友谅身怀龙气,那么你……”

朱元璋下定决心,就把这件事放到了一边,反而问起了自己心中最关心的问题。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静虚子仍然看着窗外喃喃的说道。“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从‘莫到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开始,元庭就陷入了人祸。元庭因为各种政策,已经失去了天下大部分的人心。可是刘福通等人因为出身的问题,所为如同汉末的大贤良师,虽协众聚势,但是对内不休德政,对外频繁树敌。

发展到如今,元庭虽然仍占天下大部分地盘,但是天下气运十成,元庭剩下的气运已不足三成。而且元庭内部仍然内斗不止,其颓势已无法挽回。

至于剩余的七成气运,此战之前陈友谅可以说独占四成,至于其余三成则二成在韩宋手中,张士诚占据七分,方国珍占据三分。

吴王身为韩宋臣下,原本是没有多少气运在身的。不过因为刘福通刚愎自用且一直提防明教,致使明教教主张无忌在卸任之后,明教气运大部分转移到吴王身上,这才让吴王成为天命青睐者之一。

现在韩宋政权因为刘福通发动的北伐,不仅消耗了元庭的实力,更是大大消耗了自身的实力。韩宋二成气运,韩林儿和刘福通能剩下五分都是我高估他们了,至于其他的气运,则因为吴王勤政爱民,不滥杀无辜,已经逐步转移到了吴王身上。

经此一役,陈友谅锐气已失,且损兵折将,其气运最少也折损一成有余。强弱之势虽有所减少,但吴王仍处于弱势。

吴王仍需勤修内政,外整武备,倘若有所松懈,那这胜负之事,就犹未可知了!”

朱元璋耐心的听着静虚子的讲解,他知道现在在他面前说话的不是自己的内弟马复生,而是那个驻世地仙静虚真人。

“我观这天下,虽有三帝共存,但只有元庭气运化龙,陈友谅、韩宋、吴王都为蛟,张士诚、方国珍之流只为蛇蟒。”静虚子转身看着朱元璋说道。“吴王要想化成真龙……”

“咔嚓!”

一直在下着雨的天空,突然一声炸雷响起。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

数道闷雷紧随其后,颇有一种蓄势而发的压迫感。

静虚子看了看天空,又看了看朱元璋。

“姐夫自己领会吧!”

刚刚雷声响过,离着静虚子不远的朱元璋也同样感受到了那股沉重的压抑感。朱元璋知道,今天的话题只能聊到这里了,要是再聊下去,静虚子真有可能挨上一两道天雷。静虚子修为精深,挨上一两道天雷还有可能挺过去,可离得这么近的自己,绝对难逃灰灰。

同样的,朱元璋对于刚刚静虚子说的天罚也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那就是天罚绝对不止是一道两道雷霆那么简单的事。

众人忙碌了一夜,一大早应天府就有快马来报。

“报吴王,王妃派人送来信函!”

亲兵直接把一封用火漆封着的信交到了朱元璋手上。

朱元璋看完,就把所部主要将领都叫到了太平府衙,并把吴王妃的信交给众人观看。

马秀英的信里只说了一件事:

大军出征在外,吴王妃特意邀请众多将领眷属于王府小聚。昨日夜间有江湖高手突袭吴王府,不过来袭者已经悉数被府中高手击毙。除一个侍女受到惊吓,王府诸人以及将领眷属均无人受到伤害。

诸多将领对于王妃的为人非常清楚,所以对信中之事也深信不疑。而且大家知道此事不仅不再担心家眷的安全,反而更加愿意为吴王效死。

朱元璋又勉励了众人一番,就继续让众人去各自忙各自的事情了。

“姐夫,陈友谅已经逃跑,经此一役,陈友谅一时半会也不会再亲临前线。”静虚子看着朱元璋严肃的说道。“我要回应天一趟,了解一下这上面说的具体情况。”

静虚子说完一指马秀英送来的信说道。

“既然有人给脸不要脸,我也该走动走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