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玄幻奇幻 > 1984我的小说时代 > 第97章 来自华夏的投稿

第97章 来自华夏的投稿

时间来到1986年1月,《科学文艺》1/2月刊已发行。

从蔡锋嘴里问到杂志的发行日期后,安德列就一直期待它的到来,第一时间就拿着杂志来到好友的宿舍。

“蔡锋,杂志我已经买了。你先看还是我先看?”

“你先。看完这一期你是不是就开始进行翻译?”

“嗯!你看这一期的封面真是惊艳,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完它。”

他到这边来主要是想提示好友别再购买,作为来自美丽国留学生,安德列虽然说不定非常富裕,但却比蔡锋的情况好很多。

蔡锋一副赞同的表情:“那你快点看完,我也想看看这期内容是否能够匹配这张图!对了,你翻译的那两篇小说已经寄回去投稿了?投了哪家杂志?”

“《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我有个叔叔在里面当编辑。不出意外的话,等农历假期回去的时候,我就能收到稿费了!”安德列露出一副兴奋与骄傲的样子。

他了解美丽国的稿费,偷偷算过这笔稿费,对他而言也是一笔“巨款”。

蔡锋继续好奇的问:“《阿西莫夫科幻》是什么样的杂志?”

安德列带着骄傲的语气说:“一本以科幻大师阿西莫夫命名的科幻杂志,1977年创刊。在美丽国属于一流的科幻杂志!”

“咳,那你回去后给我带点科幻小说,我也想见识世界级大师的作品!”蔡锋默默记住这条信息,提出自己的想法。

“没问题!”

第二天,杂志就来到蔡锋手中。

安德列在他旁边喋喋不休:“蔡锋,太不可思议了!这本书完全打破我对华夏作家的看法!太神奇了!Amazing!”

“结合小说的描述,与封面图片互相印证,我感觉到有一股颤动灵魂的力量!”

“行了行了,你别比比。等我看完再与你讨论!”蔡锋嫌弃的将其推出宿舍,其他的舍友见位置空出来后,立即凑到他身边一起围观!

与此同时,燕京大学生的科幻群体中也看到这一部分内容,同样觉得非常惊艳!

但也就仅限于科幻群体。

其他学子、尤其是文学系的看过之后,觉得文学性不如《齐马蓝》,不过是一通俗小说而已。

他们本来还期待“三体”这个作者继续写出富有人文、哲理的科幻小说。

结果失望了!

但科幻书迷们欣喜若狂,连续召开了多次《星际穿越》的书迷讨论会。

这個时代的科幻迷能接触到的科幻小说不多,当看到一部如此宏大背景、又融合华夏传统的小说,怎能不为之兴奋!

看过此书的大学生科幻迷都注意到两期内容都感谢了桂省大学的两个教授。为了套取后续剧情,不少人写信给他们,与其讨论这部小说的剧情、硬核科技的真实度。

两位教授突然之间收到的信件数量激增,不仅有燕京的大学生,还有不少其他省份的大学生。

他们将信件看过之后,发现内容几乎大同小异,不是讨论剧情,就是咨询小说里的黑科技。

这让两人哭笑不得,总算明白信件激增的原因。

于是,他们每个大学挑一名学生进行回复。

没过多久,两位教授的名字不仅在科幻群体中的知名度倍增,在各大学的教授群体中也颇受关注。

桂省大学的科幻迷们甚至组织了一个小型沙龙。他们将两位教授请来,为大伙介绍书籍里的所涉及的天文与物理学知识。

两位教授又拉了一位计算机的专家,讲解里面所涉及到的计算机产品和知识。

也算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课!

-------------------

杨萧主编收到方德华的来信,见其又投了一份小说,心中非常高兴。

有了前几部的打底,她对方德华的小说充满期待。

只是这一部,她看完之后总觉得差点意思,若不是小说末尾无限循环的亮点,这小说简直乏味可陈。

想了一会,她将小说递给手下:“树轻、谭铠,你们看之后说说看法。”

“三体老师又有新作了?”

“可惜没能赶上开年刊啊。”

等看完之后,

“主编,我怀疑这小说是三体老师的随手之作。前后几部作品的质量相差太大了点。”

“我也是这种看法。它唯一的亮点就是陷入无限循环之中。国外的科幻作品中有不少也有这种类似的无限循环情节。”

几大编辑的看法如出一辙,期待值太高,对于这部普通点的作品就有点看不上眼。

只是当他们回到座位继续审稿的时候,突然发现《目击证人》的质量似乎还是不错的!

在新杂志发布之后,编辑室上下都期待《星际穿越》第二期的内容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反响。

若是取得加印,则说明华夏的科幻环境有所改善,触底反弹!

又过了两天,杨萧等来了市场的反馈!

果然如同他们所预料的那样,各地方的销售情况比往期好,尤以几个大城市的销量情况非常好,报刊亭老板等人已反馈要求加送杂志。

“主编,燕京、松海、羊城、金陵、江城、渝州、蓉城等城市销量喜人!你看要不要……”

看着所有的编辑都在等着自己的回答,杨萧终于下令:“加印两万本,分别投放到这些城市!”

接着提出自己的疑惑:“为何这些城市销量好?”

“我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些城市的大学比较多!”

几人思索一番,果真如是。

如果这是真的,那就意味着他们正在培养新一代的科幻读者!

国内科幻的土壤正在慢慢形成。

杨主编立即派出人手到蓉城的大学里进行调查情况,最后得到的结论相差不大。

----------------------------------

大西洋的彼岸,美丽国,《阿西莫夫科幻》杂志社。

收到侄子的来信,贝尔图斯·邓恩非常开心,圣诞假期还与家人讨论他的留学之旅,只是很诧异这信封的厚度。

打开之后,他就看到信纸之外还有两份小说,心里对此有点奇怪:“莫非侄子开始写作,想让我指点?”

安德列在信中先是说了近期他的情况和见闻,随即就说起他在华夏遇见一位非常有才华的科幻作家,有幸拜读两部充满华夏特色的科幻小说!

“贝尔图斯叔叔,我一方面是想将其介绍给美丽国的科幻迷,另一方面也想赚点翻译的稿费!”

虽然知道侄子真诚的性格,但贝尔图斯仍对这段话加以嗤笑。

科幻界的作者和读者都知道,华夏没有出色的科幻作品!华夏人在科幻世界里的想象力非常空洞!

他看到后面这两句话,认为稿费才是侄子的图谋。

这厚厚一叠稿纸,估计至少有一万多个单词!

他们杂志社当下的稿费为每个单词0.5-1美刀!

若是能被录用,那就是最高一万多美刀的收入!

若是翻译的小说达到水准线,那贝尔图斯就尽量帮他完成目标。这是看在是他侄子的份上。

取出薄薄的这篇,贝尔图斯就看到标题为《IceAge》(冰河时代),心想莫非是写史前的小说?

没多久,他就将原先的想法抛到脑后。

这三千多字的短篇的情节竟如此巧妙——一个小小的冰箱就见证一个文明的发展过程!

Amazing!

此刻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看来我要收回华夏人没有想象力的看法!

等他再度看完《ZimaBlue》(齐马蓝)之后,心中已经非常认可侄子安德列的看法。

虽然此文的构思没有《冰河时代》巧妙,但是对生命与艺术的谈论却达到哲学的高度!

无疑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再回头看看侄子信中所说,他正在翻译该作者的另一部大作,心里不由对其充满期待!

对于侄子笔下的文字,他也稍微帮忙修改其中一些单词,让它们更加符合美丽国人的阅读。

当贝尔图斯走进主编的办公室,将来自华夏的科幻小说放在桌子上后,他看到一副怀疑及你不对劲的眼神!

塞雷·韦尔奇用奇怪的语气问:“贝尔图斯,你确定那些带着长辫子的华夏人能写出科幻小说?他们现在不是连饭都吃不饱?”

“塞雷,你知道,我侄子正在华夏的首都留学。他正是因为看到有好的作品,这才将其翻译投给《阿西莫夫科幻》杂志社。起初我也是与你一样的想法,但是看完之后,想法完全抛之脑后。”

“主编,这两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极具想象力、极具哲学!”

“该死的,我这里可不会为你侄子开后门!先放下,我等会再看!”

“塞雷,我和你打赌,一杯星巴克的咖啡!你肯定会喜欢这两部小说!”

“成交!”

等手下离开之后,韦尔奇主编带着好奇心阅读这两部小说。

其他编辑见到他出来后,就问:“嘿,贝尔图斯。你又收到好的作品?”

贝尔图斯点点头:“两部来自神秘国度华夏的佳作。”

“哈哈哈!”

编辑室里的众人哄然大笑!

“什么?!来自华夏的科幻小说?”

“华夏人会写科幻小说吗?”

“他们连电脑都没见过,能写出什么样的小说?”

“不不不,或许他们用辫子将外星人的飞船打下来呢?”

“哈哈哈!”

贝尔图斯很无奈,他就知道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不过,这样也好,正好可以打赌,于是他开口对着所有人说:

“嘿,伙计们,要不我们一起打个赌如何?莪赌这两部小说能被杂志社采用,一个月的星巴克拿铁。如何?敢不敢接受这个挑战!”

“我来!”

“我!”

“贝尔图斯,能加注吗?再加一个月的三明治如何?”

“成交!”

贝尔图斯高高兴兴的跟编辑室的男同事们定下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