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明之崇祯拒绝上树 > 一百八十五 我爸叫大明

一百八十五 我爸叫大明

江华岛隔海峡相距陆地约三里,上面土地肥沃,可耕种自给自足。

其海峡虽然距离狭窄而称为盐河,但水文条件复杂,潮水落差大,多暗礁,故李朝以前历代君主在遭遇入侵时往往避于此地。

所以王梦尹提议退守江华岛时,李倧没有太多犹豫。

心理惯性,以为江华岛很安全。

此时,毛文龙正站在码头前,看到挂着首辅旗的船靠岸,立刻迎了过去。

身后是李朝世子李瀇以及李朝诸臣。

“下官见过首辅。”

毛文龙行礼后,李瀇上前大礼拜下,道:“下国王世子李瀇拜见首辅。”

袁可立扶起李瀇,道:“世子如此礼遇,愧不敢当。”

“论年龄,首辅当为祖父,论贤德,天下可有能比肩者首辅?论高贵,天下人臣有如首辅一般受陛下信重者?小子有幸得首辅当面教诲,三生有幸,自当执晚辈礼!

若公不幸,请拜为义父。”

义孙还差不多!

袁可立笑容可掬地说道:“世子身份高贵,切不可如此戏言。”

“天地为证,小子若有半句戏言,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李瀇赌咒发誓。

“世子是否有委屈?直言无妨,我必上奏陛下,为世子做主。”袁可立严肃地说道。

世子有委屈,只能是储位不稳。

这是不可接受的。

看大明的国本之争中群臣的坚持,可知“立嫡立长”原则的重要性。

再看李朝上任国王李珲之所以被废,就是因为他不是嫡子。

在抵抗倭寇入侵中,李珲表现异常出色,继位后积极响应大明讨伐建虏,但就因不是嫡子,五次请求册封皆被拒绝。

若是李倧想学唐王,十有八九会成为唐王。

因为他就是嫡子上位的典型。

就跟朱老四一样,人们都以为他们是凭实力上位的,却忽略了其嫡子的身份。

若非朱老四不是嫡子,你让他初始实力翻一倍,看他能不能打的赢。

李瀇犹豫片刻,道:“请首辅入行宫歇息,明日再看防务。”

“好。”袁可立应下,心思急转。

大明可以获得什么?李世子可以为东北的长治久安做什么贡献?如何让李世子心甘情愿地做贡献。

当然,以首辅的老奸巨猾,不会把心思放在脸上的。

入了李朝行宫,奏乐起舞,酒肉流水价送来。

完全看不出来即将面临灭国之祸。

所以王梦尹说李朝挡不住建虏,李倧及以下没有反对呢。

真不能打了。

按理说,刚刚被倭寇干的欲仙欲死,国内怎么也得有些精兵强将吧?

没有。

上下苟安,大官、小官悠悠泛泛,诸臣之会备局者,诙谐、吸南草而已,阃帅之倚辕门者,拥妓、纵酒肉而已。

意思是李朝上下苟且偷安,大小官员无所作为,备边司重臣聚在一起,抽烟吹牛,边疆将帅则整日渔色嫖妓、喝酒吃肉。

而且李朝国内矛盾甚于大明。

欺压民众、兼并土地,垄断商业,赋役繁重而导致民心离散。

以致平安、黄海道地区的有百姓喊出了“贼何不来?贼来吾活!”的呼声。

李倧以及李朝臣子们不知道这些嘛?

知道。

不改。

哎,主打一个“我爸是大明”。

李瀇说了祝酒词,先向袁可立敬酒:“首辅舟车劳顿,不宜饮酒,茶水即可。小子干了,您老随意。”

袁可立呵呵一笑,陪着李瀇喝了一杯。

想给袁首辅敬酒的很多,低于三品的就不要出来了。

吃饱喝足,袁可立进入寝室。

李倧把自己的宫殿让了出来,确实是竭尽全力了。

“文龙。”袁可立说道:“你与李朝打交道很久了,你以为开城能守得住吗?”

毛文龙说道:“只要钱粮到位,火药不缺,开城肯定守得住,但是江华岛怕是守不住。

若我是虏酋,必然趁冰雪未化进兵,李朝挡不住。

下官之见,要么国朝分兵驻扎,要么转移李倧往皮岛。”

“东江分兵多处,若建虏搜集李朝船只攻皮岛,可能坚守?”袁可立又问道。

毛文龙犹豫了。

虽说皮岛还有两万五千兵,但都不是精锐,若是建虏倾巢而出,大概率守不住的。

“首辅,收拢李朝船只本在计划中,或许皮岛不会受敌。”毛文龙说道。

袁可立说道:“以李朝上下的能力,筹集够钱粮就不错了,不要指望他们把所有船只收了。

若是皮岛不能守,就准备撤离吧。

辽南大体安定,皮岛上的百姓可以屯垦,老弱亦可放还为民。”

“首辅,末将亲自坐镇,建虏不来便罢了,若是来了,定教其铩羽而归!”毛文龙并不想放弃皮岛。

扔掉自己的大本营可还行?

乚总是要被人耻笑的。

“陛下意,召你回京,筹建枢密院!”

袁首辅扔出的炸弹,直接把毛总炸懵了。

“五军都督府名存实亡,以后只为勋贵挂职机构,不再承担军务。

仿宋制,重设枢密院,主掌军事。

如今辽南恢复,又要放弃李朝,东江存在的意义不大。

陛下意,你回朝,出任枢密使,筹建枢密院。

这不只是陛下对你的信重,亦是武将地位恢复的开始,非同小可。”袁可立说道。

这……毛文龙先是狂喜,随即又是犹豫。

枢密使位高权重,非皇帝心腹不可担任,最典型的就是徽宗朝的童贯……呸,比喻不当,总之枢密使绝对高贵。

但是其中的难处也不小。

别看这个总督那個总督,但想让枢密院凌驾兵部之上……皇帝、内阁、兵部都支持的话,似乎也不是不行。

不就是招揽属官嘛,毛总还就不信了,会有官职解决不了的问题。

“首辅放心,末将立刻回皮岛,动员军民搬迁,绝不留一草一木给建虏!”毛文龙兴致勃勃地说道。

“稍安勿躁。”袁可立说道:“先陪我把开城看了再说。”

在李朝境内竖起大明旗,不只是军事上的意义,还是告诉李朝百姓:爸爸在这儿。

免得拖的时间长了,李朝百姓只认建虏这个后爹,而忘记了亲爹的存在。

看袁首辅已经有了倦意,毛文龙识趣地告辞。

刚出门,忍不住握紧拳头挥舞了两下。

激动。

枢密使啊,武臣之首,与首辅并列的存在,与此相比,东江镇无关紧要。

就在毛文龙激动莫名时,郑芝龙见到了皇帝。

皇帝抱着郑芝龙的大儿子,说道:“看这孩子眉目间有英武气,必为国朝栋梁,不如改名成功?”

“多谢陛下赐名!”郑芝龙当即拜下。

也就是身份不合适,不然肯定给儿子认个义父。

“卿勇于任事,朕心甚慰,待此子长成,当随太子左右。”皇帝说道。

“陛下放心,臣定然严加管教,令其成为国朝栋梁。”郑芝龙把胸口拍的砰砰砰响。

虚岁六岁的郑成功已经懂了些事,小脸立刻拉了下来。

天天练武读书,还要严加管教,这日子还有法过不?

但是他知道抱着自己的是皇帝,敢怒不敢言。

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以后见到太子的时候,偷偷打他一顿!郑成功暗暗发狠。

皇帝放下郑成功,道:“卿可看过府邸?”

“臣看了,富丽堂皇,放在京师也是数一数二的,多谢陛下厚爱。”郑芝龙拜谢。

“卿的付出,朕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等东番迈入正轨,尚有重用。”皇帝说道。

二百八十万两,这就是郑芝龙带回来的分红。

支援李朝的军费够了。

皇帝能不厚待郑芝龙?

“臣斗胆,请陛下为公司命名。”郑芝龙再拜。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朕希望大明的东印度公司永世不衰,便叫东旭公司,大明东旭公司!”

皇帝示意取来笔墨,挥笔写下“大明东旭公司”,签名用印后,递给了郑芝龙。

“多谢陛下。”郑芝龙双手接过。

“卿以为,公司各股东可堪大用?”皇帝问道。

郑芝龙犹豫片刻,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下,不论忠心,只为利益,各股东便会拼了命的办事。

只是到底不是朝廷军队,若是想全部投入征战,恐怕诸股东会有意见。”

“朕没打算调用太多船只,有二百艘支持李朝战事便可。”皇帝起身,看向东北方向,道:“论船只之多,天下间岂有能与国朝比肩者?

虽说国朝帆船已经落后于泰西船,然而在周边,依旧可以横行。

待建虏出兵,尔等要掌控李朝海路,垄断李朝对外贸易,若是战力不足,朕会令各部水师协助。”

“陛下,若李朝为建虏所据,臣等依旧贸易,岂非资敌?”郑芝龙问道。

皇帝“酒、丝绸、琉璃此类,无法增强建虏战力,却可以掏空其财富。

建虏到底是占领者,岂会怜惜李朝百姓?为了享受,必然大肆压榨。

待李朝百姓水深火热时,便是国朝出兵时。”皇帝很无情,郑芝龙却不觉得有问题。

要怪,就怪自己不是大明户口。

“陛下,臣以为此时图谋李朝为时尚早,不如先拿下南越。”郑芝龙说道:“国朝之困,在于粮而不在于钱。

若把李朝收入囊中,恐怕收获的粮食不够支出,而南越气候优越,土地肥沃,拿下后可为国朝粮仓。”

“嗯?”皇帝陷入了沉思。

大明的威胁一直是在北方,军事重心也在北方,若是先取南越,可不只战略计划的调整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