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人生激荡四十年 > 第一百九十七章 收获

第一百九十七章 收获

当那批画的维护彻底完成的时候,徐建军这个正主儿,自然是要验收的。

秦志远也不可能什么都代劳,就算徐小子全权委托他处理,这个主儿也不能做。

而徐建军看到原来乱七八糟的画卷,如今变得井井有条,分类明确,甚至人家还给制作了一批木架,把空间完全利用了起来。

这姓许的果然有两把刷子,以后就算是画室开不下去,人家做保洁收纳,都是一把好手。

果然,专业的事儿就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干,那效果杠杠的。

这点小钱花的也是超值。

之前那样的名画,送人都显得特别低端,如今经过人家捯饬,瞬间给提升了N個档次。

艺术品,就是得这样包装,她们的价值才不至于被埋没。

二进院里让陈科改造加固的几间房子,也已经完工,把这批书画以及秦老爷子帮他买的那些古董往那一摆,还真有点收藏家的意思。

说实话,一开始对于四合院的那种痴迷,是这个时代的人无法理解的,因为现在随便扒拉一套,未来都有无限的升值空间。

更关键的是,老四九城这种闹钟取静的居住体验。

吃个晚饭溜个弯儿的功夫,就到了以后别人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到的商圈,或者CBD商业中心,那种无形中的装叉感觉,都是住外环的城市蚂蚁无法体验的。

但是真正住进来之后,那也是真的香。

现在大部分老四合院,都是破败不堪。

就徐建军入手的两套,东城区用来开饭店的那个,几乎是只保留了四合院的格局不变,跟重建也没什么区别。

不过你得承认,改建之后,不管是便捷性,还是美观上面,都跟原来不可同日而语。

就算是以后饭店不开了,内部重新装修一下,也不需要大动干戈。

居住体验也不会差了。

而北海这边,一开始他就奔着未来长期住宅的打算,因为这里的位置太合适了。

出门就是北海公园,院子里站的高点都能看到紫禁城。

经过这几次改造,这里该有的也都有了。

那种住在大杂院的,冬天一大早端着尿盆的尴尬场景,自然是不存在的。

不过徐建军也没有了一开始那种对房子的执着追求。

可能是上辈子从来没有真正接触到核心阶层,也没有体验过真正的富豪应该是怎样的生活。

屯房子是很多从底层上来的保持土财主财富保值的最简单粗暴的方法。

但是自从在金融市场上尝到甜头之后,徐建军对于买四合院也没有那么的热衷了。

再说了,按照他的要求,既想产权清晰,又懒得为清退现有住户花功夫,符合他要求的也不多。

后面他也就没怎么在意这方面的事儿,贪多的话,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那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破破烂烂的院子可能没人在意,但是你把它折腾的美观又实用,自然有人眼红。

北海这里,其实除了抽空拉着廖芸在这里做一做知根知底的探知活动,平时他是很少带别人来这里的。

“怎么样?我给介绍的人,从来没让你失望过吧?”

秦志远说话的时候那是与有荣焉,许家父子的活儿,那是真的没的挑,称得上个中翘楚。

“那是,能入您老爷子的法眼,必须得可以啊。”

“对了,上次那个小马还记得不?”

“当然记得,印象深刻,能让您高看一眼的,也必然不是凡人。”

被徐建军连番抬轿子,秦志远也有点顶不住。

“你就别拿话糊弄我老头子了,小马最近过来两次,接触下来人还不错,你们都是年轻人,没事可以多交流交流,那小子是有两把刷子,悟性跟你有的一拼,就是你太懒了,不愿意花时间在古董上面。”

徐建军心说我比你更了解小马,那绝对是个人才。

不过这种人往往也是心高气傲,通过古董字画结识,人家未必看得上他这个二把刀。

管他呢,这种事就是随缘,心怀畅荡,自由飞翔。

给未来一些名人大佬当腿部挂件,徐建军早就没了那样的心态。

不过臭味相投的情况下,结交一下也没什么。

从北海这边回到胡同大杂院,还没进院子,就看到徐小民同学正在拿着一块破布,擦拭他的专属座驾。

不得不说,人就是得给点动力。

自从给徐建民买了这辆凤凰28大杠,他上班都比以前积极了。

不再是像小媳妇儿一样,坐在老爸后座。

对于徐建民来说,也算是完成了一个跨越。

“在单位别光学修车,空闲的时候也跟咱爸和那些老师傅们学习一样开车,明年你年龄也够了,先把驾驶本本拿到。”

一听徐建军又给他布置任务,徐建民兴奋极了,上次完成约定,他入手了正在擦的这辆自行车。

“二哥二哥,那我拿到本本,是不是也送我辆车啊?”

“送你个头,你以为是自行车啊,说送就送了,有的开就不不错了。”

“嘿嘿,其实我早就摸过方向盘了,也就那几个路数,就是咱爸不放心我,那辆大皇冠,从来不让我试开。”

“知道跟做到虽然看似简单,但是他还是有一段无法逾越的距离的,眼高手低,说的就是你这种,那又不是自行车,给你骑出去,顶多摔个屁股蹲,车如果操作不当,那可是要人命的,没有完全学会之前,你给我老老实实的,让我发现你偷动车,仔细你屁股蛋子。”

听徐建军说的严厉,小民子很是乖巧的赶紧点头应承,他现在可不敢跟二哥顶嘴。

这都是无数次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行为规范,什么语气是认真的,什么语气是开玩笑的,徐建民还是拎的清的。

“哥,你怎么没带二嫂一起回来啊?”

“还没过门儿,哪有成天往未来婆家跑的,你问她干什么?”

“嫂子来了有好吃的啊,上次她来,咱妈做的菜,那是真好吃,我以前都不知道,咱妈能有这样的手艺。”

其实只要有足够的材料,做了几十年的家庭主妇,烧几道自己的拿手家常菜,还是不成问题的。

之前的光景,大家吃饭都是用最少的食材,把肚子填饱就行。

谁还在乎味道如何,能吃饱已经是别人羡慕的对象了。

“想吃好的还不简单,走,跟我一起去饭店打包几道菜,省的何女士再费劲做了。”

“那也行,哥我骑车载你怎么样?”

“什么叫那也行?这么勉强,那就算啦,其实我更乐意吃咱妈的家常便饭。”

“哎哎,二哥,我说错了,你们馆子的菜我也是天天想念,又辣又有味儿,咱们走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