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重生渔村,从水产养殖开始 > 第四十章 表哥你也在啊

第四十章 表哥你也在啊

这会太阳毒辣,三人虽带着宽大的草帽,却也挡不住满脸满身的汗。

即使是宽广海面上的风,也不能吹走这份炎热。

若是你想在渔船上小憩一会,那更是不行,炙热的感觉绝对能打散你的困意。

这会人的精神状态着实十分难受,只有在船上飘着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苦。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张贵明开着船,感受着这一网鱼的阻力,应该也没有多少收获。

果然拉起来一看,依旧是些小鱼小虾。

也不能说毫无收获吧,只是看着活水舱里的难鱼难虾,确实是狗看了都摇头。

张建设摇摇头,“姜若鱼,你这个霉星。上次我们出去捕鱼,虽然收获也不大,但也没有这样的,一条正经鱼都没有。这简直是霉到极致。”

“甩锅大王第一名。”姜若鱼淡淡地说了句。

“甩锅,又是什么意思?”今天姜若鱼怎么老说一些我听不懂的名词。

“夸你的意思。”

肯定不是好话。

“再丢一网,不行我们就换个海域。”张贵明说。

船速慢了下来,姜若鱼和张建设把网丢下去。

两人再一次坐在船上等待着。

这已经是第四网了,如果这网再没货,还得去别的海域。

那今天回去大概会很晚了,搞到凌晨也说不定。

毕竟开到另外的海域需要时间,丢网收网也需要时间。

而且半夜如果真的网到大鱼,自己村那个小码头半夜肯定是没人收的,那得拖到县里的码头去卖。

去县里卖完再回家,估计天都要亮了。

可如果不趁着鱼活着的时候卖了,死鱼又不值钱,平白亏了很多。

总之,还是祈祷这一网能出货吧。

突然,开船的张贵明,感觉到拖网里的阻力变大。

他笑着对两人说,“估计有大货。”

已经等麻木的两人赶紧起身,准备拉网。

“先等等。”张贵明阻止,“我再开一会,没准能网更多。”

渔船又拖行了一阵,终于在张贵明的示意下,期待已久的两人开始收网。

可是渔网太重了,两人绷紧了身体,用力拉着,但渔网却像被海底的什么东西牵扯着,纹丝不动。

看了真是大货,大家都不由的兴奋起来,没白等啊!

张贵明也加入拉网行动中,可三人铆足了劲,渔网还是不动。

这得多少货啊!

三人又重新调整了位置,试图找更合适的角度来拉动渔网。

许久,渔网终于开始缓缓移动,三人知道,马上要收获的一场盛大的鱼宴了。

“是鲳鱼!”

张建设最先喊出来,“捕到鲳鱼群了,这么多鲳鱼!”

鲳鱼,学名银鲳,体侧扁,略呈菱形,口小鳞细,身高体短,成鱼一般在20到30厘米之间。

但这一网,体型几乎全在20厘米以上,甚至有不少30多厘米的。

“这么大的鲳鱼,还这么多,怕是能卖不少钱。赶紧丢到舱里。”张贵明也抑制不住激动地说。

三人忙活着将鲳鱼捡到水箱,不久前还被阴霾的笼罩的三人,此刻全都笑容满面,干劲十足。

收拾完后,又接着下了两网,两网全都有货。

收获上来了的鲳鱼塞满了整条船,直到三人都快没地方下脚了,才终于决定离开。

这一次,真是大丰收!

海风吹拂过他们的身躯,是喜悦的感觉。

渔船掉头准备拉去码头卖掉。

这么大数量的鱼,镇上的鱼贩子估计吃不下,市里又太远了,可能在去的路上,鱼就死得差不多了。

三人决定先去县里的码头碰碰运气,看有没有人能吃下。

不行的话,只能再去市里了,只是这一来一回的,可能鱼就死光了。

……

沙平县码头。

这会天已经黑了,但是县码头上,还停靠着不少渔船,有不少人在码头上交易着。

沙平县下辖有十三个镇,其中有八个都临海,每天全市有六成以上的海鲜都是由沙平县提供。

是名副其实的渔业大县。

张贵明父子三人的渔船一靠岸,就吸引了鱼贩子的目光,这一整船的鲳鱼,个头还这么大,属实不算多见。

“收鱼的好多啊,他们要是抬价,那我们能卖高不少。”张建设很高兴。

但张贵明和姜若鱼就没那么乐观了。

张贵明是根据经验,知道码头上的鱼贩子,多是相熟的,轻易不会互相抬价,不然你今天抬价收了,明天他也抬价,那不乱套了。

通常都是鱼贩子自己内部商量好,这个你收,下个我收。

价都是商量好了,不管是谁,喊的都是一个价,轻易不会变动。

而上辈子曾在县里打工的姜若鱼更是知道,码头上的鱼贩子是什么套路。

他刚到县里来的时候,在码头上混过几个月,也想当个鱼贩子。

可惜这行在这个年代,管理自成一个体系。

能在码头上站稳的,不管你是鱼贩子,还是摆摊的,每个人后面都有点门路。

没人带你入行,那所有人都会排挤你,根本混不下去。

虽然最后没成功打入鱼贩圈,但这些鱼贩子姜若鱼还是认识的。

现在围在这里的鱼贩,姜若鱼就认识几个。

“你这鱼什么价卖啊?”一个鱼贩走过来问道。

有了上次卖鲅鱼的经验,张贵明和张建设对姜若鱼很信任,都等着他还价。

“一块。”姜若鱼知道,这个价才是底价,可惜刚好这个鱼贩自己不认识,不然还能套个近乎。

“八毛,我全收了。”鱼贩豪爽的说。

姜若鱼摇头,然后看着旁边的鱼贩,寻找新的买家。

但围着的鱼贩虽多,却没有一个走出来的。

忽然,姜若鱼冲着其中一个瘦瘦的鱼贩说道,“表哥,你也在这儿啊。”

这个瘦子叫顾华,姜若鱼上辈子在码头上呆过,知道他算是这群人中比较厚道的,卖给他不亏。

但想让他收货,总得找个名目才行。

毕竟,已经有鱼贩先开口,其他鱼贩是不会出来杀价的。

顾华一脸懵,“你谁啊?”

“我是常婶二奶奶的二女儿家的三儿子啊,两个月前,我和我叔来码头卖鱼,和您见过一面,您忘了?”

常婶是顾华的老婆。

“哦哦,是你啊,刚还没认出来。”其实依然没认出来,码头上每天人来人往的,自己哪里都记得,不过是顺着话说的。

他都知道我老婆姓常,大概真是亲戚吧。

刚刚老谷收鱼,自己就挺眼红的,这会这小子搭讪,既然是亲戚,那自然是我收了。

这么多鲳鱼,就算按一块收,转手卖了也能赚不少。

旁边的鱼贩子一看,行吧,人亲戚谈价,自己还能说啥,肯定没份了,于是都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