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科幻小说 > 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 第108章 铜首;大生意(1w)

第108章 铜首;大生意(1w)

其实这帮旧贵族的思想都差不多,骨子里都没瞧得上平民,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现在落寞了,又表现出一副大家都很平等的样子,好像他们人很好。

实际上,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便想尽办法恢复贵族荣耀。

当然,朱传仁也知道,如果是自己有这个机会的话,也一定会去争取,这个年代,有个贵族身份,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跟罗赛聊了一会儿,他发现这个年轻人还是有点脑子的,不是其它贵族那种把脑袋翘到天上去的样子。

而且他确实对华夏文化非常感兴趣,尤其是瓷器古董之类的,甚至能做到如数家珍。

“朱先生,请问您知道圆明园十二铜首吗?”

朱传仁愣了下:

“当然,那可是圆明园雕塑的巅峰之作。”

“我家就有一件”

朱传仁眼中冒着绿光:

“哦?是哪一件?”

“那是一只老鼠”

“鼠受吗?”朱传仁若有所思,之前他从没想过这个问题,现在倒是可以琢磨琢磨了,未来想要迎回铜首那可是难上加难,但现在是有机会的。

无论是利益交换,还是明抢豪夺,都比未来的机会大的多。

最关键的是,现在这帮老外可能还没意识到这批兽首的真正价值。

也许他们知道是好东西,但能卖多少钱谁心里也没数。

罗赛倒是给自己提了个醒。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统称“圆明园”。

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代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大型皇家宫苑。

圆明园曾以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万园之园”。

康熙二十九年,在明武清侯李伟清华园的旧址上兴建了清代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帝将畅春园北1里许地名后华家屯的一座园林赐给皇四子胤禛,并亲题园额曰“圆明园”。

按照胤禛的解释,园名的取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其中“圆”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

“明”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这就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此时的圆明园,只是一座皇子的赐园,面积约600亩。

雍正三年,在圆明园原有“亭台丘壑”的基础上正式展开扩建工程。

首先,对全园重新设计与规划。

设计思路主要是模仿南方迷人的自然风景,再现古典诗歌和绘画中的意境。

雍正担任总设计师,皇家画院负责具体规划,样式雷家族则担当建筑营造。

其次,在园子的南部增建正大光明、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

据《圆明园记记载:雍正帝“建设轩墀,分列朝署,俾侍值诸臣有视事之所。

构殿于园之南,御以听政”。

同年8月27日,雍正帝驻跸圆明园,并发布上谕:

“朕在圆明园与在宫中无异,凡应办之事,照常办理。”

从此,圆明园成为清朝统治者经常居住和向全国发号施令的政治中心。

圆明园山起西北,水流东南,与华夏的地形完全契合。

西部的紫碧山房是昆仑山的象征,东部的蓬岛瑶台依偎着东海,皇帝处理朝政和皇室居住的地方,则是圆明园的心脏。

在心脏周边的土地上,分布着各式各样的楼阁宫殿。雍正时期的圆明园,面积增至3000余亩,有28处重要建筑组群。

与庞大而封闭的紫禁城相比,圆明园更为自由与开阔,其中的每一处空间,都是设计的杰作和建筑的精品。

1736年乾隆帝即位时,清朝已经建立近百年。

国家的统一,政权的巩固,特别是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乾隆对圆明园新一轮的扩建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乾隆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购,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但是并没有扩大圆明园的地盘,而是在原有的范围内调整园林景观,并增建若干建筑组群以丰富园景。

乾隆帝对圆明园的扩建,主要是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修建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

至乾隆三十五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这三座园林连成一片,总面积达5200余亩,有风景建筑组群100余处,集殿、堂、楼、阁、馆、轩、榭、亭、廊等。

18世纪中期,当欧洲王室竞相模仿圆明园的时候,乾隆皇帝也以法国凡尔赛宫为原型,在传教士的支持下,在圆明园中建起一座欧式风格的园,称为“西洋楼”。

西

洋楼由谐奇趣、万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方河、线法画等10多个景点组成。

它的建筑形式和造园形式具有欧洲文艺复兴后期的意大利“巴洛克”风格和法国“勒诺特”风格,同时吸收华夏传统砖雕、琉璃饰件和叠石技术,可谓中西结合,美轮美奂。

圆明园是大清帝国的微缩版本,充满了政治象征,也是自然风韵与艺术加工完美结合的典范,更是我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艺术的光辉总结。

乾隆帝在《圆明园后记中曾赞叹该园:

“规模之宏敞,丘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

圆明园在世界园林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东方凡尔赛宫”。

法国传教士王致诚在一封著名的信中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之后写道:

“此地各物,无论在设计和施工方面都极宏伟和美丽。因为我的眼睛从来不曾看到过任何与它相类的东西,因此也就令我特别惊讶。

华夏人在建筑方面所表现的千变万化,复杂多端,我唯有钦佩他们的天才弘富,我们和他们比较起来,我不得不相信,我们是又贫乏又缺少生气。”

在乾隆时期,清朝拥有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粮食产量和工业产值也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

空前富足的年代,造就了空前辉煌的圆明园。

但是到了乾隆后期,清朝逐渐走向衰落。

嘉庆帝即位后,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扩建,使其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至道光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皇帝宁撤万寿山、香山、玉泉山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山庄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对圆明三园的改建与装饰。

到咸丰时,厄运最终降临圆明园。

1860年6月,英法联军攻入大沽炮台,占领天津,又向京城发动了进攻。

9月下旬,清军主力在八里桥战役惨败。咸丰皇帝闻讯,慌忙逃往热河。

10月6日,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守卫大宫门的清军爱国将领任亮带领士兵与英法联军展开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以身殉国。

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后,在园中展开了大肆抢劫,并成立一个专门的“分赃委员会”。

法国司令孟托邦当天给法国外务大臣的函件中写道:

“我已命令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而藏之法国博物院。”

拿着金子,丢掉银子,看到珍珠玛瑙,又把金银丢掉。

一个外国的随军记者曾这样描述当时抢劫的情景:

“在一间屋子里,你可以同时看到几个场景,军官和士兵共同钻在一个箱子里,他们头碰头、手碰手争夺着宝物,现在尊贵的身份已经看不到了,看到的只是彻头彻尾的混乱状态。”

英军撤离之前,装满宝物的大车足足排了有3公里之多。法军的大车足足过了一个多小时。

圆明园经过十多天的抢劫,已经是满目狼藉、凌乱不堪了,但英军司令格兰特和驻华大使额尔金说:

“为了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使大英帝国永远处于华人之上,以焚毁圆明园一法最为可行。”

于是在10月18日,他们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

当天英法联军出动三四千名骑兵在圆明园5200亩的土地上到处纵火。

顿时,圆明园的上空烟云密布、浓烟遮日。

一个英国的随军牧师马卡吉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

“火烧的命令下达后,不久就看见重重烟雾由树木中蜿蜒曲折升腾起来……

一缕缕的烟,聚成一团团的烟,又集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遮天蔽日。

所有庙宇、宫殿、古远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和其中收藏着历代皇家风味和精华的物品,都一起付之一炬,化为灰烬……

这些建筑都足以彰显往日的技术和风格,独一无二,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和它们比拟,你们曾经看过一次,就永远不能重睹,它们消灭无形,人类不能重新建造。”

就这样,一座经营了150多年、综合中西建筑艺术成就、聚集古今艺术珍品和历代图书典籍的世界上少有的壮丽宫殿与园林,在惨遭英法联军大肆抢掠和焚烧后化为乌有。

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后的30多年里,清廷仍将圆明园当成重兵看守的禁苑,并进行了一系列修复工程。

同治、光绪两代皇帝和慈禧太后也常到此巡游。

只是因内忧外患不止,清廷财力捉襟见肘而无力多顾圆明园。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京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

奔西安,京畿秩序大乱,一度处于失控的境地当中。

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公开准许侵略军在北京城内抢劫三天,圆明园再次被毁。

据意大利侵略军的一个军官在日记中供认:

“在我们进攻京城的三四天内,华夏皇宫里大部分可以搬得动的珍奇陈设、贵重物件和名闻全世界的艺术品,都被抢光了。”

毛熊侵略军将领季列威兹,在当时打给沙皇的电报里说:

“各种各样世界罕见的新奇丝织的衣饰,堆得像山一样高;珍贵的皮货和无价的毡子以及皇宫中一切华丽的摆设,都被英国人抢去,堆满了几十间大房子。”

季列威兹抢去了京城皇宫里和民间收藏的无数翡翠、珍珠和玛瑙,之后指挥俄军把搬不动和运不走的东西毁掉、砸掉。

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典籍,也在这次劫难中惨遭破坏……经过这一洗劫,圆明园遭到彻底毁灭。

雪上加霜的是,西郊失去统属的散兵游勇和地痞流氓趁机进入圆明园,洗劫残存的建筑与陈设,园内大量古树也遭到砍伐,有些被作为木炭卖掉,有些被运到当时的木材集市——清河镇堆积起来,这就是所谓的“木劫”。

后来随着清朝的覆灭,圆明园失去了皇家御园“护身符”的身份。

民国时期,在《清室优待条件中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军阀、官僚趁机对园里残存的石料横征暴敛,据为己有:

比如时任京畿卫戍总司令兼

进入20世纪,随着皇家御园身份的改变,圆明园几乎陷入无人管理的地步,农户开始入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并把园内的土和砖作为建筑和生产材料随意拉走,这就是所谓的“土劫”。

至此,曾经的“一代名园”沦为一片废墟。

到了后世,原本圆明园中最不起眼的十二生肖铜首,就成了圆明园的艺术巅峰之作。

而十二铜首就在西洋楼之中,这是乾隆皇帝专为自己颐养天年而建造的园林,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监修,清廷匠师建造。

据《圆明园变迁史探微载:

清乾隆三年,弘历初次驻跸圆明园,命在宫廷画院任职的意大利传教士、画师郎世宁等绘制《圆明园全图。

从乾隆七年开始,便“大动土木,几无宁岁”。

乾隆十二年的一天,乾隆皇帝在圆明园勤政殿里观看法国传教士进献的贡品,其中有路易十四赠送的《法国最漂亮的建筑景观画册。

乾隆帝“见一喷水机之画图,即征教士郎世宁为之解说,且询朝廷中,是否有三数欧人,能作一与此相类似之机……于是大众全注目于神父蒋友仁。彼遂致力于此工作,旋即谒见清帝。”

蒋友仁于乾隆九年来到大清朝,“当其在欧洲,研究物理时,彼曾解释、模仿并模拟各种引水机械,当时从事于此,盖为学术之精研,或冀生活之改进。”

很快,郎世宁就把蒋友仁引荐给了乾隆皇帝。

“清帝大为喜悦,蔼然与彼交谈,极示恩宠之意。”

不久,“水法”模型做成,“彼蒋友仁所呈献之

因此决意建筑一欧式之宫殿,亲自于园中,择定地址,且命教士郎世宁而神父蒋友仁协力合作,绘一结构大略之总图。”

也就是说,乾隆把欧洲建筑风格与华夏情趣结合起来,由郎世宁、蒋友仁设计指导,宫廷匠师建造。

为了早日建成西洋楼,乾隆帝还传下旨意:

“凡彼蒋友仁调遣工人所为之事,均须遵照实行。”

“一切旧制旧规,悉予解除,听予蒋氏自由”。

乾隆不但在物质上给予大力支持,在技术上也提出了很多建议。

施工期间,他多次到现场察看工程进展情况,提出意见。

因“工作之种种,皆属新试,故进行颇为迟缓,直至乾隆十六年秋末,引水机器,及喷水机之

“蒋友仁设计监造之

乾隆见而大悦。长春园中之其他欧式建筑及水法之兴建约始于此时。”

“谐奇趣”水法建成后,乾隆又亲自在长春园中择地,令郎世宁和蒋友仁再添建几处水法,“海晏堂”为其中之一。

“海晏堂”是西洋楼内体积最大的一栋建筑,由正楼和工字蓄水楼组成。

正楼朝西,上下各十一间,楼门左右有叠落式喷水槽,阶下为一大型扇形喷水池。

池正中是一个高约两米的蛤蜊石雕,南北两侧呈“八”字形排列着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南边分别为子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

北边分别为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鸡、亥猪。

每昼夜十二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正午时,十二铜像口中同时喷射泉水。

这些兽首铜像融东西方文化于一身,俗称“水力钟”。

《教士书札记为:

“以十二兽类

分别代表一日十二个时辰,每二小时之内,有一兽,口中涌射喷泉,他兽继之,轮流如此,周而复始。”

乾隆皇帝仔细观赏了这座水法后,龙颜大悦,将它赐名为“海晏堂”。

“海晏”取意“河清海晏,国泰民安”,典出唐郑锡《日中有王字赋:

“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河,即黄河;晏,平静。

“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黄河水流澄清,大海风平浪静。

此语用以比喻天下太平,寓意平和、吉祥。

其实,最初设计这一组喷泉时,郎世宁设计的方案是设置十二座具有西方特色的果体女性雕塑。

模型制作好了之后,呈请乾隆皇帝御览。

乾隆一见,甚是不悦,这果体女性雕塑有悖于华夏人的伦理道德,便勒令重新设计。

郎世宁在宫廷供职多年,对华夏文化颇有研究,于是将果体女性雕塑改为华夏人最为熟悉的十二生肖造型。

即以青铜铸成十二个生肖的头像,然后安放在坐着的人身上,中西合璧。

其头部为写实风格造型,铸工精细,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细微之处,都清晰逼真。

铸造兽首所选用的材料为当时清廷精炼的红铜,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古朴而厚重。

水法用砖石砌成高台,高台上修有贮水池,供应周围喷泉用水。

贮水池周围用锡板包严,防止渗漏,故称“锡海”。

贮水是用“龙尾车”靠机械原理将水位提高的一种水车向上输送至“锡海”,然后再利用地心引力使水经过铜管流向喷泉。

遗憾的是,设计“水法”的蒋友仁于乾隆三十九年十月病逝,宫内未留下此技传人,没有人能够修整、使用“龙尾车”。

每逢皇帝游园,只好劳累小太监汗流浃背提水上楼,当皇帝驾临,再开水闸放水,以造喷泉之景。

待皇帝离去,喷泉就没水了。

后来英法联军侵入京城,圆明园惨遭劫掠焚毁,西洋楼也未能幸免。

据《西方人眼中的圆明园所载《亚乐园先生回忆录一文称:

“十二星兽十二尊生肖兽首铜像的奇怪外形使咸丰的母亲很感兴趣,她便指使人把这些东西拆下来存入国库,于庚申之乱年间1860年失踪。”

以上便是十二铜首的来龙去脉,言归正传,朱传仁得知鼠首在罗赛家中后,心里起了将十二铜首全部收归自己手中的想法。

不过怎么操作,这十二铜首又分别下落何处,他现在也是一头雾水。

“罗赛,不知道你的鼠首是否愿意割爱?”

朱传仁直接道。

“朱先生,我很喜欢华夏文化,恕我不能割爱。”

“在我眼中没什么不能卖的,无非是价格够不够而已。”

“这个.”

这时,康德开口道:

“罗赛,既然朱对铜首感兴趣,那伱回去跟家里商量一个价格,价格合适为什么不卖呢?你家里的实际情况你不清楚吗?”

罗赛有些尴尬,不知道该怎么答话,家里确实不复当年荣光,说白了就是没钱了,既然现在有人愿意出高价买铜首,倒也不失为一个变现的好机会。

但是罗赛刚刚也不是说假话,他当然喜欢华夏文化,在老家的时候他可没少抱着铜首玩。

朱传仁见他还是不肯松口,便道:

“这样吧,我有意将十二铜首全部收藏,你如果能帮我集齐十二铜首,一个铜首我给你5万刀,等集齐以后,你随时随地可以来我家里参观欣赏,如何?”

罗赛终于心动了,果然,这个世界上就没有非卖品,只要给的条件到位,什么都能卖。

不过他还是很谨慎的确认了一番:

“朱先生,请问,这5万刀不包括购买价吧?”

“当然,铜首价格多少是我跟卖家的事情,你只要帮我们撮合见面谈,我就给你5万刀。”

罗赛狠狠握了下拳头:

“行,这事儿我答应了,我现在就写信回家,让他们把鼠首打包送过来,另外,我知道马首在谁手里。”

朱传仁知道自己这个决定作对了,这个罗赛确实有点能耐。

“好,等鼠首到我手中,我

“那就多谢朱先生了”

“呵呵,看在我和康德的关系上面,我是不会坑你的,放手去干吧,你也可以将其当成事业来做。”

刚刚聊天中他就知道,罗赛大学时期学的是雕塑系,本身对于艺术就有着不俗的鉴赏能力,而且极具热忱,这样的人其实也很单纯,满脑子都是艺术,能复杂到哪去。

当晚康德的升职晚宴进行的很顺利,魔都各行各界都有大人物到场,光是礼物就收了数百件,个个儿价值不菲。

这也是为什么老外将魔都称作远东冒险乐园的原因。

其实也还不够准确,用捡钱来形容才更精准。

这一晚上,朱传仁酒没少喝,不过也不用担心赶路的问题,喝醉了自然有人给他扶到10楼休息。

不过他也不会把自己喝醉,对于一个怕死的人来说,让自己失去意识是绝对不可饶恕的事情。

“三少爷,史密斯回来了,急着见您”

“哦?之前不是说要到22年底才回来吗?怎么提前了?”

“我也不知道,三少爷”

“让他来找我吧。”

“是,他就在下面。”

拍了拍李晴的屁股让她先回房,不一会儿,老谭带着史密斯回来。

“亲爱的朱,我可想死你了”

“呵呵,比起我这个人,你应该更想我的钱才是”

“谁说的?亲爱的朱,你可不能污蔑我!”史密斯断然否认

“哈哈,快坐吧,史密斯,看来你这两年的生活不错,看着越来越胖了”

“这倒是真的,华夏美食太好吃了,所有人来这里都会变胖。”

“这话我爱听,那么史密斯,你比之前预计的时间提前这么多回来,原因是什么?”

史密斯面色一肃:

“因为我有一桩大生意要跟你谈”

“哦?”

“你听说过华盛顿公约吗?”

“当然”

朱传仁多聪明,脑子一转就知道史密斯要说什么了。

一战结束后,没有经历战争损伤的丑国和霓虹乘机发威,开启新一轮海军暴兵竞赛。

丑国一改每年慢悠悠只建造2艘战列舰的节奏,一瞬间发力爆发产能,开工了16艘装备16英寸406毫米巨炮的新型巨舰,口径比英国15英寸381毫米大一档。

其中12艘甚至超过4万吨。

霓虹也毫不示弱,勒紧裤腰带,推出了“八八舰队”计划,计划建造:

八艘战列舰+八艘战列巡洋舰;其中12艘装备410毫米主炮,后4艘甚至达到460毫米主炮。

吨位全部超过3万吨甚至4万吨以上。

这是一个疯狂的计划,据测算,要完成这个计划需要每年霓虹财政收入的40%。

而丑国、霓虹这些超四万吨、超406毫米主炮的宏伟造舰计划引发了英国的注意。

英国看到两国如此疯狂的战列舰爆发生产计划后,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决心勒紧裤腰带,死撑也要保住大英帝国最后的荣光。

他们随后推出了4艘16英寸406毫米主炮战列巡洋舰+4艘18英寸457毫米主炮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吨位更是丧心病狂的逼近5万吨。

但这批疯狂计划让刚刚经历完一站的英国财政濒临破产。

最后列强实在受不了这种让国家财政破产的疯狂造舰竞赛。

除了战败的战车和已经不存在的毛熊以外,剩下五大列强相约华盛顿,有话好好说,坐下来慢慢谈判,约定一个海军规模比例,大家谁也别越线。

毕竟恶性造舰竞赛把财政搞破产了对谁都没好处。

大家派人共同成立监督委员会,监督各国“主力舰”总吨位不得超过条约规定上限。

不过条约允许各国“废物利用”把一部分半成品或者即将拆除的主力舰改成航空母舰。

标准排水量小于一万吨,且主炮口径不超过203毫米的战舰不受限制。

刚好压线略低于一万吨203毫米主炮的巡洋舰被称为“条约巡洋舰”。

其实,当时在华盛顿一共签了三大公约,这三大公约可以这么简单的来理解:

《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大家不许恶性海军军备竞赛;

《四国公约——不许恶性竞赛抢岛;

《九国公约——不许恶性竞赛抢华夏;

这人类历史上

史称“海军假日”时代。

条约规定:

凡是标准排水量超过1万吨,或主炮口径超过203毫米的战舰,被称为“主力舰”。

各国禁止建造超过3.5万吨,且主炮口径超过406毫米的战舰。

10年内各国不得建造新的主力舰,10年后要按条约要求缓慢更新。

条约签署后,疯狂烧钱的海军竞赛立刻停歇了下来,大家终于可以松口气休息休息。

但由于霓虹撒泼打滚非要保留2艘410毫米主炮的“长门”级。

作为平衡对等条件,条约也允许丑国再完工2艘406毫米主炮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英国也允许再建造2艘406毫米主炮新战列舰作为补偿。

由于条约十年内不得再开造其他新战列舰,这7艘拥有16英寸(406/410毫米)级最大口径主炮的战列舰被称为“big7”,也就是公认“海军假日”时代最强大的7艘战舰。

但是,没有哪个国家会真的按照公约去执行,或多或少都藏着自己的猫腻。

比如史密斯带来的这个消息:

“亲爱的朱,既然你知道那就太好了,你有没有想法买下一艘战列舰,我指的是正儿八经的战列舰!”

朱传仁眼睛眯起来,刚刚他就想到了,只是史密斯说出口以后,他依然觉得疯狂。

“你最好详细说说,你应该知道这件事牵涉有多大。”

听到朱传仁这么说,史密斯干脆挡不住自己的笑容了,继续道:

“特拉华级战列舰,听说过吗?没听说过也没关系,我可以给你描述一下。”

朱传仁真想白他一眼,作为一名资深军迷,他怎么可能没听过特拉华级呢?

事实上,特拉华级跟华夏还有不浅的缘分。

当年甲午战败后,大清始终以重建海军为念。

光绪末年,虽然提出了规复海军,并制定了初步的计划,但由于财政困难,缺乏兴办的决心,并未落实。

载沣摄政后,毅然决定兴复海军。

在载沣的支持、推动下,大清明确了海军复兴目标,制定了复兴计划,清王朝的海军重建已开始步入轨道。

随着霓虹和老毛子的战争之后,各国国防和海权思想的增强,发展海军也成了必然。

1909年载沣掌权后,不但自任陆海军大元帅,而且同时任命其弟载洵和海军提督萨镇冰为筹办海军大臣,负责设立筹办海军事务处。

年轻气盛的载洵出任后,即宣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发展海军七年规划,计划在整顿各洋旧有各式兵轮的基础上,在

8艘战列舰、20艘装甲巡洋舰,这几乎是霓虹在一九零七年推出的以八艘战列舰和八艘巡洋舰为主导的八八舰队规模的两倍,而且还都是西洋最新式的军舰。

霓虹人再次被大清帝国的富裕给震撼了,这么大的造舰计划,即使霓虹人竭泽而渔把老百姓的口袋都搜干净也做不到。

大清重建海军规划之宏大令霓虹联合舰队惊呼灭顶之灾就在眼前。

霓虹人规划中的八八舰队还是空中的画饼,猴年马月能通过国会的预算案还未可知,更别说建设完工了,下水的日子是在十年之后还是十五年之后?

霓虹人自己心里都没底而七年后清廷就将拥有八艘战列舰和二十艘装甲巡洋舰。

到时候老旧的联合舰队,面对这支最新式的强大舰队,将显得渺小而微不足道。

大清新水师筹备计划仅仅首期经费就是两千万两白银,后续投入将达到骇人听闻的八千万两。

这个巨额订单是全世界所有大型造船厂都无法拒绝的诱惑。

1909年,载洵、萨镇冰等人考察带着队伍环游世界,一路走一路买,大撒金钱的霸气,令所有船厂留下口水。

转了一圈,最终来到了丑国,并进入大名鼎鼎的伯利恒参观。

参观后,便跟伯利恒签下协议,协议内容包括:

帮助清朝建立海军造船厂和新的大炮工厂。

丑国愿意提供2500万两白银

同时允许清朝海军官兵到丑国海军实习,丑国接收的清朝学生,必须与美国学生一起接受相同教育和训练。

合同的签订还附带整套引进丑国的工业体系,从扩充和兴建最基本的冶金、化工、机械、造船、火炮开始,到整个所需要的工业体系和技术的转让。

与此同时,决定斥资2000万两白银,订购以特拉华级为基础的新式战列舰。

但当时的清朝是无法一下子拿出这笔巨资的,只得分多次还请。

特拉华级是丑国在1910年刚刚服役的最新型战舰,排水量22325吨,航速21节,拥有10门双联305毫米主炮,可以搭载933名船员。

然而

虽然后续又订购了怀俄明级,但特拉华级跟华夏的缘分,还是让朱传仁这个军迷有印象的。

在特拉华级建造之前,当年丑国的单艘预算上限600万美元不变的情况下,取消了对海军主力舰施加的16000长吨(16257吨)排水量限制。

于是建造和修理局对建造中的特拉华级战列舰设计进行了大量修改,使得特拉华级这两艘舰成为了丑国海军历史上

首舰特拉华号于1907年11月11日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公司开工,1909年2月6日下水,1910年4月4日服役。

二号舰北达科他州号1907年12月16日在昆西福尔河造船厂建造,1908年11月10日下水,1910年4月11日服役。

按照公约规定,这两艘战舰都应该在科罗拉多级建造完成以后拆除解体。

但朱传仁记得,北达科他州号得到30年代后才在巴尔的摩解体。

但现在,事情也许会出现新的变化!

北达科他州号完全有可能延续特拉华级战舰的荣光,在华夏海域发光发热。

当然,前提是朱传仁点头答应。

但说实话,买客轮、货轮都在

他曾经的设想和计划范围内,但买军舰,还是一艘无畏级战列舰,他做梦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