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科幻小说 > 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 第84章 疫;走(5k

第84章 疫;走(5k

事情还没解决完,更新稳定不了,实在抱歉,只能抽空码字保证基础更新,等解决完再稳定

紧跟着,朱传仁也不问老爹的意见,直接开始分派任务:

“老大,你带人轻点粮仓,把所有的粮食都清点出来,然后做好分配,看看按照最低需求分配的话,够我们全家吃多久。”

传文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也没多问,立马道:

“成,俺这就去。”

“老二,你带上弟兄们,给我把方圆一里地范围封锁了,都带上面巾,尽量不要接触外来人。”

传武放下碗筷:

“好,交给俺,保证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鲜儿、秀儿、红头巾、玉书,你们四个把家里的布都拿出来,制作口罩,知道口罩是什么吧?”

四个女人齐齐摇头,她们哪见过这个。

“伱们先去准备东西,我一会儿去告诉你们怎么做。”

鲜儿最有担当,一口应下。:

“好!”

玉书一脸焦急,正要开口,朱传仁道:

“你别急,我正要说呢,老四,你对镇里熟,辛苦一趟,带些兄弟,套上马车,全力采购物资,粮食、药材,你能想到的,能买多少买多少,另外,去一趟春和盛,把夏掌柜带回来。”

传杰已经长大了,又在楼外楼当掌柜的,历练了这么久,此时的他,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成熟。

“没问题,我这就去!”

“一定注意安全,看着病恹恹的人,一定要远离!”

“我明白,三哥”

随后,他握了下玉书的手:

“放心,我一定将掌柜的带回来。”

天堂对面,总有棚户。

在冰城的歌舞笙箫中,显得格格不入的棚户就是傅家甸。

这里房屋低矮、住宅拥挤,是一个聚集了两万多人的贫民窟。

这样一个地方,春天道路泥泞,夏天苍蝇乱窜,秋天风沙常起,冬天冰柱倒挂。

如果有的选,没人喜欢住在这里。

但傅家甸里聚集了大量修筑铁路的劳工,他们很多都是从灾害不断的关内地区来的,只为了谋条活路。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他们往往数人同居一屋,躺在土坯砌成的炕上。

而在其中,又有很大部分是从齐鲁之地闯关东过来的难民。

他们永远都想不到,跋山涉水来到这里,还没等过上好日子,又有这样一场灾难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

当疫情传到这里,活路成了死路。

那些凝聚着亲情、友情和乡情的暖融融的土炕,成为了疾病传播的温床。

死神在这里伸出了巨大的爪牙,从

如果不能将疫情扑灭,这里也将变成一座“鬼城”。

高烧、吐血、尤其是皮肤黑紫的典型症状,让专业医生和一些受过相关教育的官员们,很快就锁定了这场大型屠杀的元凶——这不就是鼠疫吗,曾经肆虐欧洲大陆的“黑死病”。

然而这个时候,抗生素还未发明,治疗鼠疫没有特效药。

除了把病人送入临时租用的养病院,再给死者一点丧葬费外,并没有太多有效的措施。

甚至连甄别病患的工作人员,也多是临时雇来没有防疫经验的人。

整个防疫过程可以说一团乱,想活着,全看命。

东三省,过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似乎很难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苟且偷生。

不过,得益于朱传仁精准的举措,以及及时才去的狠辣手段,放牛沟这一亩三分地,成了东三省为数不多的净土。

早在病例刚刚在元宝镇出现的时候,朱传仁便在

当然,在他的诉说下,所有人都意识到外面变天了,想活着,就必须团结在朱传仁周围,将放牛沟好好的保护起来,只有这样,大家才安全。

于是,在朱传仁的号召下,老少爷们儿纷纷加入护卫队,将放牛沟牢牢封锁起来,不许进、不许出,直到疫情消灭!

由于刚刚收获了一个丰收年,家家户户都不缺粮食,朱传仁又提前抢购了一批,只要大家不乱来,囤粮足够大家伙安安稳稳的度过疫情。

期间,何太生一家也赶到了放牛沟,元宝镇根本待不住了,死亡人数早已过千,家家户户紧闭房门,如非意外,没有人敢到街上瞎溜达。

张老太爷的封锁政策失败了,消息还是传了出去,元宝镇失守了。

不过没人追究他的责任,上面人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防疫上面,谁管他一个小小的县太爷是怎么想的?

更没有人在乎一个小小的元宝镇得失与否,这意味着镇子上的人只能自生自灭。

长街两侧,挤满了远方赶来的难民,他们生病了,走不动了,就准备在这儿了结自己的一生。

原本宽阔的青石板街,此时橫尸遍地,有的尸体已经发臭却无人理会。

所有人都自

顾不暇,连县衙都没有组织起有效的防护措施,还指望老百姓能做什么?

不夸张的说,元宝镇的空气里都是病毒因子!

没办法,何太生派人到放牛沟送信,请求朱传仁的帮助。

结果那送信的人回去没多久便中招了,不过他用自己的生命,拯救了何太生一家。

朱传仁接到求救信后,原本不想多管闲事的。

但考虑到以后还要用到何太生在漕帮的关系,只好硬着头皮派出兄弟,用两辆经过改装的大型马车,将何太生一家接了出来。

不过安全起见,他把何太生安置在放牛沟山上的猎人小屋中,并且给他们送了吃的喝的。

观察了一个月,确认没问题,才把何太生一家接到大宅来,跟他们一起生活。

何太生见到朱传仁的那一刻,顿时老泪纵横,不停的鞠躬道谢。

他心里明白,见死不救才是正常的事情,毕竟朱传仁不能为了一个外人,牵连自己家人。

可朱传仁还是冒着危险去救他一家老小,就冲这一点,他何太生也得认!

救命之恩,永世难忘!

朱传仁理所应当的接受了何太生的好意,以后能用得上他的地方,肯定不会客气。

就这样,两家人又在朱家大宅里住了半年,上面人虽然慢了一步,但终究还是采取了措施。

听说还诞生了一位姓伍的大英雄,就是他想出了控制疫情的办法。

随着上层开始管控,疫情终于得到缓解。

而在此期间毫无作为的张老太爷,也被革职查办。

但鉴于他毕生都在为绥河做出贡献,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上面人倒也没做的太狠,只是革了他的职位,让他安心在家养老,并未做进一步的惩罚。

至于下一任县太爷是谁,呵呵,皇帝都快坐不下去了,还县太爷呢。

1912年年末,大雪纷飞。

经过一场疫情,元宝镇的人口少了很多,大家似乎还未从创伤中缓过来,走在街上,行人眼中不再有光,一个个蜡黄饥瘦,像行尸走肉一般。

看到这一幕,朱传仁跟朱开山说:

“爹,走吧,元宝镇待不下去了。”

此时,他们身在元宝镇的宝树堂中,爷俩正在探讨事关家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其他人根本插不上话。

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原本朱传仁是想将元宝镇打造成自己的后园,自己先去上海滩闯荡,等那边成功了再把全家接过去享福。

可他忘了鼠疫这件大事,元宝镇经此一疫,再想恢复生机,恐怕得是十年,甚至二十年后。

别人能等得起,他朱传仁等不起。

而且朱家在元宝镇这么多产业呢,如果不及时收手,早晚会被拖累死,所以当断则断,自己必须带着全家一起上路了。

好在这些年朱传仁的努力没有白费,积攒了不菲的身家,足够支撑他们到新的地方重新开始。

只是,对于朱开山他们来说,这个决定没那么容易做。

这不,朱传文忍不住开口了:

“三儿,当年你一句话,带着娘跟咱们哥儿几个闯关东。

是,后来证明你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如果没有你的决定,咱们不可能一家团聚,搞不好得饿死。

但你想过吗?这样的运气不可能一直都有,咱们好不容易有了今天,你说不要就不要了?

放牛沟的地,那可是千亩良田啊,那黑土地随手一掐都是水啊,到了上海滩能有这么好的土地?

再说,你这么大的房子不要了?那么多产业也说不要就不要了?”

朱传仁眯着眼看他:

“你觉得我当初的决定是运气?”

朱传武一把拉下老大:

“你说什么呢?当初三儿可是把利弊都分析清楚了,怎么能是运气?”

一向话不多的传杰也没忍住:

“就是啊大哥,这怎么能是运气呢?三哥如果不是考虑清楚了,他是不会开口的。”

朱传文就说了一句话便被群起围攻,顿时气的涨红脸:

“行行行,俺说不过你们,反正俺不同意,这日子多好啊,眼看着就能更好,不能一点小波折就放弃吧?”

鲜儿经过楼外楼的历练,性格愈发成熟,而且思考问题的方式也跟过去大有不同,推了把传文道:

“你别说话了,听三儿是怎么说的?俺相信他一定有自己的打算。”

秀儿在一旁也跟着劝道:

“是啊大哥,这不是商量呢吗?就像你说的,那么多产业不要,论起来肯定是传仁最舍不得,都是他亲手打下来的。”

朱传文本来就不是太有主见的人,没有主见也就罢了,人还挺轴,真是个矛盾综合体。

不过被这么多人围攻,他的意志也开始动摇,嘀嘀咕咕的说:

“行行,反正都挺老三的,我说什么也没用。”

朱开山站出

来拿主意:

“三儿,你把你的想法都说出来,这么大的事,总得商量着来。”

朱传仁叹了口气:

“如果可以选,我也不愿意放弃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

就像老大说的,千亩良田,以后再想买都没地方买去。

但是眼下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一场疫情,直接把人们的心气儿打没了。

你们不信的话都出门看看,有几个人眼睛里还有光?

这也就罢了,最关键的是,大家都没钱了,没有钱就没有消费能力,我们不管干什么都干不起来。

当然,这可能是一时的,但别忘了这片土地上可不光有我们华夏人,还有老毛子,还有小本子,这帮人能让你安安心心的种地赚钱?

未来的几十年,这个国家势必会发生剧烈震动,我们不得不早做打算。”

朱开山神情愈发凝重,就好像他当年闹义和团之前的表情差不多,他这是要做出重大决定了。

朱家其他人也被朱传仁说的心思沉重,一个个默不作声。

这时,传武开口了:

“我不管别人,反正三儿你去哪我就去哪!”

“我也是!”传杰紧跟着说。

传文没好气的怼了他一句:

“别跟着胡闹了。”

“谁胡闹了?大哥,我就觉得跟着三哥有饭吃,而且跟着三哥走,生活才有乐趣。”

玉书吐了下舌头,臊红着脸说:

“虽然我还没正式过门,但传杰去哪我就去哪,而且我也觉得跟着三哥一起很有意思。”

众人都被她大胆又可爱的发言逗笑了。

魏春芳满脸慈爱的说:

“瞧瞧玉书这觉悟!”

转过头对朱开山说:

“他爹,听三儿的吧,当年他带着俺们娘几个闯关东,从那时起俺就知道,三儿未来是有大出息的,咱们不能拖他的后腿。”

朱开山挤出个笑容:

“我倒不是担心别的,主要是咱这一家老小一起上路,路上要是有个闪失”

朱传仁笑了笑:

“爹,您忘了咱还有护卫队的弟兄们呢,何帮主、夏掌柜到时也会跟咱们一起走,这么多人一起行动,还怕出事儿?”

顿了下,朱传仁收敛笑容:

“而且要走就得尽快,我总感觉一场巨大的动乱要开始了,到那时再想走可就麻烦了!”

朱开山怔了下,狠狠嘬了口旱烟,咬着牙说:

“那就走!他娘的,你爹我还没老呢,再拼一把就是!”

传武豪气大笑:

“这才是俺认识的爹,这就对了,比起以前,咱们现在有人有钱,随便做点什么都不愁吃喝。”

“是啊,爹,娘,再怎么也不会比当年闯关东的结果差!”传杰跟着说。

“行,既然你们兄弟几个都有这份儿心,那咱们老朱家就再拼一把,齐心协力,再难的关口也能闯过去。”

随即,他看向朱传仁:

“三儿,你说吧,接下来怎么办!”

见大家伙终于拿定注意,朱传仁总算松了口气,定了定心神,开口道:

“我的想法是分成三部分,老二,你带50个人,全副武装,押送咱们几家人的细软、财物走旱路,我把孔老二派给你,有事你们商量着来,他脑子活,多听他的意见!”

传武一听,急忙道:

“那你们呢?没有护卫队的兄弟不安全啊,要不给我30人就够,我保证人在物在!”

朱传仁一挥手打断他:

“说什么呢?记着,无论到了任何时候,人永远比钱更重要!

真遇上大麻烦,决不可硬来,先保命,活着到上海滩是你最重要的任务!

相信我,只要给我时间,你丢多少钱,我都能翻倍赚回来。”

听到朱传仁这么说,朱开山和魏春芳都是老怀安慰:

“老二,听三儿的,他说的对!”

“诶!俺知道了,不过你们放心,我该拼命的时候绝不怂!”

老二的脾气跟朱开山如出一辙,他决定的事儿,谁说也没用。

朱传仁无奈摇了摇头,继续道:

“爹,您带着娘还有家中女眷,伙计,带着30个护卫队的兄弟,乘坐满铁的火车南下,到榈顺坐客船去上海滩。

路上尽量不要露富,尽可能低调,安安全全抵达上海滩,跟老谭汇合,我已经传信给他,他会做好迎接工作!”

朱开山不禁道:

“你不跟我们一起走?”

朱传仁摇了摇头:

“我跟何帮主、夏掌柜最后走,各家的产业太多了,不能荒废在这边不管,得处理好才能行动,需要时间!”

顿了下,他跟着道:

“不过爹您放心,我们处理好这一切,就坐漕帮的船南下,直接到上海滩跟你们汇合!”

朱开山犹豫了一会儿,没再开口,既然朱传仁都想好了,那就按她的安排行事即可。

见众人都没有意见,朱传仁看向秀儿:

“秀儿,你一会儿回趟家,问问你爹娘要不要跟我们一起走,如果不走的话,我把咱家的地交给他代管!”

秀儿愣了下,点点头说:

“好,俺挺希望爹娘跟俺一起走的。”

“也别强求,他们都是老庄户,舍不得离开田地。”

朱传仁提前给她打了预防针,免得最后失望。

“俺知道,反正传武哥去哪俺去哪。”

朱传仁又看向鲜儿:

“你爹娘还没原谅你?”

鲜儿神色黯然,这么多年了,他写了无数封信回去,得到的却只有一封回信,信中也只有一句话——让她永远别回来。

“没有,俺觉得他们应该不会让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