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科幻小说 > 诸天:从镇压白景琦开始 > 第184章 人世间的温暖与周秉昆的成功

第184章 人世间的温暖与周秉昆的成功

1985年3月中旬,鲁主任风尘仆仆的和蔡晓光来到了周秉昆的木材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厂子门口的一个巨大伟人全身像木雕,威风凛凛的矗立在工厂门后。

“好家伙,你这小舅子干的干大事业啊!”鲁主任惊讶道。

蔡晓光也是才知道周秉昆搞出了这么大的动作,就这份做工和手艺,任谁从这过也要看两眼,这份曝光效应可算是被他玩明白了。

事实上这也正是周秉昆所想要达到的结果,在这个年代,人们对于一些光怪陆离的现象以及艺术形式,接受能力还比较低,因此他的木制品生产线还是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符合这個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还有什么能比伟人们的雕塑。更受人尊敬热爱的呢?

除了伫立在大门口的那个巨型雕塑外,一批小型的木雕产品也已经在国营商店开始出售,获得了本地市场的一致好评。

政府部门也大量采购,作为荣誉颁发的载体,为木材厂提供了一笔很大的订单收入。

除了这一类的店铺外,周秉昆还发动东阳和曲阜的老匠人,以劳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时间场景作为艺术创作来源,用木雕的形式真实加以再现,士农工三个行业的优秀代表,被制作成精美的手工木雕,成为了广受欢迎的系列产品。

不过手工产品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产能难以上调,生产效率过低,也就是老话中说的慢工出细活儿。

对于这个问题,周秉昆也已经开始着手解决。

就在蔡晓光忙着组队拍电视剧的时候,他老婆周蓉已经在春节后出国了,去法国和意大利,进行为期一年半的海外游学活动。

周秉昆拜托她帮忙走访,引进西方先进的工业生产线,以求在传统手工生产之外,再引进一条工业生产线,提高木质品的产量,真正将其作为木材厂创收的重要财源。

事情进行的还算顺利,周蓉已经帮忙联系了意大利一家木制工艺厂的关系,提出了合作意向,对方答应派人来华考察,如果符合条件,便可以正式开展后续合作。

这就得等了,周秉昆看着郑大虎,正一心一意的和曲阜一位名叫孔胜达的老匠人学着刻木雕,心里不禁有些欣慰。

谁说智力障碍患者就找不到自己美好世界呢,只要方向对了,他们也可以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就在这时,门卫打来电话说他姐夫和一个男人前来拜访。

周秉昆好奇的叫门卫放行,在办公室接见了蔡晓光和另一位客人。

“秉昆啊,你的剧本太让人惊讶了,这是我们单位的鲁主任,这次是特意来和你咨询剧本事宜的!”

周秉昆惊讶的站起身,他的深层记忆里,可是看过不少这位大导演的作品的,没想到这么一位大人物竟然活生生的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鲁主任好,劳您大驾跑这一趟,晚辈实在惶恐之至!”

鲁主任客气道:“景善先生的剧本创作,实在是臻于至善,我们单位看了小蔡交上来的剧本,都非常震惊与你的艺术成就,却是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年轻。”

这面子可给的足够大了,要知道眼前这位可是这个时代电视剧行业坐头把交椅的人物了,就连自己文抄的这部剧本最早也是由人家完成的。

这相当于是在剧本原主人的面前上蹿下跳啊,要是不产生点共鸣,那可没处说理去了。

“不过,景善先生,我听说你要把拍摄场地选在吉春市你的这家工厂,可以这个要求吗?”

周秉昆道:“确实如此,我在创作剧本的时候就是从这两家工厂获得的灵感,我想他们走上银幕也应该从这个一切的原点出发。”

说着,周秉昆从身后的储物柜子里面拿出一个精美的礼盒,里面是一群栩栩如生的木雕人物。

“我们工厂可以全额出资,保证从资金上确保这部剧的拍摄不受干扰,且可以不参加后续的收入分配!”

鲁主任看着那一盒子木雕,不由得有些疑惑,不参与分红,这人到底图什么:“你想获得什么?”

“声誉,和利益!”周秉昆掷地有声,“我希望您能独家授权给我厂生产周边产品的资格,去年刚刚出台专利法,不瞒您说,我厂生产的木雕技术,已经申请了专利!

如果您能允许,那么这款专利,将加上“渴望”两个字!”

“不得不说,你是个有意思的年轻人,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你可能也会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

鲁主任随口点评着,“但我更希望你能在剧本创作这一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那样的话几十上百年后的人们还能记住你的名字,我想这样要比物质财富积累的重要性提高几个层次吧!”

周秉昆微笑道:“感谢您的认可。那么我们现在可以说合作愉快了吗?”

“荣幸之至!”鲁主任最终拍板。

周秉昆顿时露出了神秘的笑容,现在的人们啊,你们对周边产品和文创的概念,简直是一无所知啊。

此刻他已听到了金钱哗哗落袋的声音……

鲁主任回京后,立马抢过了蔡晓光的筹备权力,不过好歹还是给他留了一个位置。

这么好的剧本,蔡晓光又是首次主持拍摄,难免被人质疑难以挑的起大梁,因此在鲁主任的建议之下,他还请了一位专业人士,赵导。

这个时候的赵导主业还是演员,去年刚拍了一部四世同堂,无论是演技还是导演艺术,都尚处于比较青涩的阶段。

对于鲁主任和蔡晓光的倾情相邀,一开始他表示出了极力的拒绝,但是这种拒绝在看到了《渴望》的剧本之后,这种态度立马就化为了虚无,欣然答允下来。

哎妈呀,真香……

那一刻,他感觉到这或许是命运车轮开始转动的迹象,这部剧一定会给世人一个极大的震撼。

不过对于为什么要放在吉春市来拍摄,他有些异议,经过蔡晓光的一番解释,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

赵导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做了决定之后立马和原单位提出来申请,并且发动关系寻找演员。

鲁主任老成持重,他看人和选角的能力非常高超,按照剧本描述的角色特点与性格,很快就锁定了演员阵容。

让周秉昆惊讶的是,除了王沪生换成了濮老师外,其他的主创人员竟然和历史上的如出一辙。

这还真是历史的惯性使然啊!但是侧面也说明这部剧的艺术成就至少不会低于历史上的水平,至于会不会变得更高,那就不得而知,拭目以待了。

6月份,《渴望》剧组几百号人,浩浩荡荡的赶到了吉春市,周秉昆早就和有关部门打好了招呼,将他们的食宿条件都按照规格安排的妥妥当当。

他还找来肖国庆,让他亲自负责陪同接洽剧组,为剧组的拍摄工作一路开绿灯,务必保证拍摄工作的顺利展开。

肖国庆经过这几年的锻炼,业务能力已经比较强了,这么简单的工作他还是能够胜任的。

对于发小要在工厂拍电视剧的事,他虽然看不懂背后的含义,但是在执行上去毫不亏欠,一板一眼的履行着自己的义务。

蔡晓光意气风发,终于实现了艺术梦想,就连老婆身在异国他乡的离别之情也被冲淡,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拍摄制作之中。

这天,蔡导的妹子蔡乐乐忍不住大夏天的炎热,家里待不住,就跑来哥哥的剧组探班。赶巧了蔡晓光带人出去拍外景,摄影棚里头是赵导子啊主持。

这天正好赶上赵导导演一出工厂生产的戏码,原定的女演员忽然出了车祸,倒霉催的断了腿,眼瞅着没法子继续拍摄了。好在拍的还不多,换人还来得及。

哦这批演员都是从京城招的,眼下再去京城找人,来来回回的往返折腾,未免就会大大的耽搁拍摄进度。

赵导正发愁呢,这个角色虽然不是主角,但是也是配角里比较重要的一个角色,贯穿了主角团的始终,主打的就是一个陪伴,这可作了难了。

蔡乐乐笑呵呵的跑进来,一下就撞在了赵导的眼睛上,好家伙,送上门来了。

“你你你,说的就是你,过来一下,穿上这身衣服,试镜一下!”

蔡乐乐稀里糊涂的被抓了壮丁,好在她当了多年的文艺兵,对此也毫不陌生,大大方方的穿了衣服站在摄像机前。

这段戏的台词比较少,也就两分钟的话,蔡乐乐简单记忆了一下,便赶鸭子上架,一板一眼的说起了台词。

虽然已经脱离本行有几年的时间了,但是底子毕竟还在,发挥的还算稳定。

赵导非常满意,主要也是一时之间没有什么太好的选择,当场便拍板决定让蔡乐乐继续饰演这个角色。

等蔡晓光回来的时候都已经尘埃落定,戏也拍了不少,搞得他一头雾水,只能苦笑。

好在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蔡乐乐本人也很高兴。虽说在饭店当领班也很潇洒,但毕竟有点配不上她的本事。

随着拍摄进度的加快,时间也很快流逝起来。

随着涂志强的扩张,1985年年中的时候,江辽省的家具市场基本上已经被共乐家具厂占据,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盈利二十万元。

周秉昆摇身一变,成为了江辽省第一批万元户里最璀璨的那颗星辰。

曹德宝和乔春燕后悔莫及,看着肖国庆和孙赶超跟着周秉昆吃香的喝辣的,他俩的内心无比纠结和痛恨自己。

当初要是不作妖,少说两句难听的话,事情也不至于变成这样,周秉昆虽然表面上对他们没有什么意见,但是事实如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朋友关系早就烟消云散了,一去不肯回。

周秉昆却对这两个人毫不在乎,熟知剧情的他,对这两个人的了解再多不过了,完全就是两个自私自利的小人。

7月份的时候,郑光明复读了一年后,成功参加了高考,考取了一个不俗的成绩。

这孩子挺倒霉的,周秉昆和郑娟下乡那几年,他虽然也上学了,但是那时候学校根本就不教什么具体的学习内容。

只有上午上课,下午基本上就是劳动,所以虽然学业比较优秀,但是对于应付高考来说比较困难。

后续升入初中和高中,就有点跟不上,虽然聪明肯吃苦,但是高中毕业的时候高考还没恢复,蹉跎了两年,第一次高考不出意外的失利了。

今年,这孩子卷土重来,结果终于让自己和家人满意了。

悲伤的事情也在悄然发生,郑母在儿子领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当天晚上,无疾而终,含笑而逝。

郑娟对母亲的逝世伤心异常,从单位请了一周的假期,专门料理丧事。

周志刚和周母对于老亲家母的去世,也颇有兔死狐悲之感,毕竟他们也不年轻了。

多年的相处,让周母对郑母的死十分不舍,三个儿女亲家里,也就老儿子的岳母最和他们谈得来。

周秉义的岳母和周家的往来很少,自打几年前见过的那一面以后,后边就再也没有见面。

没有谁瞧不起谁的恶俗故事,周家人在周秉昆的努力下,也不需要求她金月姬什么事情,只不过就是天然的经历和价值观不同而已。

强扭的瓜也不甜,只要两家没有成为仇人,周秉昆也不愿意在里面胡乱斡旋,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没有必要去做。

虽然他和金月姬的关系还不错,但那并不代表着金老太太,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亲家。

人世间的事情总会有遗憾和别离,哪怕是穿越者周秉昆也无法逆转,好在郑母这次的去世,并没有剧情中那种痛苦挣扎和对亲人的不舍之情。

世界上的万千之众,安安稳稳的活过一世,并且最后还能够无疾而终,只怕也是一种福气吧。

料理好了岳母的丧事,周秉昆和郑娟又回到了生活节奏之中,只不过郑娟对周志刚和周母更加孝顺了。

她已经明白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的深奥含义。

郑娟这个儿媳妇,在外人看来反而更像是周家的女儿,而不是娶进门的儿媳妇。

周秉昆忙于工作,幸好有了郑娟这样的一个媳妇儿,家中二老有人奉养,儿子有人养育成才,何其的幸运啊!

人到中年,上有父母高堂,下有儿女绕膝,身边是贤内助的老婆,朋友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林林总总的生活碎片,让周秉昆漂泊的灵魂终于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无比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