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科幻小说 > 诸天:从镇压白景琦开始 > 第164章 回城契机,拜访金月姬

第164章 回城契机,拜访金月姬

周母没有受到人渣诗人女婿的刺激,自然也没有卧床不起成为植物人,今年春节还去了北大荒,陪大儿子、儿媳妇过了个春节。

周秉义已经升到了当地教育口的处长,分了两间平房,虽然没有暖气,但是好在空间大,正好孝敬老娘。

正月里的时候,周母从北大荒高高兴兴的回来,逢人便夸自己大儿子出息,大孙女也可爱,惹得春燕妈一阵羡慕。

世事变幻,如同白云苍狗。

人世间的变化,在身处其中的人心中,早已成为了数千年来前所未有的大巨变,满天乌云散尽,光明从云朵之后慢慢露出笑颜。

1977年元旦,举国欢庆的时候,周秉昆和妻子郑娟请假回家,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父亲周志刚。

周志刚明显呈现出了老态,即使是仍旧毫不服输,但是在其鬓角也不知不觉出现了好几根华发。

对于郑娟这个小儿媳妇,周志刚极为满意。

周秉义在去年的时候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個孩子,是个可爱的小丫头,取名叫做周北北,纪念其父母在北大荒结成姻缘的意思,目前在周家第三代中序齿排第二。

周聪这小子生日稍晚点,是周家的小老三,周蓉生的二胎,他的小外孙女蔡欢声,小名叫霜霜的则是老四,正好生于霜降而得名。

周志刚好几年才能回来一次,因此至今也没把孙辈见全,此刻见到了周家真正的大孙子周聪,喜爱的灰白胡子都直颤巍。

眼下的形势变化非常快,周秉昆也是闻风而动,大规模的返乡潮还要一年才能开始,但是蛰伏多年的他已经不甘寂寞。

城里的样子没有太大变化,光字片却越发破旧,成为了共乐区里有名的脏街,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却也掩盖不住居于其中的人心思变。

朋友们时隔多年再度相会,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一家国营餐馆里,曾经的老友们团团围坐,面相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所变化,热情却依然如同往昔。新来的朋友也列坐其中,不见一丝的生涩。

曹德宝和乔春燕这两个王八看绿豆的,最后不负众望的走到了一起,一个是多年的市标兵模范人物,一个已经混成了酱油厂的途安织布副书记,儿子都满炕爬了。

孙赶超和肖国庆也分别和于虹、吴倩结了婚,一个得了个儿子叫孙奎,一个得了个女儿叫肖莉莉。肖国庆没儿子,观念很保守,顶着经济压力还准备继续再生呢。

周秉昆说想生就抓紧,过两年想生也生不了了,肖国庆夫妇不解,秉昆却神秘一笑,不做解释。

于虹因为一些不能说的原因,主动从美术厂辞职,不再做麦秸画,现在成了乔春燕的女徒弟,也跟着学修脚,简直按摩(绿色)。

木材厂和酱油厂还是老样子,新来了几位好朋友,分别是唐向阳、龚斌和常进步,吕川却因为以前还不为人知的烈属身份在七四年的时候被推荐上了大学,如今已经在京城了。

吕川这小子上了大学后,明显和众多老朋友的关系疏远了,刚开始的时候还和众人联系密切,将京城里的各种动向转告给诸人,却被敏感的乔春燕给制止了,一把火把他写来的那些能要人老命的信全部付之一炬。

打那之后,吕川几乎和兄弟们断了联系。

“向阳、斌子、进步,咱们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既然我兄弟把你们当兄弟,那就肯定没毛病啊!

今天通过德宝,认识了几位好朋友,这是大好事,来来来,咱们四个作为新朋友第一次见面,我看应该好好喝一个,干杯!”

唐向阳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孩子,自有自己的傲气,但是在认同了朋友后,也十分坦诚,喝起酒来毫不犹豫,酒到杯干。

常进步是个残疾人,只聋不哑,说话费劲,只能靠写字交流,但是喝起酒来也不逊色他人。

只有龚斌,一副怕人的模样,周秉昆明白,这小子因为他叔叔龚维则前年散布错误言论则被免职的事情吓破了胆子。

眼下能出来,也是因为龚维则不仅无罪释放,还原地提拔成了共乐区的所长有关。

说说笑笑的,一顿饭吃完了,时逢元旦佳节,饭店里客人很多,拥挤的模样让久居乡下的周秉昆一时间难以适应。

酒足饭饱,他们决定乘着这份情谊还未散去的功夫,一股脑把事情都办了,干脆去拜访曲秀贞老太太。

在周秉昆的提醒下,众人买了一些礼物,浩浩荡荡的赶到了曲秀贞的干部大院门外。

这几年,曲秀贞因为没有剧情里周秉昆带头的捣乱,在酱油厂的工作开展的很不错,夜校也办了起来,生产条件大为改善。

去年,曲秀贞被调到了制糖厂,家里老马也被原地起复,官复原职,又成了显赫门庭。

不过得知曾经的工人晚辈们来看望自己,曲秀贞还是交代门卫好生放进来,亲自招待他们。

周秉昆不在的几年里,也一直和这位可敬的老太太保持着书信联系,把老人家当成了组织,每每在书信里汇报自己的言行进步情况,因此可以说并未因为距离而变得生疏。

曲秀贞非常高兴,看到青年人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她由衷的感到高兴,顺便问起了众人功课的复习情况。

几人里,也就只有唐向阳比较重视,家学渊源,老爹老妈都是搞教育的,再加上自己本身的底子够厚,所以很有希望能考上大学。

至于再看其他的人嘛,那就不用说了,一个个被工作和家庭牵绊的抽不开身。甭说让他们学习了,平时下班了在家里压根连个翻身的功夫都没有。

看着几人愧疚的眼神,老太太多精明的一个人啊,顿时啥都明白了。

最后,她只能把期待的殷切目光看向了在后面坐着的周秉昆。

“秉昆啊,你的功课还好吧?”

上次写信已经是半年前的事了,周秉昆补充汇报道:“是这样,我和我媳妇一直都在复习,今年听说了大好消息,咱俩的动力更足了,我觉得国家很快就要恢复高考,咱们年轻人的机遇来了!”

曲秀贞高兴的拍着大腿,“好哇好哇,你能这么多年一直不忘初心使命,我和老马都很高兴,啥时候有机会把你们的媳妇也带来,叫我老太太瞧瞧!”

众人都应下了,约定过年的时候带着家眷一起来陪她过年。

曲秀贞的儿子不在本地,常年在盛海工作,因为小时候两口子忙于事业,没法子养育他,长大了以后便和家里关系十分紧张。

娶了媳妇参加工作后,更是总也不爱回家,多少年来的春节都是老两口子自己过,十分清冷。

眼下她家虽然门庭若市,但又能有多少像这群小工友一样心思简单纯洁的呢!

众人正在聊天的时候,结束了一天工作的马副院长回家了,一看这么多年轻人在家里,也很高兴,寒暄了一番后把周秉昆单独叫到了书房。

“秉昆啊,夏天时候你写信过来,我就想让老曲和你说了,你有文化有学识,书信往来的我一看文采也足够,老是窝在农村太屈才了啊!”

周秉昆笑着谦虚了两句,想知道对方葫芦里卖什么药。

“是这样啊,上面呢有意启用我担任省里的宣传工作,我很看好你,你愿不愿意来帮帮忙呢?”

周秉昆心中一动,忙道:“马叔,可我现在和媳妇都下着乡呢啊!”

马守常呵呵道:“那有什么的,我估计啊你们这些知青在农村待不长了,说不定啥时候就要返城了,不过是早晚的事儿而已,我按照招工的手续办,连你媳妇一起招回来就是了!”

这真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啊!不枉费自己连年书信,再加上大量的山货礼物维持关系。

当然了,也还是自己有那份本事在,否则一切都别谈了。

老马这个人,原则性是十分强的,即使是在最艰苦的时候,也能够坚守原则,宁愿被收拾的那么惨也毫不动摇,对周秉昆这个年轻人,可以说是三分报答救命之恩,七分的惜才爱才。

“马叔,您器重我,可我也得说话,这返城可是大事,不知道上头有没有及时准备应对措施啊?”

马守常眼神犀利起来,“你且详细说说!”

“就拿我邻居老乔家说吧,他家三个孩子,老大老二下乡嫁了知青,就留了个老疙瘩在家,要是大规模返城的话,去的时候两个人,回来的时候可就不知道几口了,反正她家肯定住不下。”

“这还是住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就业啊,这么多人涌进来,上哪安排工作去,没了工作在社会上瞎混,只怕是……”

马守常欣慰的看着这个胸有韬略的年轻人,道:“秉昆啊,你真的不考虑和你哥一样走仕途吗?这么有见地的话,我可是很少从你这样的青年人嘴里听到!”

周秉昆早在信里就说过自己的志向,周家三个人,老大周秉义注定从政,老二周蓉喜欢教育,他周秉昆老三不能选择那两条路。

至于他要走什么路线,他心里有数,不过却并未和人说过。

“马叔,这么多年下来,我是知道自己没有那个敏感度的,还是让我哥去做吧!”

马守常这才作罢,略带遗憾的道:“既然是我负责的是宣传工作,那就得办出特色来,我准备重启之前停摆的大量报刊读物,好好的给咱们这新时代宣传宣传!

秉昆啊,你的文笔我比谁都了解,怎么样,你有没有信心办好这事?”

周秉昆还能说什么,只好表态:“马叔,您放心,这是重要任务,莪肯定一万个认真,一点不给您丢脸!”

马守常乐了,好小子,他岁数不小了,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敢想敢干的好青年。

多少年了,颟顸无能之辈窃居位子,尽搞些乌烟瘴气的鸟事,这才是大有所作为的时代啊!

老马唏嘘着和周秉昆聊了些细节,末了还提了句他大哥周秉义岳父的事。

“您是说,我大哥的老泰山没挺过去?”

“可不嘛,真是可惜了,本来是说没那么严重的,可是后来忽然跑出来一个举报的,最后证明有些事情他牵扯的太深了。

他那个刚正不阿的性子,这样的事情也难以避免啊!”

周秉昆想了想,这应该是原著小说的剧情,如果是剧版的话,老郝同志可是重新出山,干了几年后才因病去世的。

可怜了大嫂郝冬梅了,不知道是否得知了这个消息,估计要伤心好久。

“他家的老金大姐,如今已经落实政策了,就住在前头院子里,你一会儿走的时候可以去替你大哥拜会一下!”

外头的热闹也差不多了,周秉昆便提出告辞,办手续的事情大概在一周后,他只需要再前往一次马家堡子,就可以提前回城了。

众人礼貌的告别了老两口,纷纷离去,周秉昆却没有随大流,而是一路询问,找到了周秉义岳母居住的房子。

敲了敲门,一个佣人模样的中年妇女走出来开了门,见到周秉昆年轻俊朗、气质不俗的模样,目光中带着一丝疑惑。

“您是哪位?”

周秉昆礼貌道:“您好,请问这是金月姬女士的家吗,我是她女婿的弟弟,特意前来拜访。”

说着将手上从马家顺来的礼物递了过去,那妇人客气的接了过去,说了声稍等,转身便进了屋。没一会儿就出来,接周秉昆进去。

屋子里的装饰很是华丽,以前不知道住着哪位显贵人家,只不过当下看起来,在华丽的外表下还渗透着一股子凄清之感。

金月姬坐在一台轮椅上,并不要人帮忙,自己操作着轮椅滚动过来。

“你是周家的孩子吧?”

金月姬的面相一看就是那种非常刚强的女性,老资历的她,多少年来经历了不知道多少风霜雨雪,早就练就了她稳如泰山的气质。

“您好,我是周家的老二,周秉昆,秉义是我大哥!”

周秉昆站起身,主动帮忙将轮椅推到沙发前,刚想搀扶,就见金月姬自己站了起来,坐在了沙发上。

“……”

“看什么,我是老了,但不瘸!”金月姬看着吃惊的年轻人,有些好笑道。

“啊,老人家,是我唐突了!”周秉昆没想到老人家如此乐观。

“我女儿给我来过信了,说了她和你哥哥的事情,我很满意也很感谢你们周家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人才,如果我家老郝还在的话,态度也是一样的!”

周秉昆急忙谦逊的表示感谢,说了一些周家人的近况,又慰问了一下金月姬,得知对方已经落实政策,挂了一个顾问的荣誉称号,目前在家荣养,并不需要上班。

多年的风霜侵袭了老人家的身体,但是丝毫没有击溃她的意志。看得出,金月姬还是一个对国家和未来充满希望的人。

剧情里,郝冬梅夹在周家和自己家之间,两家人作为亲家却一直都没有见面。

这里头固然有周秉义的问题,但更多的则是两个家庭之间的巨大差距。处在社会底层的周家,和一个官宦人家,到底是间隔着太大的差距,鸿沟不可避免。

周秉昆自然不会再让这种情况再发生,除了自立自强之外,还要提前在金月姬这里打下一根钉子,牢牢的锚定对方,以便未来产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