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科幻小说 > 诸天:从镇压白景琦开始 > 第133章 奏调人才

第133章 奏调人才

奕?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自从无缘皇位后,他可从没这么认真的看过书。

马车在奕?的催促下,很快就到了宫城,通报后三人见到了皇帝。

咸丰本来正在睡午觉,结果被安德海强行叫了起来,刚想发散一些困龙的起床气,安德海就跪下请罪说明缘由,弄得咸丰没脾气。

一脑门子官司的咸丰不情不愿的召见了商部冤种三人组。奕?拿出了那本书册,咸丰惺忪睡眼朦胧,看了几页就睁大了。

良久,年轻皇帝读完了这本本不该出现在这个年代的洋务纲领,死死的盯着奕?和乔致庸。

后悔啊,这么大的事情,自己竟然交给了老六来做?这个乔致庸有了条陈居然不献给朕先看,但凡先看了这個,这里面能有老六什么事!

这不是背黑锅,事情只要做成了,很可能就是我大清咸丰中兴的最佳良机!

咸丰心里开始骂兰贵人了,圣旨都下了,乔致庸拿出这么个重磅炸弹,金口玉言的再收回旨意是不是不太好?

“朕怎么就走到这条绝路上来了!”

罢了罢了,老六虽然自诩聪明,但是他玩不过朕,就算给你了名望,我大清也没有藩王继统的先例,这白日梦他趁早别做。

这次的差事交给他做,旗人选用都由朕自己来,以后一旦有了成绩就挑个错儿给他调到军机处,让他坏坏先例,收拾他还不是轻松自如。

罢了罢了,朕还是得节制,多活几年,熬死这个老六!不过,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要快点生出儿子。

老六再有能力,以后也得跪在朕的儿子脚下喊主子爷。

“六弟,胡师傅,乔致庸这条陈朕看了,着实有石破天惊之意,仓促行之恐怕朝野震荡,朕看不如分步骤行之吧!”咸丰心头念头百转,最后还是放了权。

老六赶紧奉承:“皇上圣明,臣弟也是这个想法,不如就让乔大人说说该当如何具体筹措吧!”

乔致庸轻咳一声肃然道:“皇上,王爷,微臣所奏,确属多年谋划,当可分数十年之远图,所能一一实行,我大清必然能够中兴,重现康乾盛世!

当务之急,一是要筹措军费,二是要编练中枢强军,迅速扫平长毛之乱,早一日平定大乱,也能减少这场大乱给国家造成的人力物力损失。”

咸丰点点头,这还算中肯之言,这场大乱简直就是给他安排的,已经成了他的心魔了,便示意乔致庸继续说。

“厘金征收与户部捐官之策,可以继续实行;商部可招揽商贾,捐资报国,实任其职,为国家疏通商路,数年之内便可为国库增收数百万。

此外,臣建议即刻自开商埠,商部之下开设三口通商大臣衙门,开设中外贸易,筹备海关,自征关税,此一可防备西人侵夺,二可收巨额关税。编练八旗绿营新军,整饬武备,届时一旦成军,区区洪杨之乱,弹指之间可平矣!”

咸丰心中有数,这个乔致庸果然忠心,不愧是我大清的天子门生,这时候还想着旗人,真是忠烈!

乔致庸心中想的却是,就旗人那个德行,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但凡能练成,就给你送到太平军那边的血肉磨盘磨一磨,迟早给你精华都磨光了!

“乔爱卿所言有条有理,六弟以为如何?”

奕?离席而起,满脸动容,伏地奏道:“我大清有圣君在上,又有忠臣誓死效力,真乃我圣朝之福!”

胡沅浦也跪下了,乔致庸尴尬的随后跟进。

咸丰志得意满,“既然如此,朕给你们便宜之权,即刻六弟便可试行之,一月之内,朕要见到成效!”

奕?领旨奉行,带着二人组又回了恭亲王府,奕?志得意满,壮志充盈心间,立即开始着手布置工作。

商部办公衙署就定在恭亲王府,从王府中划出一片单独院落,将整个后罩楼,曾经和珅的藏宝楼整个划出来,在锡晋斋处另开一门,以供进出,可谓是大出血了。

乔致庸顺便奏调了几个人,分列如下。

现在安徽办团练的李鸿章;

现任翰林院编修的道光年间进士、林公之婿沈葆桢;

壬子恩科中举,现任翰林院编修的李鸿藻;

反对行钞法的户部侍郎王茂荫;

现在江南大营里以供驱策的冯子材;

现在江南办团练防备太平军的冯桂芬;

现任惠潮嘉道李璋煜幕僚的丁日昌;

此外,还有一些年轻人,如去年刚刚高中顺天府乡试,16岁的年轻举人张之洞、湘南廪生刘坤一、刚被革职的顺天府尹翁心存之子,今年会试名落孙山,后捐官刑部江西司行走的翁同龢等诸人。

最后两位目前没有什么名气,现在盛海墨海书馆帮着英国人麦都思翻译圣经的王瀚,也就是后来给太平军上书被通缉改名的王韬。

还有一个在港岛巡理厅任翻译的唐廷枢,后来的洋务健将。

奕?目瞪口呆的听着乔致庸报出的人名,这里面有官宦子弟,有现任官员,有洋人手下,有刚诏安的反贼,形形色色,大江南北均有分布。

“靖善,你这是从何听来的这些人?又为何没有我旗人!”

乔致庸敷衍道:“下官备考京师的时候,遍访贤才,此前南下闽地,也多有访求,共罗致了这么些才学之士,臣敢断言,其中之人无一不是人中俊彦,定能襄助王爷办成洋务!”

“至于为何没有旗人,乃是因为下官不敢越俎代庖,侵夺皇上和王爷的权柄,还请皇上与王爷多费心,搜罗旗人中之翘楚,以壮我大清根基!”

“……”

奕?有些懵,这也太赤诚了吧!

今年才20周岁的老六还没有后来身处中枢多年练就出来的老奸巨猾,竟然被这个年轻人的“一腔热忱”给感动了,随即便同意传达了奏调命令。

当然了这也和乔致庸养望已久带来的结果,他认为一个能将国际大事信手拈来的人,绝不会是胡乱举荐,识人不明的蠢蛋的。

乔致庸又道:“王爷,商部之事,离不开商贾,下官要举贤不避亲了!”

在奕?的目光审视下,乔致庸说出了晋商中的代表人物,举贤不避亲,邱家、陆家、元家、水家、曹家等等。徽商如今已经式微,他只要了正在湖州倒腾生丝的胡雪岩。

乔致庸准备搜罗些人才,办一些官(他)督商办的国字号的生意,商人出钱,朝廷出兵,两两相得,共同进步。

晋商是乔致庸的老家,情况了解最多,胡雪岩也是通过记忆里的文艺作品熟悉的,其他的他一时之间也没有好的人选。

奕?对这些奏调无一不准,有了老四的旨意,他做起事来很有底气。

……

就在胡沅浦忙着奏调人员、铺设衙门机构的时候,乔致庸已经带着旨意回到了老家。

到家时才发现,孙茂才和高瑞已经从恰克图赶回来了,因为常年茶叶断售,这次的价格提高后足足获取了4倍的利润,加上乔致庸有意增加了茶砖的重量,赢得了罗刹商人的认可与尊敬,不仅带回了日升昌五百多万的银票。

这次南下运回的茶叶,水家和元家人家自有渠道,早早的就运走了自行贩卖。仅有老丈人陆家的那份以及乔家自己的部分售卖出去。

这次北上恰克图,孙茂才十分聪明,不仅运了茶叶过去,还从晋省各地收购了很多货物,布匹、糖、工具、生烟、铁质工具等一起运走,因为其价格公道,深受草原牧民的欢迎,换来了大量的牛羊马匹牲畜,一些适合的马匹都被乔致庸留作了军马,给乡勇装备。

包头复字号大掌柜马荀这次也随同孙茂才一道去了恰克图,沿途看到草原牧民生计艰难,顿时察觉到了商机所在,见到乔致庸后就汇报说要在草原上开分号,乔致庸欣然同意,货通天下也是他的本意。

家中的人和事没有什么变化,每个人都在平静的生活,乔致庸拜见了嫂子,考校了一番侄子景泰的学问,发现已经很有见地,便和嫂子说了,也把景泰送去晋阳学院和水元楚作伴儿,也算求个上进,将来有个前程。

曹氏就像《红楼梦》里面的大奶奶李纨,平时就守着儿子,巴望着儿子能出人头地,乔致庸觉得很不好,便叫嫂子平时多过问乔家的买卖。

剧情里曹氏赋闲,那是因为乔老爷子当家,现在乔致庸已经入仕为官,自然没法子常管家里的生意,给曹氏安排个活,也让她心里有个寄托,别总想着大哥的事。

又感谢了一番曹掌柜这段时间操劳大德兴买卖,这才回了自己的屋子。

陆玉菡打扮的花儿一样,娇羞的等着自己的良人,咬着嘴唇看乔致庸进来。

“二爷,你还知道自己有个家啊!”

“嘿嘿,我这不是回来了嘛,给皇上办差,实在不得空,一回来安顿了家里,这不就来见你了,你别见怪!”

陆玉菡白了他一眼,“你不记得我就算了,雪瑛表妹你也不管了嘛?真狠心!”

乔致庸挠挠光洁的额头,不好意思道:“那自然没忘,你和表妹,我都想念的很!”

“好二爷,算你过关了”,陆玉菡笑道,转头向床里的被褥里道:“雪瑛表妹,你还不出来,你表哥想你了!”

被褥里一阵蠕动,雪瑛满面通红,不知道是羞的还是憋的。

“表哥,算你还想着我,我不怪你了,你和姐姐休息吧,我……我走了!”

看着慌忙逃跑的雪瑛,乔致庸目瞪口呆,甚至都没来得及拦住她。

雪瑛喜欢害羞,乔致庸也不好勉强,只能先宽喂一下玉菡,再去喂痒雪瑛了……

鸳鸯帐里红鸾动,几度梦回天色明。

夜半更深,玉菡的房门被轻轻打开,一个黑影缓缓溜了出来,身形伶俐的窜进了另一个院落的房间。

窗棂上,两个人影紧紧的贴合在一起。

一夜无话,二战爆发了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