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刚成秋名山车神,让我上变形计? > 第281章 不是长久之道

第281章 不是长久之道

第281章不是长久之道

“好的好的!立刻,立刻考察!那个,小三子你带几个人,还不带技术员去考察……那个,小钟董事长,晚上都在这边吃饭吧!”

“不用,他们晚上都还要返校回家——我可以在这里吃。”

“……”学生们。

——感觉被区别对待了。

校长你搞特权能不能别当着我们的面吗?

不过仔细想想,吃惯了大食堂的美味,小村子里其实也没啥好吃的。

随后,在田院长的带领下,技术员们奔赴各处进行考察……其实在前一个月的时间里,田院长就已经带着学生们过来粗略考察过了,并提取了土壤标本送去了检测。

今天则是按照上次的规划,进行更进一步的细致考核。

董事长也没有闲着,直接就说了:“给我介绍一下你们屯的情况,同时带我去你们这里的菜地!”

“好好!”

徐族长连忙就村子的历史吹嘘起来。

“小钟董事长,你别看我们这个屯子不大!那可是有来历的,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什么‘前所’、‘中所’、‘右所’、‘九官十八营’,咱们这村子,能追溯到六百年,以前叫做军屯!咱们全村上下基本都姓徐,说不定和大将徐达还有亲戚!”

徐族长高高挺起的胸膛下一秒像是个破袋子一样瘪了下去。

“……现在人还有一百户不到。”

钟韬来之前,自然也做了功课,了解过夹沟屯的地理环境。

这里的地形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

易守难攻!

它这个沟,有一条很崎岖的小路,能从大山之中穿过去,试想要是古代,利用此条小路来个什么‘子午谷奇袭’绝对是有可行性的。

但是到现在就有点麻烦,车都开不进来,最大路径只能允许驴车畅行。

所以穷,非常穷!

比曾经的桃源村还要穷!

村子里大部分都是茅草房或者竹脚楼,还有一些房子已经不知道废弃了多久,土坯墙已经发出红褐色,上面开出了斑斓的花朵。

村子里唯一光鲜靓丽的,就是祖宗庙了。

像极了历经六百年也不曾丝毫褪色的荣耀。

钟董事长没有更多的悲春伤秋,而是直接开始了工作,来到了村子里最大的一处菜田。

“六叔!董事长来啦!”

徐族长立刻在菜田里打理蔬菜的老人喊道,一个头发斑白的老人连忙走了过来。徐族长为了这次见面可谓是煞费苦心,甚至专门跑了一趟桃源村食堂,打了一份饭给老六叔。

不得不说,盒饭攻略着实有效,老人家很恭敬的冲着小钟董事长问候道:

“董事长!您来了!”

“六爷爷,您太客气了!”

小钟董事长连忙恭敬的回了声爷爷,然后开始了公事公办,考察这片菜田能否直接纳入农盟体系中。

小钟董事长视察了一番菜田后,在一块芹菜地前面停了下来,问:

“六爷爷,现在这边芹菜地头收购价多少?”

“刚上市值钱,因为少。现在大家种的都熟了,就不值钱了。”老人家叹了口气,到,“咱这边没路,我担到外面别人收的话,可以给到7分6一斤。“

“多少?”

“7分6。”

小钟董事长于是看向同行的桃源美食店储备店长,问:“咱们省城现在用的芹菜什么价格?

“我们用的价格6角8一斤,之前是5角不到。”

所以说,这地头收购价还不到他用的价格的零头?

储备店长解释道:“是这样的,虽然地头收购价很低,但是搬运运输的成本每斤要1毛多,仓储冷库1毛多,经销商自己也要赚1毛多。到我们手上,也就这个价了。”

钟韬点点头,这很合情合理。

这要是再跟进一步,送到省会中心的大型超市,妥妥的今日芹菜特价只要0.99元。

也就是城里人没去了解过,别说是2006年,就是再过十几年,田头收购蔬菜价格几分钱一斤也不少见,当然市民买肯定就不是这个价格了。

蔬菜物流、冷库仓储、门店租金这都是大头,最重要还有中间商要赚钱。

这非常的合情合理!就是——

很别扭。

因为在整个环节中,费时最多、用心最苦的生产者,拿的却是最少的那一份。

我们是最爱种菜的民族,消耗了全世界人均最多的蔬菜,这是好事。

其实看全世界大部分发达国家,都能发现一件很让人惊奇的事——菜比肉贵,吃肉很便宜,想吃菜就很难。

不说远的,看隔壁的小日子和小棒子,吃蔬菜要比我们拮据的太多太多。

可为什么菜农赚不到钱呢……其实还是那句话。

你不种菜,有的是人种。

古人云——

‘谷贵饿农,谷贱伤农’,叶圣陶笔下《多收了三五斗》,莫不过于是。

那么,这样真的没有代价吗?

当然不是!

命运中所有的馈赠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长此以往——

做蛋糕的人越来越少,分蛋糕的人越来越多。

大家可以分的蛋糕也越来越小,能分到手的蛋糕也越来越少。

看着手头一天天变少的蛋糕,没有人会感到幸福,没有人会不产生焦虑,久而久之,大家都会觉得生活的很辛苦,甚至很痛苦。

钟韬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说道:“你的这一批蔬菜,如果检测没有什么问题,农盟全都收了。不过价格还和别人的价格一致,你愿意接受吗?”

钟韬并没有加价收。

因为加价这种事一定是要理由的!

做生意永远都不能一厢情愿,尤其是想保证长久可持续性!

想要让农民多赚钱,也得基于某种可行的准则,发善心搞补贴绝不是长久之道。

不过即便是这样,老人家也高兴的不行。

因为交通不便,他经常有菜卖不出去的情况。

赚钱还是次要的,老人家见不得粮食浪费,挑着在村里挨家挨户的送,钟校长愿意全收,那真是太好不过了。

谈完了这片菜的归属,钟董事长开始谈并入农盟的事情。

钟专家也不藏着掖着,毫不客气的开口:

“老实说,你们屯这些蔬菜打理的确实很用心,但品质——基本上都很一般!”

“想要赚钱,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农盟始终愿意用更高的价格收购更加高品质的蔬菜,但对低品质的蔬菜,说实话,我的收购欲望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强。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