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科幻小说 > 四合院之从落榜生开始逆袭 > 第94章 赚大了

第94章 赚大了

小刘知道,这可是他大展身手的机会。

所以无论大小细节,他都会详细地给方荣说一说。

每车间的规模,使用情况,目前的员工数量,还有一些停产的车间,里面都是些什么样的机器,全都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只要被这个新上司注意到,将来很有可能会受到重视。

一边的方荣听得连连点头。

他对小刘的工作态度很是满意。

突然,有个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厂长,方先生在这里!”

方荣就看到了杨伟明和他的一批手下。

“杨厂长,您现在意下如何?”

方荣孤身一人,面对着一大群的厂中领导,神色平静。

一旁的杨伟明看到这一幕,肃然起敬。

他知道,这个青年绝对不是一般人。

这十年来他在国外又是如何度过的,谁也不知道。

杨伟明呵呵一笑:“以后就是方厂长,再也不是杨厂长了!”

方荣当即眉开眼笑,拉着杨伟明的手:“我们的意见一致。”

“祝合作愉快!”

听到这一声“方厂长”,李怀德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他期待了这么多年,总算是等到了这一天,只可惜,不是他!

只可惜,他这个党代表曾经还把杨厂长给扳倒了。

谁能想到,他后来居然还能坐上这个位置。

一旁的主任们看着方荣那张稚嫩的脸庞,都隐隐感觉到了一丝不妙。

他们一开始也听说过,这个年轻人很年轻。

还以为他至少有三十多岁呢。

而面前的青年,看起来最多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年纪。

他们害怕那个青年没有足够实力把红星钢铁厂的合同给签下来。

不过,他们也不是傻子,也没有人问出来。

只是这一次,他们的脸色都有些难看起来。

再看看一旁笑容满面的杨伟明,所有人都忍不住为他可怜。

如果这一切都是假的,那么,谁笑的最欢,谁就会成为最大的跳梁小丑。

但这个消息,却让李怀德很是激动。

没准还能趁机扳倒杨伟明呢。

接着,杨伟明又给方荣一一引见。

大家也都一一和他握了手。

方荣看出了几个人的异样,但他并没有多说。

毕竟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谁也会觉得奇怪。

方荣又和大家打了个招呼,然后离开了车间。

这时候,看到几位大领导和不认识的年轻人在闲聊,大家都有些奇怪。

众人议论不断。

“这小子是什么来头?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领导跟他聊天?”

“那可能是某个权贵子弟吧。”

“他为什么来了?”

“你想到哪里去了?我们工厂迟早要破产的!”

“刚才刘秘书带着他路过我身边的时候,我听见刘秘书在给他介绍我们的工厂,我

觉得刘秘书的态度很谦卑!”

“还有,你看厂长脸上的笑容,他笑的是多么的开心!”

“什么?!那我们厂子岂不是就有救了?回头我想办法把我儿子弄进来!”

所有人都激动了起来。

哪怕想法有可能是错误的,也会抱着乐观的态度去思考。

与此同时,方荣和杨伟明一起回了办公室。

其余几人也都退了下去。

“方厂长……”

“你可以称呼我为方先生,也可以称呼我为方同志,反正我现在还不是厂长,总感觉怪怪的。”

“呵呵,好!方同志,如果你想要跟我们钢铁厂签订合同,我们钢铁厂是国有的,所以我们需要办理一些手续,你方便呢?”

“这个自然,我这边不会有任何问题,请您务必要尽快将事情办好。”

方荣呵呵一声。

“好嘞。”

杨伟明说着,就拿出电话来,安排着接下来的事情。

方荣也从厂长室的书柜里翻出一卷书来,一边等待一边翻阅。

现在,他才能因时局而有了接管轧钢厂的资格。

这要是放在以前,还真不一定能接过手。

放在八年后,九年后,承包经营权也会被叫停。

可以说,这一次他赚大了。

现在也是工厂最困难的一段时间。

一定能取得一个好价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过了一小时,电话又响了起来。

杨伟明聊了几句,挂断了电话,抬头朝方荣望了一眼:

“方厂长,根据我们的估算,这座炼钢工厂要接手最少也要一百万华夏币,这里面还包含了还债和后续的运营资金,你觉得怎么样?”

在这个节骨眼上,杨伟明一脸的紧张。

毕竟,在如今的年代,一百万是一笔巨款了。

换成普通人,就算一辈子再怎么努力,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这个时候,他最担心的就是方荣会说自己没有钱。

方荣微微颔首。

要知道,国有企业的工作效率可是很低的。

每个部门都在推三阻四,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可以拖延两周。

但这一次,却是如此之快。

这是非常重大的事情,没有哪个部门会把它当做儿戏。

各个有关的单位,全部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谁也不敢掉以轻心,故而效率才能这么快。

方荣沉吟片刻,突然说道:“在金钱方面,我有问题。”

听到方荣的话,杨伟明心中一沉,脸色微微一变。

“您说。”

“金额我没有意见,但是我现在手里只有美元,能不能换成外币?”

杨伟明的心一下子就放了下来,他不是缺钱,而是只有外币。

这话说得太吓人了!

等等!

换钱?

杨伟明顿时睁大了双眼,一脸的狂喜!

“没问题!好啊!”

杨伟明兴奋地掏出计算机,开始计算起来。

“按照如今1:8的话,那就是十二万五千美元了。”

“我出十二万美元,你要不要跟领导商量一声?”方荣问。

方荣也没当回事,能省点钱就省点钱。

杨伟明想了想,果断的点了点头。

“没问题!”

现在国家需要大量的货币!

虽然是一比八的价格,但如果你真的要换外币,也可能没有门路。

就算是帝都也是如此。

如果能拿到这十二万美元,那就是一百万元以上了。

从杨伟明能这么快做出决定就能看得出来,现在的国内到底有多么急需用钱。

他可以肯定,就算自己少拿了5000美元,也绝对不会受到任何阻难!

如果因为区区5000美元就去招惹一位大客户,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麻烦。

这一点,他心知肚明。

双方谈好了价钱,杨伟明倒是很爽快,立刻就把早就写好的合约交给了方荣。

这件事情非同小可,方荣对此很是重视。

在这份文件中,提及了在将轧钢承包给甲方之后,将它从公有制转变成承包制。

合同的时间是三十年。

对于未来的盈利,政府的政策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严格。

可能是因为他是第一个私人承包商,先立下了一个起头的优惠政策。

鼓励产生更多的订约人。

而且在奖金制度中,还说了,如果有重大的技术和经济效益,政府还会给他们一笔不菲的奖金。

可以说,这份协议很有诚意。

他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