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武侠小说 > 天龙:我怎么就成了节奏大师呢 > 第194章 里应外合

第194章 里应外合

游牧民族野性未消,加之尚武,所以思维非常简单。

你强,他就服你。你弱,他就尽情的欺负你。

这在后世几乎人人都懂的道理,实际上在这个时代,折磨的大宋死去活来。

大宋的文人做学问都做傻了,总想着和这些游牧民族讲道理,于是就什么道理都没有得到,最终不得不打了再说。

酒宴之上,苏辙一改大宋往昔的谦逊和避让,悍然出手,竟然效果非凡。

眼见着那武将三招两式就被苏辙打的吐血,在座的辽国贵族纷纷侧目,眼神里也充满了敬佩。

那个武将有多厉害,他们再清楚不过,否则也不会成为皮室军的统领。结果苏辙轻易胜之,登时成为了人人称赞的勇士。

看到自己的部将惨败,耶律洪基还不能说什么。

“久闻苏学士诗词文章天下无双,不想武功亦如此了得。南朝人才济济,可喜可贺。”

实则他的内心忧虑不已。

根据他得到的情报,苏辙尽管名满天下,但是论文才,在大宋并非绝顶;论武功,他更是籍籍无名的文臣。

可就是这么一個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竟然打赢了辽国一等一的勇士。

难道……这辈子都无法挥军南下,饮马中原了吗?

耶律洪基一时惆怅,意兴萧索。

幸得身旁有人提点。

“陛下勿扰,此人的武功即便放到中原武林,亦是少有,做不得准。我大辽铁骑何止百万,席卷天下又岂是区区几个高手能够阻拦的?”

听到这话,耶律洪基心头阴影散去,多少有了些许安慰。

“多谢祭司宽解,朕已明了。”

那人不再多说,退后到阴影中,仿佛不存在一般。

可正在坐下的苏辙还是感受到了高手的气息,不禁看了一眼,本来的一点快意也散去了。

凭借苏辙的武勇,化解了辽国人的刁难,宋国使团生怕无休无止,立时抓住机会。

赵君锡出面,让人给耶律洪基呈上贺礼。

“北国陛下圣辰将近,我朝万岁特备厚礼,以为庆贺。”

这是苏辙和赵君锡出使辽国的名义,庆贺耶律洪基的寿辰。大宋的皇位刚刚完成交接,人心不稳。朝中生怕谈判的风声传出去,引起上下恐慌。

为了安抚辽国,促成谈判成功,大宋准备的贺礼着实隆重。

蜀锦、苏锦、汝窑天青釉、苏轼亲笔所书给耶律洪基贺寿的词作等等等等,每一样拿出来,都令在场的辽国君臣惊叹连连。

契丹贵族沉迷于贵重的物品,萧观音却捧着苏轼的手书激动不已。

“陛下,你看,大苏学士的诗作呢。”

“呵呵,皇后若是喜欢,便送到你的寝殿,供你赏玩好了。”

在萧观音心目中价值无双的苏轼作品,对于耶律洪基来说,完全不放在心上。区区一幅字而已,不能吃、不能用的,毫无用处。

就像后世的疯狂粉丝,拿着自家哥哥的专辑疯狂给路人安利:看看我家哥哥多努力啊,多有才华啊,唱的多好啊!

路人:有毛~病!

萧观音从丈夫的语气中感受到了疏离,心底愈发恐慌和愤怒。

至此,她终于确信,耶律洪基恐怕真的对她起了杀心。

萧观音可不是汉家后宫中自怨自艾的妃嫔,将自己的终身都寄托在皇帝的宠幸上。即使身处险境,也委屈认命。

身为萧氏族人,让她对皇帝并没有那么多的畏惧。

你要杀我,我可不是坐以待毙。

如是想着,萧观音换成笑脸,转头找上辽国群臣。

“各位卿家且都看看,此乃南朝大苏学士之作。南朝素来自诩风华,将咱们视作粗鲁蛮夷。可我大辽幅员万里,人杰地灵,难道就真的输给了他南人?”

此言一出,辽国群臣全都愤愤不平。

如今天下虽然诸国并立,但是最强者唯有辽国和宋国。双方彼此视作对手,也绝不容许对方骑在头上。

以往辽国自傲者,武功也,嘲讽宋国软弱;宋国自傲者,文华也,讥笑辽国蛮夷。

但是百多年的互相影响下,思想已经日渐趋同。尤其是文化领域,辽国人既仰慕宋国的文华兴盛,也渴望着能够超越。

但文化这东西,乃是数千年来积累演化而成,绝非一朝一夕的努力就可以追平的。

所以尽管辽国也出现了不少诗词作品,但都难登大雅之堂。

平常也就算了,今日却被宋人欺负到家门口了,辽国群臣哪里还坐的住?

尤其是皇后对苏轼的作品大加赞赏,更是让这些人怒火中烧。

登时就有不少辽国的文人士子跳出来,借着给耶律洪基贺寿的名义,当场赋诗作词。但很可惜,全都粗陋不堪。

莫说苏辙、赵君锡这些宋人听的窃笑不已,就连许多辽人都眉头紧皱。

辽国的文风虽然不怎么样,但好歹饱受大宋熏陶,群臣的鉴赏能力还是有的。

眼瞅着苏辙等人表情轻蔑,辽国众人全都怒不可遏,但是却毫无办法。

文采这种事和行军打仗不同,也跟策马弯弓不一样。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全都有心无力。

萧观音挑起了火头,眼见着气氛差不多了,这才施施然下场。

“陛下,贱妾本浮萍之末,得陛下垂怜,委以后宫之主,母仪天下。贱妾平生无所愿,只盼夫唱妇随,附之尾翼。贱妾日前偶有所得,今日得南朝鸿学之士在场,若能扬我大辽文风,贱妾心愿足矣。”

听到萧观音要出手,耶律洪基眉头紧皱。

这个不守妇道的女人,你那些淫词浪语,难道要丢尽朕的脸面吗?

可萧观音心意已决,根本不给耶律洪基阻止的机会,已然开口。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能够流传千古的佳作,自然有其过人之处。本来苏辙等人并没有当成一回事,正好见识辽国人出丑。但是这两句词一出来,登时人人肃穆了起来。

辽国群臣当中水平较高的,也都露出讶然之色。

什么时候,皇后有这个水准了?

耶律洪基虽然不喜这些文绉绉的东西,但其实他本人的文学素养非常不错,历史上也是留下了“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的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首摸鱼儿中的不凡之处,尤其是在看到宋国使团众人认真的模样,一颗好面子的心也不禁熨贴了起来。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一首词缓缓吟完,整座御帐之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位辽国皇后一般,一时之间惊为天人。

老实说,萧观音以前被尊为辽国第一才女,多多少少是有拍马屁的成份在其中的。

外界在私底下对这位皇后附庸风雅的做法,多有嘲笑之语。但今时今日,这首《摸鱼儿》一出,那可就真的坐实了辽国第一才女的名号。

不服气啊?

那谁能站出来,作一首超越的作品来。

很显然,在作弊器面前,无人可以做到。

萧观音却在语气款款,只对耶律洪基一人。

“贱妾亦盼如这并飞之雁,誓死追随陛下左右,不离不弃,相爱相随。”

耶律洪基能怎么办?

众目睽睽之下,只好违心回应。

“呵呵,朕得皇后,实乃平生之幸。今后后宫之事,还要劳皇后多多费心了。”

眼见着帝后二人上演伉俪情深,众人忙纷纷献上赞颂之词。都是当官的,这么好的拍马屁的机会怎能错过?

这还不算,苏辙等人全都成了最好的陪衬。

太师耶律乙辛笑吟吟地看向苏辙。

“苏学士,皇后娘娘佳作在前,不知学士可有应和之作?”

他又哪里知道,此时此刻的苏辙正在骂娘。

臭小子,光是让老夫配合,怎的不告诉老夫是这般的名作?

这叫老夫怎么办?

还有,这臭小子又从哪儿抄来的?

至于应和之作……

苏辙拿头应和。

他是文学大家不错,但长于文章、弱于诗词。一生虽然诗词不少,但几乎没有什么佳作。

而且他也不是那种七步成诗的急才,片刻之间哪儿有办法拿出比过《摸鱼儿》的好作品?

本来他之前倒是准备了一首,满以为对付辽国人还不是随随便便就赢了?

现在好了,傻了。

苏辙万分无奈,苦笑摇头。

“素闻皇后殿下诗才冠绝北地,今日一见,甘拜下风。”

此言一出,在场的辽国群臣全都欢呼雀跃,甚至比在战场上赢了大宋还要开心。

这可是在辽国最弱的诗词文章上让大宋服软了啊!

辽王耶律仁先更是跳了出来。

“皇后娘娘扬我国威,从今以后宋人再不敢小瞧我大辽。微臣无以为敬,请以歌舞助兴。”

游牧民族就是这样,喝高了、开心了必然唱歌跳舞。耶律仁先之后,许多辽国官员都跳了出来。

一时间,整个御帐之内都是契丹人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

苏辙和赵君锡坐在一旁,对视之后只剩下摇头叹息。这一场输了,丢人丢大发了。

苏辙更是暗暗发狠,回去之后非得好好教训全冠清一通不可。

俗话说,乐极必然生悲。

就在契丹人的欢庆达到高潮时,帐外忽然闯进人来。也不管气氛如何,仓皇奔到耶律洪基和萧观音面前。

“启奏陛下和娘娘,楚王于三日前逝于懿州(阜新),特遣使来报。”

咕咚……

话音未落,萧观音嘤咛一声,仰头就倒,已然昏厥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