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武侠小说 > 天龙:我怎么就成了节奏大师呢 > 第173章 王氏兄弟

第173章 王氏兄弟

全冠清只知道张镗是张咏的后人,却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在历史上那也是赫赫有名。

靖康之难后,张镗在家乡号召抗金,带着义军打的金兵和汉奸丢盔弃甲。只可惜最终得不到支援,只能看着大好河山沦落异族之手,悲愤难名。

可如今还很年轻的张镗,自然是没有什么忧国忧民之心的。

整日在乡野之间舞枪弄棒,和一群帮闲惹是生非的他,其实和卢俊义很像,对江湖充满了向往。

“你有家有业,一旦进入江湖,可就无路可退了。”

全冠清坏归坏,但不会拖人下水。

江湖不光只有刀光剑影,更多的是血雨腥风。进了江湖的人,除了死,永远也是退不出来的。

但很显然,意气风发的张镗是品不出这些的。

“还请兄长代为引荐。”

看着无比热切的张镗,还有豪富奢华的张家,全冠清不禁怀疑,丐帮的净衣派不会就是这么来的吧?

“那好,等我禀明帮主之后,你就是我们帮中兄弟了。”

丐帮引人入帮的程序并不复杂,甚至五袋弟子以上皆可。而且也不是新入帮的人就得从最底层做起,一步步高升。

丐帮当中,本事最重要。厉害的人来了,直接就是高层。

就比如游坦之和黄蓉,丐帮大会上力败群雄,甚至直接成了帮主。

以张镗的本事,进入丐帮的话,起步就得是六、七袋弟子。

身边多一个得力的帮手,还是同门,全冠清卸去担忧之后,也是很开心的。

只恨亲信太少,许多事施展不开呢。

现在两人叙了同门之谊,立刻关系火热。全冠清对他也不再隐瞒,讲述了王伦的事。

张家果然和梁山寨的贼寇没有什么关系。

据张镗说,这些锦缎的来源,不过是他母亲偶然在锦绣庄里看见,觉着质量上乘,便买回来了。

显然到了这個阶段,已经是销赃的最后环节,不可能做到绝对的严密。

恐怕梁山寨的人也想不到,丐帮的布控的会怎么持久,而且无孔不入。

“这么说来,线索还要着落在锦绣庄身上。”

全冠清来都来了,必然是要查一个水落石出的。

张镗初入江湖,心思火热,跃跃欲试。

“兄长可有万全之策?”

全冠清反而问他。

“贤弟对锦绣庄了解与否?”

结果张镗摇头不知。

“咱大好男儿,每日里勤练武艺尚且不及,谁会去逛那女人家的地方?”

好嘛,还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

不过要想查到线索,还得指望张镗。

“那不知锦绣庄的人,是否认得贤弟?”

说起这个,张镗傲然不已。

“兄长,你去打听打听,整个濮州还有不认识我张镗的吗?”

好嘛,顶级地头蛇啊!

那就好办了。

“既然如此,此事还得贤弟出面。”

说着,全冠清凑到张镗的耳边,细细吩咐了一番。

张镗更是有心要在全冠清面前展露本事,立刻拍着胸脯应允了下来。

锦绣庄在濮州城名气不小,售卖的布匹远远好于别家。因此左近的达官贵人、富商大族,都很喜欢到这里买布。

至于这家店铺有何背景,倒是无人可知。

这一日,锦绣庄迎来了意想不到的客人。

“小二,你家掌柜呢?”

“哟,这不是张大郎嘛。还请稍候,小的这就去请了掌柜出来。”

如今还没有武松,所以大郎在山东还不是一个蔑称。被人叫了大郎,也不会心情不好。

张镗大马金刀地坐下,惹得其他客人纷纷退避三舍。

这位在濮州很有净街虎的风范,可谓人人闻之色变的狠角色。

他这么一坐,店里的客人登时少了三分之二。

全冠清乔装打扮,和其他人充当小厮,侍立在后方。突然觉得,让这货去混江湖似乎也不错,最起码本地百姓能安宁一些。

没等太久,锦绣庄的掌柜出来了。

一个五十来岁的商人,虽然满脸褶子,但是眼神精明。

“哎呀,什么风将张大郎吹来了?真是蓬荜生辉,荣幸之至啊。”

明明看见店里的客人少了一大半,心里肉痛的紧,但是表面上掌柜的却言笑如故,丝毫令人察觉不出真正的心情。

张镗是什么人?

哪里有空跟他多嘴多舌。

“别废话,掌柜的,我问你,这种布可还有吗?”

张镗摆摆手,全冠清将手里的锦缎拿出来,给掌柜的过目。

明显可以看到,掌柜的眼中闪过一抹异色。

也是,这种布怎么来的,他这个掌柜的不可能不知道。暗中有所担心,再正常不过。

“可是这布不入夫人的法眼?大郎尽可放心,本店立刻给你换更好的。”

张镗的恶霸形象根本就不需要演,本身就是。

“谁说这布不好的?我是问你,这布还有吗?马上就是我娘的六十大寿,她老人家很喜欢这种布。你这儿有多少,我都要了。”

一听说是这么回事,掌柜的大大松了一口气。

“有有有,本店尚有三匹,马上就给大郎拿来。”

“才三匹?打发叫花子呢?掌柜的,你是怕我不给钱吗?”

听说张镗想要更多,掌柜的满脸苦涩。

“好叫大郎知晓,本店确确实实只有三匹了。大郎肯赏脸,小的哪敢怠慢?实在是没有了,小的也无能为力啊。”

张镗啪地一掌拍在了桌子上,一脸恶狠狠的。

“你没那么多布,你卖什么?我娘没有了好布用,她老人家就会不高兴。她不高兴,就是我这个做儿子的不孝顺。你是在说我不孝顺吗?”

“啊?”

掌柜的瞠目结舌,心说这是从哪儿论的啊?

站在后面的全冠清好悬没有笑出声来。

真是的,让你演恶霸,结果你都不用演。这也就是在北宋,要是在九十年代的香江,东兴乌鸦的演员都得换人了。

“你听着,这种布,我还要十匹。给你十天,我来取货。要是没有的话,砸了你的铺子。”

张镗张大郎可不觉得自己的演技如何了得,毕竟他平常就是这样子的。揪着掌柜的衣襟一通威胁,吓的对方两股战战,只能拼命点头。

毕竟这位可不只是嘴上过瘾而已,说砸他铺子,那是真的敢砸。

就算掌柜的把幕后的老板叫出来都没用。

等到张镗带人走了,掌柜的才终于敢大喘气。想了想,一拍大腿,拿定了主意。

如今没有别的办法了,既然是张大郎相逼,那只好再去找王掌柜了。

而全冠清跟着张镗出了锦绣庄后,立刻隐蔽地打了一个手势。

锦绣庄对面的酒铺里,假扮好的丐帮弟子已经就位。从今日起,就要对锦绣庄全方位布控,找出这些锦缎的源头。

锦绣庄和梁山寨没什么关系这件事,在今日之前就被丐帮摸清楚了。

有张镗这个地头蛇,加上丐帮强大的情报网,查这么点事很容易。

锦绣庄的掌柜也是从别人那里拿的货,也就是说,锦绣庄不过是次级分销商。

只有找到出货的源头,才能掌握王伦的整个关系网。

张镗遵照全冠清的命令,给锦绣庄的掌柜留出了还算比较充裕的时间。

十天。

不是不能逼迫更甚,而是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他知道这匹锦缎是赃物,王伦那一边自然也知道,因此销赃必然非常小心。

突然有人追着逼着要这种锦缎,不可能不引起警觉。

十天这个时间就很微妙,一下子降低了紧迫感,减少对方的警惕性。

毕竟真的是来查找货源的,不可能给这么多从容布置的时间。

再一个,梁山寨那边肯定也会前来探查虚实。

张镗的母亲即将过六十大寿这件事,自然是真的不能再真了,张家的请帖都发出去了。相熟的亲朋故旧,也都开始陆续送贺礼上门了。

这件事轻易就能查证,等于更进一步消除了梁山寨的戒心。

这样一来,锦绣庄的掌柜才好提货。

而只要他提了货,始终跟踪的丐帮就能查到货是从哪儿来的。

部署了这一切的全冠清十分淡然,就躲在张家大院里,一边和张镗探讨武功,一边坐等瓜熟蒂落。

张镗的武功就是传自张咏的,但神照经修练的不怎么样。主要是性子不合,他也没有耐心循序渐进。

反而是拳脚兵器这些外门功夫,张镗耍的非常厉害,甚至还在卢俊义之上。

全冠清随口指点几句,都让张镗获益匪浅,越发坚定了他要跟着混江湖的心思。

果不其然,七天后,全冠清等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舵主,那锦绣庄的掌柜前去提货,我等分段跟踪,并没有被其察觉。发现其去了郓城,进了一家名叫瑞祥楼的铺子。”

这是丐帮弟子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接下来的探查,只能是他这位舵主亲自出面。

全冠清照旧黑衣蒙面,于深夜摸到了瑞祥楼。

从外表看,这就是一家普通的杂货铺,几乎每一个县城都有。而且平日里人来人往,并不起眼。

但是在夜间,内部却别有乾坤。

全冠清顺着灯火刚刚摸过去时,听到后方有急速的风声,忙躲到了暗处。

不大一会儿,一个人飞进了院子里。

屋子里的人听到动静,立刻一起迎了出来。

还算皎洁的月光下,全冠清看的分明,迎出来的两个人其中一个,正是梁山寨的王伦。

另一人面容和他有几分相似,但稍微年轻一些。

两人奔到来者面前,二话不说,当即拜倒。

“明尊座下弟子王伦(王寅),拜见法王。”

刹那间,全冠清头脑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