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大导演从给大话西游做剧务开始 > 第36章 国师与巩皇

第36章 国师与巩皇

张一谋主动过来,和汪家卫握手,笑着说道,“汪导演,久仰久仰,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见一面,没想到竟然在这边碰到。”

汪家卫也笑着回道,“张导演,你好你好,相逢即是有缘,在异国他乡能够碰到,说明咱们的缘分到这个份儿上了。”

二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张一谋看向赵山河,说道,“你是......我看你很眼熟,咱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赵山河主动伸手,和张一谋握了握,笑着回道,“张导演好。”先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接着跟他身旁的人打招呼,“利姐好,两位老师好。

“张导演,我是西影厂的赵山河,导演前面几年,与西影厂合作多次,应该是在那个时候,在厂里看到了我。”

张一谋恍然道,“你是西影厂的......那这次你来戛纳......”左右瞧看,没有看到西影厂的其他人。

赵山河说道,“我去年在厂里,被派到星爷的剧组做剧务,期间写了一个剧本,被刘振伟导演推荐给了汪哥,汪哥帮我拉到了投资,帮我在港岛完成拍摄,然后又推荐到戛纳来参赛,有幸入围主竞赛单元。”

张一谋拧起眉头想了想,恍然道,“那部《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是你拍的?我看电影名字,还以为是南韩拍的,金福南,是这个名字吧?这样的名字在国内可不常见。”

旁边的巩利听到张一谋的话,不禁多看了两眼赵山河,插话道,“赵导演看着很年轻啊。”

赵山河笑着回道,“利姐,我是69年属鸡的。”

巩利闻言诧异道,“69年?比我还小四岁呢,今年才26吧,真是年少有为呀。”

张一谋未老先衰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他是50年生人,今年45岁,在导演这个行业,还称得上年富力强。

但是,和赵山河一比,张一谋只能苦笑连连。

赵山河今年才26岁,就拍出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还入围了戛纳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

张一谋26岁的时候,还在乡下插队,28岁才考上京城电影学院,学习摄影,第一次做导演更是要到37岁了。

张一谋算是干一行精一行的典范,第一次以摄影师的身份参与电影拍摄,就获得了优秀摄影师奖;第一次做主演,就获得了三個影帝;第一次做导演,执导的《红高粱》,就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大奖——金熊奖!

张一谋和巩利,也是因为拍摄《红高粱》结缘,不过在拍完这部《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之后,两个人已经分手。

巩利倒也决绝,刚和张一谋分手,转头就在港岛找了一个富商男友。

巩利前面几年,和张一谋连续合作了《红高粱》、《代号美洲豹》、《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以及这部《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7部影片,影后奖杯拿到手软,其中还包括华人女演员的第一座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影后奖杯(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影后)。

由此奠定自己华语影坛第一女演员的雄厚基础。

过去几年,巩利在港岛,也拍摄了几部影片,包括和星爷合作的那部《唐伯虎点秋香》。

因为分手,巩利从今年开始,足有十多年,没有再和张一谋合作,一直到2006年,才再一次合作了一部《满城尽带黄金甲》。

闲话先不多说。

据传,巩利和张一谋分手,是因为巩利逼婚不成,因爱生恨,所以现在虽然因为《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不得不一起来戛纳,参加电影节,但是曾经的亲密爱人,现在却形同路人。

巩利称赞赵山河的时候,对张一谋夹枪带棒,冷嘲热讽,张一谋也只能听着,付之苦笑。

张一谋和赵山河、汪家卫又说了几句闲话,告辞分别。

巩利却没有跟着他们走,留了下来,想要和赵山河一起行动。

和张一谋已经分手了,巩利实在不想再多面对他那张未老先衰的脸,是汪家卫这样的港岛著名文艺片大导演不好亲近,还是赵山河这样的年轻小鲜肉不养眼?

65年生人的巩利,现在还不满三十周岁,却因为在电影方面的成就,已经有了些后世“巩皇”的霸气。

三言两语,便融入到赵山河、汪家卫的小团队。

第二天参加本届电影节开幕影片的首映仪式的时候,巩利也和赵山河、汪家卫坐在一起,离张一谋远远的,张一谋也拿她没有办法,只能听之任之。

新世纪之前的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其实是有一些业内惯例的。

赵山河的《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和张一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既没有被电影节组委会选为开幕影片,也没有被选为闭幕影片,说明这两部影片,都是组委会力荐的重点影片。

这一点,已经透露出了,两部影片在最后的颁奖晚宴上,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大奖金棕榈奖的概率不高。

赵山河本来就对金棕榈奖,没有太高期待,没有因此丧气。

做为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影片之一,《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在电影节期间的首映日期,已经被组委会安排好了,在首映之前,赵山河没有其他事情可做。

倒是汪家卫带来参加展映的两部影片,放映的时间可以自主把握,只需要在电影节举办期间,租到放映厅,在租赁期限内,可以随意放映。

汪家卫自己忙活展映的事情,赵山河帮不上什么忙,就和巩利一起搭伴,游走在电影节的各个放映厅之间,随意挑选想看的影片。

赵山河和巩利,都有电影节组委会的正式邀请函,可以凭借邀请函,免费观看电影节期间放映的所有影片。

那些没有邀请函的游客、影迷,想要看电影,就需要掏钱买门票了——当然敢卖票的,都是被电影节组委会重点推荐的影片,或者是著名导演大牌演员的电影,门票供不应求,才不得不以卖票的方式,限制观影人数。

对一些无名小卒的影片,不要说卖票了,白让人看,都不一定能吸引到几个观众呢。

戛纳国际电影节兼容并包,向全世界电影人开放,在电影节举办期间,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电影,拿过来展映。

但是,展映的效果,却没人可以保证。

既有汪家卫这样,影片质量过硬,文艺调调,也符合法兰西影迷的口味喜好,所以《重庆森林》、《堕落天使》两部影片的展映,非常成功,引起了小小的观影热潮。

电影节主办的报刊,对这两部影片的评价,也都不错。

所以,不需要汪家卫卖力吆喝,国际片商就主动找上门来了。

当然,更多的展映影片,都是悄无声息的放映,悄无声息的收场,没有激起什么水花。

电影圈就是这么现实。

真正有才华的人,不会被埋没;没有才华的人,也无法滥竽充数,会被现实教做人。

本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举办时间是十二天,赵山河的《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首映被安排在第十天。

前面九天,赵山河和巩利一起,在电影节上看了三十多部影片,以同样入围主竞赛单元的的竞赛对手为主,其他都是挑选的知名导演作品。

说实话,赵山河对这些艺术性过重的影片,不太感兴趣。

汪家卫做为华语文艺片导演的代表性人物,他的影片,赵山河就只看过一部《一代宗师》。

更不用说那些国外导演了。

上辈子做影视解说阿婆主的时候,虽然耐着性子,把某瓣T0P250影片,看了一遍,但是对其中年代比较久远,艺术性太重的影片,看得就非常潦草。

现在既然做了导演,要在电影圈混,多看其他知名导演的影片,不说从中学习到什么,借此提高一下自己的审美,是必须要做的。

但是,赵山河骨子里,对所谓的艺术,就不太感冒,再怎么假装,也装不成个艺术家。

所以,在电影节期间的观影经历,并不算是愉快,如果不是被巩利缠上,不得不装出个样子,赵山河说不定早就溜号,去戛纳的沙滩上,看泳装美女去了。

汪家卫这几天,倒是过得意气风发,他在这里,可算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舞台。

他那几部在港岛没有什么知音的电影,在戛纳展映,收获了一致好评。

如果只是好评,倒也罢了,毕竟《东邪西毒》、《重庆森林》,都刚在港岛电影金像奖上获奖,说明专业电影人,对这两部影片的质量,还是非常认可的。

关键是版权交易,开展的也十分顺利。

汪家卫在来之前,没有给三部影片的版权费,设置底价,想的是只要能卖出去就行,卖多卖少不强求。

但是,在国际片商一波又一波的主动找上来之后,汪家卫对自己这两部影片,在欧洲地位的受欢迎程度,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幸好,汪家卫按照赵山河的要求,随身带着专业的商务谈判,可以给他提高专业的建议。

如果让汪家卫自己谈版权费的话,可能就以白菜价甩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