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言情小说 > 古建情缘:一朝入长安 > 第二十二章 太抠了

第二十二章 太抠了

杨坚唯恐重倒北周灭亡的覆辙,非常在意对子弟的培养。太子杨勇生性好学,善于词赋之道。次子杨广骁勇善战,年仅十三岁履立军功,已官拜柱国。他可不是崔瑜以为的小屁孩。

帝后对于这位次子,晋王杨广,颇满意。这不,趁暂停南下伐陈之际,先把他的人生给大事办了。杨广和萧美的婚期就定在二月十八。

萧美的生辰恰好也是二月十八,但江南风俗认为二月出生的孩子不吉,因此萧美从小由叔父东平王萧岌收养。后来萧岌夫妇双双去世,又转由舅父张轲收养。

杨坚夫妇为晋王杨广选妃于梁国时,诸公主的占卜结果皆不吉,唯有被养在宫外的萧美占出大吉,便将其策为晋王妃。来到京城,独孤皇后安排萧美在杞国公宇文忻家备嫁。

就在众人以为帝后对宇文家何等器重,杞国公府何等荣耀之时,宇文兄弟的心中有苦难言。

“皇上明知我们兄弟是太子的人,为何特意安排帮晋王筹备婚事?”宇文恺与大兄二兄道。

“自古君心最是难测,戎马大半生,老了老了反倒要如此殚精竭虑!”宇文善已然感觉到政治空气不对劲,忧虑道。

“有探子来报,高颎那厮对杨坚说六军中只要有一个好办法,即使不是我宇文忻提出来的,部下都会说是我的办法。”宇文忻仰脖喝了口酒。

“这孙子,他么不就等于说二叔你拥兵自重,不可委以重任吗?”说话的人是宇文善的大儿子宇文颖。他随父和叔父征战多年,杨坚封他为上仪同。

“不可胡言!”十二叔宇文恺打断他。“我与高颎在工事上同僚已有一段时日,此人口碑甚好,为人谦逊,从不居功自傲。办事手段也很有一套。”他转而对宇文忻说:“二兄,帝后对我们宇文家素来爱护有加,但终归君是君,臣为臣,我们只需办好自己的差事,其他的,多思也无益。”

宇文忻却说:“我看你啊,整天钻研工事,都快成个书呆子了!如今陛下虽未免我的职,但已在想方设法瓦解我的兵权。如今又用晋王的婚事让我们宇文家与太子离心。你让我怎能不多想?”

“依弟之见,兄长颐养天年没什么不好。大半生征战,落了一身的伤病,正好借此卸甲归田。”宇文恺对宇文忻是一种如兄亦如父的感情,他说的是心里话。

宇文善虽然是大兄,但他很少说宇文恺什么,此刻忍不住道:“十二弟你还是太年轻,这官场上,惯会拜高踩低的,你当你退下来可以顺顺溜溜过日子吗?不知有多少人想要你好看呢!”你以为如今我们宇文家钟鸣鼎食,是因为你的那点子才能吗?还不是父兄征战一生,拿命搏出来的军功?!

“大兄说的没错,这兵权,不能交。”宇文忻赞同道。

宇文忻精通兵法,治军严整,为人刚毅果决。同时也是个嫉恶如仇的人,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

周隋禅代之际,宇文忻每每参加谋划,甚至自由出入于杨坚卧室之中,关系之亲密可想而知。然而,今时不同往日。正如宇文恺所言,君是君,臣为臣,为臣子者,做好分内事要紧。宇文忻却没有这个觉悟,他仍然只当自己是与杨坚出生入死的过命兄弟。如今这般光景,自然对杨坚生出嫌隙之心。

二月二已过,崔瑜也不能天天陪着梁国公主萧美玩,家里还有一堆事等着她料理呢。

眼下各处的预算都报上来了,崔瑜按照“统筹兼顾,量入为出,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指导开展工作。

今年是第一次,她不仅找了宇文礼和账房梁先生,还让梁先生带了两个徒弟过来,手把手地耐心教他们制作“安平郡公府日常支出情况年度预算表”。但愿她今年教会了,明年府里就可以轻松一些。再说,作为女主人,如果样样工作都跟到这么细,还不把她累死?

这样,不仅内书房被崔瑜长期征用,外书房也被她变成了临时会议室。

第一步,分门别类。将所有报过来的支出项目按照内容分类,例如,买木炭属于厨房支出,买布料属于针线房支出,而买果树苗属于花园的支出。分类之后,算出各自合计数。

第二步,填表。崔瑜摊开大纸,均匀分布的新奇表格就呈现在大家面前,按列从左向右,依次是编号、名称、上一年决算数、今年预算数。“编号”、“名称”和“上一年决算数”三列,崔瑜早已填好,留下“今年预算数”一列,让梁师傅他们将刚才分类合计出的数填上去。

通过表格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预算经费的分配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在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安平郡公府长治久安问题等方面留足经费。

第三步,比较分析。首先纵向对比,与上年实际数对比。其次是横向比较,崔瑜已抄来杞国公府的各项开支,按照人数比例换算,再比较。然后是抽样调查,与市场价做对比。这样做的目的,是要看看预算出的各项经费安排是否符合安平郡公府的购买力要求,是否贯彻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宗旨。

不难看出,上一年存在着许多猫腻,花销之高令人瞠目。不过,今年的预算也不低。

第四步,砍。砍什么?当然是预算。预算收支相抵,应当做到平衡,有适当的结余,这是必须要实现的。

崔瑜决定先给他们点空间,“宇文管事,你在府里当了这么久的家,比我熟悉情况。预算的基本原则想必你也掌握了,先拿回去砍一砍吧。三日后我们再来对一遍。”

“夫人,请恕我多嘴,咱们府里还是有些家底的,如此精打细算,不至于吧?”

宇文礼觉得崔瑜太抠了,他们今年报上来的预算,比去年的花销足足少了三成,夫人居然还说要砍?

“常言道,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你是大管事,比我更懂得持家之道。郡公爷在外奔波,起早贪黑,赚钱容易吗?我们日常省下些,既能将钱用在刀刃上,又可以找机会做点投资,增加些进项,不是?”崔瑜头头是道。

“咱们府上有庄子,有铺子,有进项。”宇文礼顶嘴道。

“看来,宇文管事的年纪确实有些大了,这么满足于眼前,对你来说,正常。可是,咱们郡公爷还没有子嗣,难道不该为日后多做些打算?”崔瑜对这个宇文礼不满很久了。主子自己愿意节衣缩食,愿意考虑长远,难道你还想拦着?

“瑜娘说的有理。”宇文恺下职回来,听到她刚才的话,自然力挺。

崔瑜温柔地看了眼她家大Boss,教训起下人更起劲了。看来,开展重点工作,还是要有领导站台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