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舍弟诸葛亮 > 第120章 大家都有官升,大家都有仗打

第120章 大家都有官升,大家都有仗打

张飞对于接风宴上的这番恳求,原本也没抱太大期望——

主要是他这人,哪怕无人可敬,自己都能喝好多。现在还顺便表达了自己求战的诚意,根本不亏。

结果诸葛瑾还真就给面子,说有仗可以给他打,张飞顿时喜出望外,连忙拉着他细说。

诸葛瑾见接风宴人多嘴杂,有些想法细节不便当众说。

便拉着张飞,以及过来劝解的刘备,低声简短说了几句:

“我也是来的路上想到的,如今广陵、豫章两处飞地,隔江难以连缀。原先数次往还,虽有重兵护卫,也无孙策拦截,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我算过,如今曹操和袁术相持不下,欲以断粮促使桥蕤、李丰崩溃,至少要拖到寒冬。我军要等袁术主力彻底削弱后再动手,还要防止夺取的庐江郡民生凋敝,那就得明年春耕后动手了。

中间这半年,也要提防孙策在江上破坏我军两地的联络,或者跟袁术暗通有无。所以眼下可先取堂邑、滁县二处,让广陵与芜湖尽量接壤。”

刘备听了微微点头,又轻声反问:“滁县虽易取,但若因此进一步惹怒袁术,导致他重新在东线多驻兵马,岂不是给来年的进取添了麻烦?”

刘备对周边地理很熟悉,也不用看地图就知道堂邑、滁县在哪。

那地方大致就相当于后世安徽的滁州,以及南京在长江北岸的那一部分现在的浦口区、六合区

换言之,诸葛瑾是建议刘备把秣陵南京对岸的沿江土地都占了,这样后续双方再有船队往来,全程都可以靠着北岸走,不用担心两岸都是其他势力的地盘,航行不安全。

如果计划实现,诸葛瑾的芜湖到刘备直辖领地之间,江西只剩一个袁术的乌江县和县,江东也只剩一个孙策的牛渚马鞍山。

虽说依然没彻底连上,但这点航程只需半夜就蒙混过去了。不像现在顺流要两天两夜,逆流要三天三夜。

刘备很清楚这对于地盘整合的好处,他担心的只是风险。

好在诸葛瑾很快给出了分析:

“我军现在拿下滁县和堂邑,激怒袁术的可能性不大,袁术已经顾不上这些边边角角了。

首先,滁县在地理上本就和广陵、丹阳联系更紧密。环滁皆山也,唯有一条涂水滁河流经其间谷地,最后在堂邑注入长江。

滁县其余方向,都没有出路,哪怕距离合肥仅有百里,也因山势险峻无法威胁到合肥。一块被群山割裂、只有水路出入的小县,在袁术缺乏水军的情况下,丢了也就丢了。

其次,我军原先与袁术对峙于广陵、淮阴一线,以邗沟为依托。现在情况有变,北边淮河一线,已经逆推拿下盱眙,南边沿江一线的滁县,已被我们两面包围。我军抹平这个突出部、把江淮防线整体往前拉平,还能给袁术节约驻防兵力。

最后,我还可以给袁术找块遮羞布,让他丢了地盘都不恨我们,而是去恨孙策——但其中细节不宜酒后细论,益德出兵前,我自会交代清楚。

另外,这攻取堂邑、滁县的捷报,也可以顺手先写进请功奏表里,算是益德的功劳好了——虽然表文送出时,此功未必已竟,但路上还要走半個多月呢。”

刘备一愣,随后只觉一阵隐隐的神清气爽。

那种战略规划全部安排得明明白白的熟悉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子瑜真是自信呐。

……

在接风酒宴上,诸葛瑾也不想聊太多军务细节。他想法中的一些细节,也需要后续静下来慢慢打磨。

支开了刘备、张飞后,诸葛瑾很快又被赵云拉住,赵云端着酒爵各种诚恳致谢:

“先生高义,末将神驰已久。今日虽是初识,但先生当初竟能于千里之外、揣摩出云之心意,还请主公派宪和来河北寻访,成全云与主公患难之义,实在是不知如何感谢。

先生运筹帷幄,神算擅谋,洞察人心,皆在留侯之上!云五体投地!”

诸葛瑾连连劝止,还戏谑地说:“赵将军,你我虽是初识,但我久闻你威严寡言,言必有中……”

赵云有些尴尬:“先生日后便知,云平时并非如此!今日实是感激崇敬,难以抑制。”

诸葛瑾见对方局促,倒也起了仔细观察的兴趣。今天接风的客人太多,他此前一直没时间观察赵云。

赵云并非演艺里说的那种小白脸模样,不过英武俊朗的评价还是当得起的。

身高八尺有余,脸型很有棱角,只是作为赳赳武夫,肤色风霜粗糙,那是必然的。

诸葛瑾忽然想起个事儿来,便随口问:“子龙年齿几何?可曾娶妻?”

赵云不知对方意图,诚实答道:“二十有七,早年在常山,倒也有娶过,只是后来因战乱离丧。”

诸葛瑾:“如今南来,自然还要再娶?云长益德可是都有家室了。”

赵云:“这……大丈夫何患无妻,只怕功业未建!”

好在诸葛瑾也没再咄咄逼人,只是吩咐:“既如此,明日午间来我府上坐坐,并无大事。”

诸葛瑾这次来,其实还偷偷带了个妹妹一起来广陵转转。实在是豫章、丹阳那边诸葛家一家独大,没有任何人配得上与诸葛家联姻,庞统之流又长得太丑。

他自己二十二岁未娶,两个妹妹也分别二十岁和十八岁了。诸葛兰还能稍微熬一熬,诸葛芷二十是绝对等不得了,诸葛瑾很想今年就把长妹的问题解决掉。

但他还是那句话,他不会给妹妹做任何决定,一切决策都要妹妹先偷偷看过对方长相,满意点头了诸葛瑾才会往下推动。

只要妹妹对男方长相不满意,那就一律排除,这是一票否决制的,诸葛家挑人就是这么霸气。

赵云并不知对方谋划,只能应承:“蒙先生宴请,云明日只能厚颜叨扰了。”

……

第二天一早,刘备先跟诸葛瑾、诸葛亮兄弟,把送去许都的表功奏章内容敲定好。

具体想给麾下各将表什么官职,都梳理清楚,至于曹操批不批就是曹操的事儿了——

正常情况下,曹操最多也就卡一下诸侯本人的官职进度,而对于下面的人,卡得就没那么严。

除非是官职本身存在冲突,其他阵营有人先占了坑,那是没办法的。

关羽功劳最大,原本就是校尉级别了,所以刘备这次想给他表个最低级的将军——而诸葛瑾就劝他最终敲定为偏将军,还说他依稀记得这个位置还空着,免得横生枝节。

诸葛瑾记得,历史上关羽斩颜良之后,也是升为偏将军。现在用春谷水战大破刘勋、桥蕤之功升迁,倒也合适。

尤其桥蕤现在正被曹操亲自围在陈县呢,属于“风口热点”,曹操一想到桥蕤这个家伙虽然不善战,但死守城池也算一块难啃的骨头,要不是云长先削弱了一波桥蕤……

这么一想,估计大概率会通过。

其余诸葛兄弟和太史慈分享消灭祖郎之功,诸葛瑾算是首功,他在自己的表里,请升为伏波将军现在是平越中郎将。

一般东汉伏波将军也都是给平定南方蛮夷的武将的,比如最早的伏波将军马援就是平五溪蛮、交趾南蛮。诸葛瑾灭了最大的一股山越,倒也合适。他争功态度嚣张一点,曹操也是乐于见到的。

太史慈原本是刘繇帐下都尉,诸葛瑾给他请升一级至校尉。

诸葛亮的职官倒是不重要,因为除了朝廷的升迁外,刘备还准备另外征辟他为“征南将军长史”。

只因为诸葛兄弟跟刘备商议时,建议刘备一边派出使者去许都,一边再派人去袁绍处,通过袁绍也给曹操间接施压。

诸葛瑾是这么说的:“曹操不欲使君为扬州牧,想用孙策牵制使君,这是很有可能的。所以眼下吕布的压力还不一定够,最好通过袁绍也加一把火。

曹操在杨彪案中,借袁术称帝一事大肆牵连其偏远亲属,袁绍肯定是不愿意看到的。但袁绍的身份又不好公开反对,否则有帮袁术说话的嫌疑,他需要避这个嫌。

如此一来,我军可以用帮曹操和吕布劝和的姿态上表,顺便给自己表功。同时,派人去袁绍处提醒袁绍,我们此番是把他想做而不方便做的事情做了,希望袁绍给曹操私信施压,逼曹操准奏我们的表章。”

刘备当时也同意了这个建议,这才把诸葛亮额外私下征辟为征南将军长史。利用诸葛亮如今在外尚不出名的机会,把诸葛亮也放出去进行一些外事历练。

地方职务和将军府的职务是不冲突的,就好比历史上刘备本人也有挂着“左将军、领豫州牧”。

诸葛亮被征辟为将军府长史后,原来的地方文官体系职务依然保留,只是干两份活、领两份俸秩罢了。

诸葛亮离开期间,刘备也只好再次以诸葛瑾为谋主,处理中枢政务,反正刘备如今基本上能保证诸葛兄弟至少一个在内,一个可以外放。

另外,对于诸葛亮出使的安全工作,刘备当然也非常重视。首先就是诸葛亮自己刚刚试产出来的那几套锁子甲,诸葛亮自己就率先用上了。

还打算派熟悉河北情况的赵云,带一船武艺精锐的白毦兵作为使团护卫。

而且把诸葛亮难得的出使机会,用在袁绍身上,还有一个好处——袁绍和刘表是天下最喜欢善待名士的诸侯,这俩人爱惜名声,爱惜面子,名士去他们那儿是最安全的。

而袁绍相比于刘表,还有另外一个弱点,那就是他是个超级颜控。

他之所以偏爱袁尚,相对不喜欢袁谭,就是因为袁尚“类己”,长相让他舒服。而且袁绍麾下得重用的人,好多都是后来《世说新语上“有容止”的人,诸如崔琰一类。

诸葛亮的帅值,在这项任务里也能让他得到很多额外的便利,毕竟是正史里特地强调“容貌甚伟”的男人。

……

把上表的事情都安排妥当后,时间不知不觉已是这天午后。

工作实在太过繁忙,诸葛瑾也不想拖堂的。

回到自己府上,才想起赵云已经在正堂上等候了很久——诸葛瑾原本是喊赵云今天来吃午饭的,这都已经下午了。

诸葛瑾看到赵云,正想礼貌解释两句,结果就看到,妹妹诸葛芷居然已经在那儿招待客人了。

汉朝也没太严格的男女大防,女眷接待一下外客也不会被人指责。

诸葛瑾原本还打算请客的时候让妹妹在屏风后面偷偷看几眼就算了,散席后再问妹妹意见,看到这一幕,就知道自己白准备了。

也罢,那就直接吃饭,吃完后送走,然后直接问妹妹意见算了。

诸葛瑾无奈地摇摇头,一边跟赵云说了句抱歉的话,一边敲打妹妹:“你倒是好,为兄不在,什么都自作主张。”

诸葛芷心情不错,白了大哥一眼:“兄与人期日中,日中而不归,岂是待客之道?小妹这是帮你免于失礼。”

诸葛瑾说不过她,就吩咐快去传菜。

赵云拱手谢过,酒过三巡,这才问起今日之邀,可是有别的事情商议。

诸葛瑾有一大堆借口可用,立刻毫不犹豫地抛出一条:“确实有事,过几天,可能要辛苦子龙回一趟河北,保护使君派往袁绍处的使者。”

赵云连忙放下匕箸,表示这都是分内之事,只要主公正式吩咐,他定然护住一切周全。

诸葛瑾很满意这个态度,额外关照了两句:“反正一切以安全为上,去了河北,事情是做不完的,先把主要使命完成后,就可见机行事,若风声变紧,随机应变即可。”

诸葛瑾说完后,转身吩咐妹妹:“阿芷,把阿亮前日打造的锁环甲拿一套来。”

诸葛芷不能同桌吃饭,对于被大哥使唤很是不爽,翻找了一番后,表情郁闷地拿着甲出来,放在赵云面前。

赵云也是第一次见到此物,不由好奇。作为武将,他对于新式甲胄当然是感兴趣的。

诸葛瑾指着说:“此甲就赠与子龙了,战阵之上或许不如玄甲好用,但胜在可以遮护全身,连手足都可以套上,不至于行动不便。外罩袍服也看不出端倪,只是会看起来身材稍稍壮硕些。

我已经让人试过了,锁环甲面对弓箭时不如铁札甲,但面对长矛时,已经与铁札甲相当——札甲被长矛贯刺,最终都容易滑刺到甲缝,靠编甲绳承受捅刺的巨力,还不如锁子甲能分散卸力。

弓箭则因没有后续源源不断发力,不会滑到札甲的甲缝处贯穿,所以札甲面对弓箭,还是强于锁环甲的。但应对室内的刀剑挥砍斩击,此甲已是绰绰有余。”

赵云原本还以为诸葛瑾找他另外有事要谈,心中不安。最后见诸葛瑾拿出新式铁甲来,终于松了口气,内心只是感激不已,连连谢过诸葛瑾的赏赐。

两人吃完饭,诸葛瑾送赵云出门,又聊了几句,转身回府。

刚一进门,诸葛芷就拦住他,换了一副完全看不出端庄的随意姿态:“大哥,你今天请那赵都尉来,就为了送甲?交代公事?”

诸葛瑾故作威严:“怎么,我的公事你也要管了嘛,这几年肯定是叔父把伱宠坏了。”

诸葛芷:“没有!我就随便问问!”

诸葛瑾这才佯笑:“那你觉得这赵都尉长相如何?”

诸葛芷:“……你问这个干什么?”

诸葛瑾:“不满意?那就算了。”

诸葛芷:“诶?什么满意不满意的。人各有长相,哪轮得到我不满意。”

诸葛瑾:“那就是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