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带着系统回大明,朱棣乐麻了 > 第18章 你怎么知道我的心思?

第18章 你怎么知道我的心思?

林恒怔怔的看着朱棣,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这话,是应该问一个饭店老板的吗?

还是自己伪装的不行,穿越者的身份穿帮了,这个朱四郎怀疑自己了?

林恒思量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不藏拙!

开玩笑,藏拙干什么?

自己要过上富足的生活,要赚取足够的寿命,偏安一隅,当个普通饭店老板,那能行吗?

我林恒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想到这里,林恒调整了一下坐姿,轻轻的咳嗽了两声。

“朱四哥,当今天子,初得天下,四年战乱,百姓困苦,林恒以为,首先要休养生息。”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只有百姓有了钱,朝廷的管制,才会发生作用,要是百姓吃不起饭,当年太祖皇帝的故事,就会重演。”

朱棣听后,大吃一惊。

这个林恒,也算是胆大包天,居然将自己老爹朱元璋造反的事情随意拿出来谈论。

不过也确实,自己老爹,开局一个碗,爹娘死了都没个棺材,没个坟地,自己的老爹要是能吃上饭,也就不会造反了,也就没有大明朝了。

“兄弟,这观点不错,你接着说。”

朱棣一个眼神,制止了旁边想要打断林恒话语的朱高炽。

既然要考教林恒的学问,那就考教到底。

林恒刚才能随意的用管仲的名言,阐述战乱之后,恢复民生的道理,让朱棣觉得,这个林恒,不止是会做饭那么简单!

“兄弟,那你说,等百姓富足一些呢?”

作为明朝历史上有数的好皇帝,朱棣对于自己的能力,也是颇有信心,他相信,几年内,一定能让大明的百姓,过上吃饱穿暖的生活。

到那个时候,朱棣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

比肩甚至超越自己的老爹朱元璋,做一个能跟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相提并论的千古一帝。

自己打下天下的时候,已经四十岁了,寿命,还不知道有多少年,朱棣很是急切。

“民生问题解决以后,当然是捞钱啊!”

“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要,跟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一个国家,要是贫穷,军队就会弱,弱了,就得挨打。”

“咱们大明,要是有个十万骑兵,不得把鞑靼、瓦剌那些家伙,打的不敢冒头?”

林恒本来想说,打不出他们大便来算他们拉的干净,但是临时想起来,坐在自己身边的朱四郎,怎么说也是达官贵人,自己不能随意吐出粗鄙之语,所以作罢。

朱棣闭上眼睛,畅想着大明拥有十万铁骑,横扫漠北,打的鞑靼、瓦剌俯首称臣的场景,不由得热血沸腾。

“兄弟,搞钱,怎么搞?”

朱棣觉得,自己有必要问一下这个问题,毕竟,漂亮话谁都会说,纸上谈兵的赵括,失街亭的马谡,不都是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处处是坑吗?

“搞钱,那还不简单?”

“开海禁,发展对外贸易。”

林恒对这个朱四郎简直有些无语了,就这水平,也能当上大官?

莫非,他真的是皇亲国戚,靠着祖宗的余荫,才当上的大官?

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听了林恒的话,朱棣的心里,不由得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自从朱元璋建立大明以来,因为受不了东南沿海倭寇的骚扰,没有那么多兵力布防,所以朱元璋想了个极为简单却是一道切的主意:发布禁海令!

所以,大明朝的头三十年,是没有对外贸易的!

朱棣将天下从侄子朱允炆手里夺过来以后,多次动过开海禁的念头,不为别的,一来为了寻访出逃的朱允炆的踪迹,二来为了宣扬大明的国威。

不过,这个计划,朱棣没有跟任何人讲过,包括自己的大儿子朱高炽。

毕竟,擅改祖宗成法的罪名,朱棣有点承担不起。

今天听林恒这么一说,朱棣顿时惊讶了:“这个林恒,他怎么知道我的心思?”

“哦?”

“兄弟,你且详细说说?”

林恒伸出自己的左手,“朱四哥,人与人之间,就像这手指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国家和国家之间,也是一昂。”

“我大明,工艺天下无双,物产丰富,但是在我们看不到的海外,难保有我们需要的东西,只要我们将我们的东西卖出去,再收罗一些我们需要的,那不就发展起来了吗?”

听了林恒的话,朱棣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一旁的朱高炽,本来因为暴食而睡眼惺忪的眼睛,也是亮了起来。

朱棣看着朱高炽,有些无语,自己好歹是个马上皇帝,怎么生了个这么贪财的儿子?

“兄弟,那倭寇?”

朱棣再次发问,希望林恒能给出一个,让他满意的答案。

“那群矮子,欠揍!”

“只要将他们打服,他们就会像狗一样趴在你脚下。”

“不打服,呵呵,他们就敢像狗一样在你头上拉屎拉尿。”

提到倭国,林恒脸上露出了深深的鄙夷和仇视,也顾不得自己的形象了,张口就是粗鄙之语。

朱棣愣了一愣,不知道自己这个新认识的小兄弟跟那倭寇有什么深仇大恨,不过道理他倒是懂。

“兄弟,听你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你说的事情,我会认真...向陛下反映的。”

朱棣本来想说自己会认真考虑,但是转念一想,现在自己的身份是高官朱四郎,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的资格,迅速改口。

“不用,我估计,陛下不出三年,就会解除海禁。”

林恒胸有成竹,因为他记得,就在永乐三年前后,朱棣派太监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唉,过宝山而空手归,那朱棣,到底是聪明还是傻!”

林恒对于朱棣七次下西洋,最后还赔钱的事情,有些无语,暗暗腹诽。

“啊?兄弟,此话当真?”

朱棣大惊失色,自己确实在物色人选,准备开海禁,去宣扬国威、寻找建文,可是这个林恒,他是怎么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