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从崩刘伯温人设开始做纨绔 > 第六十一章 刘伯温的雷霆手段

第六十一章 刘伯温的雷霆手段

大而不能倒!

虽未有后世那般厉害。

但是此时此刻,大明资本主义正在江南萌芽的阶段。

江南的巨商富豪们,已经很清楚的掌握了一些社会规律。

很懂得裹挟百姓搞以商逼政,还有已然明白官商勾连的重要性。

所以对付这税务一事,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许多的手段。

就等着税务院出招!

朝廷有政策,下面也有对策。

官商斗,民斗官,官斗民……甚至民斗民,在这一块土地上经久不衰。

彼此斗也彼此挂钩,彼此相互依存。

基层的治理矛盾,永远是官僚机构直面人民群众还有商人们的矛盾。

……

五天的时间悄然过去。

这几日不断有人上奏疏上折子。

不是参刘伯温的,就是弹劾刘伯温。

甚至还有动税务院的折子。

从六部到监察部门,甚至到各地的一些十三道御史。

只要不是刘伯温的人,那都是不断有人冒出来,行使御史才有的特权。

也就是风闻奏事的权利。

不停的有人上奏参刘伯温。

还有反对税务院!

当然刘伯温的人,浙东集团不少的文臣们。

也都是开始行动,纷纷保自家领袖。

斥责对手——欲要逼宫!谋害忠良!

这个时候的老朱还未达到后面那般暴戾。

所以对于这些折子,全部都是留中不发。

甚至连一个阅都没有写上。

只是让太监将这些奏疏全部移送司礼监。

再令秉笔太监应付那群大臣们。

不给那群大臣们任何一点扮演直谏大臣的机会。

一整天一些大臣们,特别是都察院那帮。

呼天抢地的跟秉笔太监,甚至提督太监抱怨着。

“陛下不听臣谏言呀!”

“圣上,不听臣之言,悔之晚矣。”

“皇上,请恕老臣直言!”

“陛下,臣要弹劾刘伯温!”

都察院这帮子,多半都是淮西出身。

跟监察御史们还是不一样组成部分。

所以都察院这帮,一个个那都是跟刘伯温极其不对付的。

这也是当年朱元璋有意为之的安排,不管是六科给事中还是中央的都察院,基本安排的都是淮西勋贵们。

至于朝中和各地的监察御史,那大多数就是分配给了浙东的文官集团们。

这一种从外朝到内朝,甚至由地方到中央的制衡。

为的就是避免有一方欺上瞒下。

老朱可谓是钻营到了极点,极其的绝顶聪明。

对于这些在宫门外哭天喊地,一副要上吊的大臣们。

朱元璋理都不理,全然不管不问,全部交由给几个大监去处理。

李善长这段时日一直未动,因为他看得出来。

民间那些商贾们已经开始动了。

到时候足够刘伯温喝一壶。

根本不需要他出手!

如李善长预料之中的那样。

五天的时间悄然过去。

果不其然,来登记造册者少之又少。

这使得刘伯温第六日面对朱元璋的时候底气都不足了。

朱元璋并未责罚刘伯温,只是让刘伯温去解决问题。

刘伯温急忙告辞,就是匆匆忙忙直奔税务院。

发雷霆之怒,打算亲自上手。

一個个的让商户们登记造册!

登记造册者只占了少数,大多数虽然不清楚朝廷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但一想到朝廷要收自己钱,都是下意识的不愿意,大明朝抗税那简直是骨子里带的传统,没把刀架在这群商户们的脖子上,他们一个个都是“穷人”。

常言道: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这群商户们,仗着自己都是当地经营许久的老户。

别说你大明朝了,那蒙古人来了都得包税制。

甚至包税制包到最后,都收不到他们这些经商人的头上。

所以一个个那是打定了主意要——抗税!

主打的就是一个叛逆!

至于来登记的,都是一些贩夫走卒,小摊小贩那样的。

甚至连这些之中,也没有全来登记。

这样的一个抗税对于朝廷,对于国家来说肯定不是好事。

这风气从两宋开始就不好。

所以刘伯温一个头两个大。

但要解决问题,这个时候正是向朱元璋证明自己能力的时候。

才当右丞相,还兼任税务院,这可是莫大的殊荣。

什么叫人才?什么人才能服众?

——你能办成事,办成别人办不成的事,你就有价值,你就是人才,你就是服众的大拇哥!

所以刘伯温雷厉风行,领着自己的一千税兵,再去应天府拿着天子命令,再要了五百衙役兵丁,一共一千五百人,浩浩荡荡杀向繁华的金陵主城。

刘伯温也很清楚,一些不来登记的,其中是因为很多商户们,他们的生意见不得光,根本就不能登记。

而且从暗地里得到的情报来看,这群人已经有了金陵商会会长的提前通气。

大多数的商人们,腰杆子很硬,觉得朝廷法不责众,仗着人多势众。

所以心底里根本不惧王法!

刘伯温分析着眼前的一切,也就明白了!

——改革当用重典,不杀人不流血,就是混日子。

哪能是改革吗?那就是过家家!

一个早上,一个正午,刘伯温抓了一车一车的人,全部送往应天府。

那叫一个令市面上的商户们都不敢经营了。

甚至当街还处理了一个,暴力抗税还违抗抓捕的商人。

脑袋都悬在他商铺门口,以儆效尤,悬挂三天。

抓的都是无证经营,也就是没有批文经商的商户。

刘伯温狠辣手段,使得一些撑不住的商户们,纷纷就是抓紧登记,被抓的人中就有不少在牢房里面赶紧登记,签悔过书的!

刘伯温连税务院登记造册的官员都派去应天府大牢了。

就为了悔过的商户,老老实实登记造册。

登记了,你就没事。

不然就等着处罚吧!

洪武三年一大奇景,应天府大牢一群掌柜们,排着队在大牢里面进行办理“营业执照”。

自然也有硬骨头。

这些刘伯温就交给了应天府来处理。

有得是手段让你张嘴认错。

至于刘伯温,继续在街上查证抓人。

一时间,闹腾得是满城风雨。

一直到第二日,查到朝天宫附近,北桥门内的街区时。

刘伯温遇到了最大的一个难题!

就见一家茶庄,屋内正端坐着五个人品茶。

其中一人正是胡惟庸!

太常寺卿,中书参政。

而另外几人,也让刘伯温无比的熟悉。

特别是其中有一人,尤为让刘伯温生出几分迟疑。

就见此人二十七八左右。

是一个身材魁梧的青年。

正是那!

——大都督府佥事!

——太子妃的舅父。

——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