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从崩刘伯温人设开始做纨绔 > 第五十六章 刘玘的惊天之言

第五十六章 刘玘的惊天之言

轰隆!

天空一声惊雷炸响。

秋日的闷雷,就是这么突如其来。

江南的阴雨绵延的天气就要来了。

平地一声惊雷。

预示着即将要迎来一场大雨。

刘玘话音刚落,掷地有声,随之而来的就是这声秋雷震震。

朱标有些担心的站起身来,满是劝告之色的,急忙说道:“先生,这样的国政议论,千万不可让我父皇知晓,八股取士可是他最为得意之作,当初也都是跟青田先生,还有左丞相李善长大人,一起敲定的啊!”

虽然绝多大数的时候,都是朱元璋自己的千古奇谋,捣鼓出的八股取士。

刘伯温跟李善长不过是完善一下而已。

但是朱标的意思,无非就是这政策,已经是铁律一般。

不只是不能反对,甚至可以说是讨论都不行!

朱标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朱元璋确实恼怒不已。

可以说是气上心头,今日的大好心情。

就跟天空之中不断笼罩的乌云一样。

好天气一扫而空。

黑云压城城欲摧!

整个金陵城看样子要迎来一场大雨。

朱元璋此时神情含怒,但却也没有第一时间发作。

而是静静的望着那不远处亭子里的众人。

特别是目光!

可以说是专门落在了那其中的俊逸少年身上。

朱元璋死死的盯着刘玘!

回味着刚刚刘玘说的话。

心中满是震怒!

但也忍不住思索起来。

这些中举的学子们,眼中只有座师,哪里还有朝廷,哪里还有皇上?

这简单的一句话,使得朱元璋久久不能忘掉。

一直在他心中萦绕不断,回响心间。

无疑戳中了朱元璋最为在意的一块。

读书人眼中,怎么可以没有皇帝?

——不能没有!

刘玘话匣子都打开了,倒也无惧,朱标越是这样,自己更是要将这科举弊端给点破,直言不讳的为朱标分析道:

“殿下,难道在下说得不对吗?既为太子的老师,那今日哪怕冒着杀头的风险,我也要告诉太子,这背后的弊端!殿下,你可知道,越是南方越讲究宗族制度的地方,往往就越会出现那科考大族?”

朱标倒也没有回避,毕竟这里就他们几人。

也不担心被父皇知晓。

所以朱标也干脆点头应道:“知道,这些家族家学渊源,书香门第都是几代,从两宋一直到前朝,百年来都是大家贵胄,不是各地乡绅豪强,就是当地名门望族,亦或者书院大户人家,他们这些家族每一代不是出进士就是出举子,最低也都是秀才!”

“对,殿下,哪怕是前朝不过百年,虽取士开科举不过十次,但是前朝本身就是重吏不重官,各地汉地世候和蒙古王爷们,就是他们最好的地方官,但哪怕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做官的都是做官,该在当地为吏的一样为吏,代代都出人才,代代都有传承!”

刘玘说到这儿后,看了一眼朱标神情之中颇为为难的样子,心底里知道,太子也知道,目前的科举制度确实拥有着弊端。

这是贵为太子的朱标,也不敢否认的事实。

特别是自己专门点出来的“传帮带”问题。

这样久而久之,就是学阀!

而且还是士族学阀,世家学阀。

这更是恐怖不已的!

对于朝廷,对于君权,都是极大威胁。

久而久之,这东林党不就诞生了吗?

这时,反而刘琏身为刘玘的大哥,站出来,辩解道:“三弟,也不尽然,毕竟这些家族教育搞得好,他们当中有前辈考取后,辞官退休,还是养老回乡,他们就是可以教育后辈,创建属于一个家族的私塾家学,这也不违法大明律吧!”

“大哥,你确实点中了一个关键,不违法——但不公平!”

“唉!这个世间,哪有这么多的公平,三弟你太理想了。”

刘琏也不由得一叹,劝道自家小弟。

这是现实,但是刘玘知道,家天下的君王。

至少可以使得这更加的公平一些。

所以对于朱标,刘玘怀揣着莫大的期望。

自然自己也就铁了心!

不惧刀斧,直言劝谏,不惧祸否!

“太子殿下,将门生故吏遍布朝野给做成一门生意,一门长期的投资,甚至还有前辈恩师教授考取功名之道,还有专门的辅导教材给后生……这对于贫寒士子们,何止是不公平?更是坏我大明根基!”

“先生,言重了吧?”

“时文皆烂熟,做一日誊录生,便高中矣?太子,这还不严重?真是可笑!可叹!叹我大明未来——无才矣!”

刘玘自然很清楚,实际上古代的教育往往都是家族式的。

甚至大多数的教育资源,也都是往往集中在家族内部。

这也就是为什么前朝,是建设书院最多的朝代。

忽必烈手底下的刘秉忠知道,要收更多读书人的心。

所以就不能再将教育资源,全部集中到那群汉地世候跟大家贵族们的手里。

他们有私塾有家学。

但更多的百姓们没有。

顶天就读个学堂,认個字!

刘秉忠何等聪明人?

堪比后世姚广孝,二人都是和尚。

所以他告诉了元世祖忽必烈跟真金太子。

忽必烈他们知道了,所以跟着就要改变。

可短命的朝代能做到的,也就只是建出一大堆书院了。

后世来的刘玘,永远记得红楼梦里面的贾宝玉,他上的就是类似的家学。

贾宝玉的学生和老师,那都是宗族子弟。

不是在朝为官的,要么就是那些退休养老的干部。

偶尔会有那么几个外姓亲戚,或者是特别聪明的旁支亲戚来就读。

而这些人,他们日后将来科举有成,在朝中就能互相提携。

互相照顾,互相帮忙。

这就是传帮带!

再往前魏晋隋唐,那些家族势力,也更是无比的强大。

家族中几百人上千人,都是小的了。

他们的家学规模也是如此。

同时这些大家,依然大量的收罗贫寒有才的子弟进行培养。

这些人才,日后都是他们的人。

真正将“门生故吏”做成了一门生意。

使得门生故吏们,遍布朝野。

朱标沉默了!

刘琏刘璟更是大为震撼!

朱棣则是闭口不言,低头沉思。

此时的刘玘望着他们,满是调侃的嘲讽,充满讥讽的笑容,道:“士子中仕者,称主考曰座师,称同考官曰房师,称其余考官曰受知师……入官场后,还有保举师,一场考试下来,好家伙!恨不得跟所有的考官们,搭上一层师生关系?这不是裙带胜似裙带,可叹!可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