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明末真武,朱元璋重生胖揍列强 > 第103章 一支奇兵

第103章 一支奇兵

金陵城外。

朱重阳乘坐的五艘大船停靠在码头,一万三千的精兵齐齐站立,排列好阵型。侧面不远处就是金陵城,此刻城墙上布满了守军,双方目前是互为犄角的攻势。

而在他们的前面就是多尔衮率领的百万清军。

朱重阳在得到梁山的藏宝库里的财富,又说服李定国率领的大西军,就从梁山乘船朝金陵进发,途中诸葛武侯用神武八阵图的迷雾掩盖行迹,可是毕竟人数众多,走的又是水路,不可避免的被太湖水匪发现了踪迹。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朱重阳的大军和太湖水匪进行了一场攻防战,这才耽搁了不少时间。期间,他从水匪口中得知史可法战死,多尔衮率领的八旗子弟大军在扬州城和嘉定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城行径,之后更是一路朝金陵城逼近。

他心中大急,于是便和诸葛武侯用兵家的兵法绕开了水匪的纠缠。

在今天,终于赶在多尔衮的前头到了金陵城,免去了南明灭亡的厄运。

“你们是谁的部下?”看着远处飘扬的‘明’字旗帜,多尔衮发出了疑问。

灭亡史可法和其麾下的五十万大军后,果然如他的预料,清军再也没有阻拦的障碍,势如破竹的攻打到了金陵城下。

他相信不出意外,在今天就能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

没想到,半道上又遇到一条拦路虎。

“情报上没听说过这支大军。”多尔衮暗中思忖,“难道真的是流年不利,每次到了关键时刻要灭亡南明,总是会横生枝节,真是怪事咄咄。”

“难不成大清注定无法入主中原?”一个奇怪的念头出现在他的脑海。

他摇摇头把杂念驱散,见对方迟迟没有回答,只是直勾勾的盯着‘清’字大旗,不悦的又大喊道:“来将可报姓名!”

朱重阳看了一眼多尔衮,又看了一眼大旗,便收回了目光,将后背亮给他,还是静默无语。

“三百年了,金陵城,咱又回来了……”朱重阳心中感慨。

大明开国之初是以金陵城为首都,后来朱标英年早逝,朱重阳的前生朱元璋就立他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帝,朱允炆削藩的过程中,四皇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以藩王继承大统,将自己的封地北平改为首都,金陵城则变成陪都。

从明初到明末已经有三百年的历史,朱重阳重生过来,又一次见到曾经老死的在这里的城市,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故人们都死了,就咱还活着……”朱重阳口中喃喃。

这时,永历帝听到太监传回的消息,知道有一路奇兵出现了金陵城下,他也顾不得内阁对自己的逼宫,连翼善冠都顾不得戴上,就慌里慌张的跑到城墙上面来。

刚好朱重阳的目光移过来,两人的视线顿时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永历帝看着来人,只是第一次见面,却有一种十分熟悉的感觉,甚至他感觉对方的长相和深藏在北平紫禁城皇家宝库里的先祖朱元璋相似。

永历帝欣喜的大喊道:“来人可是南明的子民,来帮助朕的?”

朱重阳看到对方一身龙袍,心中便有了几分猜测,这应该就是他的另一位子孙当了南明的皇帝,被称为“永历帝”。

他没有回答,他的身份特殊,不能随便泄露。

旁边的崇祯见状,双臂抱胸,朗声说道:“永王弟弟,你看看朕是谁?”

永历帝闻声望去,突然一脸见了鬼的表情,情不自禁的伸出食指遥遥的指向对方,“你……你……你你,你是大哥崇祯?”

他心中大惊,咽了一口吐沫,又说道:“你不是死了吗?被刘宗敏斩成了肉沫,江湖中都传疯了。”

崇祯骄傲的昂起头颅,说道:“朕没死,死的那个是咱们的叔叔福王朱常洵。朕不仅没死,还给大明寻觅了许多精兵强将,你看到的这些兵马,都是朕寻找到的。”

“有朕在,谁也灭不了朱家江山。”他笃定的下了结论。

这番话都是朱重阳教给他的,也是在路上就商量好的,他朱元璋转世的身份断然不能泄露,一切都只能让崇祯顶在明面。

永历帝兴奋的快要发疯,这段时间他一直被内阁逼迫,尤其在史可法死后,文官集团失去压制,彻底的掌握了话语权,连他这个皇帝都不放在眼里,非要立昏庸无德的德王朱由崧为帝,他心中产生一种无力的感觉。

他一直都想象要是大哥崇祯能够听劝,及早的到金陵东山再起就好了。

没想到今天,美梦成真了。

崇祯不仅回来了,还带了一支奇兵,如一把尖刀要直直的插入敌人的心脏。

永历帝兴奋的大吼,似乎要把连日来的郁闷都喊出来,“弟弟这就退位,南明的江山理应是哥哥的。”

“朕宣布,永历的年号废除,继续沿用崇祯的年号。”

金陵城墙上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觑,都有一种荒诞的感觉,“崇祯皇帝死了?又活过来了?简直离了大谱!”

多尔衮算是听明白了,感情崇祯真的没死。不仅没死,还要率领大军和他作对。

他目光一闪,心中顿时产生了一条计谋,说道:“本王看你是个妖人假扮的,目的是想要篡夺朱明江山,可怜你们这群南明子民有眼无珠,居然轻信他人。”

这是要故意不承认崇祯的身份。

马士英有自己的私心,他一心想要立德王朱由崧为皇帝,连年号都帮他想好了,叫做“弘光政权”。

于是他上前一步,附和道:“本官觉得也是这个道理……长得相似的人很多,空口无凭,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自己的身份?皇帝大位非同小可,岂能听你的一面之词。”

“马士英,你怎么同敌人一个鼻孔出气,不用什么证据,朕的双眼就能证明他的身份。”永历帝急了,他相信眼前的这人肯定是大哥崇祯,绝对的如假包换。

相反马士英的所作所为却是要把南明江山推到水深火热的地步。

永历帝睚眦欲裂,几乎要流出鲜血,恨声道:“马士英,你为了夺权真的什么都做得出。”

马士英只是双目盯着自己的官靴,悠悠的说道:“本官对南明绝对没有二心,此人的来历确实存疑,本官所作所为也都是一心为公,目的是让朱姓的血统传承下去,希望陛下不要把本官想的太过小人了。”

永历帝一时语塞,他感觉快要心脏骤停。

朱重阳轻蔑的一笑,局势的发展如他所料,读书人的那点小九九他太清楚了。

他拍了拍崇祯,然后一阵耳语。

崇祯从王承恩的手中接过一个黄包袱,摊开后出现一个四四方方的物件,大喊道:“大明玉玺在此,谁敢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