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科幻小说 > 四合院:原本只想当个小透明 > 第402章 都会提前准备好的一封遗书

第402章 都会提前准备好的一封遗书

听林胜利说到这里,唐院长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胜利同志,这上面决定特别航空研究实验室的项目由你牵头,并由你来担任这个实验室的全权负责人。”

“在人员方面的话,由于考虑到现阶段,咱们国家在航空方面的人才不是特别的充裕,这大部分的人才都集中在了以沈飞为首的几大飞机制造厂里。”

“这上面的意思是,如果你要抽调人员的话,那些有项目在身,尤其是沈飞那里,项目比较多的厂里,他们的人手也相对比较短缺,最好就不要从那些地方抽调了。”

“至于你说的,主要从成飞里抽调那些下放到车间里劳动的科研和管理人员,这个需要你自己过去考察一下,也还是那個原则,本身有项目在身的同志,你就不要进行抽调了。”

“不过呢,为了弥补人员的不足,这上面允许你在全国各大相关的科研院所和学校,进行人才的选拔。”

“只要是你相中的,经过了身份核实之后,你都可以直接调走。”

见上面是这么决定的,林胜利也是点点头。

其实能有现在这个结果,已经是很不错了,毕竟确实如唐院长所说,我们国家现阶段的航空人才,还是很稀缺的。

这既有技术又有经验的同志,现在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了沈飞那里研究改进歼6、歼7、研制歼8呢。

而剩下的几个厂子,原本人才就不算太多,他们也是有着各自的科研任务。

这总不能为了成立他们的特别航空研究实验室,就将人家的人才给抽调走了,那样的话,人家自己的项目还做不做了。

而且,这特别航空研究实验室成立以后,虽说是为了搞三代机的,但多多少少的,和其他的机构,也会有点竞争的意思。

目前看来,除了能从成飞那里抽调一些下放到车间劳动的科研和管理人员外,这他们特别航空研究实验室的人员,就只能从那些科研院所和学校里找了。

那些科研院所,估计也和几个飞机制造厂差不多,估计也不一定能抽调上几个人。

那样的话,这剩下的人,就只能去各所大学里去选了。

不过,能到各所大学里我去挑选人才的话,也算十分不错了。

虽然因为大风期的原因,在去年的时候就取消了高考,但除了靠推荐新入学的那些,这目前在读的那些大学生,还是很不错的。

毕竟在这个年代里,能考上大学的,那都是妥妥的人才。

这些人上了大学之后,特别的珍惜在大学学习的机会,这一般情况下,底子都是很不错的。

林胜利相信,全国这么多所大学里,挑出来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来,还是没啥问题的。

“唐院长,这人员的事,我就按照上面的要求,去进行选拔了,但设备呢?”

“胜利同志,关于设备这一块的话,由于对三代机的情况,除了你以外,咱们目前还没人了解这一块,所以也不知道具体需要什么的设备和设施。

“不过上面已经明确表态了,只要是搞三代机需要的,上面肯定会想尽办法给解决的。”

“上面的意思是,你这段时间好好想一下,最好是能给列出一个所需设备的清单来,这样的话,上面也知道该买啥或者调拨啥不是。”

闻言,林胜利点点头说道:“好的唐院长,我会认真的研究一下,等我把所需设备的清单弄出来后,我会给您送过来,让您转呈上去的。”

听了林胜利的话,唐院长也点点头,然后语重心长的对着林胜利说道:

“胜利同志,你这次搞的这个方案,说实话,所有支持你的同志,包括上面,也都是承担了很大的风险的,希望你不要辜负了大家对你的期望和信任。”

对于这一点,林胜利也很是郑重表态道:“感谢上级和所有同志的信任,您放心,我一定会尽快完成特别航空研究实验室的筹建工作,尽快的开始三代机的研发工作。”

“争取早日让咱们自己的三代机,翱翔在祖国的天空之上。”

“绝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盼!”

听林胜利这么说,唐院长欣慰的点了点头:“胜利同志,对于你,我们所有的同志一向都是充满期待和信任的,我们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完成这次的任务。”

“这前期的话,你就先抓紧时间琢磨一下,你哪里需要什么设备仪器的,赶紧报上来之后,你就赶紧去挑选人手吧。”

唐院长带着从林胜利这里拿走的那罐茶叶走了,林胜利也收拾收拾,回了四合院。

过了几天之后,这上面的正式文件,便下达到了林胜利的手里。

这下,林胜利算是一刻也不得闲了。

这目前最紧要的,就是需要把他们特别航空研究实验室本身的研究设备,以及配套生产厂的设备都给列出来,好让上面该造的造,该买的买。

哪怕最后实在买不到了,或者造不了了,那个时候,林胜利再上手去改造也好,制造一个也好,那都是后面的事了。

对于搞三代机,里面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甚至是一些机身的材料之类,林胜利都不担心。

毕竟林胜利抽奖得来的资料里,这些东西也全都包含在内了。

这有了详细的技术资料后,到时候,林胜利只管抄写出来,再交给相应的合作单位。

林胜利相信,这个时代里,那些没有参照物都能搞出来实物的大神们,有了林胜利提供的详细资料后,搞出那些东西来,肯定是不成问题的,最多也就是时间长短的事。

而目前,林胜利所最担心的,就是用于实验的风洞了。

虽然林胜利拿出的设计参数,是经过后世千锤百炼,经过了无数次实验得来的数据。

可是,这个时代的人,他们不知道啊,总不能林胜利拿出一个参数来,就硬逼着下面的同志不做实验,就楞按照这个弄。

这样,虽然是不会出什么问题,但这不符合科学规律啊,也对我们航空工业的人才培养,起不到好的带动作用。

毕竟像林胜利这样的挂比只有一个,不能事事都靠林胜利开挂不是。

所以,林胜利只能是在一些关键的点上,为大家指明方向,让大家不走弯路,至于正常的科研工作,还是要让我们的科研人员,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都积极的参与到研究工作中来。

而这个用于实验的风洞,是一种利用人造的方法制造和控制气流的装置,用来模拟战斗机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并可测量气流对实体的作用效果,以及观察各种物理现象,它是进行空气动力实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虽说林胜利这次准备搞的三代机,是结合系统给的出资料里,优中选优而设计出来的。

按说,应该是没啥问题的。

可是,对于这个设计方案,还是那句话,虽林胜利算是很有信心,但你让别的同志怎么看,怎么想。

除了让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到飞机的研制当中,好培养我们自己的航空人才尽快成长起来,也为了更加稳妥起见。

林胜利觉得,还是要经过风洞的实验之后,他才能对自己设计出来的三代机的气动外形,彻底的放心。

按照科学规律,这不管是什么型号的飞机,它都需要经过风洞实验的验证之后,验证了它的气动性能合格之后,才能去进行下一阶段的研发工作。

毕竟风洞实验是在地面上进行的,这危险性要低得多。

如果要是让飞机在实际的飞行过程中来检验它的气动机构是否合理,这种事,除了没人性的脚盆鸡会强迫人去做这种危险的事外,估计但凡有点良知和人性的科研团队,都不会选择这么干的。

毕竟哪怕是测试,这飞机飞行的高度也不会低咯,在这么高的地方,一旦出现点什么意外,那可就是一场灾难了。

但目前来看,这难就难在,如何去建立这个用于实验测试用的风洞了。

风洞实验室的核心,顾名思义,就是风洞了。

这风洞呢,根据试验段内空气流速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低速风洞、高速风洞和高超声速风洞。

要知道,这次要搞的三代机,在正常情况下,它是需要进行超音速巡航的,那么,必然就要对战机在超音速的情况下进行气动检验。

所以,要搞的这座风洞实验室,就要搞成超高声速的风洞。

如果光从字面意思上来看,似乎建造一个风洞并不难。

这么说,倒也不是不对,不过,这只是对于一般的“风洞”而言。

这种“风洞”里,风吹出来的速度,往往不会超过音速,最多也就是略高于音速一点点,所以建造起来并不困难。

简单点来说,只需要一台大功率的风机就可以实现了,而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再额外的加装一些喷流管,增加一些风速即可。

不过这种常规的普通风洞,对于三代机这样的,动不动超个两三倍音速的战机来说,是远远是不够的,这常规的普通风洞,根本满足不了三代机对于风洞实验的要求。

而由于风机本身只能提供正常的转速,所以其对空气的压缩效果会逐步到达一个极限,换句话说,风机能够吹出的风量是有限的,如果要做更高规格的“风洞实验”,单凭一个风机或喷流管,是很难满足试验的需求。

根据相关的资料记载和经验来看的话,必须改变普通风洞的模式,由风扇吹风改为空气压缩的形式。

配备必要的大型空气压缩机、压力罐、高耐受性喷流管等设施。

而后世最好的高超音速风洞,还要将模型周围环境转化为真空状态。

目的就是提高储存压缩空气和外界的压力差,从而进一步的增加空气的流动能力,实现更高的风速。

但是这个真空状态,林胜利现在可是不敢想,这根本不是现在可以搞出来的。

这能把前面的要求满足了,他就已经算是谢天谢地了。

当然了,林胜利要搞这个风洞实验室,也是为了我们航空工业以后的发展。

要知道,在现在这个时期,我们国家仅有的八个风洞,是在经验不足、人手不足、资料不足、财力有限的困难条件下,由哈军工的一位教授牵头,从53到65年,经过了12年的努力,才逐步建成的。

这些风洞的建成,使我们有了一个拥有从低速、跨音速到超音速整个速度范围的,兼顾教学和科研的风洞群。

不过这些风洞,大都是普通的低速风洞,由于技术和环境的限制,在这些个风洞进行实验的机型模型,无法做到一比一的比例。

这就使得很多的实验数据,产生了很大偏差。

不过,就是这些看似简陋的普通风洞,为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这些风洞,用来给三代机做风洞实验,肯定是不行的。

就这么几个风洞,连满足国内航空航天风洞实验的需求都满足不了,就更别说给三代机用了。

咱就拿沈飞那边来说吧,虽然林胜利没见过沈飞是怎么做整机的气动实验的。

但根据后世已经解密的资料来看,林胜利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

为了能得到更加准确和完整的整机实验数据,可以说是用我们科研人员的命所换来的。

林胜利还记得前世的时候,他在某次看到咱们轰六爷研发的纪录片的时候,上面说,这六爷为了做气动实验,在它的原型机上面,安装了发烟装置。

当六爷飞行在高空中的时候,这个发烟装置启动后,由旁边伴飞的双座战机上,所搭载的科研人员,在近距离观察烟雾的情况,以此来记录战机的气动数据。

这真的可以说,我们的飞行员同志与科研人员,那真的是脑袋别在了裤腰带上,去在刀尖上起舞。

这稍有一个不慎,搞不好就是机毁人亡的事故。

而恐怕大家都不会想到,在那个时代的科研人员,在他们的储物柜里,除了一些个人用品和资料外,里面都会提前准备好一封遗书!

现在,借着这次成立特别实验室的机会,林胜利想的是,要建立起一个大型的、先进的风洞实验室来。

这样一来的话,既能弥补了我国在大型气动实验方面的空白,未来,也能方便我们的同志,在地面就能完成战机整机的气动实验。

就再也不需要我们的飞行员和科研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去上天做这个实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