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朱由榔:我不做亡国之君 > 第123章:再占领一个岛

第123章:再占领一个岛

顺利占领了九州岛的郑成功派人打扫了战场之后,才把洪兴皇帝从船上接了下来。

看着干净的街道,洪兴很满意。

到达郑成功给他找的临时住所之后,洪兴迫不及待地问了一下郑成功下一步的打算。

因为他很好奇,以明军目前的军事实力,完完全全可以直接平推整个日本。

早上打完下午就可以发身份证。

而郑成功却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先慢慢占领九州岛,等着德川幕府的人来找他。

这一点不符合郑成功速战速决的作战方式。

难道这国姓爷还有什么新招不成?

“兵贵神速,趁着日本没反应过来,延平王为何不立即发兵攻打江户,反而在长崎停了下来?”

郑成功听到洪兴的疑问之后,也没有绕弯子,毕竟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皇上,此次奇袭长崎,打了德川幕府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看到了他们与我大明的差距,对他们震慑不小!”

洪兴摸着胡子点了点头。

两天之内就下灭了岛上百分之九十的人口,说不震撼是不可能的。

“咱们此举就是要告诉德川幕府,跟我大明作对,绝对没有好下场。识相的赶快举国投降,我们还可以留你一个全S,如若依旧执迷不悟,负隅顽抗,那就只能用手中的大刀来问候你了。”

洪兴笑了笑:“不战而屈人之兵,果然是国姓爷,有点东西!”

洪兴不知道是在夸郑成功还是在夸他自己。

也是,洪兴差点就被仇恨冲昏了头。

若是把岛上的人全部都杀光了,那谁来种地,谁来织布,谁来赚钱。

郑成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让皇上见笑了。”

沉吟片刻,洪兴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万不可轻敌,小心中了小鬼子的计!还有,日本这个地方朕志在必得,你不用给朕省钱,花出去的钱迟早也会在这里拿回来,敞开了手脚好好收拾收拾这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日本猪!”

郑成功躬身答道:“皇上教训的是,臣必定会让他们亲身感受一下我手中大刀的温度。”

洪兴点了点头,准备让郑成功退下,可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又补了一句。

“听说德川幕府派人来了,我不便出面,你全权负责吧!”

郑成功领命而去。

长崎被攻下,九州岛沦陷的消息传到江户的时候,已经是五天后了。

此时掌权的是江户幕府第四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纲。

此人天生体弱多病,常年卧病在床,基本上不怎么管事。

攻陷九州岛之后,郑成功立即下令封锁全岛,不让九州岛上的任何信息外泄。

这次德川家纲能知道消息还是郑成功派人过去告知的。

所以,此时德川家纲还根本不知道九州岛的具体情况,以为只是被郑成功简单的占领了而已。

德川幕府上下讨论一番之后,决定先派人来长崎强烈谴责一下不讲武德的郑成功。

从江户来的使者几番请求,郑成功根本就不鸟他,让他从哪来滚哪去。

此时的德川幕府还根本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第二次,德川幕府派了一个级别稍微大一点的人来,想着这次郑成功应该会多多少少给点面子。

但这次郑成功用行动告诉了德川幕府:如果你们再这样没诚意,那我就自己来江户找你,不等你来了哦!

郑成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速攻占了四国岛。

这次攻占四国岛的过程非常顺利,郑成功只是在海上打了几发炮弹,四国岛上的藩主就率众投降。

九州岛和四国岛相距几十公里,尽管郑成功已经全岛戒严,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那么多人被丢进了大海,隔壁的四国岛要是一点都不知道是不可能的,他们早就嗅到了一丝不安的味道。

郑成功也摸清了他们的心思,事前就派人去四国岛劝降,效果不错。

后来他在海上象征性地开了几炮,四国岛顺利拿下。

这次岛上的日本人比较幸运,郑成功占领了四国岛之后,没有屠杀,下令全城宵禁,如有违法,当街斩杀。

这时候的德川幕府才明白,郑成功根本就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之所以同意谈判,只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而已。

这时候的日本才终于缓过神来,郑成功这次是真的来真的了。

整个日本上下惶恐不已,人人自危。

德川家纲拖着虚弱的身体召集众人开会。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整个国家会分成两个阵营。

主战派和主降派!

这种情况洪兴经历过,康熙经历过,现在也让小鬼子尝尝。

主战派认为,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如果再不反抗,那国家将不复存在!

这方面的代表是一个叫堀(kū)田正俊的年轻人。

他是德川家光的家臣,江户时代的大名,性格刚直,政绩卓越。

他坚决不投降,建议德川家纲死战到底,绝不退缩。

主降派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以日本目前的实力来看,反抗只能让自己死得更快。

既然如此还不如投降,减少损失!

这方面的代表来头也不小,他是德川家纲的叔父,保科正之。

当初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去世后,把保科正之召来枕边,将四代将军德川家纲托付给他,让他辅佐德川家纲。

德川家纲继位之后,就发生了浪人暴乱未遂事件(庆安事件),社会动荡不安。

可好在有了保科正之等人的辅佐,才化解了这次危机。

保科正之是一个很热忱(chén)的朱子学徒,朱子也就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儒学家朱熹。

他甚至把朱子学术作为统治的基础,确立了身份制度的固定化,在日本推行男尊女卑的观念。

因此,保科正之他更倾向于投降明朝。

两个阵营为是战还是降的问题几乎吵到要动手。

德川家纲据说智力不高,身体又不好,也是个没有主意的人。

看着手下人吵来吵去,他更是没主意。

在最后一场表决大会上,两队人又开始了激烈的争吵。

德川家纲实在是受不了了,用力喊了一句。

“降了吧!”

堀田正俊听到德川家纲最后的决定竟然是投降,心瞬间就凉了。

他对着德川家纲放声哭喊:“将军,不可啊!”

德川家纲挥了挥手,不理会堀田正俊的哭喊声,示意此时不要再议。

并转头吩咐叔父保科正之下去安排投降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