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朱由榔:我不做亡国之君 > 第105章:你放心,朕不杀你

第105章:你放心,朕不杀你

解决了邓凯影密卫的事,洪兴还有一个人需要解决一下。

他对这个人的仇恨,不比鳌拜少。

能捉到这个人,还得再次感谢一下猛人耿精忠。

他似乎就是上天派他下来洪兴这里进货的。

功劳来的时候,挡都挡不住。

耿精忠在追击康熙的路上,意外遇到了一队携带家眷仓皇逃窜的清人。

确切地说,是在前清为官的汉人。

因为普通人根本不可能带着这么多的家眷。

但奇怪的是,这些人竟然没有士兵的保护。

耿精忠这一路追过来,遇到好多逃跑的清人,身边几乎都有士兵保护。

难道这队人马只是一条小鱼?

因为洪兴之前交代过耿精忠不能乱杀汉人,那怕是已经剃了辫子的汉人。

所以面对这支蜷缩在一起的汉人,耿精忠坚定不移地执行老板的命令。

果然,那几个月的缝纫机没有白踩。

他让部下前去查探这对人马的详细情况,随后自己带着大部队自顾自地追康熙去了。

他这一跑,差点就让他漏掉了这一条不得了的大鱼。

可没想到才跑了十几里,后面就有人来报,刚刚那支逃跑的汉人队伍,是一个很大的官!

有多大,反正很大很大!

这条大鱼的名字,在前清和明朝之间,那可是响当当。

他就是我们的老熟人,同时洪兴恨之入骨的人,他叫洪承畴!

耿精忠听过洪承畴的大名,却没见过他。

要知道,在明末清初,吴三桂和他几乎平分了大明叛臣功劳的半壁江山。

他是投降中的战斗机,前清顺治帝首席智囊团。

耿精忠一听到洪承畴的名字,虎躯一震,激动得差点从马上掉下来。

在耿精忠看来,康熙、鳌拜和洪承畴就是前清的三驾马车,若是能擒得他们三个,那自然极好。

若是擒不得前两个,抓一个洪承畴给老板洪兴,他绝对会非常高兴。

耿精忠立即让属下继续追击康熙,他自己则带了上千人回去认识一下这个名声在外的大汉奸。

看看此人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

很快,耿精忠的人马就赶回来了。

一下马他就看到了洪承畴一家几十口人被耿精忠的部下围在了一起。

洪承畴在亲人的搀扶之下,站在这些家眷的前面,迎接耿精忠。

这一年,洪承畴七十二岁了。

这么大岁数还要逃命,不得不佩服他的恒心和毅力。

只是洪承畴怎么也没想到,他为前清立下了那么多功劳。

等到大难临头的时候,却连一支护送他逃跑的队伍也没有。

当前清康熙帝带着他的满清遗老遗少逃出北京的时候,洪承畴知道他这辈子基本上是完了。

但他还不想死,至少不愿意留在北京等死。

人生嘛,就是不断折腾的过程。

他立即让家属收拾行李,赶快去追随康熙的步伐。

他儿子劝他:“父亲,你年事已高,要不别跑了。听说大明洪兴皇帝是一个仁慈的君主,他不会为难我们的!”

洪承畴给了他儿子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那眼神似乎在告诉他儿子:你口中的大明洪兴皇帝他会不会为难你们我不知道,但他一定会为难我。

你爹我当初可是一个非常牛逼的人,那些要杀我的人从北京排队排到了南京,你认为洪兴皇帝会放过我?

但洪承畴不能这样说,因为没有一个叛臣会主动承认自己是一个叛臣。

洪承畴这个带头大哥自然也不例外。

他对他儿子义正严词道:“我与大清共存亡!”

哇哦,真是非常有骨气的一句话,不明事理的路人此刻甚至觉得他配享太庙。

也许洪承畴早就忘了,二十年前,他是明臣。

据说洪承畴小时候非常有才,十一岁那年,一个先生见他颇有才名,就想试探一下。

古人试探别人才华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对对子。

这东西通常都是现场看到什么对什么。

要求你才思敏捷,对仗工整,寓意深刻,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水平。

当时洪承畴正在卖豆腐,于是先生看着他框里的豆腐就出了上联:

白豆腐,豆腐白,做人清正博学学李白;

洪承畴看着先生桌上的砚台,略加思索之后,就对出了下联:

黑砚台,砚台黑,为官铁骨叮当当包黑。

(注:包黑,即指包拯,北宋名臣,杰出清官代表。)

不知道洪承畴前半生有没有做到清正博学,铁骨叮当。

但他后半生基本上跟着八个字完全不沾边。

反而还离这八个字越来越远。

耿精忠下马之后,看到站着一个瘦巴巴地小老头,拄着拐杖,弓着身子,弱不禁风。

这跟耿精忠脑海中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就这样一个瘦小的老头竟然是大明头号叛臣。

果然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他围着洪承畴仔细打量了一番,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莫非你就是洪太师?”

(注:顺治十年,1653年,洪承畴被任命为太保兼太子太师,经略五省!)

洪承畴朝耿精忠微微拱手施礼。

“回将军,老奴正是洪承畴!”

嚯,这前清在改造人这方面果然有些本事,这么快就自称奴才了。

这要是让他们得了天下,那这天下汉人还不都成了他们的奴才。

这让耿精忠更加坚定了要捉拿康熙的想法。

耿精忠大喜过望,他拨了一千人马,把洪承畴送回北京,等待老板处理。

路上担心洪老头想不开自杀,还贴心的为他安排了四五个士兵二十四小时贴身陪护。

回到北京之后也是严加看管了起来。

等洪兴忙完手中的事之后,终于有空找洪承畴聊聊了。

见面之后的洪兴非常不客气的开口。

“洪太师,没想到朕能回来吧!这么多年,可真是辛苦你了!”

洪承畴老脸一红,面露惭色。

他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眼下已七十高龄,这次咬着牙撑着回北京,就是为了见洪兴一面。

他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能够力挽狂澜,能够收拾旧山河一统天下。

他跪在洪兴面前喃喃开口。

“回皇上,大明朝有皇上这样的英主,是全天下人的福气。老奴罪责罄竹难书,百身莫赎,乞求皇上能给老奴留个全尸!”

看来他是知道后果的。

洪兴冷笑一声:“你放心,朕不杀你!”

洪承畴被带了下去,很快,洪兴的圣旨就下来了。

叛臣洪承畴,除他自己外,夷三族,其余人等发配边疆戍边。

洪兴说到做到,没有杀他,让他在绝望和痛苦中孤独死去,比杀了他还要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