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朱由榔:我不做亡国之君 > 第103章:异姓王怎么办?

第103章:异姓王怎么办?

新的一天开始了。

八月的北京天高云阔,秋高气爽。

洪兴坐在皇帝的宝座之上,俯视着这个帝国的一切。

之前那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似乎还历历在目,但已经不重要了。

整个北京城又恢复了往日那种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场景。

仿佛昨日之痛早已忘却。

有人说,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可对于那些只想活着的普通人而言,历史只是胜利者的游戏罢了。

普通人被迫参与进去,被裹挟着冲入滚滚洪流之中。

绝大部分的人都消失在了这洪流之中。

活下来的人,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可以一起加入这场游戏。

其余的,似乎没什么改变。

吃饭,睡觉,干活!

这些活下来的人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只要有饭吃,有地耕,只想活着就行。

至于历史的真相是什么,他们根本就没心思去关心,也轮不到他们关心。

很残酷的真相,可事实往往很残酷,也很真实。

终于扫除了这个侵占大明疆土近半个世纪的异族。

终于结束了这几十年的黑夜。

大明永在,光明不失。

兴复明室,还于旧都,洪兴做到了。

这一切,要从那个烛火跳动、茶碗破碎的黑夜说起。

那一夜,一个年轻人的都来,彻底改变了这段在正史上都不配记录的历史。

那一夜,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整个天下的命运也开始转动。

一统大明江山,这一切,他用了五年。

对于洪兴而言,今天的阳光是明媚的,空气是香甜的,心情是舒畅的。

他终于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将用手中的权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富国强兵、万国来朝的梦想。

活干完了,就该分肉吃饭了。

毕竟当初干活的时候,并不是皇上一个人拎着刀单枪匹马得天下。

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承担着很多脏活累活。

他们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大业中投入了大量的资本,持有了股份。

现在公司盈利了,地主家有余粮了,若是这个时候把他们踢到一边,只怕很难收场。

封赏的方式有很多种,最直接的就是给钱,不给支票,不给卡,给现金。

只有白花花的银子摆在自己面前,心里看着才踏实。

这一堆是你的,那一堆是他的,大家拿着钱回去乐呵吧!

晚上睡觉也抱着睡,说不定有时还会偷偷笑醒。

但横财来得快,去得也快,钱总会有花完的那一天。

置个宅子,来几个娇妻美妾,过年包几个红包,一大家子人吃喝拉撒,再多的钱都扛不住折腾。

有没有那种靠得住的长期饭票,毕竟一顿吃和顿顿吃可是天壤之别。

细水长流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但是现在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摆在洪兴面前,这个问题若是处理不当,只怕要出大乱子!

因为前清这些没文化的野蛮之人乱封王的缘故,导致现在大明的土地上,有好几个异姓王。

异姓王,这可不得了!

要知道,自老朱创立了明朝这家公司之后就曾定下一条祖训:异姓不封王。

我们熟知的那些藩王,都是老朱自家人。

建文帝削蕃,削的是他四叔燕王朱棣。

虽然很多开国功臣都被封为王,但那些都是死后才追封的。

开国功臣之一的徐达,一开始是封魏国公,死后追赠中山王。

同样的还有常遇春,死后追封开平王;李文忠,初封曹国公,死后追封岐阳王。

……

但是,有一个人例外。

自朱元璋洪武初年到崇祯十七年止(1368年-1644年),这276年间,有且只有一个异姓王。

他不但是异姓王,还是“异族”王!

他就是“忠勇王”——金忠。

他是蒙古人,本名也先土干,家族是当初元朝望族。

他本人也是鞑靼(蒙古)王子。

朱棣北征大漠的时候,劳师动众,场面搞得非常大,效果却不咋地。

北元知道朱棣是个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狠人。

所以在得知朱棣御驾亲征的时候,北元直接躲得远远的,连个照面也不打。

朱棣惆怅加愤懑,只好沮丧地空手而归。

这时候,也先土干风尘仆仆,率众来降。

这可把朱棣同志高兴坏了。

欣喜激动之余,朱老四直接把他爹“异姓不封王”的祖训一脚踢开。

毕竟祖训就用用来打破的嘛!

结结实实地给也先土干封了个“忠勇王”,还赐名“金忠”!

金忠一生历任三朝,最后在宣德六年因病去世,得以善终。

近三百年间才有一个真正的异姓王,可见异姓王在大明一朝的分量。

可到了明末清初,这个规则就被打破了。

前清为了笼络人心,非常舍得下血本。

一开始降清的祖大寿,到后来的孔有德、耿继茂、尚可喜、吴三桂等都封了王。

甚至连孙可望也在前清那里混了个“义王”当当。

天下局势那么乱,当初狼狈逃跑的朱由榔,也不甘寂寞,打破祖训开始封王。

谁打了胜仗就封谁,乱成了一锅粥。

比较有名的晋王李定国,延平王郑成功,对了,还有秦王孙可望。

是的,又是孙可望。

前面说过,孙可望以前是张献忠义子,后来又归顺南明。

朱由榔封他为秦王,因为他与李定国不和,转头又跑去前清那里上班。

前清顺手又给他封了“义王”。

现在天下平定了,洪兴皇帝再一次当家做主,以前封的那些王,好几个还活着。

这些异姓王是继续保留他们的“藩王”的封号,还是重新换一个,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眼下异姓王有四位,晋王李定国,延平王郑成功,靖南王耿继茂,平南王尚可喜。

后两位是前清封的王倒还好办,直接撤了便是。

可李定国和郑成功是朱由榔自己封的王。

虽说当初特事特办,可君无戏言,更何况这两人确确实实为朱由榔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个是目前大明陆军总司令,一个是海军总司令。

若是处理不当,让这两位爷有了情绪,只怕够洪兴皇帝喝一壶的。

想来想去,洪兴决定还是先按兵不动。

他们俩的藩王称号可以继续保持不变,但封地在哪,决定权还是在洪兴手里。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万众期待中,大明分肉吃饭、封赏功臣的喜庆时刻终于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