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朱由榔:我不做亡国之君 > 第94章:抉择

第94章:抉择

洪兴皇帝遇刺之后,哪也没去,就一直躲在济南养身体。

何其幸昼夜不离身,在旁边服侍汤药。

这一次多亏了吴三桂的护心甲才保住了皇上的命,要不然他们这些侍卫的脑袋估计都得搬家。

在洪兴养伤期间,何其幸继续对影密卫展开调查。

本着“宁可杀错,也不放过”的原则,这批在济南的影密卫人人自危。

可查来查去,除了那个翻译官李甲,竟然查不出任何问题。

何其幸把所有影密卫叫来,让他们穿上当初接头人穿的那一身黑衣。

并模仿接头人说话。

几十人轮番折腾下来,依旧毫无头绪。

这个结果让何其幸很不满意。

那些被抓的间谍被何其幸打得皮开肉绽,连里面的骨头都看得见,让人直起鸡皮疙瘩。

可那些人说出的线索还没有何其幸自己查出来的线索多。

唯一有用的线索就是有人交代的城南破庙内的暗道。

等锦衣卫赶过去,那个暗道早就被人破坏了。

这条线索也断了。

这批刺客能搞到皇帝住所清晰的地图,甚至连巡防时间都摸得一清二楚。

这种绝密之事说没有内鬼,连小朋友都不相信。

可问题就是,所有人都知道其中有问题,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何其幸见洪兴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便把此事向洪兴作了汇报。

洪兴是背部受伤了,不是脑子受伤了。

他这段时间也一直在想这件事。

究竟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

据李甲之前交代,高杰投了鳌拜之后,和他同为第一组的李贺至今下落不明。

是死是活,似乎只有高杰才清楚。

而高杰这王八蛋早就跟着鳌拜跑得无影无踪了。

因此,这个下落不明的李贺,就是此次刺杀事件的唯一突破口。

洪兴吩咐何其幸,把李贺的档案调来,好好查个底朝天。

何其幸一拍脑门,恍然大悟。

当初真是吓昏了头,他查了那么多人,却唯独忘了这个失踪的李贺。

在这么多人里,他的嫌疑最大。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这一查,还真查出了问题。

何其幸寻着蛛丝马迹,查出了一个让何其幸后背发凉的结果。

李贺和高杰竟然是同母异父的兄弟。

何其幸拿着李贺和高杰的档案,直愣愣地呆在原地。

因为影密卫内部有一条谁都不能触碰的红线。

亲属不能同入影密卫!

是谁竟然敢如此赤裸裸地挑战皇权。

何其幸在最后的签字处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

影密卫总指挥使,邓凯。

这事太大了,大到已经不是何其幸自己能够解决了。

何其幸不敢耽搁一秒,迅速把这件事报给了洪兴。

洪兴慢慢看着何其幸呈上来的这几页报告。

已经能坐立的他看着看着,渐渐攥紧了拳头,牙齿咬得“咯咯”直响。

何其幸能很明显地感觉到室内的温度在渐渐降低。

皇帝很愤怒,后果很严重。

“传令去南京,彻查影密卫。同时把影密卫总指挥使邓凯提去狱里好好反省!”

何其幸刚走没多久,北京那边就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当然,送信人可不敢玩那套你是想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的把戏!

因为洪兴会毫不犹豫地给他几个大嘴巴子。

他妈的,敢消遣皇上!

好消息是北京已被耿精忠攻破,只可惜康熙以及清廷众臣提前跑了。

不过李定国和耿精忠已经带着二十万大军去追击了。

洪兴很高兴,这一次终于可以兴复明室,还于旧都了。

洪兴皇帝你高兴得太早了,因为好消息说完了,就该轮到说坏消息了。

这是一个晴天霹雳。

神宗皇帝的定陵,也就是洪兴的亲爷爷的陵墓被鳌拜刨了。

洪兴皇帝听后并没有想象中的暴跳如雷。

他只是呆在原地,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看不出悲或喜。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自己有多冷血,而是他很清楚,这些都是躲不开的灾难。

生气和暴躁都没用。

清廷入关这二十年,占据北京,当起了人上人。

制造了那么多骇人听闻的屠杀。

每一个屠杀背后,只是一串冰冷的数字。

可这些数字,代表着的却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

洪兴很清楚,再不攻下北京,以清廷的行事风格,别说一个定陵了,说不定十三陵都很快就要被挖了。

谁让这些老朱家的后代那么不争气!

更何况,这次挖的只是定陵!

也好也好,提前三百年挖了,省得后世郭某人惦记。

谁挖都是挖,现在被鳌拜挖了,至少遗骸还在。

可若是到了后世,别说万历皇帝的遗骸了,连他的棺椁都被付之一炬。

只留下缕缕青烟,飘散于世间。

不生气归不生气,可这挖祖坟的仇,必须要报!

新仇旧恨,老账新账一起算。

这件事情让劫后余生的洪兴直接下了死命令,不顾一切追杀鳌拜。

哪怕是天涯海角,他也要把鳌拜剥皮抽筋,挫骨扬灰。

就是死了也要挖出来鞭尸,方才解心头之恨。

这次刺杀事件,也让洪兴皇帝心性大变。

死里逃生的他经此一役渐渐明白,生活就像盒子里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就像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你自己还能不能活过下一秒。

他不再执迷于江山社稷,不再执迷于君临天下带来的快感。

权力和欲望固然让人欲罢不能。

可他志不在此。

他逐渐明白,上天安排他来到这个世界,不是意外,而是冥冥之中带着某种使命。

他正在努力靠近那个使命。

越靠近,他的心跳得越快。

北京光复之后,也让洪兴松了一口气。

自己的任务基本上是完成了。

虽然北面还有蒙古,东北还有建奴,但至少北京这个代表朱家颜面的地方收回来了。

只要北京收回来了,那剩下的也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洪兴可不打算什么事都帮朱慈煊做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很显然,他的使命不是当太子朱慈煊的打工仔。

他不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只让朱慈煊坐享其成。

那样的朱慈煊不但成长不起来,反而还会害了他。

对内不能驾驭群臣,对外不能威服四海。

一定要留一些训练场地给他们。

但留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想要在宽阔壮美的草原纵马疾驰,想要在冰天雪地的高原信马由缰,去吧,战吧!征服吧!

而我只愿驾船出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