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 第157章 流寇围洛阳,电讯传捷报!

第157章 流寇围洛阳,电讯传捷报!

文师颐是携带发妻和一双儿女一起来汝阳上任的,如今都成了义军苦役。

妻女在城中与其他女性苦役一起纺织。

文师颐和十七岁的长子文宪约,则与男性苦役们经常被调到城外干各种又脏又累的活儿。

文宪约倒不欺男霸女,只是好吃懒做,没有上进心,读书十几年,连县试都不曾考过。

如今被迫跟着文师颐当苦役,每天都在抱怨。

“累死我了!”

趁着监督的雇吏看向别处,文宪约赶紧停下铁锹,偷懒歇息。

同伍的另三个苦役对他怒目而视。

因为苦役们的工作都是按队伍分段安排的。

若是某个队伍的工作没按时保质地完成,轻则口粮减半,重则增加刑期。

相反,若是超质量完成,不仅能得到伙食上的奖励,甚至可能减少刑期。

刑期结束,便是自由身!

所以,吏员和民勇们监督只是为了提防某些苦役犯蠢逃跑,以及纠正某些施工中的错误,督促工作反而是次要。

绝大多数苦役为了吃好点,乃至减少刑期,干活儿都很积极,想要将工作完成得更快更好。

唯独这文宪约,动不动就偷懒,拖累同伍乃至同队之人。

文师颐见状也立马呵斥,“又偷懒!赶紧干活!”

“我就不干!”文宪约耍起赖皮性子,“都怪父亲为了名声不肯归顺义军!不然我和娘、妹妹怎么会受这种苦和累?!”

“什么义军?他们是反贼!”文师颐说了一句更怒,提起锄头就向文宪约身上打,“我打死你这不忠不孝的逆子!”

文宪约一边跑一遍大喊:“杀人了!文知县要杀人了!”

引得这处工地一片混乱。

张坚过来时看到的便是这幅场景,顿时气不打一出来。

他让人将文宪约抓住后,威胁道:“今日你们这队若完不成任务,俺就上报,把你关进地牢饿上一整天!再多加三個月的刑期!”

文宪约立马老实得如同绵羊。

张坚又皱着眉对文师颐道:“文知县,你也是这里的名人,怎么当了苦役还要出丑?”

文师颐确实觉得丢脸,道:“逆子不孝,给阁下添麻烦了。”

张坚狠道:“别说这些没用的!今日任务完不成,你们这一伍晚饭都减半!”

说完,张坚挥袖离开。

下班后,回城路上,他见城外好些民勇营都在迁移营地,便留了心。

之后两日,他又是观察,又是旁敲侧击地打听,却只探知一些民勇被转为常备军了。

直到初十,两支数千人的义军旗帜鲜明地离开,他才意识到义军这多半是有什么大行动。

张坚知道,以崋部高层和义军的保密意识,他一个上吏根本难以探听到更多内容。

于是次日便通过一个商人,将“上万义军离开汝阳,疑似要攻打南方县城”的消息传了出去···

张坚的情报送到开封城时,巡抚李仙风已经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去年冬天,豫西降雪既小又少。

李自成便在冬季行军,先克卢氏,之后连克永宁、宜阳、新安,又在过年期间攻占了洛阳周边十数关寨,对洛阳形成包围之势!

同时,河南府各处都有“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民谣在传播,甚至是传到了开封府。

在此期间,无数饥民、贼匪闻讯投奔,日夜不绝!

据说如今李自成麾下已有二十几万人,号称五十万大军!

巡抚衙门。

偏厅中,李仙风来回踱步,急得上火,嘴角都起了泡。

他几个重要幕宾都聚集在此处。

负责参赞军事的李赞安慰道:“抚台不必如此忧急,洛阳有参政王胤昌、副总兵王绍禹统领上万营兵驻守,又有数万乡兵、乡勇协防。洛阳城又高大坚固,绝非李闯能攻下来的。”

李仙风道:“李闯如今可是号称五十万大军,至少有二十几万人!”

李赞不屑道:“绝大部分都是饥民而已,李闯本部估计不超过三万人。”

在这种情况下,李自成究竟有多少可战兵马其实是个谜。

多半李自成都不知道他麾下有多少人。

至于派探子去探听李自成本部底细,不说有多么危险和困难,便是有人去,没有半个月的功夫也难探查清楚。

就是这种未知,才让洛阳城人心惶惶,李仙风这个衙门在开封的巡抚也焦灼不安。

“洛阳那边已经数次派出信使突围而出,传信让本院率兵前去救援。

言说李闯已经围城多日,若是不能及时解围,即便李闯不攻城,洛阳也难以坚持下去。

去年汝宁崇王被那刘贼俘虏,本院好不容易暂且将事情压下去。

若是洛阳再被李闯攻破,本院绝对瞒不住。

介时若有心人将崇王被俘之事一并捅上去,本院怕是项上人头不保!

情势危急至此,你让本院如何不急?!”

李赞道:“抚台若担心洛阳守不住,自然要带兵去解围。也无需剿灭李闯,只需将流寇驱散部分,解洛阳之困即可。”

旁边分管钱粮的幕宾闻言赶紧提醒道:“去年冬天,抚台筹措十万石粮食予刘贼保崇王性命,如今很难再筹集多少粮草以供军需。”

李赞没理这位,接着道:“抚标如今有五千余官兵,抚台再让陈永福派两营募兵,集合一万余官兵,便足以击溃一面之流寇,解洛阳之围。”

李仙风皱眉道:“陈永福手下也只有四营募兵,肩负镇守开封之责,恐怕很难分出两营兵马让本院带走。”

河南作为内省,并没有设立总兵官,只设立了几个副总兵,分守几府,各有职责。

李赞道:“那就只调一营募兵,再调征调两营乡兵。”

“欠缺的钱粮怎么解决?”李仙风又愁眉苦脸地问。

“只能向城中大户、富商摊派了。”

会开到这里,外面忽然有人道:“葛参赞,汝阳传来急讯!”

葛文优起身匆匆作揖,便出去了。

他很快带着一封书信回来。

“汝阳探子急报,刘贼向南派出上万兵马,似乎有意攻掠汝宁其他州县。”

说完,把张坚的信递过去。

李仙风匆匆看了,便不耐烦道:“都这种时候了,本院哪里还顾得上汝宁其他州县?

况且刘贼占据了汝阳,本院再派兵去保汝宁其他州县还有何意义?当下要务是解洛阳之困!”

“属下明白。”

葛文优应声坐下。

他决定,在洛阳解困之前,除非汝宁那边发生天大的事,寻常消息就不报上来让李仙风烦心了。

接着,李仙风就与几位幕宾商量起出兵解洛阳之困的具体事宜。

···

杨和庆、彭有义等人回到汝阳城后,仅用五日时间就完成了扩军。

至于将士间的磨合——各团都是由一个常备军营直接并入四个民勇营组成,并非组建五个新营,并不需要磨合。

扩军之后,杨和庆、彭有义便各率一路兵马分别向南、向西进军。

新蔡、真阳早就土寇四起,各地村寨庄堡也多有抗税自保的,大明官府势力基本被局限在县城周边,甚至难出县城。

彭有义的西路军有六千常备军加三千民夫。

杨和庆的南路军有三千常备军、两千四百人的民勇,外加三千民夫。

如此兵力,且装备不差,不论是仍在大明官府手中的关城要津,还是那些结寨自保的村庄集市,都难以抵抗。

更别说,两路义军都携带了十门陆军炮。

这些陆军炮都是在确山兵工厂铸造的。

之前刘升从舞阳抄缴的铁料、工匠大多都留在了确山县城。

同时刘升还传授了一门较容易实现的土法炼钢工艺,虽然生产效率低下,生产出的钢材品质也比较低。

可品质再低那也是钢材!

钢铸炮相较铁铸炮优点简直不要太突出——更轻便、更耐操!

再借助由“铁模铸炮法”改进而来“钢模铸炮法”,铸造一门陆军炮就变得很容易。

即便算上后续加工时间,铸造一门陆军炮最多也就需要十天,快则六七天。

去年冬季到年后这段时间,确山兵工厂利用从舞阳抄缴的生铁炼钢,一口气铸造了五十门陆军炮!

汝阳分去十门守城。

确山、遂平也各分去四门。

西、南两路军各分十门。

剩下十二门装备到了亲卫军中——加上原来在铁工坊铸造的那五门,以及最近新铸成的几门,亲卫军携带的陆军炮将凑齐二十门!

有明军眼中的“红夷大炮”相助,义军拿下真阳、新蔡自然不在话下。

正月十三,胡东流下阳埠。

正月十四,杨和庆下真阳。

正月十七,彭有义攻占新蔡!

通过随军电讯组收到最后一个捷报时,刘升已率领亲卫军、常备军第五团出现在泌阳县外面···

泌阳县城头。

知县余光敬眺望城下军阵后,满面愁苦。

一旁典史徐垚也紧皱着眉头,似是询问:“贼众五千余,甲众兵利,还有几十门大炮,这城如何守得住?”

余光敬叹道:“贼势披猖,泌阳弹丸之城岂能保?本县唯有一死尽忠而已。”

说完竟然径直下城去了。

也不知要准备怎么个死法。

这下压力都转移到徐垚肩上了。

因为泌阳原本就没有县丞,前主簿离任后新任主簿还没来,眼下除了知县就他这个典史官儿最大。

这时手下一乡兵头领过来问:“知县老爷呢?”

徐垚道:“回县衙了。”

“贼人都要攻城了,知县老爷竟然回县衙了?”乡兵头领满脸不可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