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玄幻奇幻 > 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 > 第六十章 找到大明宝船档案

第六十章 找到大明宝船档案

不能厚此薄彼,朱厚照又写了一条子,给施州德批了房子和银子,又安排了侍卫。

还有江晖,也得找人保护一下,这些人才都是有其不可代替性,损失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皇上,找到了。”钱宁匆匆赶来,脸上有兴奋之色。

“找到了?”朱厚照近期交待钱宁的要找的东西太多了,一下摸不清是那样?

“宝船之图!”钱宁说道。

真的找到了,朱厚照不禁一呆。

此时,隔离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已经过去将近百年。

与后世人对他的功绩大加赞赏相比,这个时代的人对他的行为并不认同。

归根到底,还是没有为大明皇朝带来真正的利益,朝廷却要负担起庞大的支出。

在郑和后面,大明再也没有提起航海之事,对这事更是视如水火。

成化年间,朱见深想重启下西洋,车驾郎中刘大夏藏匿郑和下西洋档案,也有人说是焚毁,使皇帝的想法无疾而终。

这些行为肯定不是刘大夏一个人所为。

后面郑和这批资料的去处,就成了一个迷团。

朱厚照认为刘大夏是不能焚毁资料,肯定是藏了起来,于是叫钱宁仔细找一下。

“在哪里找到的?”朱厚照很好奇,这么多年都没人找到这些。

“兵部仓库旁边的小厢房。”钱宁说道,“有一部分还在库房里的。”

原来是这样子,资料一直都在,只不过不想皇帝知道,就一直报没有,皇帝也只是一时兴起,后面也就没有再细查。

至于后世丢失,那是几百年后的事,大明那时都不存在了,资料没了也很正常。

“走,朕看看去!”朱厚照有点迫不及待,要亲手揭开这个千古迷团。

王琼刚回到兵部没多久,就听到皇上到来的消息,急忙赶到后面的仓库。

朱厚照站在兵部后院,看着士兵把箱子都搬了出来,满满当当的堆满了院子。

什么焚毁,后世这些人的想像力也太匮乏了,以为郑和航行资料就是一张图,几张纸,一把火就能烧了。

光一次航行纪录下来的东西,就得有几十箱,在兵部怎么烧,这么多东西拉到郊外烧,怎么可能。

钱宁从后面抬出一箱来,在朱厚照面前打开,从中取出一个本子,双手奉上,“皇上,你看。”

册子用蓝色的封面装钉起来,上面写着永乐十二年五月。

朱厚照小心翼翼翻开一看,知道是一本航海日记,又把它合上。

小小的本子,在他的手上变得沉重无比,朱厚照知道他手上捧着不是纸,而是一段耀眼全球的历史。

命运的交错,把它交到了朱厚照手中。

这是一个大陆帝国向海洋进军的第一步,掀起的惊风骇浪,千年之后,余波还在。

还好,我来了,这一世,大明将再次跨出他的脚步,向大航海时代出发。

或许有一天,能去征服星辰大海。

“皇上,这是?”王琼看着箱子上的封条,“这是三保太监的资料!”

朱厚照找资料这事,都没通知王琼,直接要钱宁便宜行事,怕是这些人知道了,又藏起来。

看着皇帝点点头,王琼脑袋一下子就大了起来,难道皇上要重启下西洋之旅。

一时间他也不敢劝阻,心里忧心匆匆,强硬笑道,“皇上,这些是要运往哪里去?”

“全都运到豹房!”朱厚照说道。

坏了,皇帝肯定是要下西洋了,王琼看了钱宁一眼,这事也不通知一声。

钱宁根本就不理他,这次皇帝交待得很慎重,他都没有通过王琼,直接动用兵部的内应,进入库房。

王琼没想到他自己刚进内阁,就碰到这么棘手的事情,这个是不是皇帝安排好的。

现在大明的财政这么脆弱,再也经不起皇帝这么一折腾。

随着一箱箱的资料,装上马车,庞大的队伍,从东公生门而出,沿长安街上走,被许多官员看在眼里。

不少人看到箱子上封条,眉头都深深皱了起来,不到半天时间,皇帝准备下西洋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全京城。

各处的文官议论纷纷,京城民间也是议颇大,俱西厂与大明报社收集到的消息,大多都是持反对意见。

朱厚照有意让这个消息传出去,也是看看天下的反应。

跟他预料并没有太多的偏差,大陆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对于冒险的事情,大多数都是敬而远之,除非迫不得以。

要开海,不是随便下几个命令,大家就会一窝蜂而上,马上就给大明带来大量的白银,那只是小说的臆想。

高收益是要伴随着高风险的,没看欧洲的大航海时代,海洋吞没了多少人。

对于大明这种有土地,就获得安稳收益的社会结构,需要极大的诱惑利益,才能使人们抛弃土地,走向未知。

而且现在拿到的造船技术,是上百年前的,说不定已经都落后了,还有制造工艺能传下来的不知有多少。

难道没有航海的人穿越的么?朱厚照又开始不想动脑子了,又想找专业人士。

对了,不一定要穿越,佛郎机人也是可以的,派个留学队伍过去,算了,太慢了,直接抢几条船和人吧。

文渊阁。

杨廷和又召集内阁开会,心觉得好累,自皇帝病好之后,事情发展全部脱离了原来的轨道。

“这下西洋之事,诸位怎么看?”

“此事,万万不能再让步了,一次足以让大明覆灭!”毛纪比较急口。

“皇上只是拿了资料,并没有说要下西洋。”赶过来的王琼说道。

“王大人如何看此事?”梁储问了一句。

现在王守仁还没有进京,唯一的反对派就是王琼。

“此事,须从长计议。”王琼回答道。

杨廷和明白了王琼的意思,知道他也不支持皇上下西洋的想法。

心里就有定计,挥手说道,“事只是风闻,大家也不便多讨论。”

你不着急,召我过来干吧,王琼知道这事不能蛮干,得找个时间劝劝皇上,不然两方势如水火,他夹在中间也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