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玄幻奇幻 > 糜汉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孙权之怒 猛虎抬头(4000字!求追读!)

第一百二十二章 孙权之怒 猛虎抬头(4000字!求追读!)

在细细思索一番后,是仪方才开口宽慰孙权道:“至尊所虑甚佳。”

“然孙武卫虽素有声名,其毕竟年幼,因其年幼难免气盛,这才会被糜旸所趁。”

“今糜旸之对手乃是大都督,大都督功勋卓着,从军三十年,经验丰富,岂是孙武卫能比?”

“又岂是那糜旸所比?”

“况且大都督手中兵力是糜旸数倍,兵力之强,世所罕见。

如此兵力再加上大都督武略,要想拿下公安,并非难事,还请至尊宽心。”

是仪深知孙权如今在他面前流露这担忧之色,并不是他真的担心吕蒙不是糜旸的对手。

毕竟就算不说吕蒙与糜旸二人的名声差距,就是如今吕蒙手中握有的兵力,那也是糜旸的数倍。

在这样强大的实力差距下,孙权虽有疑虑,倒也不至于真的会担心吕蒙败于糜旸之手。

孙权如今有这番神态,最大的目的其实就是试探。

试探江东诸臣,对他派吕蒙攻取荆州一事有何看法。

近来,不知怎么的,在建业城中渐渐流传起了对吕蒙不利的言论起来。

那些言论大多说吕蒙可能用拥兵自重,亦说兵虽十万,然公安坚城实不可下。

这些言论并非是从市井民间而起,而是流传于众大臣之间。

因为涉及到目前江东的诸位大臣,这就让精通权谋的孙权就无法将这些言论,当做简单的谣言来视之。

这些言论分明是有心人散布,来扰乱军心的。

孙权并不是昏君,贸然听信这些言论而去临阵换将,这种事他做不出来。

但他也不可能对这些言论置之不理。无错更新

因此他一直想查出,这些言论的源头是哪里。

不查出这些言论的源头,对维护江东内部的稳定不利。

查来查去,孙权将试探的打算放在他的近臣身上。

孙权此刻脸上担忧的神色是真,他因为有心事而无法落子也是真,但偏偏他所说出口的,担忧的理由却是假的。

这也是孙权一向惯用的,试探臣下的手段了。

幸亏是仪机警且深通孙权心思,所以面对着孙权的试探,他三言两语之间就打消了孙权对他的怀疑。

果然,孙权在听完是仪的宽慰后,脸上浮现了满意之色。

虽然是仪的宽慰乃是老生常谈,这些日子以来孙权都听腻了,但却能证明是仪的态度。

知道这点,就够了。

孙权又将目光看向其余近臣,见其余近臣如胡综、吴范脸上皆流露出了对是仪言语的赞同之色。

孙权的内心中,那些疑虑也就渐渐消散了。

其实孙权对身边近臣一直是很信任的,但是自从出了徐详这档子事后,这让孙权心中对身边近臣也不如以前那么信任了。

徐详在江东时,地位与是仪、胡综、吴范等人是一样的,都是他的亲近之臣。

而在这诸人中,徐详与孙权更为亲近一些,他们二人自幼相识。

只是因为在诸位近臣中,徐详口才最好,胆子也最大,所以孙权才会经常命徐详出使在外。

只不过孙权没想到的是,他对徐详信重如山,徐详最后却选择了背叛他。

这让本就多疑的孙权,越发不再信任人起来。

现在每每想起徐详,孙权的心就会感到刺痛。

恨不能杀之而后快。

在试探完身边近臣没有怀抱异样心思,孙权那脸上的担忧之色也就瞬间消失不见。

他举起刚刚放下的棋子,又开始有兴致思索其当下的棋局来。

在思索的时候,心情变好的孙权就犹如一位性格宽厚的君主一般,他问他身旁的另一位近臣吴范道,

“文则,你向来能掐会算,每算无有不。

准。

今你就为孤算一算,子明能否为孤拿下公安。”

孙权言语之间满是笑意。

孙权呼唤的近臣吴范,字文则,乃是会稽上虞人。

吴范与刘惇、赵达、严武、曹不兴、皇象、宋寿、郑妪合称“吴中八绝”

吴范自幼拜得名师,擅长研究历数,知晓气候。

他因此闻名于郡中,被郡中长吏举为有道,到洛阳任职。

后来天下大乱,吴范见孙权崛起于东南,于是便南下投奔孙权。

作为最早一批投效孙权的江东士族,孙权对吴范很是器重,往日中一直带在身边。

吴范委身事奉孙权之后,每推算灾祥多应验,于是逐渐名声大噪,孙权任命其为骑都尉,太史令。

当初孙权与吕蒙谋袭荆州,诸位亲近大臣之中,他独问了吴范,而吴范的回答是:“可。”

吴范见孙权带着笑意问他吕蒙攻公安这事,知道孙权这时心情好的他,也不推辞。

他摆出一副闭目沉思的样子,他的手指在空中不停地比划着什么,似在做法。

见状孙权也暂时放下落子的举动。

他已经看了无数次吴范推算的准备工作,但每次看,孙权都觉得百看不厌。

江东之人大多迷信,身为江东之人的孙权难免受此影响。

在经过约一刻钟的推算之后,一派仙风道骨之象的吴范睁开了他的眼睛,他对着孙权一拜后答道:“今岁,至尊必得荆州。”

听到他所信赖的吴范如此说之后,孙权不禁开心的抚掌大笑起来。

高兴之下,孙权对吴范许诺道:

“若你不欺孤,孤得荆州之日,就是你为都亭侯之日。”

得到孙权这番许诺的吴范,闻言当即大喜。

封侯乃是当世每个男儿的志向,哪怕他的侯爵不是靠战功得来,但只要能封侯,吴范就心满意足。

因为是仪的宽慰,再加上吴范符合他心意的推算,孙权这时的心情好到了极点。精华书阁

在心情大佳之下,孙权想出了一招妙棋,他正要落子,正好这时殿下有侍者来报,说是公安战报送到了。

在信心十足的时候,孙权就听到了公安有战报传来。

他一下子喜形于色,几乎就要从塌上而起。

孙权看了一眼吴范,他赞道,“卿真神算也。”

而其余是仪等近臣,听到公安有战报传来,他们的脸上也浮现了喜色。

这时满屋之内的人,皆认为这是喜报。

心中欢喜的孙权,急命殿外的侍者将公安战报送进来。

他要看看他的大都督,这次是如何设计破敌的。

甚至此时在心中,孙权已经想好了要给吕蒙什么封赏了。

在孙权的急命之下,殿外的侍者不敢拖延,急忙进来将手中的战报,双手奉上递呈给孙权。

孙权急不可耐的接过战报,细细看了起来。

而就在孙权观看战报后的几息之后,原本一脸快色的孙权,他的脸色却变得越来越铁青。

他那狭长的双眸中正在汇聚着无尽的怒火,他拿着战报的双手开始不自觉的颤抖起来。

到了最后,脸色已经变得阴沉无比的孙权,气的一把将身前棋盘给推倒在地。

随着无数颗棋子落地开始发出脆鸣声,孙权暴怒的声音瞬间响彻在他的寝室之内。

“为什么!为什么那头鹿不死!”

“为什么!为什么会败的这么惨!”

“为什么!为什么要辜负孤的信任!”

暴怒的孙权,如今就要一只被侵占了巢穴的勐虎一般,他的虎啸声飘荡在整个屋内。

而棋子落地产生的脆鸣声,与孙权的虎啸声交相辉映,犹如在奏响着江东的亡国之曲。

孙权突然暴怒的这一幕,吓得屋内的所有人都跪在了地上,瑟瑟发抖。

哪怕他们再傻,这时也从孙权的话语中,听出了今日传来的这封公安战报,根本不是什么捷报,而是败报。

而且必定是凄惨无比的败绩,才会让孙权如此盛怒。

在怒吼三声后的孙权,还觉得不解气,他拿起手中的战报起身来到地上。

他来到刚刚还在宽慰他会获胜的诸位近臣身前,此时他的语气已经变得极为冰冷。

“汝等不是说我军会大胜吗?”

“不是说糜旸不足虑吗?”

“我军败了!黄盖、蒋钦、二员大将中伏身死,周泰因掩护士卒中箭身死。”

“一夜之间,我军三员大将身死,近万精锐尸骨无存,尽皆化为飞灰!”

“而我军目前尚未拿下公安一座城门!”

当说到最后时,孙权的语气重新又变得狂怒起来。

孙权掌权日久,平日里他自有一番养气功夫,但此刻什么养气功夫都没用了。

一想到己方大军败的这么惨,孙权就感觉他身体中的血液在着,他这时已经完全丧失了冷静。

因战果之惨烈而引起的气愤、因痛失数员大将而引起的心痛、因感觉信任被辜负而引起的悲哀,种种人最不能忍受的情绪,这时都充斥在孙权心间。精华书阁

这一刻,他想杀人!

特别是当他想起,刚才众人还在说吕蒙会大胜,还在预先庆祝他。

自己也在众人的庆祝中得意不已,孙权就感觉到极为的讽刺。

他自执掌江东近二十年来,还从来没受过如此奇耻大辱。

孙权一双几欲要喷出怒火的眼睛,紧紧盯着跪着他身前的这几位心腹重臣。

他将目光看向了此刻他最痛恨的吴范,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文则,你平日中算天下事多有应验。”

“今日,怎就不灵了?”

“难不成你算得了天下事,独算不了糜旸乎!”

孙权充满寒意的话语飘荡在吴范的头上,想到孙权以往的那狠辣手段,吴范吓得几欲晕厥。

他并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以往他能言必有中,更多的是有一颗能洞察世事的心。

按常理来说,初出茅庐的糜旸对上早已成名的吕蒙,岂有不败之理!

谁知道今日让他碰上了糜旸这个异数。

吴范这时吓得都要哭出来了,没事他去算糜旸干嘛。

孙权看着跪倒在地颤栗不已的吴范,他心中杀意沸腾。

在他要下令,命卫士将吴范推出斩首的时候,他想到了战报上黄盖、蒋钦、周泰三将的死。

想到此,孙权生生压住了心中的杀机。

为了大局,这时绝不能贸然对江东士族大开杀戒。

看着孙权一副想杀人却找不到目标的样子,另一位孙权的近臣胡综大着胆子对孙权谏言道,

“战败之罪,理应由三军主将承担。”

“吕蒙无能,累死三军。”

“至尊大可降罪于吕蒙,何必要生如此大的气,若是气坏了千金之体可如何是好。”

胡综有这番谏言,本来是想祸水东引。

但岂不料他的这番谏言,却引得孙权再次发怒。

孙权拿起塌上的棋盒,朝着胡综的额头砸去。

片刻之后,胡综的额头已经流下了丝丝血迹。

“治罪?怎么治!”

“子明已经重病缠身,目前我数万大军只靠着他提着一口气才能安然。

“你信不信,等孤治罪文书一到公安,孤的数万大军顷刻间就会军心涣散,一发不可收拾!”

孙权虽在暴怒状态,但基本的判断力还在。

看着他的近臣接连。

给出馊主意,孙权这时对这些往日里他颇为信赖的近臣们,早就失去了所有的耐心。

“滚,全部给孤滚出去!”

孙权一声厉喝之下,感觉保住一命的是仪几人,立即就起身逃离了孙权的卧室之中。

再不走,嫌命长吗?

在众人之后,孙权手中抬起那封战报,他忍不住跌倒在地。

常人只能看到公安一战战败的表面结果,而孙权身为主君,他看的比常人更远。

黄盖、蒋钦、周泰三人皆是淮泗集团的中坚将领,亦是他的死忠党。

这三人一夜死去,代表着如今江东政局中,孙权辛辛苦苦营造数十年的,用淮泗将领制衡江东将领的格局已经被打破。

以往孙权就是靠着左右制衡这一招,才能在屡次战败之后还能牢牢掌控着江东大权。

但如今因为公安一战,这种格局已经被打破,那他来日将何去何从?

孙权俯身将战报摊开放在地上,他用手指轻轻抚摸过那三个冰冷的名字,他脑海中浮现起那三员爱将往日的音容笑貌。

这是他父兄留给他,守护他孙家基业的基石呀。

到最后,感到痛心的孙权不禁捂胸起来。

父亲,兄长,难道仲谋攻打荆州错了么?

要是你们尚在,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在空无旁人的卧室中,江东至尊孙权不禁喃喃低语着。

但就在低语之后,孙权突然想起了一个人!

随后他勐然抬头。精华书阁无错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