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明:皇帝要臣死,臣必须造反 > 032:才女徐妙锦,盯上叶青了 求

032:才女徐妙锦,盯上叶青了 求

“好吃的?”

“爹给妙锦带回来什么好吃的呀?”

徐达的眼里,他这个早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女儿,此刻却是露出了贪婪的眼神。

她笑脸盈盈的看着自己肩膀的包袱,

只是瑶鼻一闻,就直勾勾的看着那俩包袱了。

才女瞬间就变成了吃货。

不等老爹喊累,女儿就非常‘懂事’的来帮老爹卸货了。

“这是碧螺春?”

“今年的新茶啊!”

“这味道,这成色,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女儿这就给爹爹沏一壶去。”

深懂茶道的徐妙锦,只是眼睛一看,轻轻一闻,就知道了茶的成色。

闻所未闻的品茶叶!

刚拿起茶叶,眼睛又看向了另一个包袱里。

虽然没见过,但也能联想到常吃的西瓜子,比西瓜子更瘦长更饱满。

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但浓郁的五香味还是刺激着她的味蕾。

正要开嗑,但却立马想到老爹或许还没吃呢!

好东西父亲直接带回家想着她,她怎能不和父亲一起分享?

“爹,您先去洗漱换家居常服!”

“女儿这就去沏茶,再把这瓜子装盘,然后我们一起品尝。”

说着,徐妙锦就直接扛走了两大包袱。

瓜子?

徐达看着女儿远去的身影,有些纳闷。

这是叫瓜子吗?

他不知道,女儿顺着西瓜子叫的瓜子,还真就说对了。

这就叫瓜子!

徐妙锦的闺房里,少些些女儿家的芳华粉色,却多了写书香气息。

她拉开衣柜,取下一套专用于沏茶的淡蓝色明制汉服。

好衣好人配好茶,这叫做仪式感!

换好衣服后,她这才开始装盘取茶。

也就在这一刻,她才注意到了包袱的字样。

“江宁县特产?”

“爹怎么会给我带江宁县的特产?”

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那么一眨,一下子就想明白了他爹的用意。

带好吃的回来是真!

但也绝对不是为了吃喝!

要知道‘江宁县’三个字,已经是这京城官家中的禁忌。

谁都巴不得避而远之,免得惹火身。

谁没事还把江宁县的商品往家里捎带的?

必定是要和她一起,从江宁县的产品成色分析出江宁县的实力。

虽然只能侧面了解,但也能为他爹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了。

既然如此,那就必须认真对待。

大厅里,

徐达端坐等待,只是嘴角淡淡一笑。

他太了解这个二女儿了。

琴棋书画刺绣厨艺都精通不说,人还鬼精鬼精的。

只要她看到了包袱的字,一定会明白他徐达的用意。

要说分析军力,他徐达是一把好手。

要说从吃喝侧面得到消息,他可不如这闺女。

看着徐妙锦安静沏茶的样子,

徐达只是欣慰的一笑,美,美得就像一副画!

这样的女儿嫁给周王朱橚那不务正业的混小子,简直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

必须嫁给真正的惊天纬地之才!

一想到‘经天纬地之才’六个字,他就想了那不知高矮胖瘦的逆贼知县叶青。

想到这里,他又不禁轻蔑一笑。

不得不说从那封和战书没两样的信来看,是有那么两把刷子!

但绝对不是经天纬地之才。

天底下哪里有自封的经天纬地之才?

简直是贻笑大方!

“爹,请用茶!”

徐达笑着坐过去端起茶杯,轻轻一闻:“不错,真不错啊!”

徐妙锦红唇轻启,让茶汤缓缓流入口中,细细的品鉴着。

“从来隽物有嘉名,物以名传愈自珍。”

“梅盛每称香雪海,茶尖争说碧螺春。”

“已知焙制传三地,喜得揄扬到南京。”

“吓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摘趁春分!”

听着女儿的即兴诗词,徐达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就是他的女儿!

喝完茶之后,二人再嗑起了瓜子。

徐达只是一个劲儿的说好吃,比京城名店的西瓜子好吃多了。

“爹!”

“这场仗,你不能挂帅出征!”

徐达的眼里,只是吃了一颗瓜子的徐妙锦,立马就变得认真了起来。

古灵精怪的吃货二丫头,不见了!

现在坐在他面前的,是一代女军师!

“怎么讲?”

徐达也认真的问道。

徐妙锦再次嗑了一颗瓜子后,若有所思道:“盐!”

“盐?”

“这和盐有什么关系?”

徐妙锦淡笑道:“爹,我们吃的盐是粗盐,味道并不纯。”

“朝廷也并没有掌握制作精致细盐的方法,尽管一直想找出这种方法。”

“可这瓜子的盐很纯,是精致细盐,可以说是一点杂味都没有。”

“女儿猜想,那江宁县可以用精致细盐制作小吃,必定已经普及全县,人人吃着精细盐。”

说到这里,徐妙锦便是立马站了起来。

她看向江宁县的方向,饶有兴致道:“叶青,大才也!”

徐达听到这里,也是立马恍然大悟。

果然,把这江宁特产带回来是正确无比的。

他女儿就是细心,分析出来了这么重要的情报!

要知道明朝的盐可是很重要的!

说句难听的,盐税就是一种‘管理’老百姓的重要方法。

盐是限量供应的!

而在江宁不仅放开了供应,还把精细盐普及到百姓家,这是何种创举。

单凭这一点,就能想得通为什么江宁县百姓心中只有县尊,没有皇帝了!

这是给了他们命,这是再造之恩啊!

也单凭这一点,江宁县必定就人丁兴旺。

谁不想去一个人人吃精细盐的‘仙境’?

的确,大明的人口流动是被控制得很严格的。

但有一种人无法控制!

那就是流民!

值此元末明初,百废待兴之际,流民数不胜数。

流民一多,他有十万大军也就想得通了。

不敢想象,

越想越可怕!

掌握精盐提炼之法不交朝廷,却用来发展本县,收买人心?

还说不想造反?

鬼信他不想造反!

此子,可怕!

“爹,您去哪儿啊?”

看着直接就往外冲的徐达,徐妙锦立马叫住了徐达。

“去告诉陛下呀!”

徐妙锦摇了摇头道:“爹,您不能去。”

“您去说了此事,陛下必定不会相信,或许还有杀身之祸。”

徐达想了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

经过女儿这么一分析,毛骧说的可能就是大实话。

其他的不知道真假,十万大军该是真的,县城富饶无比该是真的。

可结果呢?

还不是落个秋后问斩的结局。

“那怎么办?”

想到这里,徐达再次看向徐妙锦问道!......

(读者大大们鲜花评价打赏数据支持一下!谢谢!!!)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