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玄幻奇幻 > 珠柔 > 第一百五十一章 草棚

第一百五十一章 草棚

赵明枝前夜睡得迟,起得就比平常晚了半个多时辰。

她还未睁眼,便有清浅香气萦绕鼻端,醒来一看,枕边几朵红黄梅花已经大开,另有一幅纸条、一只布包垫在其下。

那纸条上字迹隐约可见,虽是书写随意,仍旧骨力遒劲,很快将她睡前记忆唤起,不自觉伸出手去将纸片摊开,动作先还有些踌躇,然则见得上头白底黑字,那心怦然而跳,却是想要自欺也不能。

正好此时几名宫人闻声进来,赵明枝便顺势起身,洗漱之前,不忘交代来人把那几朵鲜梅收起,放到窗边桌台上,任其自开自谢,却不假手旁人,自己将纸条小心收了。

不多时用完早饭,她一刻不歇,又使人套了车马,带上十余禁卫在后,沿梁门大街朝万胜门而去。

这一路所见同昨日其实并无多少不同,只已是惊蛰,天气逐渐转暖,地上积雪初化,被人踩得满地脏污,行不得多远,就能在路边见到许多衣衫单薄破旧之人,男女老少,有人行乞,更多人却是茫然四顾,身上背着行李,脚下先前又后,忽左而右,全无方向。

才过了州西瓦子,正是城西繁华之地,那大路上已经堵着尽是人,车马都难得通过。

马车越走越慢,拐进前头大道停了下来,那车夫回身敲了敲车厢,小声问道:“殿下,前头人潮太多,堵得厉害,不如绕条道走吧?”

赵明枝先应了一声,又朝窗外禁卫问道:“前边怎么这么堵?”

那禁卫拍马去问了一圈,回来禀道:“都是排队买粮的,说这一阵粮价涨得厉害,昨日已是到了一百三十文一斗米,今日粮铺外挂的牌是一百四十八文一斗。”

听得一百四十八文这个数字,赵明枝已是再坐不住,悚然而起,探身而出,看向前方拥堵人群。

她昨日使人翻查旧档,自知从前京中粮价一向六七十文一斗,便是贵价时也至多涨到八十余文,这一百四十八文一斗,已是足足翻了一倍有多。

粮价一涨,所有草敷、酒水以粮为主料的自不必说,其余物价也随之而动,偏此时不只原本京师百姓,又有难以计数流民,一文钱都要掰成十下花的,平价时难糊口,贵价后又如何能活?

她在原地看了足有小一刻钟,那队伍不见缩短也就算了,竟是越排越长,不仅如此,还丝毫不动。

赵明枝再使人去打听。

这回得了個身强力壮的汉子下马,硬生生挤到最前面。

片刻后,他才从人群里钻得出来,本来整齐衣裳都被挤得乱糟糟的,幞头也歪了,便是腰带都被人扯开一半。

此人匆匆扶正幞头,重新系了腰带,到得赵明枝面前,声音里犹有些发干,禀道:“那粮行门外挂了木牌,说是午时才开,一人只能买半斗,卖完就停……”

赵明枝转头去看车上漏刻,距离午时还有两个时辰,可队伍已是长得可怕,又有插队的,代排队的,你推我搡。

她在此处停留不过小一刻钟,队列里就发生了数场大小吵闹,全无人维持秩序,更无人劝阻,心知不好,临走前特地差人单独去找此地巡兵过来。

然而绕了一条道,没有走多远,就又见得人群聚集。

沿途只要有粮售卖之处,俱是排满长龙,各处粮行、粮铺显然早商量妥当,挂牌价钱一样,都是一百四十八文一斗,同是午时开卖,有的限一人半斗,有的限一人一斗,卖完即止。

这般秩序,就算偶尔有巡兵在场,数量也是极少,况且此时距离午时真正买卖还有个把时辰,不知后续会再有多少人来,想要安排数以百倍千倍计的排队人群,何如蚍蜉撼树,自是全不成气候。

赵明枝在车上旁观一路,眼见不对,当即差人道:“去一趟京都府衙,向左右军巡使通报此事,请他自作斟酌,不要怠慢。”

那人当即领命而去。

见人走了,又看时辰还早,赵明枝才稍作放心,使车夫继续前行。

她一路朝西,出城之后那车便快马加鞭,又过小半个时辰,终于到得原本流民棚左近。

因道路狭小,车马不能再进,赵明枝便做下马,招了昨日那吏员过来,使其去问一个袞县来的邹娘子,便是昨日那携儿女拦车女子所住处所。

那吏员先做应了,又道:“下官这便叫她出来。”

赵明枝摇头道:“只悄悄打听,我自去寻她便是,不要叫旁人晓得。”

对方一愣,转头再看前方后搭的密集低矮草棚、陋屋,哪里敢答应,忙道:“殿下,此处鱼龙混杂,又无人管——还是叫人出来吧?”

赵明枝道:“你只先去问,等回来再说。”

此人十分为难,然而见左右竟无人拦阻,竟都十分听令模样,只好老实去了。

赵明枝看他行事,便差了名护卫在后,又叫了木香一声,嘱咐道:“那邹娘子一人带着孩子,只两个青壮男子过去打听,总不太妥当,你去跟着,也好放心些。”

又低声道:“不要惊扰了旁人。”

木香应了一声,也跟了上去。

三人约莫过了盏茶功夫才从原路返还,还另带了个妇人出来。

那妇人看着四十出头,衣衫浆洗得发了白,袖子、手肘、膝盖处都有层层缝补。

她上前先同赵明枝见礼,又自做介绍,原是同那邹娘子一样从袞县出来的,识得对方住在何处,答应帮忙带路。

赵明枝见其干净利落,路上搭了几句话,才知此人姓邓,夫家本有几亩薄田,因狄人作乱,只能南下而逃,路上公婆、丈夫、儿女先后伤病去了,本来出发时娘家婆家两门总计十余口人,而今只剩一个七八岁外甥女。

两人南逃已经一个多月,进京后就靠着在城中给人浆洗衣服为生,借住在同乡的棚屋当中,饥一餐抱一顿的,得了钱,还要先分出一半给对方做住宿费,过得甚是艰难。

赵明枝便问道:“这浆洗之事也不能做长久营生,以后可有什么打算?”

那邓娘子摇头道:“我家代代都是袞县人,在南边无亲无故的,要是哪一日能回去,总还得两亩薄田在,只要好生侍弄,将来攒点嫁妆把大姐儿——就是我那外甥女嫁了,我自改嫁便是,可眼下……”

她说到此处,只叹一口气,也不知是不是被生活磋磨得麻木,语气里竟有些认命意思,道:“不过活一日混一日罢了,能剩一条命就是祖坟冒了青烟,还能有什么打算?”

赵明枝想了想,女子擅长之道,多是女工,便问道:“可有什么手艺能做营生?譬如绣活、缝补?”

邓娘子道:“缝补活倒是能做一做,只我们乡野人,从前谁做什么刺绣,便是有功夫,也没那闲布余料去学。”

她顿了顿,又道:“况且缝缝补补的活计也不好找,京师里头的人都挑得很,而今是这个日子,穷人不好过,早不舍得花钱出去寻人缝补,富户又看不上我这村人做的花样。”

数来数去,果然十分艰难,根本此路不通。

不过那邓娘子倒是自己主动提到:“若说手艺,倒也算有一门,我打小就会编筐子,竹筐草筐,大小都能编,也会做草凳子——只无钱买竹料草料。”

赵明枝便顺势问道:“若借些银钱与你买竹料……”

邓娘子放慢脚步,转身向着赵明枝福了一福,道:“我晓得贵人心善,有心要帮忙,只这买卖当真没有那样容易。”

“才来时我们一群人里也有木匠——换做老孔头的,他先借了银钱去买料子,做好凳子椅子去集市上卖,自认手艺也不差,卖得也不贵,可那竹料木料价格一天不同一天,你做了出来,自己辛苦不说,要是卖不出去,钱要倒贴,人工也要倒贴,我这手停口停的,早晨手上不干活,中午就没饭吃,那外甥女此刻又病又饿的,实在不敢去做。”

“再说那老孔头,他已是够胆够手艺了,去得集市上,正经买卖没做成几回,还被街上地痞强搬了几样走,只说家中缺凳少椅,这便算了,还要讨喝茶钱,你能怎的办?先不要给,叫人打了一顿,只好让了……”

“辛苦许多日,本以为能得点子辛苦钱,谁想得到会是这个结果,挨打了个半瘸不说,又受气,遇得前次火烧,躺在床上没能起来,人已是没了……”

赵明枝听得心酸,半晌才道:“先不管此处买不买卖的,要是哪一日当真可以回乡,只你与侄女两个,如何能种得了那些田地?”

邓娘子道:“家里通共也没几亩田,我从小做惯农活的,到了忙时狠命撑过去,再喊亲戚乡人过来救急,只要有田地房屋在,不遇上旱涝天灾,总能剩口饭吃,也有片屋瓦遮风挡雨。”

赵明枝想了想,问道:“像你这样只一人带着老幼的女子,此地多也不多?”

“哪里都是。”那邓娘子抬手往前一指,“瞧见那门上挂了白布的么?那家我认得,有个妇人同我差不多年纪,当家的同大儿子给抽去服徭役,自己带着两个小的来逃兵难,路上无法,把小女儿卖了,本以为到了京城能攒了银钱去赎,谁知才到没两日,那儿子又病了……”

“右边那一家是个老娘带两个孙女……”

邓娘子一一数来,果然十户里有六七户都是女多男少,不少人家甚至一个壮丁也无,只有老弱妇孺。

原来同狄人打这些年,又经过几轮抽丁,再征徭役,本就没有几个壮勇,谁家里有剩精壮劳力的,多少日子好过些,未必需要在这流民棚中住。

又有上次遇得火灾,棚中死伤无数,但凡能搬的,自然都搬走了,剩得全是无路可走之人,自然妇孺居多。

赵明枝一路走一路看,所见不是老妪,就是妇人,少说也是三四十岁,或是小孩,极少得见少女或是年轻少妇,甚至稍有颜色的,也一个都无。

她仔细一想,更觉怆然,竟连一句感同身受都不敢说,只问道:“如你这般的,若能得些贴补,或有钱,或有粮,东西不多,只能糊口,却要日日辛苦去田间劳作耕种,却不晓得会不会做,又肯不肯做的?”

邓娘子一脸不信,道:“世上哪有那样好事?当真有,现在当即就要饿死了,谁还会计较那许多?”

赵明枝也不解释,只跟在后面,时不时问几句,就这般跟着在流民棚中穿来穿去。

她昨日虽然来过,但与今日亲身行走其中,感觉全不相同。

所谓“棚”字,本该以木为聚,可道路两旁毫无规划,往往几块木板支着,上头覆盖一层草杆禾秆,进屋时只能弯腰,便成为几人乃至十几人窝住之所。

因家家所造不一,草木棚屋也大小不同,各处见缝插针,叫人一走近便觉逼仄难耐。

这还其次,仓促造出的房舍,自然没有安排下水,是以越往里走,越有一股便溺秽味。

因接近午间,正是住户们活动之时,不少人就在路中生火做饭,那黑熏熏烟味混着粪尿骚臭味,当真叫人极难容忍。

赵明枝虽戴了帷帽,可一行人穿着、打扮同此地格格不入,再如何低调,还是一路都引得路人关注。

幸而那邹娘子住处距离此处并不算远,弯弯绕绕了片刻,终于到得一处草棚外。

邓娘子指着那棚户道:“人就住在里头了。”

口中说着,自己主动上前叫道:“邹娘子,有人来找!”

赵明枝看了看那草棚,向着木香轻轻点头示意。

后者从随身布袋里取了一小串铜钱出来,约有百八十枚,塞到邓娘子手里,道:“辛苦你带路。”

邓娘子哪里料到轻易就得了这些钱,当真喜出望外,她看到赵明枝等人打扮,也不做推拒,道:“多谢贵人发善心,我家中实在苦穷,厚着脸也要收了。”

说着把那钱急急拢进左袖里,再用右手挡着,才小心藏好,屋子里就钻出一个人来,正是昨日上前拦路邹娘子。

她看到赵明枝一行,十分忐忑模样,忙要上前行礼。

倒是邓娘子道:“邹娘子,半路遇得你家亲戚,说是特地来找,我就给捎过来了——这是苦日子过到头,总算有好日子了!”

又道:“人已是带到,我这就先去买粮了。”

说着向着赵明枝又福了福,才匆匆走了。

邓娘子一走,那邹娘子也不顾左右不少人正往此处张望,腿脚一弯,就要跪倒,幸而木香及时把她拦了下来,半扶半架着把人带了回去。

赵明枝跟着进了草棚。

京都府城西一向有营地供流民居住,历朝历代都曾经得过大用,抚活流民无数,再老旧也有砖有瓦,可这棚子却是后来流民自搭,里头当真连石头也没有一块,全凭木板搭架子,上盖稻草杂草,稍不留意就要倒塌。

这邹娘子的草棚里头只一丈见方,里头垫满干草,又有铺盖,只没有床柜等物,显然一娘二子就睡在地面,又有包袱盆碗堆在角落,当中却摆放了许多竹片、浆糊、绳线等物,另还有几个做到一半的架子。

邹娘子局促要跪,被木香拦了,只好俯腰行礼,口称公主,又紧张看了一眼屋里东西,道:“公主竟真的亲来了……俺这地方狭小,实在没地下脚。”

赵明枝便道:“因怕来得突然吓了你,昨日特使人来同你说过,那人竟未说清么?”

邹娘子连忙摇头,道:“那位小娘子说得很清楚,只俺实在不敢信,都说公主尊贵,怎会……”

她说到一半,便闭了嘴。

赵明枝指着当中竹片竹架问道:“这是在做什么?”

“做的灯笼。”邹娘子急急去取了个架子过来举给赵明枝看,“俺没得办法,四处找了许多天,才得了帮人做灯笼架子活,一个能值两文。”

赵明枝低头去看那架子,条条根根,竹片又插又折,还要整形,根本不是很快就能做好的。

又看邹娘子举着灯笼架子的手,果然十根手指,根根肿得萝卜似的,还开了裂口。

“做一个要多久?”她问道。

“若是熟手,小一刻钟就能做好一个,一天能得个几十文。”邹娘子回道。

一天几十文,如今只能买半斗米不到。

赵明枝顿了顿,又问道:“这灯笼能做多久?”

邹娘子的面色一时有些灰败起来:“好叫公主知晓,这生计已经再干不了了——早间去交货,那货主说东西够了,不用再做……”

又道:“可惜我这手在水里泡了一月,一碰就出血,客人不肯叫我帮着浆洗衣服,连条退路都寻不到了。”

她越说声音越低,一旁襁褓中小儿不知是不是感知到母亲情绪不好,忽然睁眼醒了过来,哇哇大哭。

此处小儿一哭,这各家草棚本就没有隔音,简直犹如捅了蚂蜂窝,左邻右舍的小儿都跟着哭了起来,只那哭声都不强,一抽一噎的,连气都是断断续续,弱得很。

邹娘子吓得急忙去把小孩抱起来在怀里颠着哄,又偷偷去看赵明枝,似乎还不敢十分相信。

赵明枝就把脸上帷帽摘了,拿那帽子去逗小孩。

孩子得了母亲抱,又见得赵明枝帷帽,已经停了哭声,此时伸手去抓那帷帽垂纱。

邹娘子连忙去拦。

赵明枝看她面上愁容,忽然开口道:“我昨日听得旁人说,你在袞县时候种过庄稼,一人料理三五亩地不在话下,不知是也不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