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 > 第255章 局势忽然不妙起来

第255章 局势忽然不妙起来

对啊,我为什么会有这样保守的想法......程远志一下愣住了。

他不知道为何忽然间自己的要求变得如此之低!

作为当今天下最大的诸侯,他自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那一天开始,就如同开了挂般,本来名声不显的他(相比袁绍、袁术、孙坚、曹操等人的名声,程远志的名声是不显的),经过屯兵河内、背刺袁绍、说降麴义,瞬间拥有大半冀州,一举名震天下。

再后来扫列胡、斗公孙,灭曹操、进关中、短短五六年便据有八州之地,辖军百万,更是把自己的声望推到了顶点。

之后,不论是离间刘备、吕布、袁术三方相争,坐收渔人之利得徐州;还是用“蚕食鲸吞计划”算计袁术,最终统一中原。

一路走来,没有人是一合之敌。

对手都仿如三岁孩童一般,弱爆了。

可时至今日,程远志隐约觉到,自己好气运似乎耗光了,可依仗的杀手锏也不复存在。

这是一种很玄妙、很飘渺的预感,就像薛定谔的猫一样诡异。

摸不着,看不到,但令人觉得很真实。

时代变了!

尤其是到了南野一战的时候,虽然算计周瑜成功,但也仅仅是收回了南野城,却丢了荆南三郡一城。

严格来说,其实孙权胜了,程远志败了。

因为南野城本就是他的地盘,他只是从孙权手中收回了一个县,却因此丢掉了荆南三个郡。

周瑜的在南野城的表现,充分显示出了“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的大将风范。

而程远志自己,目光就显得变得有些短浅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此前战无不胜的自己,忽然变成了现在这个力难所及的状态?

程远志陷入了沉思。

难道说果真是气运都被耗光了吗?

程远志摇了摇头,意识到原因非止这一个,应该是多重因素叠加的效果。

之前,自己在北方所遇到的对手,每个人都有着很大的性格缺点。

比如说袁绍和袁术,就是两个有着明显缺点的富五代,极好谋算,一算就中。

比如说公孙瓒和吕布,就是两个脑子冲动的愣头青而已。

虽说两人在战场上勇猛了得,可智谋方面却很一般,前者被刘虞打压了数年、后者连李傕郭汜都打不过,狼狈逃出长安。

况且,战场上,谁没事老跟你单挑?

是以,程远志跟上述几人对决时,几乎就相当于把自己手下的兵士全训练了一遍,刷了刷经验。

这些对手太过简单,几乎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就搞定了,同时还得到了北方广大的地盘和人口,以及大量的资源。

对于这样送人头又送经验的诸侯,即使再来十个,程远志也能轻松吃下。

随后,他的对手就换成了盘踞在北方的胡族――乌桓和鲜卑。

可以说,这两支胡人才是程远志前期所遇到的最为强大的对手。

但这两个对手,对已经在其他诸侯身上练出一支强军,下辖百万兵马的程远志来说,完全不够看了。

尤其是在北征乌桓及中鲜卑的时候,程远志就充分利用了两部胡人的内部矛盾,拉拢分化,挑拨离间,进而逐个击破。

简而言之,由于前期的对手还都处于要脸面的阶段,行事有迹可循,遇到行事无底线的程远志,自然不是对手。

或者说,早期的大多数诸侯都有致命缺点,被程远志牢牢抓住并利用,是以,方能摧枯拉朽,百战百胜。

等到北方平定,开始跟刘备还有孙权开战的时候,情况就明显不同了。

对手的量级没变,但更难对付了。

首先,孙权经营多年的江东被偷袭夺走后,早就把脸面、底线都给忘了个干净,只要能取得胜利,他愿意不择手段。

他本来也是这样的人,只不过经过江东之变后,阴暗性格提前暴露了出来。

此次为了得到荆南两郡,孙权不但贡献出了妹妹,嫁给给刘备为妇,还差点把周瑜给折在南野。

他在看到周瑜献上的“明攻南野,实取荆南”的计策后,毫不犹豫就着手行动起来。

这就意味着,孙权内心里是同意让周瑜做为诱饵,将北军吸引在江东地面,无法对荆南局势及时做出回应。

而刘备自不必说,飘零大半生,脸皮比程远志还要厚一些。再者,经过多年不得意之后,也终于得到了“卧龙”诸葛亮的辅佐,如虎添翼。

对于多智近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的诸葛亮,程远志心里其实很虚的。

同时也隐隐开始后悔,当初自己过于自信,视天下英雄为无物,没拉下脸面把诸葛亮给绑过来,高薪优待养着。

假如当时自己果真如此做的话,哪怕诸葛亮不为自己效力,至少也不会效力刘备。

主要是当时郭嘉还在,荀彧未变心,贾诩还不老,田丰等人看上去还够用。

但彼一时,此一时。

彼时袁绍、公孙瓒、吕布、袁术等诸侯都没有顶级谋士,一算就死,唯一有顶级谋士的曹操,自己作死,先杀名士,再屠百姓,搞得天怒人怨,众叛亲离,被程远志逮住机会给灭了。

而此时,孙权有鲁肃、周瑜;刘备有诸葛亮。在顶级谋士对比上,程远志是没有任何优势的。

综上可知,在脸皮、顶级人才,及水军战斗力方面,双方其实是五五开的,或者说,孙刘方面更强一些。

当然,如果到了一马平川的北方,那程远志就是拥有天大优势的一方。

自古以来,强弱就是相对的,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转换,并非恒定不变。

程远志以前用在其他诸侯身上的计策,在刘备和孙权身上一点用也没有,今时今日,这边计策一出,那边立即就会识破,并且还会将计就计,狠狠阴北军一下子。

就连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招,也失去了效果。

因为据徐庶所说,刘备手里是有衣带诏的(当初明明查过了,衣带诏之事,刘备没有参与)。

衣带诏在手,刘备就能够证明汉天子刘协是被程远志所胁迫的。所以,不论程远志以皇帝的名义发去怎样的命令,刘备都可以用双手捂住耳朵,表示“不听不听,王八念经,不管你说什么,我都听不清。”

同样,这一招对孙权也是没什么用,毕竟交州地处南方,距离北方太远了,汉天子的命令到了交州,谁会在乎?

不服?那你就跋涉三千里地来打我呗!

所以,程远志所拥有的诸多优势,到了这个时候就所剩无几,除了兵马人口比孙刘双方加起来多很多,其他方面已经没有优势了。

这样的基本盘,就让程远志面临一个新的问题。

一直以来,程远志都是用三板斧(挟天子以令诸侯,阴谋诡计离间暗算,大兵压境)来打天下的,骤然间三板斧只剩一斧(水军),而且这一斧和对手相比,还不够锋利。

毕竟,三板斧策略已经在十几年间,形成了习惯,这个习惯也让程远志顺利成为了北方霸主,招式都用顺手了,急切间,想不出新的妙招来应对局面。

所有的底牌都摆在了明面上,你知我知他也知。

于是,当程远志第一次在计谋上的失败后,才发现自己的底牌不太好使了。

可是这个时候,程远志已经四十八岁了,习惯成自然,就算现在想改变策略和方向,岂是那么容易的?

前文说过,每个人到了四五十年这个阶段,重中之重就是巩固原有局势,维持稳定,而非骤然改变策略,转换目标。

何进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郭嘉死后,程远志面临着和原时空里曹操一样的局面――对其他诸侯,尤其是孙刘两家,智商无法形成碾压了

也相当于好运气用光了,所以才会心生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