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重塑隋唐 > 第四十二章:时间限制

第四十二章:时间限制

有这种想法的不止他一个。

其实,这也并不难理解。无论是获得的多还是获得的少,真正能影响一个人心情的,还是源于跟其他人的比较。

我可以获得的不多,但如果有人获得的比我更少,那我就不会觉得亏。同样,哪怕我获得了很多,可如果有人分得的东西比我还多,那我同样会感到有些亏。

这就是很多人的心理。当然,这也是李师闰的目的所在。

他就是要通过这些,来分化这些原本属于铁板一块的李氏子弟。

这些人原来只会盯着申国公府的产业,属于众志成城。可如果使用交换的方法,他们的目标就从相同的申国公府变成了自己人。

这些人聚在一起的能量或许很大,如果这些人被划分成独立的个体,一个个交织着竞争和合作,那么他们就彻底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自然而言。申国公一案的事情也就彻底过去了。

不过他也不能一味地偏袒这些家中有薄财的人。毕竟,如果把那些家中稍微贫穷一点的人给逼急了,那他今天的这些算计也就都白费了。

于是李师闰含笑回道:“堂兄,你这是说的哪里话?如今国公的天灵在上,师闰岂会拿这等事情开玩笑?”

说着,他侧过身子,将众人的视线带到左氏身上。

“更何况,即便堂兄弟信不过师闰,难道还信不过嫂嫂嘛?”

李师闰此言一出。众人只觉得可信度又增强了不少。

虽然大家都知道,今天的事情肯定是由李师闰做主。但毕竟,李师闰如今拿出的东西是属于申国公府的产业。

这种事情李师闰肯定也是跟他们一样,是不在乎的。事情想要落实,还是得左氏点头。不过只要左氏点头,那今天这件事就可以彻底地板上钉钉了。

众人目光炯炯地看向左氏,等待着左氏的回应。

被这么多男人一起盯着,左氏俏脸微红,颔首应道:“师闰的意思就是妾身的意思。”

听到左氏点头,众人终于是长舒一口气。

刚刚将事情与李师闰相问的那名李氏子弟,此时更是第一个开口道:

“堂弟我家在城外有盐数百顷,是不是能先换得一部分良田。”

李师闰笑了笑,没有说话,而是转头看向左氏。

左氏会意,冲着此人敛身福礼道:“妾身已经让府中的管家,准备好了家中良田商铺的地契。

只要兄长拿着盐矿的地契过来均可以交换。”

众人听得这确切的消息,终于再也忍不住,纷纷开口道:

“堂弟,我们家在城外还有一座小山头,是不是也可以换?”

“堂弟,用来交换良田的,只能是山泽和盐矿吗?没有其他的东西可以用来交换吗?”

“是啊,堂弟,我们可以用铺子交换良田吗?”

“……”

众人交错着开口,原本安静的灵堂,此时竟如菜市场一般吵闹。

人群后方的李瑾,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不禁摇了摇头。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国公的灵堂。

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今天来此就是为了瓜分国公府财产的。可好歹你在灵堂也要给点面子不是?

尤其是人家棺椁就摆在前面,你们在此。当着人家棺椁的面刮分人家的财产。

简直是不当人子啊。

李瑾相信,如果是自己的那几个兄弟在此,一定不会这么冲动,在灵堂里就开始讨价还价。

最起码大家也要在灵堂里多哭两声表示哀叹,然后寻个安静没人的地方再仔细商量。

如今国公府灵堂旁边这么多外人,若是此事被人传了出去,令国公的颜面于何地啊?

摇了摇头,他缓缓起身,来到众人最前方说道:

“老夫只想问一句,这国公府与大家交换,有没有时间限制?”

原本众人在看到李瑾的时候还有些不悦,毕竟这老东西差点将他们原本应得的肉分给外人,他们自然对李瑾没有什么好脸色。

不过,当李瑾这番话说出口后,原本还吵吵闹闹的灵堂,几乎是在眨眼间就安静了下来。

他们之前光顾着询问交换的方法和细则,却忘了最关键的一点——时间限制。

大家纷纷向李师闰抛去疑惑的眼神。李师闰面色古怪地看了李瑾一眼,心中也有一些隐隐的佩服。

其实他之前连自己也没有想过要进行时间限制,毕竟申国公府的良田商铺就这些。

换完即止便可。

不过被李瑾这么一提及,如果自己加上时间限制,那显然对自己会更有利一些。

老一辈就是老一辈,在这些小辈还在讨论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跟自己讨价还价的时候。李瑾这个老一辈的人,居然能敏锐地发掘出整件事情的关键。

李家还是有有脑子的人的啊。

就是有点没下限。

李师闰原本还想把李锦排除在交易行列之外,不过在听到李瑾这番话之后,他忽然有了一个新点子。

“咳咳”

他轻咳两声,上前道:“时间限制嘛,当然也是有的。我跟嫂嫂想了一下,将这个时间限制,定在三天之内。”

“三天?”

众人心中一惊,一人有些急切地道:“堂弟你这时间限制,是不是有点快啊,三天也太短了些吧。

只有三天时间,我们能换多少啊。”

申国公府的良田一共有五千三百余顷,看起来不算特别多。但问题是,想要交换良田,需要的底是山泽和盐矿之类的无用之地。

毕竟,如果你用良田去交换良田,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可问题又在这里,谁家会没事储备那么多山泽和盐矿的无用之地啊?

要知道,大家府里产业都是用来生利,继而维持自己的生活的。

山泽和盐矿这些无用之地又没有办法生利,大家以往自然是能抛就抛,能换就换。

如今虽然大家手里也都结余一些,但数量肯定不多,怎么可能换购五千三百余顷?

一旁的左氏想着这些,心中突然有些明悟。

李师闰这哪里是交换,明明是打着交换的幌子,拿出一小部分良田来填大家的胃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