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从逆袭孙策开始 > 第九章 鲜于丹

第九章 鲜于丹

选拔部曲的过程倒是没有出现什么大乱子,严氏毕竟是乌程县首屈一指的豪族。

尽管那些“集世代冠冕、乡里豪右、家传经学于一体”的经学世家以看待暴发户的眼光看待豪强阶级,但是山里的乡民对于严氏这种地方豪族还是有几分敬畏之心的。

严虎并没有去终点站的举重校场上督察,而是去了新立营门前的登记点,与负责登记的十余名书生在一起。

这十余名书生都是严氏族人,无甚大才,仅是粗识文字,在宗族中地位不高不低。

不低的原因很简单——无论如何总归是个读书人。

不高的原因也很简单——与家主一脉的血缘关系太过于遥远。

在宗族社会中,出身旁支小户的嫡系子弟比主支庶出的子弟,或是“小婢养的”孩子地位要低上不少。

小宗要想改变这种悬殊的地位差异,除非来一出现实版的“曲沃代翼”,不然的话,就只能对大宗俯首称臣。

当然,严虎召集出身小宗的士子,并不单纯是给部曲作登记,而是有别的想法。

首先,军中兵甲、衣装、盐粮的领取、输送、储存、分配总归要有人管吧?

不识字、不会算数肯定不行吧?

两相结合,再考虑到忠诚度,严虎决定任用宗人管理部曲后勤。

当然了,此举多多少少也有些无奈的意味,如今严虎麾下没有什么大才,除了任用宗人之外,本身也没有过多选择。

严虎这边坐定没多久,便有参加选拔的青壮自蜿蜒的山道中冲出,转眼入了举重的校场,转瞬之间又出,速度令人瞠目结舌。

能在千人之中拔得头筹之人当然会引起重视,众人都不再言语,等着看来人是个何等的壮士。

但是现实却令场中之人失望了,甚至有宗人笑出声。

严虎回眸狠狠剜了一眼那个笑出声的宗人,方才回首望向那个奔向营门的汉子。

来人身高不足七尺(不到一米六三),面色偏黄,头上戴个竹冠,腰上插着把环首刀,不言不语,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

尽管这人身材短小,衣衫褴褛,不似豪桀,但严虎却没有失望,还是那句话“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尤其此人在跑完十二里之后,面色如常,更令严虎惊讶。

不消片刻,这人便到了营门处,负责誊写名录的宗人轻瞥一眼:“多大年纪,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

“二十二,鲜于丹,夏丘人”来人面无表情的吐出三句话。

这宗人明显是个没见过世面的,想了半天愣是想不起夏丘在哪,又见对面汉子没有对自己恭恭敬敬,遂大声嚷嚷道:“夏丘……哪个夏丘?大汉十三州有夏丘郡吗?”

“夏丘是县,在徐州下邳国境内。”旁边一人调笑道:“如何,孤陋寡闻了吧!”

这名负责誊写名录宗人闻得同伴嘲讽,低声暗骂一句:“早说徐州下邳国不就完了,害老子出丑。”

“以前是做什么的?”

“山中猎户,打虎捕兽。”

“家中还有什么人?”

“无人!”

“何意?”

汉子沉默不语,面露悲容,蜡黄的冷脸潮红一片,指节因为攥的太过用力变得煞白,仿若是一头暴怒的狮子。

周围人大多不解,皆不知为何一句普普通通的问话会令眼前这个汉子产生这么大反应。

一位年长的宗人叹口气,向身旁几个面面相觑的年轻人解释道:“夏丘就是曹兖州刚屠的那三县之一……”

老人话音落下,场中顿时炸开了锅,几名年轻人七嘴八舌谈论起来。

一人直言胸中愤懑:“这曹兖州是杀神转世吗?他难道就不怕和项籍一样落得个拔剑自刎的下场吗?”

“如今天下大乱,谁能制得住坐拥一州之人呢?”另一人语气带着嘲讽,又有几分无奈。

亦有人替曹操说话:“听说曹公是为了亡父报仇,替父报仇,这是大孝啊!”

“我大汉以孝治天下,讲究虽九世之仇犹可报,曹公用此非常之手段,无可厚非。”

“那也不能拿徐州百姓泄愤啊?”一人反驳道。

“曹孟德杀吕伯奢一家老小时曾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他哪会将庶民放在心上呢?”又一人道。

方才为曹操美言之人正欲辩解,严虎起身阔步而出指着此人,冷声道:“放眼天下,能过上太平日子的也就咱们江东还有荆州了,你算是福缘不浅……只可惜,老天不长眼啊,没把你生在下邳郡,不然我倒要看看曹孟德杀不杀你”。

严虎直接开口表达了自己的愤怒,方才那为曹操辩解之人闻言,面色一阵青一阵白,却又不敢反驳……

或许权势的魅力正在于此,无论上位者说什么、做什么,总归是有人附和,洗地。

其余人对严虎之言则是拍手叫好。

毕竟,有良知、格局小的人还是多一些的。

严虎摆摆手,笑道:“老老实实做好记录,做得好了赏个粮官给你们当,做不好就等着吃家法。”

闻家主许诺,负责誊录的宗人笔尖一滞,面向鲜于丹的表情由桀骜转为谦卑,声音也变得和气起来:“为何加入我严氏部曲?”

鲜于丹也不磨叽,坦然言道:“为了活命。”

这个答案破有些出人意料,严虎忍不住对眼前这个短小精悍的汉子说了句心里话:“部曲是啥你知道吧?直白说就是私兵,要卖命的!

我出粮,你卖命,这个道理你明白吧?”

鲜于丹不假思索答道:“俺明白,俺把命卖给你就是了。”

“我不要你的命,我也知道你的心结,若是这江淮之间有能为徐州父老报仇的英雄豪杰,你大可以去投奔他。”严虎郑重摇头,继而昂首睥睨言道:“眼下,你且在我帐下听用吧。”

先前鲜于丹闻严虎厉声驳斥宗人,心中颇为感怀,此刻闻严虎言语坦诚,刻意规避主从身份,心中大为震动。

动情之下,二话不说便手托佩刀跪拜下来:“鲜于丹不才,唯有贱命一条,然吾必以性命报明公之恩遇”。

严虎喜不自胜。

……

从鲜于丹入营开始,至黄昏时分选锋结束,共有两千六百名来自扬、荆、徐、豫四州的青壮达到严虎定的选拔标准,先后入营。

挑选部曲完毕之后,严虎又开始筹谋选将大计——没办法,严氏宗族之中可用之人着实不多。

因此,严虎决定挑选新进部曲之中有将才的人担任部曲督以下官职,以期提高部曲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