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盛唐:帝国的崛起 > 第一百十四章 假公济私

第一百十四章 假公济私

回到云阳侯府门前,方寻停下了脚步,看向刺客道:“你赶紧把你脸上的蒙面巾摘了,府上的人可没我这么好说话,要是被他们知道你是来刺杀我的,你少不了脱层皮。”

“哼。”

刺客哼了一声,一脸的不屑,不过还是把脸上的蒙面巾摘下来放进怀中,想了想又拿了出来,扔到了街道上。

方寻:“你叫什么名字?”

刺客闭口不言。

方寻:“你总要告诉我该如何称呼你,否则我要叫你什么,刺客姑娘?”

听到刺客二字对方明显颤抖了一下,过了会才道:“岑子衿。”

方寻应了声,随后敲响了云阳侯府的大门。

不到片刻,家丁就出来开门了,看到方寻旁边站了个黑衣服的陌生女人,家丁也没多问什么,先是向方寻行了一礼,然后才道:“侯爷,黄公子夫妇回来了。”

在方寻的要求下,云阳侯府的下人平时都会称呼方寻为公子,他们也都照做了。

不过在言语中出现黄之栋几人时,为了区分身份,才会称呼方寻为侯爷。

就像刚才家丁的那句话,如果不改称呼就变成了“公子,黄公子夫妇回来了”。

这样不仅绕口,而且听起来也感觉方寻和他们是平起平坐一样。

对此方寻虽然不在乎,但府里的人却不会这么没分寸。

方寻:“嗯,知道了。”

去到了客厅,就看到黄之栋两口子在交谈着什么,看到方寻回来后两人才停止交谈,走出来向方寻行礼。

方寻摆了摆手:“说了多少次了,都是自家人,在府上就不用这么多规矩了。”

黄之栋望了一眼岑子衿,道:“这不是有外人在场吗。”

方寻没接话头,坐下后给自己倒了杯茶,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这才问到:“路上出什么意外了吗,怎么回来这么晚?”

黄之栋回答到:“前几天暴雨,谷水有段河道决堤了,原来的道路无法通行,所以得改道回来,因此花费多了些时间,不知公子这么急招我们回来有何要事?”

谷水,也就是咸阳河。

方寻:“我打算让你俩跟随天竺的商队去一趟西域,把一样东西带回来,不知可否愿意?”

黄之栋和宋继兰相互看了一眼,神情不一。

黄之栋一脸疑惑,宋继兰则满脸兴奋。

黄之栋:“为公子办事自然是愿意的,只是不知公子要我们带回何物?”

方寻把之前的图纸那了出来递给黄之栋,道:“此物名叫白叠子,你们到了西域就收集一些它的种子带回就行了。”

黄之栋接过图纸仔细的打量了一番,疑惑道:“这是药材还是什么珍贵植物,要如此大费周章去西域取?”

方寻:“确实珍贵,有了它,大唐的百姓就都可以买到底价布匹了。”

紧接着,方寻又把棉花的实用性和他们说了一遍,然后又把加拉瓦的信息告诉了黄之栋。

黄之栋听完,严肃道:“公子放心,我俩保证带回。”

方寻点了点头,道:“嗯,天色不早了,你们回房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就带着这张图纸去当来客栈找加拉瓦,对方看到图纸就会明白你们的身份了。”

黄之栋和宋继兰应了声,告辞离开了客厅。

“现在该说说你的事了。”方寻看向岑子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岑子衿还没从方寻刚才所说的自动织布中缓过神,听到方寻发问,才反应过来,接着就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方寻。

岑子衿乃剑南郡遂州人士,家中本来就没有什么产业,五口之家就靠着耕种一亩薄田和母亲织麻艰难的维持着。

前几年的天灾人祸,更是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和别的贫苦百姓一样,当朝廷推行民生署时,一家人激动得泪流满面,朝廷雪中送炭,并没有放弃他们这些底层百姓,想着好日子终于要来了。

可谁曾想蜀中连着两年都是旱年,田里的收成差强人意。

由于百越的竹丝绸传到了蜀地,麻布的价格更是一降再降,有时甚至根本就卖不出去。

这本来也没什么,就算暂时没粮没钱还民生署,也可以通过服兵役代替。

虽然现在是和平年间,朝廷用兵量不大,不过蜀中的兵役也改成了劳役,倒也不用太担心。

可问题就出在这个劳役上。

岑子衿的大哥参加劳役才半年,官府就派人来家中送信,说她的哥哥在劳役期间出现了意外,不幸被落石砸中身亡了。

对于这个消息,岑子衿和她家人虽然悲痛万分,但也能理解,只怪他们命不好。

然而服役期间身亡的人数越来越多,到最后更是到了服役十人,只回来两三人的地步。

这时人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去询问那些幸存者。

得到的回答,震惊了所有人。

那些去服劳役的,一部分被派去凿盐井,一部分被派去开采铁矿。

但不管是服哪种劳役,官府根本都不把他们当人看,凿盐井的,一天内有十个时辰是在凿井开采食盐和搭建管道当中度过,只有两个时辰是可以休息的。

开采铁矿的亦然,不是在开采矿石中,就是在背矿石回去的路上。

那些遇难的人,起码有九成是被活活累死的,只有一小部分是在凿井期间遇上火井,被火气侵入体内中毒而亡。

或者是像岑子衿的大哥一样被落石砸中身亡。

火井和火气方寻前世听四川的同伙讲过,用现代的话讲就是天然气井和天然气。

四川人使用天然气的历史,可以说是全世界最早的。

《华阳国志》就记载了四川人开凿盐井,并用竹筒连接成管道,把开采出来的卤水用管道输送到煮盐房,再用天然气井煮盐一事。

在遥远的古代,四川人的先祖就用如此现代化的工序运盐煮盐,不可谓不牛气。

如此让人自傲的学术成果,本就该好好珍惜,然而现在却有人在给这个瑰宝抹黑!

方寻:“如此恶劣的行径,我自当会向圣上阐明,只是这明明是你们的官员假借服劳役之名为自己谋取私利,这怎么怪到我头上了?”

岑子衿:“民生署变法是你提出来的,竹丝绸也是你发明的,开采出来的铁矿也是被送到百越用于修桥,这桥还是你设计的,你难道还想撇得一干二净不成?”

方寻:这都能扯得上???

方寻叹了一口气,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我会给剑南郡的百姓一个交代的,但不是现在,你暂时在府上住一段时间,等我忙完手中的事,会跟你回剑南郡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