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盛唐:帝国的崛起 > 第七十五章 任职风波

第七十五章 任职风波

民生署设立正式通过,而且这几天方寻表现出的不管是学识还是辩论之道也都令众人折服,最重要的是方寻的功绩都是实打实有目共睹的。

李世民论功行赏,方寻被封为了云阳县县侯(今陕西咸阳市泾阳县),领食邑千户,永业田一千四百亩,位至从三品,对此封赏没人有异议。

除了方寻,现在他的眉头已经皱成一团麻了。

方寻的表情李世民是看得一清二楚,如果是别人,李世民一定会觉得,对方是因为封赏过低而不满。

因为就这些功绩来说,别说封个国公,就算封个异姓亲王也都绰绰有余了,现在才封个县侯,别人又怎会情愿?

但方寻的话就不会了,李世民了解他。

其实这样的封赏,李世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方寻现在才初入朝野,还没站稳,如果封赏过高,难保不会有人对他不利。

以方寻的才学,以后立功的机会多得是,现在还是先低调一点,人要想站稳,起码得有根基吧。

李世民:“子昂,对于朕的封赏,你有何异议么?”

方寻略带尴尬的道:“回陛下,微臣要爵位就可以了,永业田和食邑能不能免去啊?”

方寻此话一出,震惊朝野。

食邑和永业田代表什么?那可是整个家族的命脉啊。

用现代的话说,这一千四百亩土地就是你家的工厂,而且规模庞大,最重要的是你一分钱的税都不用交,而这一千个家庭世代都是你家的劳动力,工资开多少全凭你做主,甚至给口饭吃不至于让他们饿死就可以了。

方寻的话,在别人看来无疑是把送到手中的摇钱树给退回去无二。

再着,只要人站在了一定的高度,不管你有心还是无意,都会树敌,这时就需要一批对自己绝对忠诚的侍卫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这种贴身侍卫,最好当然是在自己的食邑里面挑选了。

因为这些人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而他们家过得好与不好全凭你的一念之间,只要不是蠢货,对这些人不那么苛刻,他们对你还不是赤胆忠心?

如果没有这些食邑和永业田,就算给你封个国公又怎样?

光杆司令罢了,而且还是连工资都没有的司令,徒有其名。

现在竟然有人说不要食邑和永业田,只保留个虚名就行了,怎么不让人震惊?

然而李世民早已看穿了一切,嘴角微翘:自己果然没猜错,这家伙就是懒!

食邑和永业田对于别人来说是个宝,但对方寻来说还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方寻缺钱么?

就说他发明的那个竹丝绸,刚面世不久就已经传遍整个百越,要不是受地域要道影响难以运输,现在恐怕已经传遍整个大唐了。

还有他和冯智戴合作的肥料和水泥,哪样不赚得盆满钵满的?

现在方寻所管制的无名村,随便一个村民的家产都能媲美长安城内的普通居民,无名村也成为了大唐目前最富饶的村庄。

现在突然又给他一千户食邑,对别人来说是廉价劳动力,对方寻来说根本就是扶贫对象!

因为就方寻的性格,是不可能让这些食邑保持贫穷的现状的。

现在无名村刚步入了正轨,又被安排到别的地方扶贫,方寻能开心吗?

只封虚名不赏实物,对李世民来说当然是极好的,毕竟大唐的土地和食邑就这么多,赐一户就少一户,封一亩就少一亩,能不赐当然是最好的。

但想是一回事,真正做就是另一回事了。

别拼死拼活为的不就是这个吗,如果李世民真的同意的方寻的请求,世人心里怎么想,到时还有人愿意给朝廷出力吗?

“不能。”

李世民望向方寻,轻飘飘的道。

方寻无奈的行了一礼,道:“微臣谢陛下隆恩。”

百官:“恭贺云阳县侯。”

现在方寻爵位已定,拜入哪个部门任职却让李世民为难不已。

这种为难很微妙,因为这不是因为方寻什么都不会,所以不知道任职哪个部门,而是方寻什么都会,任职哪个部门都可以。

李世民:“众爱卿,你们觉得方县侯任职哪个部门为好?”

当皇帝就这点舒服,为难的抉择,可以抛给文武大臣。

“回陛下。”民部尚书戴胄站出人群,说到:“微臣认为方县侯当入民部为宜。”

紧接着戴胄便侃侃说道:“方县侯从成名到现在,不管是去毒鬼佛芋缓解灾荒,还是研出稻谷一年二熟之法、发明肥料增加农物产量,亦或者推行变法,哪一样不是利民之举,所以微臣觉得,方县侯入职民部当属不二之选。”

刚才反对变法是一回事,变法既然已经通过,那对于人才戴胄当然要抢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戴大人此言差矣。”

兵部尚书侯君集站出来说到:“各位大人可别忘了,方县侯发明的火龙弹、复合弓弩、滑轮弩车,哪样不是军中利器,灭敌神兵,所以当然是入职兵部,为我大唐再制造多一些杀敌神兵,让我大唐称霸于世间才对。”

李世民点头,这话在理。

“非也非也。”

工部尚书段纶反对道:“方县侯发明的水泥,铺在路面可以让马车驾驶速度增加三成有余,大雨过后也不再泥泞,这件事百越谁人不知,飞天大典制作的热气球微臣虽然不能亲眼所见,都亦有所耳闻,方县侯所说的蒸汽理论,更是陛下亲述,有如此鲁班之术,当然要入职工部为百姓谋福了。”

李世民点头,确实应该如此。

“微臣倒是觉得,方县侯应当入太医署任职。”

太医令张迁说到:“验血型,输血续命,青霉素,哪样不是惊世震耳壮举,为患者向天抢寿之术?”

李世民对此也深表赞同。

“你就别了吧?”

李道宗刚站出来还没开口,就被戴胄、侯君集和段纶异口同声的阻止道。

戴胄:“你们刑部怎么也来抢……凑热闹了?”

李道宗:“各位大人有所不知,本官听大理寺司务任明飞说过,方县侯能根据指纹破案,还能用一缕发丝分辨出砒霜中毒,有如此探案本领,当然是任职公门,为百姓伸冤了。”

李世民点头称是。

他们说的都有道理,给哪个部门都是正确的,但人就一个啊!

李世民:“子昂,你的意思呢?”

方寻还没来得及说话,魏征就已经出来阻止道:“启禀陛下,按照律例,方县侯不得在朝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