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仙侠小说 > 山海小部落 > “第二章 山海谋生小目标”

“第二章 山海谋生小目标”

匏瓠氏族虽然弱小,也不善征战,但成年礼的规矩和其他凶悍氏族几乎同样严苛,一样不少。

山海规矩,弱者卑伏,强者亢盛。

按照族规,每一个匏瓠氏的男性子孙都要在成年后的三年内完成三件大事中的一件,才算完成成年礼。

当然,如果能够完成全部三件的话,甚至可以获得伏羲氏之苗裔,羲和氏之支族,匏瓠氏的头衔,成为部落族老,参议族事。

因为氏不同于姓,生而就有。

氏,是别贵贱的尊荣。

传说自先祖伏羲女娲以来,所有人都要遵从同姓不婚的嫁娶习俗。

姓,从女从生,意思就是女人生的,要有姓。

上古先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甚至认为人类繁衍这件事压根就与父亲毫无关系,所有的繁衍都是神灵的感孕,所以,才有了图腾崇拜。

当然,图腾神灵之说,到底有无,还要另说。

继续说姓,所有的姓都是母亲所取,而且姓的数量不多,很多生活在一起或者邻近的其他氏族子弟,很可能都是同一个母亲所生。

广为人知的上古八姓就一定程度的说明了当时姓数稀少的这个问题,而后世,已经有了数量庞大的百家姓。

而山海姓数的稀少,很可能表明,很多人都是同母异父的半个亲兄弟,只是他们的父亲懵懂无知罢了,不然早就血溅五步,不死不休了。

“男女同姓,其生不繁。”

为了防止同姓婚配可能造成的不育或后代畸形,伏羲女娲教导先民同姓不婚。

所以,姓在最初一个非常主要的功用就是别婚姻。

而氏最初的功用,就是别贵贱。

每个山海先民可以非常容易的有姓,但却很难获得氏的称号。

可以称氏的,无不为氏族里最为出色之人。

比如,五帝既可以称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又可以称为轩辕氏、高阳氏、高辛氏、陶唐氏和有虞氏。

而大禹在五帝之后,按氏族来讲称为夏后氏。

后,最初的含义是帝的意思。

……

风云要想获得氏之尊荣,第一,要靠自己的双手开荒伐木,获得一块可供自己生养嫁娶,又可供每年图腾献祭所需谷米的土地,当然,自己还要建造一座房屋,安身立命。

第二,要箭术精湛,能够猎杀足够数量的山海凶兽,守护部落,成为强大的部落战士。

第三,也是最重要最为神秘的最后一步,就是要获得图腾的认可,成为图腾战士。

当然,具体的仪式到底如何,只有巫师和有资格参加的族老们知道,风云对此充满了好奇,却也没办法从族中轻易获得此类消息。

这三件事每一件都不容易,越往后越是艰难,而能够在三年内全部完成的族人凤毛麟角,氏族里近千族人中,也才不足十指之数。

而三年内只要完成了一二两件事,虽然无法获得图腾认可的资格,但也算是成年礼毕业,可以获得婚配和长期在族内居住的权利。否则,就要被称为不才子,被逐出氏族,孤苦无依了。

当然,这成年礼的三件大事,和他当前想要获得盐和粟米的小目标并不矛盾。

量变才能产生质变,一个个小目标的累计实现之后,就是大目标的完成了。

……

“目前来看,三年之内,单靠自己的话,能够胜任的唯有第一件事,那就是种田了。”

虽说选定了种田,但难度系数依然不小。

方圆五、六里之内能够比较轻易完成伐木开荒的地方,基本上都已被氏族成员开荒种田了。

而方圆五里之外,一是,凶兽领地居多,氏族内的部落战士无法顾及得到,只能靠自己或者一家人的齐心合力,才有可能占领。

而这个条件,很显然风云并不具备。

二是,五里之外的林地中,林木大多为年岁悠久的巨木高树,想要独自一人砍伐改田,谈何容易。

不过,既已选定种田,风云还是有些办法的。

……

根据山海黄帝历计算,此时惊蛰已过,临近春分。

不过,位于大荒之北的不咸山一带,虽是万物复苏,林间生绿,却也乍暖还寒。

先民们除了身穿葛、麻布衣之外,大多还要外穿一件粗笨的皮毛冬衣,出来耕作。

风云走出窝棚,被群山之上的太阳照得眯了眯双眼,春捂秋冻的他,仍然穿着厚实的皮毛衣服,颇为慵懒的伸了伸懒腰。

和邻居爷翁们打了打招呼,扛着一把石斧,迈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独树一帜的步伐,走出了氏族村落。

穿越前,风云和几个同学一起合伙经营了一家复古生态游乐园,主打古代兵器复制,古代生活再现等娱乐项目,当然也有餐饮类服务,不过,他并非厨师,顶多算是吃货罢了。

所以,穿越后的这些日子里,他还是做了一些准备的。

比如,眼前的这条溪流里,就有一些他需要的石头。

天然的铜矿石不太好辨识,自然铜、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孔雀石等颜色性状都不一样。

其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应该是颜色漂亮的青蓝色孔雀石,含铜量也高,可惜这种东西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被人找到的一些,也全都被氏族里当作宝石用于了装饰。

如果他们知道风云想拿这种东西冶炼,肯定会把他当不才子给流放荒野了。

风云在冰凉刺骨的溪流里,不停的翻动着一块块被水流洗刷的干干净净的石块,期待着寻得一块带着闪亮金属色泽的伴生矿石。

这里位置偏僻,摸些石头动静又不大,也没什么人注意。

而且匏瓠氏不善冶炼,对矿石的认识简直可以用孤陋寡闻来形容。

当然,附近的其他氏族也好不哪去,除了用于装饰,把一些矿石直接药用的也大有人在。

一路上,偶有几个氏族里的热心爷翁路过,也不过是斥责他几句不务正业,都开春了,还不赶紧石斧伐木,开荒耕田,整日在溪流里摸些鱼虾又能顶个啥用处。

对这些善意的批评风云都是拱手笑对,一一谢过。

说多了他们也不懂。

虽然他们不理解自己的举动,但他自己心里非常透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过数理化,来到原始社会也不怕。”

叫他用那种笨重粗钝的石斧伐木,怎么可能,那需要耗费多少力气,花费多少时间啊!

这种没效率的水磨工夫,他要真去做了,又如何对得起祖国的九年义务教育!那可都是公费,人民的血汗钱。

他需要的,是一把锋利轻便的铜斧,或者铁斧才行。

而有了铜器,不但利于生产,就是随便一件也是宝贝,换些粗盐,粟米,甚至肉食,那都是轻而易举。